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 : 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 :
  全文版
2009.1.21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 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三重社區大學
消費券捐助社運團體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快樂動物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推薦瀏覽
生態工作假期
台灣地球日
自然步道協會
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網TaiBNET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生命力新聞
關渡自然公園
綠色和平(香港)
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歐巴馬就職演說 展現救地球企圖心
【相關連結】
「綠色」就職典禮替歐巴馬準備好了
歐巴馬力推300萬個綠色工作機會
環保人士給歐巴馬的待辦清單︰氣候變遷、水資源與野生動植物保護
2008回顧: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NGO支持環保政策

什麼是「地球暖化」?簡單的說,就是地球發燒了!人發燒了會讓身體免疫系統失調癱瘓,甚至死亡。所以地球一但發燒,許多生態系統,同樣會陷入功能運轉的障礙,而造成許多氣候、生態的異常現象。然而在民眾習慣以經濟成長為社會目標導向時,抗暖化似乎依然是經濟發展的絆腳石,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舉辦的「抗暖化,就是拼經濟」座談會,邀請專家學者說明,經濟與環保可以雙贏發展的。尤其與談人都認為,經濟發展必須建構在,不論貧富貴賤都平等享有的健康維生環境上。

精采內文

 
 
  透視中國環境:喜馬拉雅科考新浪潮
喜馬拉雅冰川;圖片提供:Richdrogpa

作者:納文‧辛格‧卡德加(BBC尼泊爾語頻道記者)

有關氣候變化對喜馬拉雅地區冰川影響的綜合資料極度缺乏。對於問題的嚴重性以及需要做什麼,納文‧辛格‧卡德加進行了相關報導。

「要點是鼓勵從全球大項目到個體研究者的所有人員把研究集中在這些樣帶上,進行統籌安排,從而有助於每個人都能獲得所有的資訊。」

在全球氣候變化知識庫中,南亞興都─庫什─喜馬拉雅(HKH)地區依然還是一片惱人的空白……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易俊宏

圖中之城鎮全村僅靠此口幾乎半乾枯之井水過活。圖片提供:Gin-e。

住家附近的公園裡,哪些景觀植物是有毒性的?台北市文山區設計「毒樹一格」電子書,教導民眾分辨公園內的有毒植物,只要連上文山區公所網站即可翻閱。另外,休閒去處也可以到校園走走,在白河、東山山區,有民眾發現瀕臨絕種的台灣特有亞種鳥類朱鸝的蹤跡

近來局部氣溫回升,黃河的冰凌也漸漸融化,在壺口瀑布下游出現冰壩雍水險情,當地部分道路中斷,造成多人受災的情形。 另外,世界銀行根據2006-2008年間的資料進行研究與發表,指出中國缺水的現象是起因於工業化和人口增加,進而對水的需求提升,而水污染,更減少了可用的淨水。

國際新聞方面,日本政府正在擬定政策,欲要求通訊業者回收舊手機,除了回收稀有金屬外,業者也指出,璧免消費者擔心個人資料外洩,也將設置粉碎機,當著消費者的面將手機零件粉碎掉。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透視潮寮毒災事件
潮寮事件堪稱台灣環境公害史上,最嚴重的毒災事件之一;圖片來源:地球公民協會。

作者:李根政(地球公民協會執行長)

潮寮事件堪稱台灣環境公害史上,最嚴重的毒災事件之一,從2008年12月1日起至12月29日止,共4天6次的毒氣攻擊,已造成上百名師生送醫治療,嚴重者全身抽搐、嘔吐,住院超過二個禮拜,症狀輕者終日昏沈,欠缺食慾,居民人心惶惶,只要聽到救護車便直奔學校,擔心孩子中毒。然而,整整一個月過去了,環保署直到1月2日才作出調查報告,找出7家嫌疑犯,1月7日則點名榮工處的大發廢棄物處理廠是最大污染源,建議環保勒令其停工,而和環保署一樣長期失職的工業局和縣政府則似乎置身度外,工業局甚至站在廠商這邊反駁環保署的調查難有說服力。由於無法確保不會有下一波毒氣攻擊,潮寮國中、小全校師生被迫易校上課,環保署說,即使工廠做最大努力,環保單位全天候監控,仍無法改變有空污發生的可能性,遷校是最好的方法。

