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台灣光華電子報
報主:台灣光華雜誌
創刊日期:2005-05-26
發報頻率:週刊
訂閱人數:1,019
官網:
https://www.taiwan-panorama.com/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台灣光華電子報報
台灣光華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灣光華電子報
2015-09-02 05:00:00/ 報主:台灣光華雜誌
[公益聯播]支持目睹家庭暴力兒童的心靈重建工作
本期目錄
永遠的鄉愁:鋼琴家陳瑞斌
永遠的鄉愁:鋼琴家陳瑞斌


   
       
           
           
       
       
           
       
   

           

文‧張瓊方    圖‧綺想室內樂團提供

           

7月初,年僅20歲的曾宇謙,在第15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大賽中,獲得小提琴組銀獎(第一名從缺),一夕之間成為家喻戶曉的台灣之光。


這不禁令人想起另一位同樣少小成名的台灣音樂神童──旅居奧地利的鋼琴家陳瑞斌。


1980年,年僅13歲的陳瑞斌就隻身前往奧地利學音樂,16歲他在義大利拉赫瑪尼諾夫國際鋼琴大賽嶄露頭角,此後三十餘年,陳瑞斌在世界各地獲獎無數、演出佳評不斷,當然,也包括他的出生地──台灣。


這位國際知名的鋼琴家,少小離家,但鄉音無改,於國人為台灣少年在國際比賽傑出表現歡欣鼓舞之際,且聽陳瑞斌以一口毫無隔閡、親切的台灣腔國語;以及帶著濃濃思鄉情的音樂,訴說那段離鄉背井、卻又沒有國界的音樂情懷。


英雄出少年,在20歲之前,陳瑞斌已獲得5項國際鋼琴大賽金牌。他那被稱為「天使手指」的彈奏技巧、敏銳的音樂性,以及自然、熱情的舞台魅力,廣受世界各地樂迷的喜愛。


2013年,陳瑞斌所敬愛的俄國偉大作曲家拉赫瑪尼諾夫140周年誕辰,他為向偉大的音樂家致敬,舉辦「完全拉赫瑪尼諾夫」世界巡迴音樂會,從出生地台灣出發,接著到北京、紐約……各地巡演。


「這不是件好玩的事情。」陳瑞斌說,第一個晚上彈3首,就換了3件襯衫,每一件都濕透。


彈奏拉赫瑪尼諾夫作品的過程中,陳瑞斌彷彿再走一次13歲負岌他鄉的不可思議旅程;以及16歲那年,在義大利「拉赫瑪尼諾夫鋼琴大賽」上一曲驚豔全場的榮光……。


13歲勇闖奧地利


出生音樂世家的陳瑞斌,形容自己「一出生就有一台鋼琴在等著」。在充滿音樂的家庭氛圍中長大,果然一家3兄妹都走上音樂之路,弟弟學中提琴,妹妹則在大學畢業後,赴美國念音樂。


