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 : 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 :
  全文版
2009.3.24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 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921災後重建資料庫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快樂動物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推薦瀏覽
地球公民協會
自然生態攝影學會
台灣生態學會
小地方社區新聞網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珊瑚礁學會
政治大學第三部門研究中心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棲地流失、環境變遷 美國1/3鳥類處境不利
I'iwi是一種夏威夷的鳥類,屬瀕絕物種。攝影:Jack Jeffrey。提供:美國內政部。
【相關連結】
澳洲特有鳥類正在流失
鳥類族群多樣性 可減緩人類染上西尼羅病毒
2008國際回顧:各國保育不力 全球瀕危物種持續增加
生物多樣性大會警訊:氣候變遷衝擊全球鳥類生態

來自全球各地的報告均顯示,鳥類正在迅速流失,成為生物多樣性持續惡化的主要徵兆之一。美國最近也出版了一份最完整的《美國鳥類現況報告》,顯示超過800種鳥類物種中有近1/3受到環境變遷、棲地流失、外來物種的影響而瀕臨滅絕。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的調查包含了公、私部門的參與,「這篇報告的數據並不是由少數科學家收集的,而是由數十萬發現科學有趣的個人參與所貢獻而來。每年只要花上幾分鐘,我們就能夠開始建立起一個龐大的資料庫,不僅顯示出廣泛的科學資料,也包括更小的棲地資訊!因此,我們才能蒐集到更龐大的資料。」精采內文

 
 
  生物多樣性:【達爾文200】藤壺交尾器的長短:天擇或是性擇?
藤壺伸出長長的交尾器;圖片提供:余慧盈

作者:宋克義(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

知名生物學家多布贊斯基(Dobzhansky)說:「若不能從演化的觀點來看,生物學就沒什麼意義了(Nothing in biology makes sense without in the light of evolution)。」但是真的有切身議題,再加上輿論壓力時,又有多少人能夠大方地置身事外?19世紀如此,21世紀恐怕也好不到哪兒去。

就拿本文的主題來說,我的第一個構想其實是「男性生殖器外形到底是天擇還是性擇的結果」,這兩種擇當然都是達爾文的發明,若是以演化的觀點,這應該是了解人性的很好切入點,但這主題真正引人注意的只怕不是後半段吧。我把這寫作構想與方向跟老婆報告,只見她臉色由粉嫩轉紅,既而轉白,只差沒變成青色,然後幽幽地說:「可不可以等你退休以後再發表這類文章啊?」

原來她不是從演化的觀點來考慮,而是怕萬一親朋好友讀到這文章,她要怎麼做人的問題。突然,在我腦際浮起了一幅19世紀英國富裕家庭的場景:達爾文夫人捧著自家瑋緻活(Wedgwood)的高檔瓷杯,啜了一口鍚蘭紅茶,對先生說:「你真覺得現在是發表這玩意的好時機嗎?我看還是先把你那些藤壺的標本整理整理吧!」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易俊宏

加拿大的豎琴海豹幼獸;圖片提供:IFAW

「三月瘋媽祖」是台灣獨特的民俗文化,但是基於許多無法跟大財團,或是政府尚未處理的事件,也只能趁機向神明禱祝。除了上週末有保育團體為了瀕危物種,有「媽祖魚」之稱的中華白海豚,而走進遶境行列之外,彰化鄉親也接著來「告神狀」,跪求大甲媽庇祐高壓電塔另遷他處。而相對台灣政府對中華白海豚的保育始終沒能拿出對策,俄羅斯政府則是剛頒布禁獵小海豹的禁令,使生物多樣性惡化的現況能稍趨平衡;另一方面,雖然林務局有意在嘉義縣東石鄉設立濕地保護區,但是卻規劃出平地森林遊樂區,究竟實效如何,有待檢驗。

厭煩了都市的燈紅酒綠?光害申訴在香港正引發話題,當地議員面對許多投訴後,與NGO正籌劃立法管制。綠色道路有多環保?新加坡將建建設一條70%為可循環材料的道路,將從下周開始修建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深度報導:【世界氣象日】氣候變遷下的經濟急轉彎(下)
2008年11月,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與美國前總統高爾在波茲南所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上,握手合影。潘基文表示,在對抗全球暖化上,全世界應避免開倒車的情形;他同時呼籲全球實踐「綠色新政」( Green New Deal),以對應氣候和經濟的雙重危機;圖片來源:路透社