相信大多數國人無法接受這樣的災難和政府效能,更想問潮寮事件如何善了?精采內文

 
  深度報導:好的設計讓人擺脫罪惡感 荷蘭「搖」起來了!(上)
用廢紙做出的產品。照片提供:豪敦紙業

本報2009年1月21日荷蘭訊,特約記者鄭詠澤報導

「以往談環保、談永續發展的場合,總是場地太大、椅子太多,但自從荷蘭人認識『從搖籃到搖籃』之後,變成場地總是太小、椅子太少。」在中央政府負責推廣、補助C2C資深顧問姚斯特(Douwe Jan Joustra)說,他真切感覺到明顯的社會變化,「每個人都急切渴望知道更多。」

改變的第一個引爆點是2006年底一支名為《廢物即食物》(Waste Equals Food)的紀錄片。在荷蘭電視頻道播出的第二天,導演哈杜(Rob van Hattum)就接到芬洛市商業司行銷公關經理泰辛(Dick Thesingh)電話,希望知道更多訊息。

尊重環境、與自然共存,一直是荷蘭人思想、生活的一部份,近年來氣候劇烈的變化、糧食與原物料價格的波動震盪,荷蘭由政府到民間都感受到採取更積極的行動以保護環境的莫大壓力與急迫感,「我們想達到京都議定書的標準,但我們需要更根本的改變,而不只是溫室氣體減量而已。」地毯公司戴索(Desso)永續發展部經理道曼斯(Rudi Daelmans)說。怎麼做、做什麼,政府與民間一直無法形成共識。精采內文

 
 
 
歐巴馬就職演說 展現救地球企圖心

本報2009年1月21日綜合外電報導,YT Chen、莫聞編譯,陳瑞賓審校

歐巴馬就職演說。攝影:Denis Lam美國第44任總統歐巴馬20日在華府國家廣場發表就職演說,在現場200萬民眾面前,他呼籲美國舉國團結一致,克服當前的「危機」。歐巴馬所提到的危機,不僅是社會與經濟問題,也包含地球面臨的困難。

歐巴馬說:「我們國家正處於戰爭,而面對的是深遠的暴力和憎恨。我們的經濟元氣大傷,是某些人貪婪且不負責任的後果,也是大眾未能做出艱難的選擇,為國家進入新時代做準備的結果。許多人失去房子、丟了工作、生意垮了。我們的醫療照護太昂貴,學校教育辜負了許多人。每天都有更多證據顯示,我們利用能源的方式壯大了我們的敵人,威脅到我們的星球。」

歐巴馬重申他在兩年競選期間與去(2008)年勝選時的承諾:要重新打造美國,以潔淨能源與再生能源,來確保國家經濟與政治安全。「經濟狀況指出,我們需要大膽而立即的行動,而我們終將有所行動──不只是創造新工作,更要奠定新的成長基礎。」

歐巴馬指出,「我們將鋪橋造路,建設電網與數位線路,不僅為了企業,也為了將我們聯繫起來。我們會讓科學回歸到正確的用途,讓科技奇蹟用來提升我們的健康照顧水準,降低其費用。我們將利用太陽能、風力與地力來供應運輸燃料,讓廠房運轉。我們還要改造各大專院校,讓學院符合新時代的要求。」

