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廣播電視資料館〈Vol. 3, no. 3:FEB 27, 2006〉
廣電基金首頁
本期內容
訂閱館訊
智邦生活館

魅力站
PChome
 
Vol. 3, no. 3 (FEB 27, 2006)
 
「2006數位內容與文化創意」三月份座談會場次
	◆主辦單位:廣電基金
	◆地  點:廣電基金B1放映室(台北市杭州南路一段15-1號B1)
	◆主  題:文化創意人才的培育與發展
	◆主 講 人:黃光男校長/台灣藝術大學
	◆時  間:2006年3月9日(四)14:00~16:00
                       
「2006數位內容系列座談會」將於3月9日下午二點邀請台灣藝術大學黃光男校長主講「文化創意人才的培育與發展」。這位被教育部長杜正勝稱之「有能力帶領台藝大走入國際舞台」的文學博士、畫家、作家與博物館行銷專家,將與大家分享其長年浸淫文化創意領域的豐富經驗與心得。
黃校長從事教育及藝術行政近三十年,先後擔任台北市立美術館及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達十八年。擔任史博館館長期間,積極推動史博館走向國際。如今台藝大在他的帶領下,逐漸發展出以台灣文化與藝術為特色而邁向國際的一所大學。3月9日下午二點,歡迎有興趣瞭解文化創意產業的各界人士至活動現場與黃校長面對面交流。(預約報名)
二00六年廣電基金「兒童配音班」招生中
親愛的小朋友:
開學了,是不是又準備要去上才藝班了呢?那你一定沒有上過配音班吧!
在這裡你可以學會怎麼用聲音來演戲,可以了解什麼是配音,更可以看到那些韓劇、日劇、卡通配音員的廬山真面目喔。
此外配音的世界高手也都具備了三到喔,就是心到、眼到、手到,究竟要怎麼「到」,你來了就會知道了。
除了配音的課程以外,我們也包含了肢體的訓練喔,讓小朋友了解身體和聲音結合的奧妙喔! 最後還可以錄製屬於自己的配音作品,小朋友一定迫不急待想要報名了吧。
現在廣電基金即將招生囉,秉持者十多年來成人配音班的成效,精選師資,一定會讓所有來上課的小朋友在配音的領域發現自己美妙的聲音喔!(欲知詳情請至基金網站)
科技與神話 - 數位電視觀察與關切系列之四(上)
◎塗能榮 資深媒體人
「科技」(Technology)一詞源自希臘文「techne logia」,「techne」的意思是「技能」與「藝術」。當代對科技最有思考的思想家-海德格(Heidegger)曾說:「科技不僅止於工匠的技巧,是思考與藝術,或是詩?」。「logia」則指的是「研究」,「科技」就是技能的研究,其中涉及資源(Resources)改造,以利於實際用途。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媒體研究中心主任Dennis(1989)認為,改變傳播媒體現狀的因素有三:「科技革命」、「經濟巨變」以及「媒體所有權的再分配」,可以顯見傳播科技這個因素在當前的資訊環境中佔有多大影響,換言之,「傳播科技」(Communication Technology)是初期帶動電視事業發展的主要力量。而傳播科技的不斷升級,帶動了傳播產業的急遽發展,也使得媒體在本地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擁有之社會影響力正在快速而明顯地擴增之中,活在一個新科技、新媒介、新傳播的年代,二位元(零與壹)的「數位年代」(Digital Era)。我們面對無數的媒體神話(Myth)與迷思(同樣翻譯為Myth),這些數不完的傳播與媒介的術語,由於傳播科技功能「日新月異」,人們每天接受大量資訊,「無時無刻」、「無所不在」必需與影像、聲音、文字等媒介符碼(Code)周旋,在高科技的文明中,我們有時感到生活簡化方便性的同時;卻又深切體驗科技帶來「新文化」的複雜與紛亂。
         
