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電子報
報主: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
創刊日期:2010-03-30
發報頻率:月刊
訂閱人數:171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電子報報
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7-07-06 11:00:00 / 報主: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
[公益聯播]支持目睹家庭暴力兒童的心靈重建工作
本期目錄
【本期專題】「漂泊的聲音:關注移工劇場計劃 」
聽見漂泊的聲音:移工戲劇工作坊
近期工作報導:移工戲劇工作坊側記
校園多元文化教育的其他可能:移工教習劇場實作
近期工作報導:成為演教員的漫漫長路
特別收錄:田野調查訪談筆記
活動宣傳:2017實習生招募啟動!
【本期專題】「漂泊的聲音:關注移工劇場計劃 」

 

   今年四月開始,應劇中心香港樂施會合作,展開為期一年多的「漂泊的聲音:關注移工劇場計劃 」,這項計畫是應劇中心過去幾年兩項劇場工作的延續與結合:一是這兩年來與桃園群眾服務協會合作舉辦的移工劇場工作坊,二是連結高中公民老師、於每年暑假辦理的教育劇場工作坊。

 

  這項計畫的實作,除了希望能針對移工議題,進行更長期、深入的劇場工作外,也嘗試以戲劇手法融入教學、推動世界公民教育,引發更多人關注相關的貧困議題和成因,並製作一齣移工議題的教習劇場(Theatre-in-Education)進入高中學校和社區演出。移工戲劇工作坊、教習劇場演教員的招募和工作,以及高中老師們的聯繫合作,都正如火如荼地發展著,邀請大家期待關注!

 

聽見漂泊的聲音:移工戲劇工作坊

文:蘇品瑄(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專員)

圖: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提供

  今年的移工戲劇工作坊學員組成,大多為庇護中心的菲律賓籍移工、桃園群眾服務協會及菲律賓移工組織的成員。工作坊除了延續過去兩年的經驗累積外,也想回應這幾年移工議題在台灣的現實狀況及轉變。                                                                                                                                                                                             

  蔡英文上台後宣布實施「新南向政策」,試圖在政治和經濟上同步擺脫中國大陸的控制、殺出一條生路,「東南亞」一夕之間成為顯學,各種資源和各方目光不斷投向東南亞各國,彷如看到一塊豐饒的處女地可以大舉開發。弔詭的是,其實東南亞就在我們每個人身邊,64萬來自東南亞各國的移工每天都在我們身邊,為台灣提供各種勞力,「新南向政策」有看到這些人嗎?

 

  這些人在台灣受到的各種非人性對待屢屢上新聞,移工庇護中心也越來越擁擠,諷刺地讓我們看到了「新南向政策」及台灣社會對於「落後東南亞」的經濟剝削和歧視結構,與古老的殖民思想差不了太遠!因此,這也讓我們更想通過劇場工作坊,聆聽他們的故事和處境,看見他們每一個活生生的人,也看見壓迫的社會結構、以及全球化經濟對人的具體影響。

 

聽見漂泊的聲音:移工戲劇工作坊 

(移工戲劇工作坊結束後,成員圍圈分享參與活動的心得)

近期工作報導:移工戲劇工作坊側記

文:蘇品瑄(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專員)、黃馨儀(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專案)

圖: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提供

  這幾次的工作坊裡,淑雅老師和移工夥伴們先從大量的肢體遊戲開始,建立彼此的關係。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第二次的工作坊活動中,發現有一位夥伴,輪到她模仿別人的動作時總是特別害羞,即使老師和身邊的夥伴們不斷鼓勵,仍沒有辦法放開來做出動作。老師並沒有在當下強迫她,而是讓其他人接續著做,於活動結束時再次請大家給她鼓勵。之後再經過一兩次的工作坊下來,她整個人的姿態和做肢體動作時的身體,明顯地越來越放鬆、自在;而原本就蠻放得開的其他成員們,也更瘋狂、更勇敢地去嘗試各種可能、並感染其他的夥伴們。即使學員的流動率在這幾次觀察中還是不低,但因為有著這些持續出席、已經熟悉工作坊進行模式、熱情滿滿的夥伴們,每次工作坊的肢體暖身活動都歡笑不斷。