「這些都是我們能力所及,而且一定會做到的。」

歐巴馬也利用就職演說的機會告訴世人,他將和世界各國一起對抗全球暖化。「無論是以往的友邦或對手,我們都將攜手,盡全力削減核子威脅與地球暖化籠罩的陰影。」

另外,歐巴馬也對發展中國家釋出訊息,美國將會更聰明地使用自然資源,以照顧到他們的糧食、飲水與教育需求。「那些窮國的人民,我們保證會和你們合作,讓們的農場豐收,讓清流湧入,滋補餓壞的身體,餵養飢餓的心靈。而對那些和我們一樣比較富裕的國家,我要說,我們不能再對國界以外的苦痛視而不見,也不能再消耗世上的資源而不計後果。因為世界已經變了,我們也要跟著改變。」

歐巴馬在就職演說中對能源問題的著墨之多,也是歷任總統中少見的,也沒讓環保團體與科學界失望。在就職之前,歐巴馬17日造訪位於俄亥俄州的Cardinal Fastener公司,該公司是美國出產建造風力渦輪機專用巨大螺栓的最大製造商。在該次訪問中,歐巴馬即利用機會再次說明其「美國復甦與再投資計畫」。該計畫著重替美國創造3百多萬個綠色工作機會,並進行再創造經濟長期發展的投資。

在參觀工廠後,歐巴馬向工人說,「再生能源經濟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它正發生在全美各地。它正提供有別於自外國進口石油的能源替代方案。如果我們馬上行動,它能貢獻數百萬個額外工作機會和創造一個新產業。」

歐巴馬特別關注風力發電產業,他說:「如果我們不馬上行動,隨著經濟衰退,2009年計畫中的風力發電工程將有一半遭棄置。仔細考慮那些無法成交的生意,那些無法創造的工作機會,以及那些無法生產的潔淨能源。」 他舉出西班牙、德國和日本等案例說,「他們確實在投資再生能源,大幅領先我們,並打算在這些新產業中取得領先地位。這不是因為他們比我們聰明、或者工作比我們勤奮、或者比我們更有創意。而是因為其政府大膽的投資,利用其人民的辛勤工作和和創新─這些投資能創造優良且高工資的工作─這些工作也不會被其他國家所取代。」

歐巴馬表示,他就任後的首要任務「是讓人們回到工作崗位上,並且再次啟動經濟發展。」2008年12月,美國人失去超過50萬個工作,並在2008年失去約260萬個工作。

歐巴馬將開始使用新的、潔淨的能源來恢復經濟。「我們知道這個地方的無限可能性。在俄亥俄州,以至於整個美國,我們已經看見老舊工廠成為新潔淨能源的生產者。我們已看到企業家把太陽能轉變成電能,將穀物和大豆轉換成生質燃料。我們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努力使用較少燃料來發展汽車,更省能源的房屋和家用品,更環保的學校和辦公室,且效率更勝以往。」

環保人士說歐巴馬正站在正確的歷史軌跡上。美國山巒協會執行董事波普(Carl Pope)說:「歐巴馬獲得這個機會。他知道那潔淨能源和環保工作是美國人未來製造業的基礎,更是更強大的美國和更安全的中產階級的基礎。歐巴馬在歷史上最堅固的環境平台上運作,已組織了一個在能源和環境顧問方面相當傑出的團隊,並已經提出經濟復甦的法案,其中相當大一部分用於實現其重建美國經濟和使潔淨能源成真的承諾。」

在Cardinal Fastener,歐巴馬重申他在1月稍早時候所做的承諾──在今後3年加倍可再生能源的生產, 並將超過75%的聯邦政府建築現代化,改進200萬個美國家的能源使用效率。「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將僱用約50萬人建造風力渦輪機和太陽電池板;建造節省燃料的汽車和大樓;發展能帶來新工作機會、更節省、更安全且乾淨的地球的新能源技術。」對Cardinal Fastener來說,這意味著產能利用率從50%提升至90%。

