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2005-10-20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5-10-20》

本期內容
  ◎形上的流亡:沒有答案的人生──維吉妮亞‧吳爾夫崩潰中的書寫之六 
  ◎教授爸爸週記:妙雲集 
  ◎教育論壇:善用校務會議,建立校內制度 下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形上的流亡:沒有答案的人生──維吉妮亞‧吳爾夫崩潰中的書寫之六
  宋國誠
在1925年出版的《戴洛維夫人》(Mrs. Dalloway)中,維吉妮亞嘗試了一種新而困難的創作方式,她讓兩條敘事主線以平行而看似互不交會的方式,來展示一個短短不到一天的時間裏「兩個世界中生與死」的故事。兩條平行的敘事主線實際上是兩種時間結構的特殊安排,一是「客觀時間」,它只是某個6月天一個只有十幾個小時的「鐘錶時間」,另一個是「主觀時間」,它是一個沒有邊界、沒有限制、任意穿梭的「心理時間」;而在兩種時間結構中又嵌入兩層意義結構,一是「表層結構」,它表現為當下的活動、知覺和感受,另一個則是「深層結構」,它是由心理時間所延伸和串連起來的、存在於意識流動中的歷史、記憶、反思、聯想等等,它也代表正常與瘋狂的分界、社會貧富的差距、階級分裂的對比、奢華與貧困的分野、人性善惡的對比。

表面來看,兩條敘事主線似乎並不相關,但通過作者「意識干預」的作作用,時間結構與意義結構通過意識的交換、替代、補充等等作用,(例如巧妙運用人物在某個地方〔倫敦街上、攝政公園〕相遇但無敘事的相關性,但在人物分開各處自己的房間後又發生敘事的相關性),兩條敘事主線實際上又發揮著相互牽引和交互感染的多重效果。

兩條平行的敘事主線

第一條主線是議員夫人克蕾麗莎‧戴洛維(Claissa Dalloway)懷著久病初癒的喜悅來到倫敦街頭,為晚上將在自家舉行的、有首相參加的晚宴而採買鮮花。在夏日燦爛的陽光中,隨著她癒後激揚的心情,倫敦街道上的人潮和景物在她的眼前展開,帶著驚喜與期待的思緒像萬花筒般一般紛飛呈現。她想到昔日戀人彼德‧華許(Peter Walsh)的歸來,這引起她對往日美好時光的回憶,她想起對自己婚姻選擇的懷疑和失望,她感到無法再容忍與戴洛維先生的婚姻關係,她想到由於家庭教師克爾曼小姐(Miss Kilman)給自己女兒所施加的惡劣影響,而且由於她的作梗而與女兒日漸疏遠。回到家中之後,多年以前的戀人彼德從印度歸來拜訪她,勾起她對從前日子的回憶和對目前生活的極度厭倦,晚會上克蕾麗莎出盡了風頭,像似一位社交大使,但卻在聽到一個和自己素不相識的年輕人自殺的消息時,引發了她內心的深度感觸以及對「死亡─解脫」的嚮往。

另一條敘事主線同樣展開在倫敦大街上。英國國會大廈塔上的「大本鐘」(Big Ben)在正午12點響起,一個「為了挽救莎士比亞而保衛英格蘭」且在戰場上得了「炸彈驚嚇症」的塞普提姆斯‧華倫-史密斯(Septimus Warren-Smith)和他的義大利妻子呂克蕾西亞(Lucrezia),也在街上遊蕩。這對可憐的夫妻依約前往拜訪精神病理專家威廉‧布雷德蕭伯爵(Sir William Bradshaw),布雷德蕭認為塞普提姆斯已經病入膏肓、無藥可救,建議他的妻子應該把他送進精神病院。塞普提姆斯回到家裏,在沒等到他的私人心理醫師到來,便跳出窗外自殺。

