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旗標電腦文摘 第254期 94.1.13
親愛的「旗標電腦文摘」訂戶您好:

感謝您訂閱「旗標電腦文摘」,由於電子報發報作業的失誤,導致原先預定發出的第 254 期電子報無法順利送到您手上,為維護各位訂戶的權益,特此補發此第 254 期電子報,若有不便敬請見諒,並希望大家繼續給旗標支持與鼓勵。

旗標祝您『新春愉快、恭禧發財!』

旗標出版公司 敬啟

內容提供:
旗標出版公司

旗 標 電 腦 文 摘

第254期 2005.1.14

旗標電腦文摘報
已發行電子報




PCDIY 2005 電腦選購 組裝 應用

書號:F963

施威銘研究室 著

我要線上購買


本期文摘:全新的顯示界面 ─ PCI-E

本文摘錄自旗標 F963「PCDIY PCDIY 2005 電腦選購 組裝 應用」一書

PCI-E ×16 與 AGP 插槽

新世代電腦的另一項變革, 就是將顯示界面改為 PCI Express ×16 規格, 可達到單向傳輸 4 GB / Sec、雙向 8 GB / Sec 的全雙工模式。



至於目前依舊普及的 AGP (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 加速圖形埠) 匯流排, 則仍有許多主機板與顯示卡支援;目前的規格為 AGP 8×, 傳輸速度可達 2.1 GB / Sec, PCI Express 亦簡稱為 PCI-E。



界面規格 接腳數 位元頻寬 工作頻率 總傳輸速率
AGP 8× 132 32 bits 66 MHz 2.1 GB / Sec
PCI-E ×16 134 32 / 64 bits 100 MHz 8 GB / Sec
AGP / PCI-E ×16 插槽特性比較表

即將一統界面規格的 PCI Express

首先要釐清一個觀念:PCI Express 並非為了取代 AGP 而出現的!

在出現了個人電腦 (PC) 之後, 連接各項週邊、介面卡的插槽規格, 就經歷了 ISA 與 PCI 等 2 個大世代的交替;但不管是目前的 PCI 或 AGP 等界面, 其傳輸速度都只有 133 MB / Sec 與 2.1 GB / Sec, 已逐漸跟不上硬體發展的速度!

故由 Intel 主導, 便出現了第 3 代 (3GIO) 的泛用型匯流排規格 - PCI Express, 它具有以下幾點特性:
  • 高速的傳輸速度:PCI Express 最低具有單向 250 MB / Sec、雙向 500 MB / Sec 的速度 (×1 規格), 最高則可達 16 GB / Sec (×32 規格) 的『極速』, 是目前各種界面都無法凌駕的傳輸速度。
  • ×1 ~ ×32 的頻寬彈性:PCI-E 的資料傳輸寬度稱為 Lane (管線或通道), 共可以 ×1、×2、×4、×8、×16、×32 等頻寬執行作業, 應用上相當具有彈性:
規格 PCI-E ×1 PCI-E ×2 PCI-E ×4 PCI-E ×8 PCI-E ×16 PCI-E ×32
管線數 1條 2條 4條 8條 16條 32條
每秒傳輸頻寬 (單/雙) 250/500

MB

500/1,000

MB

1/2 GB 2/4 GB 4/8 GB 8/16GB
  • 點對點 (Peer-to-Peer)、序列式 (Serial) 連結:在 PCI Express 架構下, 每組裝置 (Device) 都將擁有獨立的傳輸通道 (Lane, 由發送端 Tx 與接收端 Rx 共同組成);不再像 PCI 採共同匯流排的架構, 因此可免去訊號干擾的問題、傳輸速度也能進一步提升。
  • 相容目前的 PCI 架構:雖然 PCI-E 是全新的界面架構, 但在軟體層上, 則完全與 PCI 相容;這表示說, 現有軟體可不須修改、就能繼續在 PCI Express 平台上執行, 而新軟體也能繼續使用各種 PCI-E 提供的新功能。
週邊插槽界面 - PCI-E ×1 與 PCI

PCI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是主機板上最明顯的插槽 - 因為它的插槽數量最多、且外觀為白色的造型, 算是相當地搶眼。

PCI 插槽採 124-Pin 設計, 運作速率為 133 MB/Sec (32-bit、33 MHz, 故也稱為 PCI 32/33), 是各種擴充介面卡的連接通道;此外無論 PCI 插槽或 PCI 介面卡, 多已符合 PCI v2.2 / v2.3 規格, 可提供 5V / 3.3V 電壓設計, 並支援省電管理功能哦!

至於 PCI-E ×1 架構, 雖然將定位於高速 I/O 的連接界面, 但目前也只看得到主機板上的插槽, 相關產品則尚未現身哦!