「如果有人懷疑我們能從這個困境中自行脫困,我邀請他們來俄亥俄州,看看你們正在Cardinal Fastener的所作所為。當失業率正逐步上升,而你們正在創造工作機會。而且這些工作機會不只是支援家庭和社區,它們更能協助改變經濟,促成未來數十年的發展。」

Top

 
 
  透視中國環境:喜馬拉雅科考新浪潮

作者:納文‧辛格‧卡德加(BBC尼泊爾語頻道記者)

喜馬拉雅冰川 圖片提供:Richdrogpa有關氣候變化對喜馬拉雅地區冰川影響的綜合資料極度缺乏。對於問題的嚴重性以及需要做什麼,納文‧辛格‧卡德加進行了相關報導。

「要點是鼓勵從全球大項目到個體研究者的所有人員把研究集中在這些樣帶上,進行統籌安排,從而有助於每個人都能獲得所有的資訊。」

在全球氣候變化知識庫中,南亞興都─庫什─喜馬拉雅(HKH)地區依然還是一片惱人的空白。

這個地區西起阿富汗,東至緬甸。在缺乏實地研究和足夠資料的情況下,全球變暖在該地區的影響基本上還沒有搞清楚。實際上,對於這個生態高度敏感區,同時也是極其重要的自然功能區,幾乎還沒有氣候變化適應計畫。

該地區有數百萬人口,其中大多數是貧困人口,氣候變化對其造成的影響將是最大的。他們的生存依賴於這些自然系統,包括河水和森林。然而,假若該地區和國際組織的專家和政府官員們最近達成的一致意見轉化為實際行動,那麼這個殘缺的資訊空白就會成為歷史。

他們提出了一項計畫,首先收集該地區氣候變化影響的關鍵資訊,然後制定應對之策。國際山地綜合發展中心(ICIMOD)的官員們稱:「當前,喜馬拉雅地區嚴重缺乏基本的環境資料,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氣候變化全球頂級機構——表示,該地區是一個資料空白點。」

ICIMOD是一家設在加德滿都的國際機構,最近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一起為這項計畫組織了一次會議。他們表示:「會議探討了系統收集和共用所需資訊、對當前情況作出可靠描述以及制定應對之策的方法和途徑。」

這個地區計畫符合UNESCO宣導的對全球山地生物圈保護區氣候變化進行協同研究的策略。現已確定HKH地區的七種地貌為研究物件,它們均屬於跨邊境地區,涉及八個國家——最東面是緬甸,西面是吉爾吉斯斯坦。

ICIMOD環境專案經理埃克拉比亞‧沙瑪稱:「這將是對生態各方面的一項綜合研究。」

以前,此類研究比較零散,但是這次我們將採用樣帶研究方法,也就是說,將覆蓋所有緯度(從北到南)和高度(高海拔)地區。

「要點是鼓勵從全球大項目到個體研究者的所有人員把研究集中在這些樣帶上,進行統籌安排,從而有助於每個人都能獲得所有的資訊。」

儘管科學家們的研究目標將包括冰凍圈問題、國際重要濕地、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和地方特有物種,但他們的研究將聚焦在該地區已經受到氣候變化衝擊的高海拔地區。

沙瑪表示:「在這裏,我們發現氣溫每年上升0.1°C -0.4°C,意味著物種將以每10年80-200米的速度轉移到更高海拔的地區。」

「這十分令人擔憂。」那就是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和ICIMOD為何在會議剛一結束便在跨喜馬拉雅的岡仁波齊聖景地區、尼泊爾和中國控制的西藏交叉地帶啟動一項研究的原因之一。

上述兩家機構於2002年聯合發佈了一個警告:由於全球變暖導致冰川快速融化,尼泊爾和不丹分別有20和24個冰川湖的水位在迅速上升,這些湖泊可能隨時潰決。

這個警告是基於衛星圖像作出的,但是沒有任何的後續研究,儘管冰川學家曾呼籲作進一步的緊急調查。尼泊爾境內有3,300座冰川,其中2,300座有冰川湖,這些湖泊因為氣溫上升而悄然擴大。然而,它們卻沒有得到足夠的密切關注,環保運動人士如是說。