 

近期工作報導:移工戲劇工作坊側記

(工作坊暖身活動)

 

 

近期工作報導:移工戲劇工作坊側記

(工作坊暖身──雕塑練習)

 

 

  做了一段時間的暖身後,老師也開始帶大家做身體塑像的練習。所有人分成了四組,小組討論、試著用身體雕像展現菲律賓的一個地點或事物。不同於其他組別做了菲律賓民族英雄、民答那峨皇室傳統舞蹈、自然景觀巧克力山丘等具體的地點或主題,其中一組以菲律賓的「貧窮」現象,分別做出「流浪漢」、「行乞者」、「醉漢」、「無業者」等四個雕像。

 

近期工作報導:移工戲劇工作坊側記

(關於「貧窮」的雕塑)

 

 

  學員們看見這一組雕像,紛紛認同菲律賓的都市街道上,常常能看見許許多多潦倒窮困的身影。是什麼樣的原因造成菲律賓的貧窮狀況呢?有的人立刻指出罪魁禍首是貪婪(greedy)的政府,有的人說是菲律賓人沒有夢想(”no dream for themselves”),只想做輕鬆的工作;但又是什麼緣故讓菲律賓人沒有「夢想」呢?貪腐的政府、土地問題、低薪、大量臨時契約工……國家的貧窮絕非個體的懶惰或消極,背後存在結構性的因素和多重複雜的問題。然而,菲律賓的貧窮和這些移工們來台灣的故事,又存在什麼樣的關聯?移工夥伴們也以一幅幅的身體塑像表達,呈現他們的離家故事。一個人,即有一個感傷與勇敢的畫面,雖然原因都直指母國貧窮,但又因個人處境而那麼不同:為了孩子、為了父母、雖然是農夫卻得租賃田地和水牛、沒有自己的房子、單親等等。如果貧窮是一整個國家的事,那要多努力,才能活得有尊嚴?這也是移工夥伴這兩週在最後提出的疑問。

近期工作報導:移工戲劇工作坊側記

(針對活動內容進行整理、討論)

 

  移工朋友們還有好多故事想講,就像每次都玩得很投入、還曾帶也在台灣擔任廠工的哥哥來參與的Ray分享道:「我很喜歡參加工作坊,你看我是個很活潑的人。我想要放鬆、說出自己的感覺。」從身體的放鬆到個人生命故事的敘說、共同經驗的爬梳,工作坊還會持續進行著!

 

近期工作報導:移工戲劇工作坊側記

(工作坊合影)

 

 

 

 

校園多元文化教育的其他可能:移工教習劇場實作

文:蘇品瑄(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專員)

圖: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提供

  雖然我離開高中時期已將近五年,「我講課、你抄筆記」的填鴨式教學可能還是現在許多學生共同的學習經驗。所有知識、對於社會、世界的認識和理解,絕大部分是由老師對著學生、輔以課本或補充資料「說」出來的。我們試圖分類、整合那些訊息和概念,一個一個收進記憶卡裡,再硬生生地插入腦袋,好像永遠來不及思考那些議題和自己的關係。 

  然而,「教習劇場」(Theatre-in-Education)作為一種學習方式進入校園,不僅讓學生有更多從座位上站起來、擴展身體感知的機會,也會讓老師和學生同時感受到,學習可以從雙向的互動中激發出來,可以因為參與其中、有所感動,讓議題轉化成身體性的經驗滲入記憶、留存下來。

  「教習劇場」是一套完整的學習模式,由一個專業的教習劇場團隊和學校老師、學生合作完成。前期會由團隊與老師決定議題、設計教案,在課堂中進行先備知識的教學,並用戲劇遊戲讓學生體驗。接著由團隊進行主題性的戲劇演出,中間會穿插許多戲劇策略,透過團隊裡演教員的引導,學生可以一同參與演出、角色扮演、模擬情境,試圖去思考、討論劇中角色下一步的行動。演出結束之後,會再由學校老師持續追蹤學生對議題的理解和收穫。

