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Career就業情報-學習情報(20050419-0011)
第 0011 期 發刊日期:2005年04月19日
職場Fashion 360行點將錄Career 首頁 訂閱雜誌

【職場Fashion】生涯戰略高手的14堂課(6~7)
【360行點將錄】年代主播--何戎

職場Fashion

生涯戰略高手的14堂課
不確定年代的【工作‧理財‧愛情】
告別學生身分,全新的生涯課題在等著你:從工作、理財到婚姻,在這個充滿不確定的年代,你該如何踏出人生的下一步?
文◎李翠卿

人生第6堂課--挫折,有那麼嚴重嗎?

  在投入職場前,需先認清一個事實:挫折,是工作的一種常態。

  有些人,只要一遇到挫折就想打退堂鼓,王佐榮認為,他們要嘛就是還沒想清楚自己的願景,要嘛就是把挫折看得太嚴重。

  當工作與生命價值吻合時,對挫折的免疫力就會提高。只要人生方向清楚,即使過程遇到挫折,只不過是枝枝節節的插曲,不影響最終的目的。

  他幽默地說,挫折就好像拉肚子一樣,只不過是一個小毛病,剛好可以讓你審視自己是否不注重飲食(工作態度或習慣出了問題),再來應該去找醫生治療(尋找解決方案或協助),「你完全不需要因為拉肚子這種小事,就跑去自殺。」

  逃避問題,成就只能到此為止;面對失敗,才有可能更上層樓。

  媒體名人兼理財專家鄭弘儀以自身經驗為例:他剛出社會跑新聞時,跑的路線是專業門檻高的金融財經,剛開始,備受學歷歧視(他僅有亞東工專學歷)與專業知識不夠的壓力,一度也曾逃避現實,甚至乾脆請假不去跑新聞了。

  有一次,他在路邊看到建築工人辛勤地挑磚工作,想起務農的父親,以前也在烈日下耕種到昏倒,他突然想通了,這點挫折其實算不了什麼!自此,他一方面下苦功,增進金融專業知識,另一方面,無論被人取笑或拒絕,有新聞或沒新聞,他都照樣勤快地出去跑線。

  他在中時晚報工作第一年,就榮獲特優記者的肯定。一路走來,歷經平面、電子媒體的洗禮,從一個對金融一竅不通的菜鳥,升格為今天的理財專家。如果他當初輕言放棄,今天可能只是個平庸膽怯的上班族而已。

人生第7堂課--抗拒「變節」的誘惑

  除了挫折,誘惑(薪水╱職位)也是一般人在職涯中「變節」,無法堅持初衷的原因。遇到挖角與跳槽的誘惑,心裡應該要有一把尺,問自己:下一個工作是否更能成就願景?若答案是否定的,那寧可繼續留任。

  王佐榮回想,當年他考進日本電通時,同期錄取20人,因為正值股市狂飆期,才半年就走掉19人,多半都跑去炒股了,他是碩果僅存。

  他坦承,自己是凡夫俗子,也曾心動掙扎過,可是後來他冷靜下來思考,自己的願景是「想要用美影響別人」,去號子完全無助於達成這個目的,他選擇留在本業深耕,不但避開了股災,也練就一身本事。

  鄭弘儀在中晚任職10年,因為表現優異,不乏被挖角的機會,他都婉拒了,「我想先把功夫學全,紮穩馬步,以後會比較好走。」

  他認為,過於頻繁的異動,其實是一種「信用提款」。若希望成功,一定要多做信用存款(例如績效、忠誠、人脈等),並且避免所有可能的信用提款(例如不歡而散、對簿公堂、操守污點等),因為任何一項都得花加倍力氣彌補,「我們做事,就好像台語說的,一定要『留一些給別人探聽』,路才會寬。」

生涯顧問給你的職涯建議:

  1. 尋找吻合天賦、興趣,同時又能達成心中願景的工作。

  2. 不要只把野心放在薪水和職位上。重視「非財物性報酬」勝於「財務性報酬」。

  3. 挫折,是工作的常態。面對問題,才能夠有所成長。

  4. 找工作時,要想「為什麼要來」;換工作時,要想清楚「為什麼要走」。

 

360行點將錄

年代主播--何戎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從職場新手時代,不論工作任務多麼不起眼,何戎都甘之如飴當成學習的機會,造就他如今成為國內最耀眼的新生代男主播。
文◎羅梅英
  從電視畫面看到的年代新聞主播何戎,與親眼看到的何戎,幾乎毫無二致,一樣的專業自信,一樣的西裝筆挺。何戎連早期跑社會新聞、穿梭命案現場時,也都是穿著正式的西裝。