世界性經濟衰退與藍綠紅勢力的回應
作者:康世昊(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長)

對環境倡議人士、勞工以及社會主義者這可化約為綠、藍、紅三股批判資本主義模式的力量來說,綠色新政和綠領工作,若成功地在技術更新的大旗下,讓傳統的、甚至已陷入不理性傾向的市場力量離開舞台,讓尚未成為壟斷資本的新技術產業開始發展,並成為較有保障的工作機會的提供來源,做為擺脫當下經濟危機的選項,是目前可見的三方都贊成的公約數。接下來的分歧點在於,這個新產業及其新(或舊)工作在其他領域的性質,三方勢力能否在監督中取得更多反制力量。

綠色經濟作為產業替代新準則

綠色經濟引發矛盾爭論的根源,首先來自市場本身。好比對英國來說,首相布朗倡議的綠色新政並不全然是新的理念對策,可能有更多成份來自發現英國在這塊不得不進入的市場上的落後。具體地說,英國擁有全歐盟國40%的總風力資源,卻發現自己在風力能源產業對電力生產的貢獻上,竟然落後於其他國家(所生產只到全歐盟風力能源的4%),也就是工作機會的創造潛力被嚴重侵蝕了(德國現有相關工作位置是英國的10倍)。做為一個現實的市場經濟體制國家,這其實是投資眼光的遲鈍。因此與其說英國是重視綠色能源,不如說是補做該做的功課。精采內文

 
  論壇:手機基地台之資訊公開是洪水猛獸還是風險溝通機制?
未來新手機可邊講話邊發電

作者:王毓正(成功大學法律學系助理教授 )

手機基地台資料庫是否應公開?

日前NCC表示將建立「電台地理資訊系統」,將公眾使用的電信基地台、廣播及電視訊號發射站全部上網供民眾查詢,最快五月底完成網站建置。該訊息一發出後,即引來電信業者的反彈,甚至亦引來立委諸公的關切,當中建議為避免引起民眾恐慌,建議暫緩實施。對於立委的質疑,NCC主委卻表示「電磁波對人體無害,建置頻率資料庫並不是公布基地台位置」。然而,電磁波是否真的對人體無害?手機基地台資料庫之公開果真如洪水猛獸?這些問題的爭論並非獨獨只發生在台灣,在歐美國家或是日本向來即是被長期討論的公共議題,甚至涉及國家保護人民義務的憲法層次問題。但經筆者從歐洲國家處理此問題的經驗與作法上發現,在台灣不僅電信業者未能盡到企業社會責任,甚至NCC向來的處理態度也是稍嫌保守並與國際潮流脫節的……精采內文

 
 
  棲地流失、環境變遷 美國1/3鳥類處境不利

摘譯自2009年3月19日ENS美國,華府報導;薛郁欣編譯;蔡麗伶審校

I'iwi是一種夏威夷的鳥類,屬於易為滅絕的物種;攝影:Jack Jeffrey ;圖片提供:美國內政部。最近一份最完整的美國鳥類報告書顯示,超過800種鳥類物種中有近1/3受到環境變遷、棲地流失、外來物種的影響而瀕臨滅絕。

19日由美國內政部長沙拉薩 (Ken Salazar) 發布的這份報告, 是由美國漁業與野生動物署( 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 美國地質調查局( U.S. Geological Survey ) 、州政府野生動物局、以及非政府組織共同合力完成。

「就如50年前瑞秋卡森撰寫的《寧靜的春天》一樣,今日鳥類是大地 、水資源與生態系統健康的警鐘,」沙拉薩說明,「從新英格蘭的岸鳥、密西根的鶯、夏威夷的鳴禽,我們正目睹著備受威脅而數量持續下降的現象,而應該敲起環境警鐘。我們需要一起努力,確保不會在自己的森林、田野、後院裡感到死寂,就像是瑞秋卡森曾經警告過的。」