  透過參與式、對話式的學習,「教習劇場」將喚起學生對議題的情感投入,並啟發學生更深刻的體會和反思。我們不用焦急地把知識塞進腦袋裡,而是可以在特定的情境裡感受這個議題、找到自己與它連結的方法。

  應劇中心今年的移工教習劇場計畫,也將以這樣的方式,與老師和學生一起、重新認識距離我們並不遙遠的移工議題。

校園多元文化教育的其他可能:移工教習劇場實作

(2015年教師研習工作坊剪影)

 

 

近期工作報導:成為演教員的漫漫長路

文:黃馨儀(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專案)

圖: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提供

  今年應劇中心開始了「漂泊的聲音──移工教習劇場計畫」,也因此招募了五位新的演教員夥伴。然而如何成為一個「演教員」(actor-teacher或facilitator)?如字詞所示,「演教員」需要能「演」──有表演者的展現能力,也要能「教」──有教育者的目標認知。光是成為演員,其實便以不易,若要又教又演,在培訓上更是一條漫漫長路。

  故而雖然十一月才要演出,但四月中起,演教員們變藉由每週固定會面,由了解波瓦的「被壓迫者劇場」開始,覺察分析生活中的壓迫面向;再依英國格林威治青少年劇團(GYPT)針對種族歧視、文化認同主題的演出影片,來討論教習劇場(Theatre-in-Education)的規劃策略,以及演教員與學生的關係;另外對移工議題的宏觀面向,則是邀請了桃園群眾服務協會的汪英達先生,從台灣與菲律賓兩國的政策、仲介對聘僱資訊壟斷,與雇主對移工的不平等壓迫等各方各面來討論移工在台處境。

近期工作報導:成為演教員的漫漫長路

(邀請桃園群眾服務協會汪英達先生介紹移工議題)

 

  每週我們都有從早到晚整整六小時的討論與前備排練,無論是表演上的、理念上的與具體知識上的,深刻體認到要成為演教員是多麼不容易!而除了基本的理論了解,為了更全面的了解此議題,演教員與淑雅老師一同擬定紡綱,五月時開啟了三週的田野調查。演教員們分頭訪問了移工、僱主、仲介或是相關團體,試圖由各方各面接近移工在台灣甚至在全球勞務下的處境,以此做為未來創作發展的準備。

近期工作報導:成為演教員的漫漫長路

(演教員議題發想工作坊)

 

  六月開始,我們據收集到的資料以及田調的訪談筆記,聚焦思考要帶入校園和學生討論的重點,如火如荼創作劇本中。雖然不容易,但演教員們會努力繼續在這條長路上,與移工的漂泊聲音一起前行。

特別收錄:田野調查訪談筆記

五月中,我們分組進行了三週的田野調,實際與移工、雇主、仲介,甚至相關人員的談話互動,著實讓演教員們與移工處境更靠近了一步,並且也開始覺察自己在移工背後代表的全球勞務市場,也佔有一塊位置──我們都涉入其中。以下兩篇即為我們部份田調過程的部分整理筆記:

 

  • 為什麼我們要「離開」......──庇護中心的待職看護工

    文:蘇品瑄(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專員)

    圖: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提供

      第一次見到Katherin是在星期日的移工戲劇工作坊,那時我們應淑雅老師的指示,和其他幾個人一起做了民答那峨皇族傳統舞蹈的身體雕塑,來表現代表菲律賓的事物。Katherin不太擅於用英文表達,所以當我也用很破的英文問問題時,常需要旁邊另一位成員Chin來協助解釋。雖然言語上的對話不多,但我們還是常常會在做雕塑動作時,因為各種有趣的狀況相視而笑。當她笑起來時,兩邊鼓起的臉頰也總會跟著紅潤了起來,像個小女孩。

