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言論廣場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1997-12-10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3,45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言論廣場報
立報─言論廣場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言論廣場
發報時間: 2014-03-28 05:00:00 / 報主:立報─言論廣場
[公益聯播]愛心認養~花博公園、建國花市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4-03-28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4-03-28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服貿、核四與民主懸崖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4-03-28


「太陽花學運」僵持至今,很多人在問最後會如何落幕?這個問題,暫時無解。運動,是高度動態的博弈,走一步算一步,稀鬆平常,不能責怪學生「莽撞」。但跳脫學運,拉高來看,真正暫時無解的難題,恐怕是民主本身。

何謂民主?傳統意義上,民主之所以成為一種進步價值,乃在於它的爭議解決能力。簡單講,相較於武力革命,或者傳統封建制度,民主能夠以不流血的方式「去異存同」。這也是為什麼,多數人談到民主時,都會立即聯想到「體制內解決」的原因。只因體制本身就具有問題解決的彈性。

至於民主的爭議仲裁程序,說穿了很簡單,就是「數人頭」。無論代議或公投,投票前大鳴大放,充分辯論與溝通;但投完票,「少數服從多數」,爭議就此劃下休止符。投票,既授予了贏家的正當性,更透過定期改選,讓輸家有翻身的機會。

問題在於,這套靠著投票運作的爭議仲裁機制業已失靈。最明顯的矛盾就在眼前,台灣的民主化,歷經了國會全面改選與總統直選,普選權的擴張表面上讓台灣看似「更民主」,統治「更有正當性」;但學運卻正嚴厲指控馬英九「獨裁」,譴責立院「黑箱」。

這些指責背後,凸顯的是當意見兩極化時,仲裁機制的失靈。選出支持服貿的總統與國會多數,消化不了反服貿的抵抗;這是依賴選舉取得正當性,但當選之後,隨即正當性耗盡的警訊。

同樣地,進一步訴諸公投,也無法化解如是困境。以爭議不下服貿的核四為例,縱使用公投分出輸贏,無論失敗一方是反核或擁核,難道真能吞得下去?

矛盾莫若此。民主雖然號稱保障多元,但實際情形卻是,當多元愈來愈活躍後,實際上並無法透過傳統的民主機制來「求同」。特別是當意見趨於兩極化,變成有與無的關鍵選擇時,只會更凸顯以投票維持民主運作的虛有其表。

特別在每個人等同擁有自己專屬麥克風的網路全面滲透年代,即便是學運,早年野百合的指揮系統與太陽花的去中心化也大異其趣。其結果是,對話,找誰對話?溝通,又該如何溝通?或者,誰又能代表(也是代議制的複製)這場學運?

太陽花學運總會落幕,但民主的傳統遊戲規則正在動搖,只是舊的已去,新的未知。台灣的新興民主經驗,恐怕也反襯了古典選舉民主的侷限。

圖說:一位教授向立法院前參與抗議的學生發表演講,圖攝於2014年3月20日。(圖文/路透)

延伸閱讀
暢談監督機制 學生街頭審服貿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8751
讀者來稿:太陽花學運自信邁開步伐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8696
學生訓練思考 街頭教室學更多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8622

【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ihpaoDaily

(回目錄)




左右看:如何理解服貿爭議?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4-03-28


左看:獨立思考

要真正徹底釐清此次服貿議題的爭議,就須依循程序理性,來檢驗確認爭議的真相是什麼。目前該問的第一個問題是:服貿協議內容以及相關可執行規範,如何犧牲台灣重大利益?

這問題,必須透過三方面資料的分析來掌握。即,協議文與官方說明、批判服貿協議的說法(以鄭秀玲教授的論述為代表)、以及讀者反思、自行搜尋之相關法規或他國資料。

換句話說,目前兩造雙方雖都有各自說法,但最後還須每一位關心此議題的讀者,獨立思考、運用自己理性來檢驗、得出自己結論。若能如此,則不論最後結論如何,大家畢竟是依據理性而行、依共同理念而結集,這才是康德所謂的「啟蒙精神,就是毫無所懼運用個人理性」!

