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英倫趴趴走 期末考是我的社交天堂

═【立報】════════════════════════════

                                  

═══════════════════════《2003/03/26》═════

 

*****【本 期 內 容】 **********************************************

 

教育專題         英倫趴趴走 期末考是我的社交天堂

 

    教授爸爸週記 人到中年,唯剩理想

 

   他山之石 美國教育部開放反恐網站

 

    4月徵文

 

【教育小報報】

********************************************************************

      英倫趴趴走 期末考是我的社交天堂

 

跟中國同學一起唸書,

 

讓我見識到他們「直話直說」的特色。

 

有任何不滿,他們可以直接當面吵起來。

 

可是我挺能接受這種大剌剌、直言無諱的方式,

 

加上兩岸不同的口音及講話方式,

 

帶給我許多歡笑,

 

不但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也讓我跟這群中國同學成了好朋友。

 

文▓Hey Sweet

 

上學期期末考時,大多數研究所的同學們都關起門來自個兒唸自個兒的。單槍匹馬的考前複習方式,錯失了許多重要訊息,結果,許多人吃了敗戰。

 

團結就是力量

 

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這學期期末考時,很少人敢一個人唸書,大伙兒紛紛組成讀書會,希望能集思廣益,一起分享彼此的筆記重點;同時,集體作戰也能免去考前焦慮症,一個人熬夜苦讀的話,不免胡思亂想,愈想愈害怕,跟著同學一起唸,大家一起加油打氣,心情上比較安定。

 

這學期,我除了跟我的印裔好友曼蒂一起K書,也跟一群中國同學一起討論功課。上學期時,我跟班上的中國同學很少往來;並不是大家彼此有芥蒂,而是這一屆的中國同學比較獨來獨往,他們彼此之間也是各走各的,不像台灣同學,不論上課或下課都膩在一塊,私下還相約出去玩。但是,因為這學期的課業太重,加上上學期的慘痛教訓,所以中國同學集體達成共識,在考前兩週,組成一個7人小組的讀書會,成員有5名中國同學,1名香港同學,還有1名台灣同學(即本人)。

 

為什麼我沒有把曼蒂也叫進來呢?因為中國同學覺得一起討論功課,七嘴八舌的,意見一堆,剪不斷理還斷,已經很浪費時間,夠叫大伙頭疼了;如果還要用英語討論,特別是有的同學英語表達能力不是那麼好,想半天如何講,支支吾吾的,在時間不夠的壓力下,更讓人抓狂,所以大家決定不找任何外國同學進來。

 

跟這群同學一起唸書,讓我見識到中國同學「直話直說」的特色。台灣同學有任何不滿,比較不會當面說出來,免的得罪人,如何「做人處事」往往決定你的人緣好壞。相較之下,大陸同學說話較不圓滑,有任何不滿,他們可以直接當著對方的面吵起來。可是我挺能接受他們這種大剌剌、直言無諱的方式,加上兩岸不同的口音及講話方式,帶給我許多歡笑,不但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也讓我跟這群中國同學成了好朋友。

 

但是修行在個人

 

我們是唸Marketing Management(行銷管理)的,所以考試方式偏向Case study(案例研究)。在考前二週,教授會給學生們一個公司的行銷案例,我們必須用上課所學的任何理論或模式,去分析這個案例,同時還要想出一套更好的行銷方案,解決這個公司現今或未來可能會面臨的危機。問題是,你往往不知道教授會出什麼樣的考題,所以大家才會一起討論,找出過去的考古題,把教授可能的出題方向,全部沙盤演練一遍,事前擬出最適切的答案,如果是Open book的考試,大家會把所有事前擬好的答案印出來,帶到考場以備不時之需;如果剛好猜中,那就賺到了,直接卯起來猛抄。

 

並不是只有我們這麼做,這學期幾乎所有的同學,不管是哪一國的,英國、德國、義大利、希臘、法國的,大家都是這樣;如果到了考場,才來想如何答題,有可能不會寫,或者寫不完,因為在你思考時,時間已毫不留情地說bye-bye,結果到了收卷時還沒寫完,這種事屢見不鮮。就算是考前準備充份,也會發生寫不完的狀況!