 --- 本篇完

 
  • 這本書還有以下內容哦:
    • Intel ─ Pentium 4 與 Celeron D 系列雙雄
    • AMD ─ Athlon 64 與 Sempron 雙劍合璧
    • 未來新主流 ─ 雙層 (DL) DVD 燒錄機
    • 採購建議與市場實戰
    • 64 位元系統的架設與安裝
欲知詳情請參考:
   
F963 PCDIY 2005 電腦選購 組裝 應用          我要買這本書
........................................ ........................................
 



DSLR RAW 檔聖經

書號:F994

懷石藝術設計 譯

我要線上購買

 


本期文摘:探索 Photoshop 自動化作業

本文摘錄自旗標 F994「DSLR RAW 檔聖經」一書

批次處理的準則

批次處理 (Batch) 指令, 是 Photoshop 眾多強大功能之一, 不過它的運作概念倒是相當單純:您點選多個影像, 然後執行動作指令, 如此會將處理過的影像更改檔名 (也可選擇不改檔名), 然後再以下列其中一種方式完成作業:
  • 將處理過的影像另存新檔。
  • 將處理過的影像開啟於 Photoshop 中。
  • 將處理過的影像內容, 覆蓋掉處理前的內容, 然後存檔再關閉。
儘管看起來只有三言二語, 細節卻很複雜;特別是批次處理指令交談窗中的某些部分, 更會讓人搞不清楚。圖 7-1 顯示了批次處理指令交談窗在尚未修改設定值時的預設狀態。

整個批次處理指令交談窗, 可分為 4 個不同的區域, 它們分別控制了批次處理過程中不同階段的功能。
  • 播放 (Play) 可讓您自一個動作組合 (action set) 中, 選擇某個動作, 以套用於所有指定的影像上。

  • 來源 (Source) 允許使用者指定來源物件 -- 也就是您想執行批次處理的那些影像檔, 並可決定一些重要的選項 -- 這些選項的作用在稍後的處理過程就會顯現。
您可以在批次處理的交談窗中, 按一下選擇 (Choose) 鈕, 來選擇特定的資料夾執行批次處理。除了資料夾外, 批次處理的對象也可以是已開啟的多個影像, 或是用 Photoshop 檔案 (File) 選單讀入 (Import) 指令所讀入的影像, 以及在檔案瀏覽器選取的影像。如果處理的是 raw 檔, 來源就會限定是某個資料夾、或是在檔案瀏覽器選取的多個檔案。
  • 目的地 (Destination) 可讓您控制影像處理後的動作。 "無" (None) 代表影像轉換後, 直接於 Photoshop 開啟; "儲存和關閉" (Save and Close) 則會將轉換後的影像存檔後關閉; "檔案夾" (Folder) 允許您指定某個資料夾, 並將轉換後的影像儲存於這個資料夾。此外, 這裡也有一些與重新命名作業相關的功能設定, 是由重新命名批次處理 (Batch Rename) 指令所提供的。

    在處理 raw 檔影像時, 通常我們都會選擇 "無" , 不然就是選擇 "檔案夾" 。至於 "儲存和關閉", 則是殺傷力較大的處理方式, 因為它預設就會把原本的影像覆蓋掉 -- 在這種情形下, 就幾乎沒有機會可以將 raw 檔影像救回來了!雖然 Photoshop 的確不能對 raw 檔進行覆寫的動作, 但如果您的相機是以 .tif 這類的格式來記錄 raw 檔影像, 當選擇"儲存和關閉" 選項之後, 就還是會被覆寫!所以, 請盡可能避免使用這個選項!

  • 錯誤 (Errors) 這個選項是讓使用者選擇, 當錯誤發生時究竟要停止整個批次處理作業, 還是只將錯誤記錄到某個檔案即可。通常在對批次處理的動作項目進行偵錯時, 我會選擇遇到錯誤就立刻停止作業;但若在實際轉檔的作業, 我就會選擇將錯誤記錄於檔案。不過根據我的經驗, 批次處理作業如果在某一個 raw 檔發生錯誤, 就會在所有的 raw 檔也出錯 -- 相反地, 如果它在某個 raw 檔過關, 在其他 raw 檔也應該沒問題。
在批次處理作業中, 通常會困擾使用者的, 是不知道在 "來源" 與 "目的地" 的選項中應當要套用哪些動作項目。接下來列出幾項準則供您參考。(提醒您:這些是我個人深信的準則, 但並非是唯一的方法, 隨著您的技巧與能力日益精進, 也許有一天就可以不再固守這些準則, 屆時您就算是自本書的修行中畢業了!)

