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Career就業情報-學習情報(200600508-0080)
第 0080 期 發刊日期:2006年05月08日
職場Fashion 360行點將錄Career 首頁 訂閱雜誌

【職場Fashion】海外留學熱捲土重來
【360行點將錄】學歷不出色,照樣進好公司

職場Fashion

海外留學熱捲土重來
歐洲留學魅力大增
台灣留學人數連續萎縮多年,去年卻創下歷史新高,尤其是赴歐洲留學,受惠於學制改革,歐洲各國相互承認學分,且英語課程大增,留學生更是顯著成長。
文◎蕭西君

克服言語與學制障礙,歐洲將成為下一波留學熱門地點

  2001年以來,台灣赴海外留學人數不斷下降,赴美留學生更從原本美國外籍生人數的第三名,一路跌到第六順位,輸給印度、大陸、加拿大、日本與韓國。

  不過,這個現象在去年出現了轉變,2005年,海外留學人數一掃前幾年的低迷氣氛,創下歷史新高紀錄,總數達33,734人,比前一年度成長了6.6%。

  全球化時代,競爭力與國際經驗劃上等號,「透過海外學習,才能建立國際視野,」教育部國際文教處處長張欽盛說,海外留學生的增加,為台灣的國際人才培育,注入一劑強心針。

  不但留學人數止跌回升,留學地點的選擇也逐漸多元化。美、加、英、法、德、澳、紐、日等八國,成為台灣學生主要的留學國。去年留學生成長幅度較高的美、澳兩國,留美人數增加10.5%,達到1.5萬人,回到911事件之前的水準。留澳人口也因澳幣走貶、留學費用負擔減輕,再次爬升到平均數2,600多人。

留德人數創新高

  此外,留學歐洲者也顯著變多了。留法學生提高3.5%,留德人數更激增18.2%。這個現象,得力於1998年於義大利召開訂定的「Bologna Process」。這項召集了歐洲各主要國家教育部長舉辦的歐洲高等教育品質保證計畫,重點包括:

● 改進各國文憑相互認可制度
● 高等教育採納標準化兩個階段制度(大學與研究所)
● 學分轉換制
● 品質保證
● 終身學習

  「Bologna Process」預計在2000~2010年間,將歐洲各國不同的教育體系、學分制度進行整合,學習美國的學制統一,建立歐洲高等教育區,讓歐洲各國人才能夠互相流通。

  人才就是競爭力,「這個計畫的目的是為了凝聚歐洲意識(identity),增加歐洲的國際競爭優勢。」張欽盛說,歐洲各國的高等教育學分已經可以互相承認,他舉例,現在到德國拿到學位,也可以到荷蘭、法國等地工作。

  高等教育的商機和凝聚人才的潛力,讓歐洲各國紛紛搶食市場大餅。

英語學程席捲歐陸

  歐洲執委會(歐盟執行機構)為了宣傳歐洲高等教育,提出了Erasmus Mundus歐盟碩士課程獎助計畫,於2004~2008年,撥款2.3億歐元(約新台幣97億元),資助第三世界國家5,000名學生及1,000名教授,申請歐盟學校進行交流。2005年,台灣地區已經有6名學生獲得入學許可。

  同時,歐洲各國也致力於發展英語化學程。2006年,荷蘭碩士課程全面英語化;德國在1989~1999年間,碩士以上僅有100多個學程以英文授課,但「Bologna Process」過後3年內,已經成長到300多個。

  過去留學歐洲的兩大障礙:語言與學制問題,逐漸解套,歐洲高等教育費用低廉的優勢,開始凸顯出來。

歐洲留學優勢浮現

  本身留學法國的季諾網路行銷顧問公司負責人陳為弘指出,法國兩類碩士課程,大學院每年只要支付雜費一、兩千元;專業學院的學費也不過新台幣幾萬元。學生的支出主要來自生活費。當年他修了16個月的英語MBA課程,花費新台幣73萬元,換算現在幣值,約為120萬元。

  今年即將前往德國杜賓根大學攻讀生物博士學位的蔡宇淳評估,留學德國免學費,學校地點若不在都會區,平均一個月生活費只要2.5萬元;德國學制改變,以往8~9年才拿得到一個博士學位,現在只要兩年半:加上英語課程普及,相較於英美兩國,德國的高等教育確實有競爭力。

  「法、德等國的教學品質不下英國,高等教育有其賣點,」張欽盛總結。

  根據教育部統計,目前海外留學生以碩士生人數成長最快,博士生的成長則趨緩。主要進修科目仍以社會科學和商業管理為主流。以美國為例,這兩個類科的學生佔了53%。

  留學歐洲地區,則以語言學習為主流,比如法國留學生,以研究語言學、文學和藝術最多。「法國的工程、化學和醫學課程更是其強項,有意留法者都可加以考慮,」陳為弘以過來人身分建議。

理工公費留學名額增加

  事實上,教育部也發現,留學生進修理工科者少,人文科者多,造成就業供需失調,因此開始著手增加理工科公費留學名額。張欽盛表示,「未來,海洋資源、公共衛生、光電通訊、奈米技術都是重點培育的人才。」

  留學,可說是現代人提升職場競爭力的管道,謹慎評估就業市場需求,選擇具有發展潛力的專業,學而能用,才符合教育的基本目的。

 

360行點將錄

學歷不出色,照樣進好公司
「非正職」工作是最佳跳板
派遣、約聘雇、工讀與見習……,「非正職」的工作,佔企業職缺的比重快速提高。可別心存排斥,若你本身學歷條件不佳,說不定這是你進軍知名企業的最佳跳板!
文◎羅梅英