    特別收錄:田野調查訪談筆記

    (民答那峨傳統舞蹈的雕塑,於移工戲劇工作坊。)

      訪問她的當天,我們面對面坐在庇護中心一樓的大沙發上。或許是因為要準備說出自己的故事,加上對於英文表達沒有信心,當下的Katherin比起在工作坊玩的瘋狂、開心的樣子,顯得害羞、緊張許多。為了讓Katherin能用最自在的方式說出自己的經驗,也讓訪談能順利進行,我們請另外一位較擅長英文的移工朋友Ray協助我們進行翻譯。

      Katherin原本在馬尼拉的一家飯店裡做清潔打掃的工作,一個月只有9千到1萬披索的收入。1萬披索,等於台幣六千多塊,Katherin補充「我有兩個小孩,小孩和我媽媽住……我是單親媽媽」,這樣的收入根本負擔不起兩個小孩和母親的生活。於是,19歲的她隻身前往沙烏地阿拉伯,在那裡一待就是12年。19歲,是我們正要進入大學,對未來的一切充滿新鮮感和無限熱情的年紀,Katherin則是來到一個全然陌生的國度,在一個不熟悉的家庭裡,日復一日地做著各種家務勞動,每個月的薪水卻也只比過去多了3千坡索。

      後來一位朋友告訴她,在台灣可以得到更好的待遇,於是她決定回到菲律賓,透過仲介的轉介來到台灣。在簽訂合約的時候,Katherin以為和在沙烏地阿拉伯一樣,只是要做家事打掃的工作。她完全不知道來到台灣,面對的是需要24小時看顧的阿嬤,以及會用言語、肢體暴力相待的雇主。

      Katherin說到這裡,仍是帶著點羞赧,時不時把挑染成金褐色的頭髮塞進耳後。當我們問起照顧阿嬤的狀況,她眼睛睜得大大地說,「阿嬤有72公斤!」和阿嬤差了將近20公斤的Katherin,每天要幫阿嬤按摩、翻身,也要餵她吃飯、背她去洗澡,最後抬上床就寢,晚上Katherin就睡在阿嬤床邊的地鋪上。

      「阿嬤起來就要起來,阿嬤醒著就要醒著。」Katherin說她每天沒有特別可以休息的時間,也從來沒有休假,當然也沒有領過加班費。她工作的地方是花蓮的鄉下,雖然有認識的朋友也在花蓮工作,但是她從不被允許出門,只能待在家裡,就連日常需要的食材、用品都是雇主從外面買回來、再叫她處理的。

      雇主沒有和Katherin跟阿嬤住在一起,只有白天的時候才會來,每次來都會無緣無故地打Katherin出氣。「我在花蓮的時候每天都會打電話回家,不然會發瘋。」Katherin露出無奈的笑容,邊搖著頭說。四個月來每天足不出戶,唯一能和外界聯繫的就只有身上的Samsung手機。

      除了打電話回家尋求慰藉、抒解思念之外,Katherin也試著向外求援。她打給1955專線,只得到「我們會打給你的仲介」這樣的回應。仲介隔了幾天真的來了、把她帶走之後,卻只是將她滯留在仲介宿舍,目的是要拖延她能夠待在台灣的時間(工作轉換期只有兩個月,若兩個月沒有找到下一份工作就會被遣返),並向她索取住宿的費用。還好後來透過朋友的協助,她才獲得向Sherry(桃園群眾服務協會組織者)聯繫的方式,來到鶯歌庇護中心。

      現在庇護中心的生活,比起之前的工作場域舒適許多。想起家裡已經10歲、15歲的兩個孩子,現在三十多歲的Katherin還是想繼續留在臺灣工作。現在的她不想再做看護工作,希望能擔任廠工。她期盼能趕快找到工作,可以寄錢回家。

      最後我們問她,若有機會可以和台灣人說一句話,妳會想說什麼?Katherin笑著想了一下說「good treat」。就在我們還沒來得及回應的時候,協助翻譯的Ray緊接著說「我們來到這裡工作,我們需要被當成人來對待。」我們用力地點頭表示認同,心裡想的是,這些發自內心的呼喊,要怎麼樣傳到那些該聽見的人耳裡,怎麼樣讓台灣人重新看待這些與我們同樣為「人」的人?