戴洛維夫人的晚宴終於開始了,客人群集一堂,連首相也大駕光臨,受到邀請的威廉‧布雷德蕭遲到了,他解釋遲到的原因是因為一個青年自殺了。戴洛維夫人陷入了一種同病相憐、感同身受的情感中。兩條敘事主線在此交會。她覺得她和那個自殺青年一樣,是一個「精神的亡靈」,一個等待解脫的未亡人。

專業殺人的隱性暴力

小說中的塞普提姆斯,是為了「保衛英國的莎士比亞」而參戰的,這個比喻說明塞普提姆斯是一個「文化的聖愚主義者」,而不只是軀體意義上戰爭的受害者。塞普提姆斯並不是一個非理性的瘋子,正好相反,他是「瘋顛性真理」的象徵,他是因為這個世界已經脫離了正義的軌道、告別了真理,才以自殺──一種自我選擇下的終極放逐──來表示對這個世界的放棄!儘管戰爭已經結束了5年之久,他實際上無需為戰爭承擔任何責任,但塞普提姆斯仍然無法忘記死去的戰友,依然覺得自己在同伴遭逢最大災難的時刻,沒有付出真誠的勇敢,沒有發揮到最大的人性。他自認在人性的法庭上已經是個死囚,儘管他在跳窗的前一刻依然表達對生命的期許和熱愛。

真正逼死塞普提姆斯的,既不是戰爭也不是內心的罪惡感,而是那個曾經治療塞普提姆斯的、位居皇家學會成員的威廉爵士,他以其崇高的專業權威和社會聲望殺死了這個不正常、不優雅、不穩定、不符合「英國上流標準」的瘋子,威廉爵士以否定其他心理醫師觀點的專橫態度,堅持塞普提姆斯應該送進精神病院,並且永久與英國隔離。塞普提姆斯儘管瘋顛失常,但他終於清楚認識到,他為之奮戰至死的並不是應該得到保衛的莎士比亞戲劇,而是這個逼他走向絕路的社會體制。維吉妮亞痛斥了這位代表社會壓迫體制的「死刑專家」,批判了文明社會中「專業殺人」的隱性暴力。維吉妮亞寫道:

平穩,神經的平穩,乃是威廉爵士的女神。……正是像他之類的人在英國隔離瘋子,禁止生育,懲罰絕望情緒,使不穩健的人不能傳播他們的觀點,直到他們也接受他的平穩感──如果病人是男子,就得接受他的觀念,如果是女子,就接受布雷德蕭夫人的觀念(這位賢妻良母繡花,編織,每星期有4天在家陪伴兒子)(註7)。

塵與沙的堆積

兩條敘事主線,不僅具有「富裕的一條」造成了「貧窮的另一條」的社會現實意義,在人性共通的基礎上也具有相互交感的精神意義。實際上,絕望潦倒的塞普提姆斯,適足以烘托戴洛維夫人晚宴上世俗的驕豔和奢華;衣衫襤褸在街頭唱歌的孤獨老婦,恰好用來映照晚宴中酒酣耳熱的王公名流;塞普提姆斯決意尋死的意志,正好襯托出布魯頓夫人(Lady Bru-ton)、戴洛維議員(Richard Dalloway)、休斯‧惠特布雷德(Hugh Whitbread)三人之間一場秘密的利益陰謀。實際上,克蕾麗莎‧戴洛維與塞普提姆斯的心境完全一樣,儘管她曾經擁有風光的歲月,但她完全清楚她心中已經徹底失去的東西,從印度返回的彼德證明了她是以什麼代價換來今日「政治名流」的身份,她清楚知道她與塞普提姆斯「是同一個人」,他(她)們都是精神的邊緣人、心靈的孤絕者。她清楚知道她雖然處於芳華之齡,但不過在虛渡光陰、浪擲生命。驀然回首,克蕾麗莎‧戴洛維瞬間感到「生活的核心一片空虛,宛如空蕩蕩的小閣樓」,她所面對不過是一場作戲的舞台,一片徒勞的人生。這種發現讓她感到恐懼,而這種恐懼又因塞普提姆斯的自殺而得到加強。《戴洛維夫人》的深刻之處就在於:死亡使兩個世界重疊起來,死亡使兩個互不相干的人形成一種精神的契合。無論是清醒如貴夫人或是瘋狂如社會棄物,在死亡面前都必須面對真實的自我。每個人儘管可以在他人的眼裏作假,卻永遠無法在自我的面前逃避。