夏威夷為美國鳥類物種流失最多的地區。在夏威夷,有超過 1/3 的鳥類已列於瀕危物種法案上。自西元 300 年於此地拓墾後,已有 71 種鳥類滅絕、另有 10 種已經消失 40 年,而很可能早已滅絕。

自然保育組織夏威夷分會( The Nature Conservancy of Hawaii )科學暨文化資深顧問岡博士(Dr. Sam Gon III)表示,太多的夏威夷鳥類生存在邊緣,此時正需要經濟支援,用來因應破壞與原始棲地流失等主要威脅。

「為了控制棲地流失與環境退化,以及受到疾病與外來物種入侵等直接威脅,應考量一個英雄般的努力,並以更多支持針對夏威夷的棲地保育。」岡博士說。

西部草鷚,一種草原鳥類,因數量減少而在1929年被指定為國家保育類動物;攝影:John and Karen Hollingsworth ;圖片提供:FWS「在原生森林中早已證明,當我們正努力穩定棲地恢復一個物種的同時,更多同時是讓這片棲地的其他物種都能共享其成。」

這份報告呼籲對保育稀有鳥類的夏威夷森林給予更大的支持,並消除外來掠食物種、先捕捉正在繁衍的物種以避免他們面臨滅絕的威脅。

其他地方的鳥類也有危險。草原鳥類是另一群快速消失的物種,其中 48% 鳥類物種已列於保育,55%的鳥類數量明顯下降。

對生物燃料的需求量增加之後,減少了農場復育計畫的範圍。如果沒有適當的風力發電位址,也會造成草原碎裂、影響鳥類築巢活動。這一類的例子如: 小草原松雞。

全球暖化預期會增加乾旱的可能,而減少草原生產力,致使鳥類減少食物來源。然而,而改變草原作為農業利用、注入除蟲劑、以及其他化學污染等,都已經破壞了鳥類棲地。

外來植物與動物是主要的威脅,例如家貓與流浪貓每年殺害數千萬鳥類。類似海鳥等島嶼鳥類,更因為在地面上築巢習性,引來老鼠、狐狸、貓、狗、 棕蓑貓等的捕食。

美國城市、郊區、與商業發展速率越來越快,已經威脅到每個主要的棲地完整、並造成溼地接受自然河水補足的功能、破壞沿海鹽水草澤、並造成森林、莽原、草原等的破碎與死亡。鳥類也因碰撞建物而死亡。

大部分美國森林生態系統都已經受到伐木、道路、實驗林、以及林火抑制防火道的興築而破碎。美國近大西洋的西北部有超過85%的老熟林都已經開發,使得仰賴老熟林環境的北美斑點梟以及斑海雀都已面臨滅絕壓力。

西岸較乾旱的地區已有30%鳥類數量正在下降、過度放牧也使草原生產力下降、並造成河岸地區的植被裸露,也因此鳥類覓食與生育的棲地消逝。海洋的過度捕撈也促使鳥類飢餓與築巢失敗。

不過,這份報告提出那些受到棲地復育及保育的地區,出現物種數量增加的現象,特別是水鳥。這項結果顯示一個雀躍的希望,正是保護那些凋零的族群的方式可能是有用的。

美國鳥類現況》(2009 U.S. State of the Birds Report)整合了將近 40 年以來 3 個長期鳥類族群調查資料,這份資料則由數千名市民科學家與專業生物學家所完成的。

在這場記者會當中,來自康乃爾鳥類研究室的費茲派翠克(John Fitzpatrick)形容這次報告的產出是靠「居民與科學的交會」,獲得了全場的笑聲。他說:「這篇報告的數據並不是由少數無用的科學家收集的,而是由數十萬發現科學有趣的個人參與所貢獻而來。每年只要花上幾分鐘,我們就能夠開始建立起一個龐大的資料庫,不僅顯示出廣泛的科學資料,也包括更小的棲地資訊!因此,我們才能蒐集到更龐大的資料。」

這些數據由美國地質測量局與加拿大野生動物部所執行的北美鳥類繁殖調查而來( North American Breeding Bird Survey)。這項計畫自1968年開始,在超過4000個區域,由志工參與觀察365個物種所共同完成的。