  • 全球化下的人力仲介

    文:黃馨儀(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專案)

      接觸移工議題後,很快就會發現其中有個重要但是神祕的隱藏角色──仲介。仲介是作為引介移工來台者,是國與國間的勞務連接,也作為在台僱主和移工間的溝通管道。然而,在許多資料或是談話中,仲介似乎也是個滿「妖魔」的唯利主義者──他們抽取高額的仲介費、他們教僱主非法扣押移工的護照和居留證,他們甚至會計劃讓移工「逃跑」,藉以達到另一層的控制。到底仲介確切在這過程中是扮演怎麼樣的角色?所以成員們一開始便確立訪問仲介的目標。因此,我們訪問了一個成員家認識的仲介(簡稱D);另一方面藉由「桃園群眾服務協會」英達的介紹,讓我們有機會到台中訪問一個可說是「體制外」的仲介(簡稱M)。 

      M仲介為什麼體制外?因為他們最近和印尼政府簽約,開始推行「僱主支付仲介費」方案。移工來台,依法需每月付仲介服務費,第一年每個月1800元,第二年1700元,但三年1500元,三年下來共計六萬元整。然而仲介的服務常是提供給雇主,而非移工;另外移工來台也常需舉債來台,因變相被母國收取高額仲介費,這費用台灣也會抽傭。M仲介總經理因此決心改變,一方面是希望藉此人道的改善移工處境,另一方面也是以更長遠的眼光看到全球市場的勞務移動趨勢。

      在整體田調的過程中,我們也很深切體認到M仲介的眼光──當勞務真的開始全球化,日、韓、香港、新加坡甚至阿拉伯國家都在這人力需求的角力中時,越能體認移工需要、考量移工身為人的主體與權力的國家,將更容易取得其所需要的國際勞工。移工有沒有假期?基本薪資與加班費的保障如何?住宿條件與工作環境是否合法?以及仲介費由誰支付?仲介服務保障等等,都是影響未來移工台灣與否的因素。而以出口勞工為財源的移工母國,他們也越來越重視輸入國對移工的保障。

      由此可見,國際人力市場已然變動。此外,台灣自1989開始開放移工後,近30年來,雖然因為基層勞動力與長期照護的需要,雇主仍有需求,另一方面仲介公司也越開越多,形成許多過度服務雇主以取得仲介機會的惡性競爭方式,如:提供接送看病服務、削價競爭等等。而從雇主這損失的錢,卻又變相扣往移工身上,使得移工需要舉債來台。同時,政府以「客工制度」出發的「外勞政策」,將移工商品化,又讓許多「管理」移工的負擔落在仲介身上,仲介得面對種種繁複的法條以免除高額的罰金,D仲介甚至批評就業服務法是「不知變通的惡法」。可見在各方面的圍困變化下,台灣的仲介業與雇主面對移工的心態似乎真的需要轉型。

      因此,M仲介開啟第一槍,推行由雇主支付仲介費,並且協助改善移工宿舍、件利對雇主的文化認識教育──主動了解移工的文化背景,理解認識移工需求。M仲介總經理說:「其他仲介公司可能比較不願意出來講這些,但我們就是比較想走一條不一樣的路啦(笑)。仲介這行一直都是一個比較封閉、很多資訊不會公開的環境,但我覺得有個環節很重要,就是不要去剝削勞工。」畢竟台灣在家庭照護、製造產業、營造業、公共工程等都有高度的人力需求,如果能夠好好善待移工,才能真正補足台灣所需的人力缺口,創造雙贏局面。

     

短短的三週,我們實地聽到了移工的在台處境,也越來越了解仲介在法律與市場經濟下的困境,然而我們也知道還有許多面向尚未能注意到,尤其是,多數台灣人對移工議題錯綜複雜的觀感與態度。因此,在接下來的工作期程中,我們也期待並努力著,如何能以此為養分,完成一個可以開對話的教習劇場作品!