陳瑞斌堪稱是「音樂神童」,父親在台南教書,在鄉下長大的陳瑞斌沒上過音樂班,也沒機會北上與名師學習,完全靠土法煉鋼,以及偶爾在台北教音樂的叔叔南下提點。


陳瑞斌表示,在那個資訊不發達的年代,有關音樂的文字、有聲訊息都非常缺乏,學音樂,出國是不得不的選擇。


三十餘年後的今天,資訊發達了,出國學音樂的風氣依舊,不同的是,曾宇謙的爸爸忍痛辭掉大學教職,陪兒子赴美留學;陳瑞斌當年可是隻身勇闖奧地利。


13歲那年,陳瑞斌考取出國資格,他的父親標下兩個會,籌了一筆錢讓他一個人去維也納。


第一次離家就出國;第一次出國就隻身勇闖當時華人甚少的奧地利,對一個年僅13歲、懵懵懂懂的孩子來說,真是嚴峻的挑戰與風險。


陳瑞斌得先通過考試,獲准居留後,再找落腳處。「你能想像一個孩子,自己去學德文、自己找監護人、自己去跟警察交涉居留手續、自己去租房子嗎?」


兩年後,13歲的弟弟也被送來維也納學音樂,尚未成年的陳瑞斌,又得負起照顧弟弟的重責大任。


失落的童年


學習對陳瑞斌而言不辛苦,辛苦的是生活中乏人照顧的不安與挫折。


當時台幣兌美金40:1,錢無法直接匯入,得經由美國再轉入維也納,需時半年。所以陳瑞斌必須預估半年的所需和花費,及早向父親預告。「我每天早上醒來第一件事就是看存款簿,因為很緊張,怕忘掉亂花!」


因為練琴太吵,幾度被房東趕出租屋處時,陳瑞斌更感孤立無援。「後來找到一間將近300年的老房子,反倒可以恣意的練琴。因為舊房子的牆比較厚、屋頂比較高,我所有得獎的比賽,幾乎都是在那裡練就的。」陳瑞斌說。


16歲起,陳瑞斌開始自我負責,靠表演、比賽來賺取生活費用。「我得失心很重,常要靠安眠藥入睡。」


更令人心疼的是,到維也納之後10年,陳瑞斌從沒回過台灣,家人也不曾到維也納看他,就這樣獨自在異國他鄉孤單成長。


沒有e-mail,沒有line,陳瑞斌與台灣家人只能依靠魚雁往返,唯二與家人通話的機會,是趁著過年與中秋節越洋電話打折時,家人從台灣打來的問候電話。


「接這種電話非常痛苦。」陳瑞斌說,平常因為距離太遙遠,想也沒有用;但千里思念一線牽,只要聽到家人的聲音,就會讓平日武裝的堅強潰不成軍。


回首這段「冒險」、「不可思議」的歷程,陳瑞斌說,當初沒得選擇,雖然沒拿到公費,但教育部給了學生護照,一定得在15歲前出去,否則就要服兵役。


有得必有失,陳瑞斌在音樂之都奧地利,汲取豐厚的音樂滋養,但同時,也失去了同年齡孩子應有的童年經驗與親情照顧。


陳瑞斌說:「這個付出,對我音樂造詣有很大的幫助,對我音樂表演與詮釋也有很大的影響。」


音樂即人生


23歲那年,陳瑞斌得獎後回台演奏。這是他去國10年後第一次返鄉,也是第一次與久別的家人見面。10年間的變化何其大,當年青澀的孩子,已長成風度翩翩的青年,父母呢?經過十年的風霜,業已難掩滄桑。「在機場看到父親,陌生到幾乎不敢相認。」陳瑞斌說。


「我父親至今沒去過維也納。」陳瑞斌說,或許是從小與家庭的疏離,家人對他的瞭解遠不及熱愛他的樂迷。


「家人不清楚我在歐洲的發展,不知道我除了拿到維也納、德國的結業證書外,義大利、奧地利、法國重要的音樂學校都唸過。」陳瑞斌說,直到二、三年前他跟母親提起,她才大吃一驚。


為何要四處遊學?陳瑞斌解釋,歐洲是個非常注重傳統的地方,各地都有其音樂特色,因此,除較遠、無法坐火車到達的英國外,其餘即便要坐十幾個小時火車的地方,他都想盡辦法去一窺堂奧。


「古典音樂源自歐洲,外來者若沒有二、三十年的歷練,讓歐洲的文化精神進入自己的血液,再透過指尖表達出來,很難說服他們。」陳瑞斌表示,德國人非常驕傲,在餐廳坐下來,開口便聊歷史。「我在台灣連中國歷史都沒唸過,只能硬著頭皮用德文與德國人聊歷史!」


20歲那年,陳瑞斌在以色列魯賓斯坦國際大賽獲獎,也因此遇見了影響他至深的老師──蘇聯猶太裔鋼琴家拉扎爾‧貝爾曼,成為他唯一的亞裔弟子。此後長達六、七年,陳瑞斌平均每個月一次,坐十幾個小時的火車,去向貝爾曼求教,「每次一彈就是四、五個小時,上完課手要痛兩天才能再彈琴。」