  何戎形容自己是一個「把工作當事業在拚的人。」

  退伍後,何戎的第一份正式工作為TVBS助理文字記者。能夠獲得這份工作,回溯起來,與他大學時代的實習表現有很大的關係。

  文化新聞系升大三那年,何戎在中視編政組工讀,每天負責聯絡記者、處理稿件、以及訂便當等雜事。對家境連小康都談不上的何戎來說,這個工讀的機會,讓他起碼可以維持生活。

  大三下學期,TVBS開闢校園新聞時段、公開徵求校園記者,何戎一心想趕快體驗新聞真正運作方式,可以拿著機器去拍畫面,因此寧願放棄穩定的工讀機會,薪水從月薪降為週薪只有幾百元,但何戎做得很起勁。

從助理文字記者練基本功

  很快地,何戎就在100多個校園記者中脫穎而出,躍上主播台播報校園新聞。何戎自我分析,「可能因為外在條件不錯,再加上我做的新聞帶,邏輯思路清楚,口條也不錯。」

  傑出的實習表現,讓TVBS的長官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讓何戎爭取到後來的工作機會。

  退伍後回到TVBS,何戎做的是助理文字記者。所謂的助理文字記者就是「在家」記者,將記者跑回來的新聞重新撰寫(re-write)、並且過音,不過最後掛的是跑線記者的名字。

  有幾次,何戎興沖沖跟母親說:「這是我寫的新聞,你聽還有我的聲音!」但母親卻不解地問:「怎麼不是掛你的名字?」

  何戎比喻,「在家記者」就像是練基本功、紮馬步,馬步紮穩了才能再練進階的功夫。只是馬步蹲久了,還是會有點悶。何戎坦承過了半年之後,就很想出去真正跑新聞,「比如發生一場車禍,要放什麼畫面、如何描述,structure、body、ending,我都學會了。」

  何戎終於等到正式跑線的一天,他清楚記得是一條瓦斯氣爆的新聞,「雖然看到焦屍,但當時我好激動,因為終於可以跑新聞,掛自己的名字了。」

摸索「說故事」的技巧

  印象中跑社會新聞的記者都很草莽,能夠與黑白兩道稱兄道弟,不時還得出入聲色場所應酬。長相一派斯文、西裝革履的何戎看起來一點都不像社會線記者,警察還曾奚落他,「嘸喫煙、喫酒,也跟人家跑社會喔?」

  不過,何戎慢慢用自己的方式與警察搏感情,不會喝酒就改喝茶,時間久了,同樣也能布線、布人脈。

  「其實,當社會記者就是在『說故事』,重點是如何把故事說得好。」何戎認為,這不論是對文字技巧、表達能力、切新聞面向能力或敏銳度、觀察能力,都是很好的磨練機會。「這些技巧用來處理其他性質的新聞,一樣很受用」。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定位為財經台的年代新聞台一成立,何戎就轉到年代新聞部。跑了一年的新聞之後,開始兼任主播。除了播報中午12點和下午5點的整點新聞之外,還得出門跑新聞,忙得昏天暗地。

  但何戎甘之如飴,因為有跑線的經驗,培養新聞感,才能馬上進入狀況。說穿了,太陽下沒有新鮮事,新聞其實是不斷重複發生的事件,綁票、火災、企業跳票或掏空等,「經驗法則可以幫助你馬上反應。」

  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當重大新聞事件爆發的時候,尤其可以看出一個主播的實力。

  美國911事件發生當晚,何戎剛下主播台未久,立刻二話不說,幫忙外電組整理外電、發稿,消化所有接收到的資訊,還緊急安排軍事專家,進行現場訪問。

  再上主播台時,每一分鐘都有最新的消息湧進來,副控室一團亂、播報台一堆紙,但鏡頭前的何戎,表現卻有條不紊,「你是on在電視的人,必須不疾不徐,清楚知道你要講的東西。」

每個工作都是學習的機會

  六年三班的何戎與時下年輕人最大的不同是,他相信「每一份工作或每一個細節,對我都有意義,就算是整理稿件或re-write,也可以學到邏輯概念。」

  早在就讀專科機械科時,何戎就懂得打工要打「有意義」的工,前後在空中英語教室打工、佳音英語當英文老師,打下良好的英文能力基礎。

  何戎說,「我沒有好的身家背景,所以對於任何得來不易的成果,我都更加珍惜。」有很多人說,「不要輸在起跑點,」但何戎卻相信,「就算輸在起跑點,不見得就會輸在終點,」重要的是,你願不願意拚命去追回來。

何戎 -- 第一份工作經驗談

  1. 學生時代的實習打工,有助於日後跨進一些錄用門檻較高的行業。

  2. 職場新手都得從幕後無名小卒做起,不要去計較名位與功勞,應該計較的是基本功是否得到磨練。

  3. 任何不起眼的工作,都可以學到有意義的經驗。


 



  就業情報雜誌
Career No. 348

‧訂閱雜誌
‧前期雜誌
‧訂戶服務
訂閱 Career學習情報
請輸入您的 Email:

   
我對電子報的意見 登錄履歷
未經授權禁止轉貼節錄 Career 就業情報
就業情報網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01www.Career.com.tw
服務電話:0800-712-712 客服傳真:(02)2703-9828 E-mail:service@career.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