此報告以國家奧杜邦學會( National Audubon Society)對聖誕節鳥類計數方式( Christmas Bird Count )描述120種在美國渡冬的候鳥數量趨勢。

於羅里達州的木鸛一影,亦為聯邦政府列為瀕危物種之ㄧ;攝影:Mehmet Karatay而針對 13 種水鳥的趨勢則由美國漁業與野生動物服務部與加拿大野生動物部( Canadian Wildlife Service )由先驅與野生動物學家進行水鳥生育族群與棲地調查。

「鳥類是提醒我們有關棲地破壞、環境變遷、過去短視近利環境政策的醒鐘,而這些破壞造成了嚴重後果。我們必須向各個層次的政策與實地行動,強調氣候暖化與主要棲地的流失的嚴重性。」國家奧杜邦學會主席福歷可(John Flicker)說。

「這份報告清楚強調亟需個體、合作體、政府的行動,開始行動就能有所改變。一起努力,我們可以救援,不只是我們的鳥類、而是支持我們整體的環境。」他說。

「奧杜邦以往便傳達這樣的訊息,而今,感謝所有在2009年美國鳥類現況報告中參與的每份子。在加入國會議員、聯邦政府、保守黨立法委員的協助之前,鳥類的警告會比以往讓更多美國人關注到。」

美國漁業與野生動物署會在歐巴馬政權之下獲得比布希政府時代受到更多的經濟支援。「當我們回顧過去十年,內政部預算持續減少,直到成為聯邦機構預算支援最少的部門。這影響了漁業與野生動物的執行,因為他們沒有經費完成工作。」他說。

「振興經濟方案補助魚類與野生動物服務,這筆經費會在下幾個星期就能夠上路。」沙拉薩承諾。

美國鳥類保育協會思洛德(Darren Schroeder)說:「 花費在鳥類保育上的經費會經由更廣大的受益者回饋,鳥類觀察每年對經濟收入貢獻了450億美元,但這些鳥類卻正在減少。1/3的夏威夷鳥類列名瀕滅名單上,但過去的行政經費只佔了ESA物種恢復經費的4%。」

秘書長沙拉薩說對瀕危鳥種的列名與否將由科學家決定,「科學家會給予我們方向,」他說這項報告是「行動的響鐘」。他認為歐巴馬政府會負責處理環境變遷這項「艱鉅但必需的行動」。「我們正目睹我們對鳥類物種的影響,歐巴馬總統曾表示,我們會以新的策略對抗氣候變遷。」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mar2009/2009-03-19-01.asp

Top

 
 
  生物多樣性:【達爾文200】藤壺交尾器的長短:天擇或是性擇?

作者:宋克義(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

西子灣的藤壺;圖片提供:宋克義接到徵召令要寫一篇有關達爾文的文章,幾週下來沒有進度,就略感交稿的壓力,不禁讓我佩服的是達爾文竟然能將寫好的《物種原始》一擺就是20年,簡直不可思議。相對於現代科學家受到「不發表就滾蛋」(Publish or perish.)的壓力,達氏一輩子沒拿過一份薪水,滾蛋或無薪假對他來說意義都不大,以他的時代背景來看,教會影響力無遠弗屆,他所面臨的很可能是「發表就完蛋」(Publish and perish.)的顧慮。

知名生物學家多布贊斯基(Dobzhansky)說:「若不能從演化的觀點來看,生物學就沒什麼意義了(Nothing in biology makes sense without in the light of evolution)。」但是真的有切身議題,再加上輿論壓力時,又有多少人能夠大方地置身事外?19世紀如此,21世紀恐怕也好不到哪兒去。就拿本文的主題來說,我的第一個構想其實是「男性生殖器外形到底是天擇還是性擇的結果」,這兩種擇當然都是達爾文的發明,若是以演化的觀點,這應該是了解人性的很好切入點,但這主題真正引人注意的只怕不是後半段吧。我把這寫作構想與方向跟老婆報告,只見她臉色由粉嫩轉紅,既而轉白,只差沒變成青色,然後幽幽地說:「可不可以等你退休以後再發表這類文章啊?」原來她不是從演化的觀點來考慮,而是怕萬一親朋好友讀到這文章,她要怎麼做人的問題。突然,在我腦際浮起了一幅19世紀英國富裕家庭的場景:達爾文夫人捧著自家瑋緻活(Wedgwood)的高檔瓷杯,啜了一口鍚蘭紅茶,對先生說:「你真覺得現在是發表這玩意的好時機嗎?我看還是先把你那些藤壺的標本整理整理吧!」