《戴洛維夫人》是一部關於生命領悟和死亡體驗的哲理小說。維吉妮亞通過克蕾麗莎‧戴洛維「雖生猶死」和塞普提姆斯「雖死復生」的辯証對換,表達了一種對生死問題的顛覆性反思。維吉妮亞旨在表明,存在的本質在於精神的充沛與盈實,個體生命的價值是依據在世身體對個體靈魂的擁有來實現。在此意義上,生死並無真正的分野或界線,正如塞普提姆斯認為「死有如生」,克蕾麗莎認為「生不如死」。生命的終極憂鬱、沒有答案的人生,在繁華似錦的人生底下,不過是時間的留痕,塵與沙的堆積……。(下週續)

註7:《達洛衛夫人》,孫梁、蘇美譯,上海:譯文,2000,頁101
(回目錄)



教授爸爸週記:妙雲集
  賴鼎銘(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教授)
家裡的《妙雲集》,在書架躺了好幾年,我最近終於開始讓它動起來。

這一套書,是台大哲學系的釋恆清老師送給我的禮物。當年,恆清老師起意建立台灣佛學資料庫,以一己之力,獨力募款,所有的設備及人力,就在她小小的辦公室開始運作起來。那時,我當圖書資訊學系系主任,抱著為佛教奉獻的心,盡量抽空幫忙。其實我能幫的都是一些雜事,例如向圖書館商借書目資料庫的光碟,幫忙蒐集資料。真正建立資料庫的大事,都由中華佛研所的杜正民老師進行。

這個資料庫,最後終於完成,恆清老師覺得階段性任務已經結束,自己不願再度介入,於是將佛學資料庫捐出,並由台大及中華佛研所共同接手,繼續維護。恆清老師一定是看在我小小的苦勞份上,知道我不接受錢財,就買了一套《妙雲集》,要當時的小幫手林蘊如,親自送到溫州街給我。

這一套書,從此就安靜地躺在客廳。我偶爾會稍加翻閱,但一下子又放回去,總是無法一口氣讀下去。雖然我知道,這一套書讓我所崇敬的李元松居士,深入佛教的世界。有幾次,我想學他,好好將它看完,但一看到長長一整套的樣子,總讓我不知如何著手。

最近,我終於下定決心,拿起第一冊「般若經講記」,從頭開始閱讀。這一起頭,竟然就順暢地持續下去,很快地將這一冊的金剛經註解看完。趁勢之下,我很快讀完第二冊「寶積經講記」,現在我已快看完第三冊「勝鬘經講記」。

閱讀《妙雲集》的經驗,讓我不得不驚訝,有時一心之轉,可讓原來認為不可能之事,一下子變成可能。《妙雲集》一套20幾冊,我總覺得微妙甚深,因此有一層心裡的障礙,不敢跨出第一步。沒想到,真正下定決心時,才發覺並沒有自己所想像的困難,反而打破層層的糾葛,邁入印順導師的世界。

看了前三冊,我也才稍稍了解,印順被稱為「導師」,不是沒有緣由的。除了年輕時為人講經,博得這個名號外,他並無意於著書立說,自創一家之言,而只是透過不斷地闡釋,想引導學者,走入佛教及經藏的世界。

就這一點來說,印順導師無疑是成功的。縱觀《妙雲集》及他所寫的專書,如《空之探就》、《印度佛教思想史》、《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及《中國禪宗史」,他確實讓佛教開展出不一樣的面向。佛教的神秘世界,在他的筆下逐漸地被剝開,至少對我來說,他讓我看到如實的佛教。我現在期望能盡快看完《妙雲集》,藉此看能否深入其他的經藏。