喜馬拉雅冰川正在快速融化這一事實,常常在氣候變化研究報告、報紙和討論中出現。但是融化的速度有多快?會給喜馬拉雅生態以及依附於這個生態系統的數量龐大的人口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這些問題都有待於期待已久的實地研究。

山地研究倡議」的葛列格裏‧格林伍德稱:「我們需要獲得資料,填補IPCC報告的空白。」格林伍德還參加了旨在啟動HKH地區協同研究的會議。最新的IPCC報告寫道:「直接測量冰川物質平衡的記錄少之又少,而且只能追溯到20世紀中期。」

「因為需要非常綜合的實地調查,這些記錄偏向於在後勤保障和形態學考查方面『不費力的』冰川。促進對亞洲氣候變化不利影響的瞭解,一個有效策略是增強學術和研究機構的力量」。

該報告稱:「針對人類和自然系統對不同水準和不同程度的多重脅迫所作出的反應,有必要進行創新性研究。」如果在HKH地區啟動具體的實地研究,這個目標也許在某種程度上能夠得以實現。

不過那些從事氣候事業多年的人士如今表示,很大程度上是錢的問題。格林伍德指出:「此類研究的需求非常引人注目,但是真正的成功將是獲得資金。」

「支持此類研究的機構不能打退堂鼓。」另外,由於存在超敏感的地緣政治問題,這個地區的國家沒有共用諸如水資源等方面的資訊。

但值得肯定的是,該地區的主要參與者最近暗示,他們可能在抗擊氣候變化中進行合作。在最近發佈的氣候變化白皮書中,中國承諾參與國際合作。

這份文件稱:「近年來,中國國家主席和國務院總理分別在多邊場合以及雙邊交往中,闡述了中國對於氣候變化國際合作的立場,積極推動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行動。」

這個地區另一個主要的參與者是印度,該國在今年早些時候發佈的氣候變化行動計畫中強調了地區合作。

沙瑪表示:「那令人感到十分鼓舞,因為多數都是跨國界研究,而且就該地區的各個國家而言,那將意味著合作。」假若有了合作和資金,HKH地區在氣候變化資訊庫中或許將不再是缺失的部分。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網站,原發表日期2009年1月15日。
◎看中英文對照,並和中外讀者一起討論,請點此連結
◎作者簡介:納文‧辛格‧卡德加為BBC尼泊爾語頻道記者,對環境有著持續的興趣,著重於氣候變化與喜馬拉雅生態。

Top

 
 
  毒樹一格 有毒植物e點就知

摘錄自2009年1月20日自由時報台北報導

台北市文山區公所秘書室劉信志設計「毒樹一格」電子書,教導分辨公園內的有毒植物,獲民政團隊提案競賽創意金獎。 

劉信志於去年底所設計「毒樹一格」電子書,教導民眾認識公園中的常見毒樹,找出隱藏公園的有毒花木,介紹中毒處理方式等,只要連上文山區公所網站即可翻閱,還製成光碟分送給轄內國小當教材,獲提案金獎肯定。

台北市文山區公所網站網址:http://www.ws.taipei.gov.tw

Top

 
 
  罕見朱鸝 校園現蹤

摘錄自2009年1月20日自由時報台南報導

瀕臨絕種的台灣特有亞種鳥類朱鸝,頻頻在白河、東山山區現蹤,有鳥友昨日(19日)攝錄到畫面,歡喜不已。

黃姓鳥友表示,在河東國小六溪分校校園內發現一對又稱紅鷹的朱鸝在林間穿梭,隨即以隨身攝影機錄下身影,由於紅鷹除了頭、頸與雙翅之外,都是深紅色,相當豔麗,乍現時引起不少人驚呼。