 

可是說實話,我們學生聯手作戰,教授們可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往往出了讓我們跌破眼鏡的考題。儘管我們一起想答案,有人還是考不好,遭到被當的命運。雖然大家用同一套考前筆記,不過「修行在個人」,平常若沒有腳踏實地K書的話,就算考前仗著同學們「集各家大成」的筆記臨陣磨槍,除非天資特別聰穎,否則,畢竟研究所的考試方式重理解與分析能力,臨時抱佛腳是很難拿到好成績的!

 

笑鬧吵架一塊來

 

回過頭來說說這些逗趣的中國同學。當我們一起討論答案時,重慶同學Caren不同意廈門同學Wyan的答案,不斷地質詢為什麼他要提出這種答案;廣東來的長髮Jason不耐煩的對Caren說:「妳不喜歡就不要寫嘛!反正答案這麼多,妳就寫妳自己認同的,不要一直問了!」哦!這種話,絕對絕對不會從台灣同學嘴中說出來的。

 

 

當大家在討論某個答案時,Wyae跟陝西來的短髮Jason起了爭議,陝西Jason說:「我可以有書上根據的,你沒看書,就不要說話,拿證據出來!」夠嗆吧!他們的麻辣對話,再度讓我笑到不行。陝西Jason很搞笑,平常說話時,他滿口京片子,但是跟廈門Wyan說話時,他特愛模仿南方人的閩南口音,他會說:「請同學歡翻到第8頁」、「偶花現這個問題混難」、「蘇上是這麼搜的」。這跟台灣北部人學南部同學的台灣國語還挺像的。

 

有一回陝西Jason遲到了。他事前傳了簡訊給重慶Caren,告訴她說他會遲到,請同學不要等他,直接先討論了。可是Caren還是不斷地打電話催他。當陝西Jason趕到教室時,他一進門就「呸!」,對著Caren說:「妳在電話上f**k來f**k去的是什麼意思!我都已經傳簡訊給妳了,說我會遲到!」

 

Caren當然不爽了,她也大聲說:「可是你遲了半小時,浪費大家的時間!」

 

「我沒要你們等我,我說了會遲到啊!」

 

Caren: 「哦!那是我們笨了!才會等你!」

 

兩個人當著眾人的面,大吵特吵起來。北京來的Jennifer開腔了:「你們就別吵了,大家都是同學,也是大人,行行好,快,彼此跟對方道歉。」

 

我也很想聊天啊~~

 

別看Caren跟Jason演出火爆場面,隔天我們3個人一起討論Marketing communication(行銷傳播)時,兩人又眉開眼笑的,跟沒事一樣。不過我跟Caren兩人在唸書時,因為我過去有工作經驗,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的Caren就會問我哪一行比較輕鬆。透過我誠實的回答,她發現行行有本難唸的經,所以又問,那麼該做什麼,才能既不出力、又能衣食不缺呢?我說,不如嫁去豪門吧!不過朱門恩怨,嫁入豪門也有不為人知的心酸。Caren又問,為什麼有不為人知的心酸?這時Jason按耐不住了:「這麼簡單的問題,妳還要問!這種事,電視連續劇或小書常看得到的,想也知道,這是Common sense唄!」

 

「我就是不知道才問嘛,問有什麼不對的!」兩人又開始陷入口水戰!

 

因為Caren跟我實在是太有的聊了,陝西Jason常盯著我們兩個女生,以免我們書不唸了,一勁兒說話。最後陜西Jason央求我們:「妳們就別聊了。其實說到聊天,我算很愛聊了,我是一個很喜歡說話的人,可是為了考試,我一直忍著,妳們就別刺激我了。我真的很想聊的!我有好多東西想講!」

 

其實不只是陝西Jason,我也希望在考完試後,能跟他們再好好聚聚,天南地北聊一回。跟中國同學同甘共苦的這段考試經歷,為我的英國留學歲月添上更多美好回憶!