藤壺群聚;圖片提供:宋克義沒想到達爾文竟然真花了8年時間在研究藤壺上,其中絕大多數標本是博物館歷年來的蒐藏,他寫了一本有關茗荷介的分類專書,共400頁,外加10頁的圖版;之後更一不做,二不休,再寫了本蔓腳綱專書,包含了博物館中典藏的所有藤壺,這本書有684頁,外加30頁的圖版。根據達爾文在序言中的說法,這一切當初都只不過是為了要描述他在南美洲海岸採集到的一個特殊藤壺標本罷了。這兩本書都是描述型態的,就算是專家也沒辦法一口氣從頭讀到尾。「達何人也,予何人也」,於是我的題目就轉向藤壺的交尾器。

藤壺是甲殼類的一種,和蝦、蟹是同一族的,但是牠們的成體吸附在硬底質上,無法移動,藤壺又絕大多數要異體授精,這兩個特徵組合在起,若非造化弄人、天意難測,還真得靠達爾文發明的「適應」說才能解釋。為了要接近配偶,藤壺在幼虫附苗時就得靠近未來的伴侶,除此之外還得要有長長的交尾器,也就是雄性生殖器,才搆得著附近其它的藤壺。有些種類的藤壺交尾器可長達身體的八倍,這顯然是天擇的結果吧,誰的傢伙不夠長,只怕有鞭長莫及之恨,連帶子嗣都要比別人少。

藤壺近攝;圖片提供:宋克義既然如此,為什麼藤壺不把交尾器長得更長呢?根據美國的一個研究發現,藤壺交尾器長度是有彈性的,在海浪大的潮間帶,交尾器比較粗短,一旦移到比較和緩的海域,交尾器會長得較為細長。因此推理長長的交尾器在海況惡劣處,可能操作困難,甚至損傷累累,這時短比長好;而藤壺在每次脫殼時,都可趁機調整一番,在海浪和緩處,交尾器不容易受傷,長得長些便可以有更多的交配機會,因此藤壺演化出因地制宜、視環境調整交尾器長度的能力。這個說法,正符合達爾文所提出的天擇說。

中山大學海洋生物所有個研究生王登科卻提出了另一個可能,他認為藤壺可能「評估」交配的機會,才決定投資多少在交尾器上。也就是有愈多的機會,就值得愈大的投資,相對的,機會少的時候,就要省些能量,短一點,甚至沒有都無所謂吧;所謂機會指的是附近同種藤壺的數量。他在野外做了一些觀察,又在實驗室進行了一些實驗,結果初步支持藤壺會依據附近藤壺的密度來調整自身交尾器的長度,而且是密度高就有更長的交尾器。這個假說不是建立在減少受傷、減少支出上,而是以有多少交配機會為出發;小小藤壺沒頭沒腦地當然不可能想這麼多,但是牠只要蒙對了:密度高時就長一點,可能就會因此增加基因傳播的機會。事實上,當大家都有這本事時,總卵數沒增加,平均起來誰都沒好處;但是誰要是不調整交尾器的長度,卻真要在子代數目上吃虧。這個說法,雄性之間付出代價,競爭交配機會,不正是達爾文提出的性擇?

藤壺伸出長長的交尾器;圖片提供:余慧盈達爾文寫了一千頁以上的藤壺,檢查了不知多少的交尾器,他會沒想到這個可能性嗎?怎麼會在150年後才有人發掘這個現象和機制呢?在他的時代,想到天擇就已經夠顛覆了,交尾器長短這種尷尬的問題,真能拿到檯面上來討論嗎?我猜想他在老婆面前連提都不敢提這想法。他要是知道在20世紀末,有位女性描述了各種英國、歐洲藤壺的交尾器長短和其上環紋的數目;到了21世紀,有人探討藤壺交尾器彈性長短的現象和適應,當然還有那尚未交代的「男性生殖器外形到底是天擇還是性擇的結果」,他是要羨慕我們活在一個自由、開放,又無束縛的時代,還是也為他自己偉大的發明感到欣慰?