他指出,因紅鷹羽色相當漂亮,不時傳出遭到非法獵捕,以致族群數量銳減,目前為一級瀕臨絕種的保育類物種。 他說,紅鷹數量稀少,不易被發現,然近來在白河、東山山區陸續發現蹤跡,有單獨、也有成對出現,不少鳥友趨之若鶩,也引來非法獵捕人士注意。

紅鷹主要分布在中、低海拔山區,棲息在落葉或常綠闊葉樹林,多在樹頂端分叉處築巢。黃姓鳥友指出,即使抓到紅鷹幼鳥帶回家飼養,成功率相當低,因為照顧不易,例如只要被蚊子叮到,很快就會死亡。

白河警方表示,經持續宣導保育觀念並加強查緝,目前山區違法獵捕幾已消失,希望在地民眾與遊客共同維護,才能欣賞到更多美麗的生態。

Top

 
 
 
黃河壺口瀑布一夜冰封 附近群眾緊急疏散

摘錄自2009年1月20日人民網報導

由於近期局部氣溫回升,黃河部分河段冰融,河水將冰凌推向下游,導致18日黃河壺口瀑布下游出現冰壩雍水險情,當地部分道路中斷,多人受災,截至發稿時,受災民眾已全部得到妥善安置、中斷道路正在加緊搶通。

與此同時,黃河防總發出緊急通知,要求沿黃有關部門和單位高度重視防凌值班工作,啟動相關應急預案,加強與水文、氣象部門的溝通會商,對防凌河段氣溫變化和凌情演變規律進行加密監測,發現流凌變化和封凍情況要在加密檢測預警的同時果斷進行危險凌情應急處置。

黃河防總亦要求相關部門主動做好防凌搶險的人員、物資准備,將凌汛危險區可能受威脅的人員提前預警撤離,切實落實黃河沿岸人員防凌避險保安措施,確保沿黃群眾安全度過凌期。

Top

 
 
  世銀:中國要解決水危機 須全面改革

摘譯自2009年1月15日ENS中國,北京報導;楊璧如編譯;莫聞審校

圖中之城鎮全村僅靠此口幾乎半乾枯之井水過活。圖片提供:Gin-e。據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報導,長江水利委員會主任蔡其華13日在年度工作會報中宣佈,當局在2011年之前,將持續在長江進行8項水資源保育及管理計畫,可望改善水資源利用及保護環境。

蔡其華指出,這些計畫並非全是新計畫有些其實已經在進行當中,未來工作項目包括強化中下游河堤、在主要的支流和湖泊建構防洪計畫、以及管控會危及人民生命的非主要河流及山域等。另外還含括防洪設施、水力發電廠與三座水壩。其中三峽大壩是世界最大的水力發電站,而另有第三個水壩正在興建中。其他還有多個計畫在不同的計畫階段。

在此同時,世界銀行12日提出一份《解決中國水資源短缺:從分析到行動》報告,當中指出,中國若要解決缺水危機,就必須進行全面性的改革。這份研究根據2006-2008年間的資料,指出中國缺水的現象是起因於工業化和人口增加,進而對水的需求提升,而水污染,更減少了可用的淨水。

中國乾旱情形。圖片提供: Powerdogg。根據政府優先事項,這份報告把焦點放在水資源治理、水權、水價與付費能力、水域生態補償機制、水污染控制,以及急難預防。

報告裡建議,中國需要從傳統水資源管理及以政府為主要決策者的現況,轉為現代的管理方式,水資源管理應仰賴健全的法律框架、有效率的體制安排、透明的決策,和訊息公開,以及人民積極參與。

世界銀行中國分部主席杜大偉(David Dollar)表示:「毋庸置疑的,中國正面臨的重大挑戰,即是:如何在未來幾年缺水的情況下,管理水資源以供應經濟成長。」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jan2009/2009-01-15-01.asp

Top

 
 