 

 

(回目錄)

 

教授爸爸週記 人到中年,唯剩理想

 

透過這些反思,

 

開始發現中年的我已在走自己的路。

 

它像一把磨好的劍,

 

可以出鞘,也可以不出鞘……

 

文▓賴鼎銘

 

2003年1月30日出版的壹週刊,有一篇專訪鴻海企業董事長郭台銘的報導,其中記者問及,鴻海既然已經在產業界所向披靡,何苦還如此日日備戰?郭台銘語重心長地說出連我都心有戚戚的一段話:「20歲前是為錢工作,再來的20年是為理想工作,最後20年是為興趣而工作。」

 

記得大學剛畢業時,有一位學長曾問我,想不想再進修讀研究所。我斬釘截鐵地告訴他,不想再讀書,只想趕快找份工作,而當時的想法,工作的目的也只是為了賺錢。因此,等找到工作時,也都是朝九晚五,時間一到,一定準備下班,超過時間都會很計較,被要求加班,通常是萬分不得已的事。

 

有一件事記憶還很鮮明,那一天下班時刻,國科會的老闆急著要我們幫忙搬東西到資訊展會場,但我卻已買好了車票,準備回南部老家。我到最後不理會老板的要求,逕自回老家的主要理由,就是那已不是我的上班時間,我沒有理由再做這種事。

 

民國79年,留學歸國,雖然教書的地點是在美麗的淡水河邊,但只要一下課,也都是匆匆地趕回台北。剛開始沒有車,只能在回台北的交通車上欣賞觀音的睡臉及淡海的夕陽。買了車以後,則是下課時間一到,就開車上路,趕著5點左右回到台北,找到一個比較好的停車位。一週有4次,幾乎是如此趕來趕去,當時覺得教書也只是一份工作,如真有工作的樂趣,是因為與學生的相處堪稱愉快。

 

會有郭台銘所說為理想而工作的感覺,應該是邁入壯年的時候了。教授升等已過,房貸的壓力解除,有一段時期頓然感覺失去重心。因為工作的地點已回到台北,小孩子慢慢長大,我竟然慢慢發覺有時週末到學校也是一種快樂,沒事時,留在研究室裡,上網查查資料,到圖書館的全文資料庫印下國外論文,也可以消磨一整天,然後在傍晚時分背著背包,沿著堤外便道走回家。這種樂於工作、從工作中發現樂趣的感覺,我以前是無法體會的。而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可能更是覺得不可思議。

 

對於我來說,現在所謂的理想,已是做自己想做的事。讓以前想做,但未能完成的事,利用這段時間盡量完成。這種時候,讀書及寫論文,已不再是為別人。現在讀書,是為了讓自己的視野更寬廣,走向精鍊的思考,因此,已經跳過原來學門的範圍,轉而吸收更多其他學門思想家的精華。

 

現在寫東西也比較謹慎,之前為了升等,無會不與,一邀即寫的衝動,已然被慎思所轉化。現在常常在思考的,都是下列的疑問:西方的大思想家之所以有影響力,原因何在?他們的問題意識是什麼?又是從哪一個角度切進去的?如何回答他們的問題?

 

透過這樣的疑問,我會不斷地反思。我們的社會對學生的訓練,似乎就在這個方面出了問題。我們缺乏對社會現象的洞察力,我們更缺乏剖析這些社會問題的知識基礎。台灣的社會並不鼓勵反思,我們贊揚的反而是一直往前衝的進步理念。這樣的理念表現在我們交給學生的內容上,常常是操作多於思辯,這也是我們的學生一直被批評缺乏創造力的主因。

 

透過這些反思,開始發現中年的我,已在走自己的路。這條路是依照自己開闢的小徑發展出來的,它像一把磨好的劍,可以出鞘,也可以不出鞘。這時做的事,考慮的通常少為私利,而是覺得值不值得,以及是不是自己所當為。這樣的心情,不是多少金錢可以收買的,因為它已碰觸到人生的意義及價值的核心,它更是中年之際的無價之寶!