陳瑞斌嘗試從老師的音樂與人生中去瞭解華麗激昂的俄羅斯靈魂。「我的老師50歲才成名,因為KGB(蘇聯的情治單位)不放他出國。」陳瑞斌說,自己從老師身上看到對音樂堅持、不放棄的精神,相當感動。


貝爾曼喜歡有衝突的音樂,他曾說:「真實的人生總是交織著幸福與痛苦。」他也曾勉勵陳瑞斌:「音樂是這世上最美好的東西,它創造很多的可能性,你一定要超越失望與困難,堅持到底,要真正體認音樂的美妙。」


天使手指、直叩人心


諸多媒體以「天使手指」來形容陳瑞斌靈活的彈奏技巧,陳瑞斌演奏時,不單是手指飛舞,更像是用盡全身的力氣與生命的力量在演出。「我的朋友笑我:你這樣投資報酬率不對!」陳瑞斌笑著表示,音樂讓他自然而然這樣表現,他並不是刻意如此。


也有樂評形容:「陳瑞斌的『深觸鍵』堅強有力,手指乾淨、準確,急速跑動時聲音的顆粒性和旋律圓潤音色,都是純正俄羅斯鋼琴樂派的技巧與風格。」


「細膩、熱情、充滿魅力和癡狂,一個key、一個key直抵觀眾的心房。」


瑞士知名報紙《Neue Zurcher Zeitung》甚至盛讚他為:「二十年難得一見的天才!」


何謂「天使手指」?陳瑞斌說:「或許是台上、台下連動的感染力吧!」「我彈給兩萬人、兩千人,或兩個人聽,心情都是一樣的。」


「我是被要求出來的。」陳瑞斌坦言,東方人的身材不容易駕馭鋼琴,再加上他所彈的曲目都具有相當的挑戰性,但身材高大的俄國老師,並未因此降低對他的要求。困難的不只技術,還有「境界」,陳瑞斌說,無論是聲響、戲劇化、激情,都被要求跟老師一樣。


有人說,陳瑞斌的演奏中,透著濃濃的鄉愁。陳瑞斌坦言,自己彈奏拉赫瑪尼諾夫的作品,確實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拉赫瑪尼諾夫後半輩子因俄國革命,客居美西無法回鄉,晚年作品總帶著濃烈的思鄉情愁,這滋味「少小離家」的陳瑞斌最能深刻體會。


黃河vs.愛河


長年在外表演的陳瑞斌,2004年以《鋼琴的四個表情》拿下當年台灣金曲獎「最佳古典音樂專輯獎」與「最佳演奏獎」兩項大獎,也曾與名歌手蔡琴、李克勤合錄專輯。


彈遍世界古典名曲,陳瑞斌近年又頻頻擔綱鋼琴獨奏或協奏新曲的首演。例如描繪高雄愛河的〈愛河協奏曲〉,以及以客家為題材的〈寒夜〉等曲目,都曾隨著他的指尖,流洩飄揚在紐約林肯藝術中心、澳洲雪梨歌劇院、香港文化中心等國際音樂廳。


經年在各地飛來飛去,飛機上的時間,陳瑞斌也毫不浪費地用來讀譜。「對於首演的曲目,我必須要花時間研究與討論。」


他以中國大陸的〈黃河〉與高雄的〈愛河〉為例,「〈黃河〉曲子是二次大戰前、與日本打仗時寫的,要表達的自然與抗戰有關;〈愛河〉表達的則是南台灣高雄的成長與轉變。」


而同樣的音樂,聽者不同,也會產生不同角度的感動。陳瑞斌在紐約林肯中心演奏〈愛河〉時,有些三十多年沒有回過故鄉的台灣人,因為思鄉而掉下感傷的眼淚;老外聽了則會對愛河產生浪漫的想像,甚至會想來台灣看看。