※ 本文與農委會林務局合作刊登

Top

 
 
 
彰化鄉親「告神狀!」跪求大甲媽庇祐高壓電塔他遷

摘錄自2009年3月23日中廣新聞報導

大甲鎮瀾宮媽祖鑾駕,與龐大隨行進香隊伍,在23號中午時分陸續進入南彰化各鄉鎮,沿途依然受到眾多信眾燃放鞭炮煙火、擺香案、鑽轎底與膜拜來恭迎,而鑾駕進入風光明媚、鳥語花香的田尾公路花園一帶時,卻出現相當另類的迎接隊伍,依然是擺起了香案、頭卻綁起紅色抗議布條向媽祖來陳情,眾多地方鄉親因不滿台電公司以配送中科彰化二林基地大量電力為由,將在人口稠密住宅區與國家花卉特定園區興建一整排超高壓電的鐵塔,經多次陳情求助,台電與縣政府卻都沒有正面回應,在求人無效,只好趁大甲媽祖遶境之際,來「告神狀!」跪求媽祖能夠庇祐高壓電塔盡速他遷。

而鄉親們突如其來迎接媽祖的方式,一度引起維安的員警高度關切,還特別進行戒護,所幸所有鄉親都維持相當理姓來祈求媽祖,讓這起向媽祖告狀陳情的插曲平和落幕。 

Top

 
 
 
終結悲劇!俄羅斯頒布禁獵小海豹禁令

摘譯自2009年3月18日ENS俄羅斯,莫斯科報導;楊璧如編譯;莫聞審校

豎琴海豹幼獸;攝影:As Adversidades - Seja do Bem在3月18日,俄羅斯政府頒佈禁令,禁止捕捉一歲以下豎琴海豹(harp seal)。此項禁令是由俄羅斯聯邦漁業局所頒佈,文件並已送交司法部登記。

早在2008年對於俄羅斯豎琴海豹獵捕的反對聲浪就已升起,國際動物福利基金會(International Fund for Animal Welfare, IFAW)表示,在俄羅斯25個城市及國外都曾舉行反獵捕的抗議活動,以協助人們更加了解關於獵捕海豹的相關訊息。

大眾的抗議導致越來越大的壓力,俄羅斯政府遂停止豎琴海豹獵捕。環保人士對於政府這項決定非常欣慰。

國際動物福利基金會大力讚揚了俄羅斯停止豎琴海豹獵捕的決定。基金會在加拿大及全世界推動停止豎琴海豹商業獵殺行為。環保團體嘗試推動生態旅遊以及小型商業作為蘇俄獵殺海豹以外的另一項選擇。

本週稍晚,世界上最大宗的海豹獵殺活動將於加拿大東岸展開,2008年有超過21萬7千頭海豹被獵殺,其中有99.8%是未超過三個月的小海豹。加拿大並不允許獵殺小海豹,獵人必須等到海豹長出較深的灰色毛才可以獵殺。

加拿大的豎琴海豹幼獸;圖片提供:IFAW但是在世界各地,對加拿大每年海豹獵捕行為的反對聲浪高漲,加拿大與格陵蘭、納米比亞及挪威是世上獵殺海豹最多的國家。

海豹主要是因為它們的毛皮被獵殺,但是肉和脂肪也被取用做為美容產品。加拿大政府辯稱每年的狩獵是必要的海洋經濟活動,且是人道的。

但是國際人道協會指出,曾經研究加拿大商業獵殺海豹行為50年的獸醫發現動物遭受極度的折磨,「專家說,商業獵殺海豹行為本來就是不人道的。在偏遠惡劣的環境執行獵殺,及其獵殺的速度,正是全世界國家令國民採取行動來終結海豹相關產品交易的首要原因。」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mar2009/2009-03-18-03.asp

Top

 
 