我有時不免驚訝,人生的不同階段,展現出的閱讀經歷竟然如此不同。閱讀確實是一件很奇妙的事,以前一直無法走進的書,時間一到,自然水到渠成。最近幾年閱讀《真理與方法》、《存在與時間》及《純粹理性批判》的經驗,深深驗證這樣的感覺。

我唯一的遺憾,只是覺得自己走得太慢了。如果年輕時就能有這種經驗及境界,現在的收獲應該不只如此。當前也只能以此與年輕人自勉:不要再遲疑,拿起想看的書,即時走進去吧!經典有時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困難。
(回目錄)



教育論壇:善用校務會議,建立校內制度 下
  羅德水(教師)
三、訂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設置辦法」:性別平等教育法第6條規定,「學校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性別平等教育法第9條規定,「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5人至21人,採任期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2分之1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職工代表、家長代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由專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學校定之。」準此,校務會議宜訂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設置辦法」,明訂其組成人數及其他相關事項。

四、訂定「教師授課時數辦法」:為配合九年一貫課程之推動,教育部訂定「國民中小學教師授課節數訂定基本原則」,各縣市亦訂有「國民中小學教師每週授課節數實施要點」或「國民中小學教師授課節數編排原則」。惟其基本授課節數之彈性頗大,兼以教師兼主任、教師兼組長、教師兼導師、科任教師之間的授課節數標準亦不一致。為減少校園紛擾,校務會議可於充分討論之後,訂定各校「教師授課時數辦法」以為依循。

五、訂定「校務會議組織章程或議事規則」:雖然校務會議已是法定的最高校務決策會議,不過,職業學校法、高級中學法、國民教育法、教師法等相關法律,並未明訂校務會議之組織章程與議事規則,實務上,亦可發現,有不少學校時常因此產生爭議。為減少紛爭,各校校務會議可訂定校務會議組織章程或議事規則,組織章程部分可明訂校務會議之定位、任務、組成成員等,議事規則部分或可參考「議事規範」之規定,根據一般民主會議的議事原則,訂定符合各校實際需求的議事規範。

以上簡單說明校務會議的法律定位與可議決之事項,可以想見,勢必有人要問,說了那麼多,校務會議決議的效力究竟為何?校長或學校行政得否拒絕執行會議決議?

雖然確曾發生校長拒不執行校務會議決議之情況,不過,依教師法、國民教育法等相關法律之立法意旨,校務會議之精神,一言以蔽之,就是合議制與多數決,更何況會議係由校長召集主持,又有學校行政人員在場,即便提案本身窒礙難行,亦應充分表達立場提出修正對案,因此,除非所為決議有違背法令情事,校長與學校行政當然應該執行經教師、家長、學校行政代表充分討論之後的決議。

此外,再以「台北市國民中小學校務會議實施要點」(國民教育法授權訂定)為例,「要點」第15條規定:「校務會議所作成之決議,應於會議結束次日起3日內送經校長簽署公告;送交各相關業務單位執行。並以書面通知學校家長會及教師會。其依第5點規定辦理校務會議之學校,並應於會議結束後7日內向全校教職員工說明校務會議決議情形。前項期間應扣除例假日,校長並得於公開集會時以口頭先行宣布。但至遲應於口頭宣布次日起3日內,以書面補行公布。校務會議決議執行情況,應於下次會議時報告並公告。」均可見校長殊無任何理由否定校務會議之決議。

或云「知易行難」,又謂「徒法不足以自行」,今天所討論的校務會議正是著例。對多數教師來說,理解校務會議之相關法律規定肯定不難,難的是出席校務會議的教師,是否願意據理力爭?願意以實際行動實踐校園民主?
(回目錄)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本報誠徵閱讀經驗分享,歡迎教師、家長及學生分享經驗,題材包括如何推動學生閱讀、啟發學生閱讀興趣、學生閱讀心得或小書評,文長500~1500字皆可,投至fiveguys@ms19.hinet.net,凡經採用,敬奉薄酬。

(回目錄)



參觀立報:
http://www.lihpao.com
寫信給小編e-mail:
fiveguys@ms19.hinet.net
立報地址:
台北縣新店市光復路43號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