 

(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教授)

 

 

(回目錄)

 

他山之石 美國教育部開放反恐網站

 

編譯▓賴明芝

 

美國教育部將開放一個網站,幫助各學區設計時事教材,保護學生們不受恐怖分子的攻擊。

 

這個網站的建議不能稱為命令,只能當成指導方針,其內容指出,各官員要為學校內的建築物進行評估,並且要找出可能使學校師生遭逢危險的因素,比方說:靠近大門口有沒有能夠讓入侵者藏匿的地方,而且,要進行疏散演練。教育部的官員表示,大概1個月後,建議的內容會增加更多細部的題材。

 

10萬學校 納入防護範圍

 

這是首次針對那些所謂的「沒有防衛措施的目標物」(soft targets)所公佈的指導方針,諸如:醫院、旅館和購物中心都包括在內。官員們希望能把其他類型的場所納入這個範圍。

 

美國聯邦官員已經承認,儘管他們已經著手擬定精細的計畫,保護輸油管和海港的安全,但是,對於全國10萬所公、私立學校,卻仍然沒有安全防護計畫。

 

這次美國教育部公佈的「防恐方針」,是美國聯邦政府從2001年911恐怖攻擊事件發生以來,第一次嘗試對學校人員溝通安全上的處理問題。

 

聯邦官員表示,由於擔心青少年犯罪的緣故,特別是在1999年「可倫賓高中屠殺事件」之後,很多學校都已經採取類似的保全工作,而這能降低恐怖攻擊的機會。類似的做法包括:要求學校訪客到校長室簽名。

 

但是,「很多的學區應該要做得更深入,他們要對怎麼回應攻擊和如何重建校園進行沙盤推演」,教育部的官員這麼表示。有興趣的人可以到這個網址看看:www.ed.gov/emergencyplan,該網站自認為能夠提供學校管理人所需要的資訊,協助他們對任何緊急事故擬定計畫。

 

國家政策 增列維安預算

 

教育部長佩吉表示:「從911恐怖事件發生後,就一直要求各學校在安全條件方面做更充足的準備。不能等到面臨危機時,才動腦筋想該做些什麼。當危機來臨時,每個人都要知道如何進行疏散工作。」

 

官員強調:「每個學區都應該要為轄區內的學校發展出應變計畫。目前沒有計畫適合美國1萬5千個學區和10萬所學校的需要。我們希望各校能夠整合當地的警力和消防單位。」

 

從美國特勤局(U.S. Secret Service,隸屬財政部)得到協助的教育部,將花費3千萬美元訓練各學校的行政人員,使之能在今年完成安全計畫。布希總統明年的預算編列也有這一項。

 

教育部長佩吉和國土安全部長湯姆‧芮吉,在蒙哥馬利郡的布萊爾高中共同宣布這個反恐網站計畫。蒙哥馬利郡學區因為自911恐怖攻擊事件後,提供13萬9千名學生和2萬名教職員諮商輔導,而獲得讚揚。

 

該學區的發言人波特說:「我們歡迎聯邦政府對本區的協助,雖然全國的學校從以前就一直針對犯罪問題和其他一般的災難事件做應變準備,但是,恐怖分子的威脅遠超過從前的想像。」

 

(取材自華盛頓郵報)

 

 

(回目錄)

 

4月徵文

 

本月主題:我最難忘的老師或學生

 

難忘,有許多定義;情意綿綿、咬牙切齒、惆悵追憶……雖然是個老掉牙的題目,但是相信令人難忘的老師或學生,仍然很值得一寫。

 

歡迎您寫下自己的回憶來與讀者分享,文長1000~1500字,獲刊登者敬贈稿酬。

 

投稿方式:請將稿件mail到hyouki@lcc.shu.edu.tw.,註明「每月徵文」。

 

或是上立報的明日報新聞台-教育鬥陣行 http://mypaper1.ttimes.com.tw/user/stevena/index.html

 

 

(回目錄)

 

 

參觀立報http://www.lihpao.com

寫信給小編e-mail:hyouki@liph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