  保育濕地 鰲鼓將設野生動物保護區

摘錄自2009年3月23日聯合報台北報導

農委會林務局表示,鰲鼓濕地位在嘉義縣東石鄉,面積664公頃。這片地區早年先是台糖在當地開墾,1970年起,又因西部沿海地層下陷,大量海水入侵陸地,土壤鹽化形成鹽澤和鹽漠,每當水源豐沛時,濕地就會形成深淺不一的水池,成了鳥類最佳棲地。

但隨工商業發展,前幾年各種開發案有意進駐鰲鼓地區,包括工業區、空軍炸射靶、軍事遊樂園等,引發保育和開發的爭議。近年整個濕地生態仍有多項潛在危機,首先是降雨不足而缺乏淡水,水域呈鹽化及旱化。其次是當地鄰近家禽家畜養殖場,面臨廢水污染。第三則是鰲鼓濕地的地質結構屬沖積層,潛藏著地層下陷危機。林務局和嘉義縣政府民國95年起評估劃設保護區的可行性,3月初終於正式敲定要依野保法公告畫設為台灣第18個野生動物保護區,限制開發,分區管理。

另為了推動當地生態保育,農委會也決定在保護區周邊規畫為平地森林遊樂區,未來將以濕地保育為主軸,打造具多元林相、豐富生態、學術與休閒功能的園區,預計民國100年年底開放。

Top

 
 
 
香港燈箱光污染擾民:環保NGO呼籲立法管制

摘錄自2009年3月23日中國環境報香港報導

據香港明報報導,香港住宅區將軍澳的大型私人住宅新都城過去半年在商場加裝了12幅5層樓高的巨型燈箱招牌,強光不單入侵只有一條馬路之隔的欣明苑,更射到遠達4公里以外的魷魚灣村。

西貢區議員伍炳權表示,過去半年中他收到10多件投訴,但他估計受影響的住戶數以百計。由於香港沒有法規管制光污染,市民投訴無門,導致投訴數字不多。他曾多次給香港環保署去信,但環保署回復光污染沒有法規可管。

香港「地球之友」有關負責人表示,群眾向區議員或直接向環保署投訴不能治本,長遠治理光污染必須立法,才可能避免再有住戶受廣告牌強光的滋擾。他們將舉辦光污染工作會,邀請全香港議員出席,分享處理光污染投訴的經驗。還會派發香港第一本「光滋擾自保手冊」,協助議員捍衛群眾權益。

Top

 
 
  新加坡將建第一條試驗性「綠色道路」

摘錄自2009年3月20日新華網新加坡報導

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18日宣布,新加坡將從下周開始修建新加坡第一條試驗性「綠色道路」,這條道路將部分採用可循環材料。據新加坡媒體報道,這條道路長200公尺,位於新加坡東北部。

新加坡環境與水資源部、公用事業局、陸路交通管理局的專家在7年前用垃圾焚燒後的灰燼制成了鋪路材料,並用這種材料進行了鋪路測試。上述「綠色道路」的上兩層將採用70%的柏油和30%的柏油廢料,下兩層則全部使用垃圾焚燒後的灰燼。

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的一位負責人說,在施工結束後,將對這條「綠色道路」進行為期6個月的測量和觀察,然後再決定今後是否再建這種「綠色道路」。據報道,新加坡的長期目標是其未來使用的鋪路材料中有70%為可循環材料。

Top

 
  深度報導:【世界氣象日】氣候變遷下的經濟急轉彎(下)

世界性經濟衰退與藍綠紅勢力的回應

作者:康世昊(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長)

對環境倡議人士、勞工以及社會主義者這可化約為綠、藍、紅三股批判資本主義模式的力量來說,綠色新政和綠領工作,若成功地在技術更新的大旗下,讓傳統的、甚至已陷入不理性傾向的市場力量離開舞台,讓尚未成為壟斷資本的新技術產業開始發展,並成為較有保障的工作機會的提供來源,做為擺脫當下經濟危機的選項,是目前可見的三方都贊成的公約數。接下來的分歧點在於,這個新產業及其新(或舊)工作在其他領域的性質,三方勢力能否在監督中取得更多反制力量。