 
日政府擬要求通訊業者回收舊手機

摘錄自2009年1月20日中廣新聞網報導

日本「共同通信社」報導,手機的零件含有金、銀等貴重金屬以及鎳等稀有金屬,日本政府正考慮要求通訊業者回收舊手機,以確保資源。 報導說,日本民眾的手機加盟數已超過一億件,但回收的數量每年愈來愈少。日本從2001年度起,希望通訊業者和手機販售店家自動回收舊機。但2007年度回收的手機及PHS才644萬支,約2003年度的一半。 這主要是因為手機的功能愈來愈多元,譬如有遊戲機或數位相機等的功能,有些人仍保留舊機使用。 日本知名通訊業者「軟體銀行」表示,未來將在部分店面設置粉碎機,當著消費者的面將手機零件粉碎掉,以免消費者擔心個資外洩。

Top

 
  論壇:透視潮寮毒災事件

作者:李根政(地球公民協會執行長)

國小五年級的女學童,因為毒氣事件而住院總共6天;圖片來源:地球公民協會。潮寮事件堪稱台灣環境公害史上,最嚴重的毒災事件之一,從2008年12月1日起至12月29日止,共4天6次的毒氣攻擊,已造成上百名師生送醫治療,嚴重者全身抽搐、嘔吐,住院超過二個禮拜,症狀輕者終日昏沈,欠缺食慾,居民人心惶惶,只要聽到救護車便直奔學校,擔心孩子中毒。然而,整整一個月過去了,環保署直到1月2日才作出調查報告,找出7家嫌疑犯,1月7日則點名榮工處的大發廢棄物處理廠是最大污染源,建議環保勒令其停工,而和環保署一樣長期失職的工業局和縣政府則似乎置身度外,工業局甚至站在廠商這邊反駁環保署的調查難有說服力。由於無法確保不會有下一波毒氣攻擊,潮寮國中、小全校師生被迫易校上課,環保署說,即使工廠做最大努力,環保單位全天候監控,仍無法改變有空污發生的可能性,遷校是最好的方法。

相信大多數國人無法接受這樣的災難和政府效能,更想問潮寮事件如何善了?

1980至1990年之間,許多工廠附近的居民不堪長期受害,爆發了一連串的反公害運動,諸如台中反三晃農藥廠、新竹反李長榮化工、高雄後勁反五輕、林園事件等,由於公權力無法保障人民基本的環境權,迫使居民採取自力救濟的手段,透過圍廠、走上街頭突破了國民黨的戒嚴統治,不僅逼得政府、工廠不得不回應,且為台灣民主運動累積了養份與能量。90年代以後,台灣似乎不復見指標性的反公害運動,是因為工業污染的問題已獲得解決嗎?還是政府掩蓋了污染的真相;或者社會麻木?人民已習慣「與毒共存」?

多年來,我們訂了許多環保法規,但對於高污染的化工業、電子業管制,至今仍停留在農業時代;我們成立了環保署、環保局,然而,在經濟發展掛帥下,環保單位擦屁股的速度永遠趕不上工業局排放的糞尿;我們要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工業局、國科會)要管理輔導工廠做好環保,但是他們睜一隻閉一隻長期放縱,因為,他們的績效是工業產值,而非環境保護,因此,台灣總體環境品質仍在惡化中。

大高雄地區的石化工業從1970年代開始,已發展超過30年,中油公司在後勁、林園、大林埔是上游的輕裂廠與石化原料的生產基地,仁武、大社、林園、大發工業區則密布著中、下游的化工廠,這些工業區包裹著數百個、上千個不定時炸彈,緊緊包圍著大高雄200多萬的居民。這次出事的大發工業區產業型態更為複雜,除了化工廠,還有電子廠、事業、醫療廢棄物處理廠或焚化爐,過去政府還曾經設立了廢五金專區,可以說全台灣最毒的都集中在那裡了! 很不幸的,這些劇毒的工業區之初,不僅欠缺環境影響評估,也沒有進行居民健康風險評估與流行病學的追蹤,工業區緊臨社區民宅、沒有隔離綠帶、沒有空氣監測系統、未曾建立污染指紋資料庫;營運之後,廠商一眛追求利益導向,工業局管理鬆散,環保機關督察能力有限,欠缺公正第三者監督機制,整個工業區猶如一個化外之地,除非抓到現行犯,否則以台灣法律要求受害者舉證的設計下,永遠死無對證。