活動宣傳:2017實習生招募啟動!

活動宣傳:2017實習生招募啟動!

你/妳對應用劇場的實務工作感到好奇嗎?
你/妳想要知道劇場工作坊如何能拉近社區民眾的距離、打開公眾對話的空間嗎?
或者,你/妳也渴望尋找伙伴、在應用劇場實踐的道路上相偕而行?

我們正在招募CATT實習生,透過工作坊、實習見學、願景討論,讓年輕人認識劇場與社會的關係。歡迎對應用劇場有興趣、有想法的青年和學生,加入CATT實習生的行列!
---------------------------------------------------------------------------------------------------------------------------

■徵募對象:對社區劇場、應用劇場實務工作有興趣者,招募20名

■報名截止:2017年7月30日

■實習內容:

【第一階段:應用劇場工作坊】
時間:2017.8.13(日) 13:30~17:30
地點: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台北市林森北路5巷9號2樓)
內容:民眾劇場工作坊、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介紹、實習內容介紹
講師:賴淑雅


【第二階段:應用劇場實務實習】
(以下兩項皆於報名錄取後填寫參與/值班時間表)

1.藝術行政實務:資料建檔 / 宣傳推廣 /行政事務協助。
時間:2017年8~11月周一至周五,每次值班至少3小時,每人需累計滿12小時。
地點: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台北市林森北路5巷9號2樓)

2.工作坊教學協力:攝影紀錄 / 文字紀錄 / 排練協力 / 行政協力 / 參與觀察心得撰寫。
可複選專案,其中一項專案至少需參與20小時。

專案項目及時間、地點:
(1)城南社區劇場
a.社區劇場工作坊
9/6-9/29每週三、五19:00-22:00
10/6(五)、10/11(三)、10/12(四)、10/13(五)19:00-22:00,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b. 主題特展佈展
10/14(六)-10/20(五)晚上,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c. 成果展演、田野調查發表
10/21(六)整天,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e.主題特展導覽及撤展
10/21(六)-10/28(六)9:00-18:00,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2)移工教習劇場
a.演教員排練
8月周一及周三10:00-18:00、
9月周一10:00-18:00、周五14:00-22:00
10月時間待定,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
b.教師研習工作坊
9/23(六)~9/24(日) 9:00-17:00,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
c.移工教習劇場入校演出
11月底,新竹女中
11/8(三),桃園陽明高中
11/9(四),臺北市麗山高中
11/10(五),桃園高中
11/24(五),新北市恆毅中學
d.移工戲劇工作坊成果演出
11月,時間地點待定

(3)新屋農民劇場工作坊
時間地點待確定

 

【第三階段:期末聚會】
時間:2017.12.9(六)確切時間待定
地點:待定
內容:實習心得分享、交流

 

■實習說明:
1.實習期間8月中-12月初,行政實務每次值班至少3小時,每人需累計滿12小時;工作坊教學協力,其中一項專案需參與至少20小時。
2.實習工作不給薪,台北以外(桃園、新竹)的實習工作會提供車馬費補助
3.實習結束後本中心將核發實習時數證明


■參與達規定時數者,可獲優惠與福利:
本中心開具之實習時數證明
CATT年度演出購票優惠
CATT工作坊、講座報名費優惠
參與活動之保險
不定期聚餐、出遊、慶功宴

■報名方式:
報名表連結活動宣傳:2017實習生招募啟動!https://goo.gl/forms/7BS5YuZ9PkCoAZ8t1

推薦訂閱
第二擊─「錢」進何方,共同決定@【進擊的公民】
大盆小砵用處多+ 繳稅季節PEKOE運費門檻降低,滿額好禮同步優惠!@【《Yilan美食生活玩家》】
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電子報
轉寄『【2017年7月號】漂泊的聲音:關注移工劇場計劃』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