若依此而行,我們才能據此評斷馬政府統治的政治正當性、學運抗爭訴求的正確性,以及北市警察以公權力強制執行之性質為何。

例如,若確認馬政府在此案犯了嚴重錯誤,那後續的抗爭都當然有正當性,而公權力的任何維護秩序的舉動,當然就是無合法性可言的鎮壓。但,萬一反服貿質疑並無客觀基礎,甚至不符事實真相的話,那今日學運抗爭的正確性就必須重新評價了。
姚欣進/社會評論者

右看:難以突破

服貿爭議會演變到今日一發不可收拾的僵局,主要原因有3點。

其一,這十餘年來在社會長期困局下,民眾們所積累的鬱卒感早已是民間普遍的底氣,只待一個特定時機,就會立即而強力的宣洩而出。

其二,兩黨輪流執政的政府的長期無能,本就是難以信賴託付,若一旦有嚴重貪污(前總統阿扁),或看似賣台行徑(如此案的馬政府),那就有如火上加油,一呼而百應,哪能抵擋得住?

前兩點是整個大環境因素,而最後一點,雖是技術層面但卻是此次爭端的直接導火線。即,馬英九的政治能力是中華民國歷屆掌實權總統中政治能力最拙劣的一位。

馬總統不僅不能體認到這爭議的根本因素是民怨已深、對政府信賴蕩然無存,而且一遇到爭議時,毫無溝通能力,完全不能針對反方的質疑來解惑,而只會一昧的自說自話、繼續做一個自我感覺良好的民眾絕緣體。「上有所好,下必從之」,馬總統已是如此,我們還能期望他的團隊能解決什麼問題?

所以,整體看來,此案的僵局恐怕在短時間內難以突破。一方面,此案是馬政府最重要政策之一,不可能退讓底線;另一方面,抗爭民眾是越與官方溝通就越會生氣,此案怎能善了?
陳安君/大學教師

圖說:抗議服貿協議的民眾占領立法院,圖攝於2014年3月19日。(圖文/路透)

延伸閱讀
社論:提防學運抗爭進入瓶頸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8717
反國家暴力 婦團聲援太陽花學運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8703
社論:打開服貿的黑箱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8587

【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ihpaoDaily

(回目錄)



行方不明:社會企業的自我了斷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4-03-28


■張正

這幾年流行「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很榮幸,作為東南亞新移民╱工生活資訊及發聲管道的《四方報》,一直被當成例子。

社會企業有個朗朗上口的短定義:運用商業模式,實現社會目的。我的理解是,不論是否運用「商業模式」,社會企業必須是為了某一「社會目的」而創辦、而存在。

另外,「永續經營」也常被認為是社會企業的指標,這點我有疑義。「實現社會目的」是社會企業的根本,那麼,萬一「目的」已經達成,何須永續?萬一,其他方式亦可達成同樣「目的」,何必死守同一組織?又萬一,該組織根本無能或無心達成該「目的」,就更沒有永續的理由了,不如自我了斷比較痛快。

企業無須永續,人當然更不需要永續。我在擔任《四方報》總編輯7年之後,不堪負荷各種內容、人事、通路、財務、政治的疑難雜症,對內宣布辭職。沒想到兩周後發生便當文事件,加速了我的離開。

其實除了媒體之外,NGO、NPO、學校、醫院等等,皆可視為廣義的社會企業,理當都是「為了實現社會目的」而存在的組織,而這些組織內的主要負責人,也應該是以該社會目的為主要努力方向。所以,萬一這些組織無法延續其社會目的,自我了斷不失為一個負責任的選項。包括政府機關。

以社會企業的角度檢視現代國家的政府,增進全民福祉應是其存在的目的。當前的馬政府,因為兩岸服務貿易協議(http://ppt.cc/JOV6)而焦頭爛額,裡外不是人。3月24日凌晨更派出無暴可鎮的鎮暴警察,粗暴驅離手無寸鐵的抗議民眾,並在事後否認行兇。凡此種種,一再證明了政府「增進全民福祉」的存在目的,馬政府無能亦無力實現。

對於服貿,利弊對錯眼下已不重要,因為台灣內部真的還沒準備好。即使失信於人,我們也必須鼓起勇氣鞠躬哈腰說抱歉,不能簽,時候還沒到。

對於警察,他們只是執行命令,難以責難。但嚴重的是,一旦上級政府要求戴了頭盔、手持武器的警察,對於只是就地靜坐的百姓粗暴驅離時,這個上級政府也失去了統治正當性。

而對於馬英九總統本人,我個人並不討厭。他在移民移工的施政上確實有些建樹,也很認真學習各個族群的語言。我也反對用戲謔的語言侮辱他,反對「逢馬必反」、「逢中必反」。但是,他在處理服貿議題上的種種失當,以及被選民不分藍綠地不信任,的確該是馬英九自我了斷的時候了。