工廠排放較低濃度毒氣,是政府所允許的合法行為,(例如這次潮寮事件中,環保署調查出平常存在於社區空氣中低濃度的毒空氣就有3、40種以上)惡劣廠家利用夜間、清晨、假日、雨天偷排高濃度毒氣也是司空見慣,環保機關的採樣、緝查永遠慢好幾拍,就算採樣成功,往往低於排放標準,只有當發生氣爆、大量毒氣外洩,導致居民緊急送醫、民眾抗爭時,才會引起有關單位重視,至於水污染、土壤污染更已習慣成自然,大多數都市居民感受不到這些「工業難民」的痛苦。

再者,工業難民頻繁的公害抗爭,已演化成一種特殊的台灣文化,大部分抗爭要的是回饋,而非根本改善或解決污染問題,這使得社會觀感越來越差,媒體即便有報導,也引不起人民的同情與關注,這次的潮寮事件,若非學生受害,還有如連續劇般的毒災劇情,相信同樣不會引起重視,於是這樣一個嚴肅的人權、人道課題,便長期隱沒於表面上光鮮亮麗台灣社會。例如,2004年6月25日,位於後勁的中油五輕廠粗裂解油外洩,就曾導致8,710居民陸續就醫,受災人數超過潮寮事件的80倍,又何曾在台灣社會激盪起任何漣漪?

潮寮事件,可以說是經濟部主導,環保署放任,高雄縣政府完全棄守下,長期「草菅人命」的混蛋作為。

21世紀的台灣,追求國家整體GDP的成長,已演化成一套無限上綱的律法、政治、社會、學術的共犯結構。直到今天,工廠、工業區的設立,若不是環保團體與在地居民不斷抗爭,環保署環評會根本不理會任何居民健康風險的問題,其野蠻無理如同30年前戒嚴時代。近幾年中只有少數個案如中科、林園三輕等個案,在抗爭下將健康風險納入環評審查結論,然而,為了追求開發的效率,其作法仍是本末倒置──都是先通過開發案,再進行健康風險評估。

針對潮寮毒氣事件,居民在1月4日提出三村(潮寮、會結、過溪村)每人賠償10萬,總金額達7億4千萬的要求,有媒體開始批評這是獅子大開口,相信「要錢不要命」的負面評價就會出現。但事實上,工業區設立後,污染當地30幾年,所造成的健康損害、房地產下跌、工廠爆炸的風險...豈是賠償可以了事?個人認為損害賠償是應該的,但是除了賠償,更應該藉此機會要求政府建立制度,防止災難再度重演,否則潮寮國中小的師生受害豈不白白犧牲?以下茲提幾項意見供政府和社會參考:

一、受害師生及居民的健康狀態,中央和高雄縣的衛生和教育主管機關,有責任立即介入協助檢查、復健,並且長期追蹤。

二、大發工業區幾乎處於無政府狀態,環保機關(署、局)應進行大發工業區產業、製程的全面清查,先扼止現有的非法排放行為,並且要求工廠立即改善污染或停工;同步建立污染物指紋資料庫,並對外公開,以及佈置完整、有效的監測系統。

三、立即組成大發工業區監督委員會,納入民間團體、在地居民代表,監督潮寮毒災事件之善後處理以及工業區營運之改善作業。

四、大發工業區從未進行環評,以致於欠缺整體的規劃和調查檢討機制。為了全面檢討大發工業區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