批次處理作業中的開檔準則

要想確保批次處理作業的 raw 檔是依照自己想要的方式來開啟及處理, 就得在批次處理作業套用的動作項目中, 加入一個開啟舊檔 (Open) 指令的步驟。您也要確認 Camera Raw 的設定 (Settings) 選單是否設為 "選取的影像" (Selected Image), 如此一來, 您為每個影像所調整好的設定值, 才會正確地套用上去;此外, 您也應該要確認其他 Camera Raw 工作流程設定值 -- 像是色彩空間 (Space)、色彩深度 (Bit Depth, 即位元深度)、尺寸 (Size) 以及解析度 (Resolution) 等 -- 都已依據您的需求來設定。

接著要注意一個容易搞錯的部分。假使您在動作項目中, 記錄了一個開啟舊檔 (Open) 的步驟, 就必須勾選忽略動作的 "開啟" 指令 (Override Action Open Commands) 選項。假使沒有勾選的話, 批次處理會一直開啟您用來加入開啟舊檔 (Open) 步驟的影像。這個忽略動作的 "開啟" 指令選項, 只會忽略這個影像的開啟動作, 而不會妨礙其他 "選取的影像" 與工作流程設定值的運作。

有些人搞不清楚上述的原理, 便一廂情願地認為在執行批次處理作業時, 最好不要在動作項目中加入開啟舊檔指令的步驟, 如此就不需要為這個確認方塊是否要勾選而傷腦筋。問題是, 這麼做的話, 您就喪失了 Camera Raw 工作流程設定值的控制權 -- 也就是說, 批次處理作業等於只能使用上一個轉換的設定值而已;因此就有可能發生整個資料夾內滿滿的 6,144 x 4,096 像素的影像檔, 一不小心就全被 1,536 x 1,029 像素的版本所覆蓋掉;或者一個錯手, 將所有影像的 16-位元 ProPhoto RGB 色彩空間, 全部改成 8 位元 sRGB 的版本。但是, 只要您謹守我所提到的這些原則, 就能充分地對工作流程設定值進行控制 -- 讓電腦以正確的設定選擇, 自動地完成批次處理的作業。

批次處理作業中的存檔準則

要想確定處理好的檔案, 是以您要求的格式進行儲存, 就必須在批次處理作業用的動作項目中, 加入一個儲存檔案 (Save) 指令的步驟。該步驟會依據指定的格式, 將必要的副檔名及選項設定 -- 像是 TIFF 的壓縮選項, JPEG 的品質設定等等 -- 套用於存檔作業中。

這裡也有容易讓人搞錯的部分。基本上, 您必須勾選忽略動作的 "另存新檔" 指令 (Override Action "Save As" Commands) 這個選項, 否則檔案就不會在您指定的位置、檔名之下進行儲存, 甚至完全不執行存檔的動作!而當您勾選了這個選項時, 記錄於動作項目 "儲存檔案" (Save) 步驟的檔案格式與選項參數, 就會於存檔作業套用於檔案上;其檔案名稱與存檔目的地, 則會被您在批次處理交談窗中所設定的選項所取代掉。

批次處理作業中的執行準則

這裡還有 2 個設定選項, 容易讓使用者犯錯。假使您沒有勾選 "抑制檔案開啟和選項對話框" (Suppress File Open Options Dialogs) 選項的話, 當批次處理作業開啟了一個檔案之後, Camera Raw 交談窗就會跳出來, 等待您進行設定。相反地, 若您勾選了這個選項, 那麼批次處理作業就會直接開啟影像, 如同在檔案總管中連點兩下檔案一樣。每個影像的 Camera Raw 設定值會直接套用於影像上, 而且批次處理作業也不會因為交談窗的出現而中斷。

假使記錄於動作項目的工作流程設定值, 會讓影像的色彩空間在存檔之後, 與 Photoshop 的色彩空間不相符時, 您就必須勾選 "抑制色彩描述檔警告" (Suppress Color Profile Warnings) 這個選項;不然的話, 批次處理作業就會被色彩描述檔警告訊息中斷 -- 試著想像一下:當您一大早醒來, 發現自己於前晚設定好 2000 個網頁用 JPEG 影像的轉檔批次作業, 居然因為一個色彩空間不符的警告, 在第 1 個影像的處理作業就被擋了下來, 那種鬱卒的心情....可想而知!

依準則行事

如果能依據我上述的準則, 那麼您的批次處理作業就不會被這些情況所阻撓, 而能順暢執行完成。相反地, 假使您忽略這些準則, 電腦就極有可能在作業過程中給您一些 "驚喜", 或甚至什麼都不給您!

因此, 在接下來建立動作項目、用批次處理指令套用到檔案的過程中, 請還是不要忘記這些準則。

 --- 本篇完

 
  • 這本書還有以下內容哦:
    • Camera Raw 的運作原理
    • 使用 Camera Raw 的控制項目
    • 剖析檔案瀏覽器
    • 掌控成敗的工作流程
    • 瞭解中繼資料
欲知詳情請參考:
   
F994 DSLR RAW 檔聖經
         我要買這本書
........................................ ........................................
我想索取前幾期的電子報  

好書能增進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卓越的品質是旗標的信念與堅持

歡迎光臨旗標網站 - http://www.flag.com.tw


版權所有人:旗標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本電子報內容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