今年5月陳瑞斌在北京國家大劇院演出,大陸電視媒體訪談內容都圍繞著〈黃河〉打轉,「因為他們很驚訝,有史以來最動人的黃河版本,竟出自一個離開亞洲三十幾年,從來沒有在大陸生活過的人之手。」


四海為家


問陳瑞斌家在哪裡?至今單身的他說:「很難講!」如果家指的是一棟房子,即便人在奧地利,也還是四處表演,維也納的房子經常是空無一人。


漂泊也好,流浪也罷,陳瑞斌的演奏生涯似乎沒有停駐的「家」。回首一路走來的路途,有兩件事情讓他難以忘懷。


一是,在以色列比賽時得獎,以色列總理拉賓剛拿到諾貝爾和平獎,陳瑞斌從拉賓手上拿到獎座,當下感動不已,沒想到幾個月後拉賓被暗殺身亡,讓他難以置信。


另外一次難忘的悸動,是二、三十年前在羅馬尼亞的一場表演,當時羅馬尼亞經濟狀況不佳,但兩千人的會場座無虛席,後來得知,那晚的票價是一位團員半個月的薪水。


這兩年,陳瑞斌參與許多傳遞愛與希望的公益活動。


去年7月高雄氣爆,當天晚上陳瑞斌人就在高雄氣爆點附近,感受特別深刻。「我很Lucky,躲過一劫。」為了感謝香港民眾慷慨解囊相助,綺想室內樂團與高雄市觀光協會聯合舉辦「傳遞愛與希望慈善鋼琴音樂會」,陳瑞斌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獨奏〈愛河情〉、〈愛之歡樂〉、〈船歌〉……等多首名曲,回饋香港樂迷,博得滿堂喝采。


當年迫於環境的限制,造就了陳瑞斌驚險又精彩的音樂奇幻旅程,與凡人難及的音樂成就。他相信這樣的艱難情境,如今不會再有,而得失之間,也只有陳瑞斌自己最能體會。


(本文節錄自台灣光華雜誌2015年08月號)


           

           
               
                   
                       
                   
                   
                       
                   
                   
                       
                   
                   
                       
                   
                   
                       
                   
                   
                       
                   
                   
                       
                   
                   
                       
                   
                   
                       
                   
                   
                       
                   

               


           


                       
黑白鍵之間,流洩鋼琴家陳瑞斌酸甜苦辣的音樂人生。


                       
2013年12月,為紀念偉大作曲家140周年誕辰,陳瑞斌在美國南加州舉辦「完全拉赫瑪尼諾夫」獨奏會。



                       
2012年,名為「秋意濃‧音樂頌」的露天音樂會在台北大安森林公園舉行,陳瑞斌與台北市立交響樂團攜手,為民眾帶來一場豐富的音樂饗宴。
2010年,「大台南國際室內音樂節」,擔任藝術總監的陳瑞斌,邀請歐洲各大交響樂團首席來台演出。



                       
每一場演出,陳瑞斌都是全力以赴,用情、用心彈奏,最後感恩、隆重地謝幕。(2011年/美國舊金山戴維斯交響音樂廳)


                       
2006年,陳瑞斌攜手高雄市國樂團,在澳洲雪梨歌劇院演出〈愛河協奏曲〉,讓不少離家多年的台灣鄉親,流下感動的眼淚。

           


           

  1. 後來找到一間將近300年的老房子,反倒可以恣意的練琴。

    Eventually I found an old house, nearly 300 years old, where I could play to my heart’s content.

    ◎ to one's heart's content  盡興

    I just sat there, watching TV and eating junk food to my heart's content.



  2. 漂泊也好,流浪也罷,陳瑞斌的演奏生涯似乎沒有停駐的「家」。

    Call it drifting, if you will, or nomadic. But in any case Chen’s performing career means he has virtually no “home.”

    ◎ If you will  一種說法

    Call me a liar, if you will.
  3.            


           

推薦訂閱
@【南投縣青年返鄉服務協會】
@【兩性戰國】
轉寄『台灣光華電子報-永遠的鄉愁:鋼琴家陳瑞斌(2015/09/02)』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