別擔心,台灣還有副總統。
(獨立媒體工作者)

圖說:警方出動水車及鎮暴警察鎮壓抗議群眾,圖攝於2014年3月24日。(圖文/路透)

延伸閱讀
社論:馬英九處境不同於歐巴馬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01428
反國家暴力 學生追憶傅斯年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8756

【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ihpaoDaily

(回目錄)
虎山腳下:2014台灣「香蕉」學運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4-03-28


■張百達

學生進佔立院議場已有多日,相關主流媒體早被這波學運進佔主要版面,然而,日前經邱毅前大立委提醒,眾人頓時驚覺:原來這波學運不叫太陽花,不叫野百合,也不叫野草莓,更不是太陽餅或蛋糕學運,而是黃澄澄、既香又甜、不折不扣的「香蕉」學運。

事後,有位種植太陽花花農受訪表示,一覺醒來,才知道原來自己不是「花農」,而是「蕉農」。看來,香蕉、蛋糕、太陽餅,已榮登「台灣新三寶」,連外來時興的甜甜圈和巧克力都不禁黯然失色。

不僅如此,邱毅還信誓旦旦說,經他查證,這些擺在學生佔領議場講台上的「香蕉」是民進黨立院黨團所送,意圖證明民進黨才是這波學運的「幕後黑手」。如果邱毅不是五穀不識,花果不分,也不瞭解這波學運早從反媒體壟斷、苗栗大埔事件、洪仲丘案等以來的整個發展脈絡,便肯定是「沒有常識」。

「沒有常識也要常看電視!」顯然邱毅博士的求學生涯中,沒有師長教過他,也沒有同儕或家人提醒他,所以才會鬧出如今大笑話!如果平常連報紙電視都不看,還可公然誇言他查證過這批「香蕉」是誰送的,不免令人好奇他究竟是如何查證,透過什麼管道查證,是觀落陰,或……究竟是誰要陷害他?

其實,筆者後來跟大聖孫悟空電話查證,他表示確實想送一批香蕉給學生,因為學生靜坐這麼多天,每天吃油膩便當、泡麵或包子,很少機會吃到新鮮水果。況且香蕉好吃,營養價值高,有助胃腸消化,目前也正值產期,剝皮即食,免清洗,很方便。只是,這批香蕉還在裝運,還沒來得及送到現場。

更尷尬的是,邱毅信口開河的場合,竟是在對岸央視四台(CCTV4)的訪談節目。中央電視台是中共中央掌控的官媒,邱毅不加查證便信口雌黃直指「香蕉」是民進黨送的,政治用意明顯。除了意圖將學運「民進黨化」以降低外界支持,同時擺明想要挑撥干擾日趨改善的紅綠雙方關係,實在「用心良苦」!

問題是,邱毅要砸爛自己的招牌與公信力也就算了(如果他還有什麼公信力的話),竟把堂堂央視給拖下水,在節目裡胡謅一通,不僅在節目裡發動「香蕉」學運,還讓央視不小心踩了一腳邱毅丟出的香蕉皮,信譽連帶受損,這豈不是要害節目製作人寫檢討報告?人家這樣照顧你,你卻這樣陷人家於不義,真不知這算哪門子的江湖道義?

昔有「指鹿為馬」,今有「指花為蕉」,爾後或可收錄成語辭典,算是邱毅在如此歷史關鍵時刻,對於中國文學所作出的偉大犧牲與貢獻。
(時事評論員)

圖說:幾串香蕉。(圖/Ian Ransley 來源/Flickr創用CC)

延伸閱讀
社論:服貿、核四與民主懸崖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8772
左翼視野:反服貿運動中的家父長集結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8742

【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ihpaoDaily

(回目錄)



投稿與聯絡立報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回目錄)
推薦訂閱
第 九十五 期 2014.03.07 2014新年特刊@【創用CC電子報】
媒體觀察報第七期:在兒少保護與傳媒自由之間@【媒體觀察電子報】
轉寄『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4-03-28』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