綠色經濟作為產業替代新準則

綠色經濟引發矛盾爭論的根源,首先來自市場本身。好比對英國來說,首相布朗倡議的綠色新政並不全然是新的理念對策,可能有更多成份來自發現英國在這塊不得不進入的市場上的落後。具體地說,英國擁有全歐盟國40%的總風力資源,卻發現自己在風力能源產業對電力生產的貢獻上,竟然落後於其他國家(所生產只到全歐盟風力能源的4%),也就是工作機會的創造潛力被嚴重侵蝕了(德國現有相關工作位置是英國的10倍)。做為一個現實的市場經濟體制國家,這其實是投資眼光的遲鈍。因此與其說英國是重視綠色能源,不如說是補做該做的功課。

美國總統歐巴馬的產業綠化計畫,其實也包含了這樣的內涵。當然,能源產業的更新不是修修補補就可完成,國家整體建設計礎都需要重新整構。於是,可以預期的是一個以綠色產業、尤其是綠色能源產業的投資,做為經濟動力火車頭的新國家經濟。的確,在這個私人投資和資金借貸以及信用市場紛紛重傷倒地的時刻,凱因斯主義由公共投資創造需求的指導下,不難在現階段危機中成為創造就業機會的最重要可能性。唯一會引起爭議的,恐怕是在提供工作數量上到底是不是那麼有效。

就在世界性經濟衰退變成大家的恐慌之前,環保團體間關於資本主義或者市場體系能否於環境保護共存,早已呈現肯定和否定的不同立場。而綠色新政所欲促進的綠色產業投資,自然引起更複雜糾葛的爭論。綠色經濟做為藍綠都可接受的實際的起步,但前文中左派的質疑更在於,新建構起的框架下,能不能擺脫新自由主義經濟,形成更以公平利益而非利潤的經濟型態。為了這個目標,就還得回答一般民眾,也就是非生產工具持有者或大型投資商,是不是不需再面對新自由主義經濟模式建立的勞動無保障。

一個值得玩味省思的現象是,當英國和美國在大談綠色經濟的同時,近幾年不斷發展綠色產業的德國政府並未大聲呼應。因為德國經濟仍然在這波經濟危機中面臨衰退威脅,也因此更多的反省可以從歐洲社會裡觀察。簡單地說,真正根本的問題,還在於當這幾個字眼在英美政界逐漸變成主流時,到底誰可以保證綠領工作到底有什麼不可逆轉的進步性?我認為,重點就在於「工作」和前面的前綴字「綠領」有什麼關係?其中不能不提的,就是檢視綠色新政承諾裡最重要的一塊:工作者在新產業建構裡的地位。

綠色產業上路 綠色勞資關係是重點

對於所謂綠領工作,來自歐洲社會民主主義傾向的提議,就呈現某種更進一步的說法。倫敦區選出的歐洲議會議員,本身也是綠黨工會代表團的Jean Lambert及其同僚 Caroline Lucas,就積極鼓吹落實從工作場所開始綠化的概念。

所謂工作場所綠化並非種樹種草,而是承認團體協約的簽訂,內容是從確保工作環境的健康與安全開始,讓代表工會的綠色員工,能將企業的節能和清潔投資,與員工的工作權和健康結合在一起。其內容並不複雜,卻直接挑戰企業管理權,也就是提高工會的角色。倡議者要求藉由承認工會環境代表(green trade union representatives)在工作場所中面對的工安和健康問題上的地位,發展成為產業綠化的監督或參與地位。也就是說問題不僅僅是發展綠色產業的市場佔有,還包括動員產業成員的參與,將現有的產業開始進行綠化,而這已不是救危機的政府投資項目的選擇而已。

在台灣,現階段一片安靜的(無力的)社會力量集結上,我們只能被動地看著能源政策附屬在產業政策下,依循台灣發展模式,也就是仍慣性地以後進但快速的學習複製,企圖尾隨歐美國家的產業動力,再分享一部分綠色能源市場分割出來的利益。或許4月要召開的全國能源會議,會見風轉舵的也開始大吹「綠色經濟」的法螺。民間團體在客觀危機氣氛的感染,以及主觀組織力量薄弱的打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