  近幾年,企業傳統的雇用方式產生極大的轉變,外包、約聘雇、part-time、人才派遣等形式的「非典型工作型態」蓬勃發展,去年光是派遣人力至少成長將近兩成。

  對企業主來說,如此不但可節省薪資福利成本,人力運用也更有彈性。另一個重要考量是,社會新鮮人的「草莓族」症候群,使企業不敢貿然任用新鮮人,因而把派遣、約聘雇當成「試用期」的延長,觀察其工作表現,一段時間後再從中擇優轉為正職員工。

  對於社會新鮮人來說,正職工作不再是唯一的就業途徑,透過派遣或約聘雇等方式,一樣「條條大路通羅馬」。尤其是學歷條件不佳者,更可用這些方式與企業搭上線,有時反而是進入知名大企業的最佳跳板。

人才派遣

  積極運用派遣人力的主要行業包括:金融保險、電信、高科技公司等,如台積電、明基、花旗銀行、IBM、奇美電子、台灣客服科技等大型企業都採用不少派遣員工。以台積電為例,派遣與正職的比例約為1:18,IBM裡更是每5個人就有1個是派遣員工。

  以職務別來說,秘書、助理、總機、客服、人資及財會等「非核心業務」工作,為最常見的派遣對象。

  而銀行由於放款、催收及開發業務需要龐大的業務人力,因此,除了將業務外包之外,有些銀行更直接投資成立人力派遣公司,如:中國國際商銀成立庸興實業、國泰世華銀行成立華卡,旗下信用卡、現金卡、信貸等「理債」類的業務人員,多為派遣人力。

  明基人力資源處資深協理童文池建議,新鮮人在心態上不要先入為主、排斥排遣,尤其是念文法商科系的新鮮人,因為「位子有限」,只要先想辦法進入大公司,不僅對下一個工作具有加分效果,而且如果表現良好的話,還有機會升為正職員工。

約聘雇

  企業為了彈性調度人力、降低人事成本,除了採用派遣人力之外,採行約聘雇、定期契約工的企業也不在少數,而銀行及政府公務機關,尤其是採用約聘雇人力的大戶。

  花旗、荷蘭等外商銀行的約聘制度,簡稱為「Temp」,一般約聘任期多在1年以下,「理債」類的業務人員很多都屬於約聘人員。另外,部分後台內勤支援人員也為約聘雇人力,負責資料輸入、處理存款、匯款等簡單交易流程。

  派遣與約聘雇兩者相同的是,都打破了傳統的雇用關係,工作契約為短期性、臨時性、專案性的,而不再是正式長期的固定雇用。所不同的是,派遣人力的雇主為派遣機構,而約聘雇的雇主則為用人企業。

實習與打工

  如果有心想往服務業發展,打工不失為向大型連鎖服務業叩門的好機會,在服務業裡不乏打工而成為正式店長的實例。

  星巴克管理部部主管經理楊佳矗表示:「7-ELEVEn與星巴克根本不缺正職人員,最缺的是計時工讀生。」過去有許多人在大學畢業之後慕星巴克之名而來卻不得其門而入,只好從part-time人員做起。

  針對擔任「實習值班」的工讀生,星巴克規定,只要通過面試,即能升格為正式的值班經理。7-ELEVEn則有「店長資格」考試,只要通過筆試、口試與營業主管推薦之後,即能升格為店長,升遷速度不輸儲備幹部。

  另外,爭取進入企業實習,也是求職的捷徑。不少企業藉實習發掘優秀人才,表現不錯的實習生,畢業後就順理成章進入企業任職。

  例如P&G的暑期實習計畫,結合「未來領袖俱樂部」,只要入選俱樂部的應屆畢業生,畢業即可直接到P&G任職。

  「P&G歡迎各路英雄好漢,但更鼓勵英雄好漢們提早先卡位!」P&G對外事務部協理胡馨如說。對自己生涯具有具體想法的學生,往往是大型企業及外商的搶手人才,不待畢業就炙手可熱。

青年職場體驗計畫

  工作經驗有如白紙的新鮮人,想找份好工作著實不易。行政院經建會、勞委會和青輔會特別規劃「青年職場體驗計畫」,由政府補助企業,讓新鮮人有機會到企業見習,累積實務經驗後,提高企業雇用的意願。

  計畫開辦以來,提供見習名額的企業橫跨半導體、製造、高科技、觀光旅遊等業別,許多知名大型企業在列。

  「青年職場體驗計畫」的最大精神,除了讓企業儲備青年人才,也鼓勵新鮮人「從做中學」,在職場體驗中學習成長,提升就業競爭力。自93年開辦以來,共有3,800多人參與體驗計畫,其中有高達九成的學員,在體驗計畫結束後順利找到工作!

  今年度的「青年職場體驗計畫」,將擴大提供5,800個見習名額,開放給18至29歲高中職以上畢業的待業青年,可上網登錄報名:http://speed.nyc.gov.tw


 



就業情報雜誌

Career No. 361

找這樣的工作就對了!
‧訂閱雜誌
‧前期雜誌
‧訂戶服務
訂閱 Career學習情報
請輸入您的 Email:

   
我對電子報的意見 登錄履歷
未經授權禁止轉貼節錄 Career 就業情報
就業情報網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01www.Career.com.tw
服務電話:0800-712-712 客服傳真:(02)2703-9828 E-mail:service@career.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