資料館新書上架
  1. 匯流中的傳播媒介—以美國與台灣為例/蔡念中,蔡宏源編著.—台北市:亞太,2005
  2. 資訊社會4.0/熊澄宇著.—台北市:商周,2005
  3. 電子商務/盧希鵬著.—台北市:雙業,2005
  4. 台灣傳播學的想像(上、(下)./翁秀琪主編.—台北市:巨流,2005
  5. 視覺藝術教育/陳瓊花著.—台北市:三民,2005
  6. 著作權保護了誰?/陳宜君譯.—台北市:商周,2005
  7. 2005年台灣媒體指南.—台北市:動腦雜誌社,2005
  8. 2006動腦創意指南.-- 台北市:動腦雜誌社,2005
廣電基金最新出版圖書
【廣電新知系列叢書】 (最新出版)

「廣電大補帖(二)」

本書是由廣電基金2005年所發行的電子報彙整而成以饗讀者,內容包含六大部分,有議論媒體改革的「投書建言篇」及「媒體觀察篇」、介紹國內外數位發展現況與趨勢的「數位科技篇」、討論傳播與人權的「弱勢族群篇」,以及深入探討台灣文化新聞概況的「文化關懷篇」。
【媒體觀察系列叢書】(最新出版)

「祖師爺自殺:倪敏然自殺事件之新聞觀察實錄」

由於知名人物的自殺事件極易引起模仿效應,廣電基金乃針對倪敏然自殺後之相關新聞作完整的檢視,並透過量化的分析數據,原貌呈現媒體當時的表現。同時透過一系列座談會,邀請媒體代表、心理衛生和公衛專家及政府官員,就未來媒體遇到自殺新聞處理時的棉角進行深入探討,並提出具體建議,這本書正是本案的研究成果。
【廣電新知系列叢書】

「廣電大補帖2004」

本書是由廣電基金2004年所發行的電子報彙整而成以饗讀者,內容涵蓋六大面向,包括國內外的數位發展現況與趨勢、媒體對兒童影響及媒體識讀教育的探討、國內外廣電政策的分析與借鏡、傳播理論的介紹與探討、國際間廣電發展資訊、以及對台灣媒體之爭議表現針砭時弊等,由於內容包羅萬象,故名之「廣電大補帖2004」。
【媒體觀察系列叢書】

「2004電視新聞關鍵報告(二)」

本報告內容包括:2004年8至12月間,邀請產、官、學界代表,以公正、客觀、超然的立場對不同新聞主題的評論與分析座談會之實錄,以及針對2004年8至12月間,晚間新聞報導的觀察研究結果及分析報告,是一部值得參考與典藏的新聞研究專業報告。
【媒體觀察系列叢書】

「2004電視新聞關鍵報告(一)」

「2004電視新聞關鍵報告(Ι)」,本報告內容包括:2004年3至7月間,邀請產、官、學界代表,以公正、客觀、超然的立場對不同新聞主題的評論與分析座談會之實錄,以及針對2004年3至7月間,電視晚間新聞報導的觀察研究結果及分析報告,是一部值得參考與典藏的新聞研究專業報告。
【媒體觀察系列叢書】

「2003電視新聞關鍵報告」

本報告將過去一年廣電基金對電視新聞處理的觀察與研討成果集結成冊,旨在幫助社會大眾從新聞專業的角度了解媒體的影響力,這本厚達665頁的專業報告非常值得各界參考與典藏,本書義賣價新台幣壹千元整。
【媒體觀察系列叢書】

避免「新聞廣告化」認定標準

本報告主要內容係運用德菲法及修正式德菲法建構新聞廣告化認定標準,是一部值得參考與典藏的專業報告,本書義賣價新台幣三百元整。
【媒體觀察系列叢書】

「透視政論節目」

本報告針對台灣政論性談話節目進行深度觀察,訪問學者專家,蒐尋各國經驗,並就現況進行紀錄分析,提供建議,本書義賣價新台幣三百五十元整。
以上圖書有意購買者請電洽(02)23923177(分機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