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i可再生金融技術與數位永續機制─資策會 FIND科技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November 14,2024ReFi可再生金融技術與數位永續機制
FIND研究員:蕭宏智
2022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簡稱COP27)於2022年11月在埃及順利落幕,會中除了決議設置「損失與損害基金」,更公布了「人人享有預警系統行動計畫倡議」(The Executive Action Plan for the Early Warnings for All Initiative),也就是各國應針對未來氣候情境可能導致的衝擊,事先提出預警及調適方案,從數據蒐集、風險分析到應變機制的建立,科學化評估與數位化科技導入已成為推動環境永續不可或缺的一環。
從DeFi到ReFi可再生金融
去中心化金融(DeFi, Decentralized Finance)是以區塊鏈為底層技術的新興科技應用,交易過程不需要經由任何中介機構,買賣雙方的權利義務關係透過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規範,只要符合預設條件,合約就會自動執行。去中心化金融的優點在於交易過程公開透明,交易記錄不易竄改,免除中介機構導致的繁瑣手續及高昂成本,已被應用在借貸、保險、投資、甚至跨境交易等金融服務。
可再生金融(ReFi, Regenerative Finance)則從更宏觀的視角切入,希望藉由去中心化金融的運作模式,能為氣候變遷與環境永續等重大課題作出貢獻,提供科技解決方案。簡而言之,可再生金融就是在資本主義的前提下,透過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技術,將自然資源資產化(Capitalization),引入激勵機制,提供金融誘因,以創造正向的經濟循環。
Toucan Protocol碳信用協議
Toucan Protocol是2021年10月成立的 Web3 組織,主要透過區塊鏈技術,將碳信用額度(Carbon Offset Credits)轉換成代幣,以促進碳交易市場,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Toucan Protocol碳信用協議的運作模式可分碳橋(Carbon Bridge)與碳池(Carbon Pool)兩大部分。所謂碳橋是將碳信用額度寫入區塊鏈,也就是先將在 Verra、Gold Standard等碳信用認證機構所獲得的碳信用額度,鑄成BatchNFT,之後再將BatchNFT轉變成非同質化碳代幣 TCO2;一旦TCO2存入碳池後,用戶即獲得「基本碳噸」(BCT, Base Carbon Tonne),可於加密貨幣市場交易。Toucan Protocol將碳信用額度轉換成代幣,就是自然資源資產化的範例,而自然資源資產化的好處,除了促進流通交易,後續任何因應氣候變遷或環境永續的行動方案都可以此為基礎,延伸出更多元的金融創新服務。
資料來源:Toucan Protocol
圖一、Toucan Protocol碳信用協議架構
Aeternals致力保護亞馬遜雨林
Aeternals結合NFT、物聯網技術、數位藝術及遊戲設計,發展新型態的亞馬遜雨林保護運動。Aeternals以亞馬遜雨林為主要標的,發行專屬的非同質代幣NFT,每顆NFT都是一個3D雨林藝術作品。Aeternals更透過物聯網感測器24小時蒐集雨林環境資料,數據會即時反饋到3D藝術作品,具體而微展現不同天候下的雨林樣貌。
Aeternals會將NFT營收中的55%直接分配給非營利保護組織Rainforest Partnership,由於Rainforest Partnership與在地社群有緊密連結,除了持續保護並恢復亞馬遜雨林,也扣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透過社區參與及活動設計,產生更多有助地方發展的實際作為。
資料來源:Aeternals
圖二、Aeternals官網首頁
因應氣候變遷之創新解決方案
隨全球極端氣候加劇,各國為因應氣候變遷,開始提出不同的策略方針。如前所述,今(2022)年召開之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7,強調從數據蒐集、風險分析到應變機制,都必須建立在客觀評估與科學實證的基礎上。運用去中心化技術,將自然資源資產化,就本質上是希望建構以區塊鏈為基礎的可行商業模式,還有兼具環境價值、社會價值、經濟價值的創新解決方案。
資料來源
1.封面照片為筆者運用OpenAI DALL-E 2生成熱帶雨林意象圖
https://openai.com/dall-e-2/
2.ReFi可再生金融技術原理說明
https://medium.com/coinmonks/the-era-of-regenerative-finance-refi-7bb12012e321
3.Toucan Protocol碳信用協議
https://toucan.earth/
4.Aeternals公司官網說明
https://www.aeternals.io/
不可不知,疫情下加速的新科技應用潮流!
FIND研究員:林宜樺
近年來,在疫情肆虐下,社交距離的要求讓人與人的距離被拉開了,不再是面對面的溝通,所取代的是面對冷冰冰的科技工具。無論是工作、家人聚會、探訪、看病等,大家所面對的,都是數位螢幕,平常用慣了的電腦及手機,突然間變得更無法離手,因為它就是大家隨時溝通的重要工具,也讓所謂的宅經濟、遠距視訊、物聯網應用、雲端服務等需求大量爆發,不僅軟體需求增加,硬體設備更是供不應求。
目前大家最常使用到的應是公司及學校的遠距上班及遠距教學,及確診時的視訊診療。線上會議及遠距教學早已不是新鮮事,現今全球化的商務貿易合作,透過線上會議的聯繫,能降低公司出差費用的支出,也能補足不同時差上的聯繫問題;遠距教學則是因應解決偏鄉教育落差的需求而起,長年下來,上述名詞大家都不陌生。然而,經過三年的疫情期間,遠距上班/教學成了日常,少了交通往返時間及解決技術軟體問題後,遠距成為後疫情的常態。
遠距上班及視訊會議使用不再只是與客戶的交流與討論,而是開始思考該如何打造安全的工作環境來因應類似情況,又能同時確保公司營運暢通並能降低營運成本(辦公室租金等),透過不同的軟體與工具,讓工作變得更有彈性,也打破了原有所謂「公司」的框架。根據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的《The future of work after COVID-19》報告指出,在2020年疫情大流行期間,擾亂了全球勞工市場,而在後疫情時代,全球將近25%的人需要轉換工作跑道,遠程工作、電子商務和自動化方面的工作將是未來趨勢。
圖1:工作上需要接觸之百分比
圖片來源: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https://www.mckinsey.com/featured-insights/future-of-work/the-future-of-work-after-covid-19
遠距教學則是催生了數位教材的設計與應用,如何讓數位教學能達到實體教學的效用,教材的多樣化設計與教學方式,也讓更多的老師重新適應新工具的使用,思考怎麼讓教學變得更為活潑。雖然線上教學成效有限,但未來該如何利用科技,打造更多元平等的教育型態,包容更多不同學習需求的學生,讓所謂的科技作為輔助學習的媒介,使得學習變得更多元化,則是未來每位老師所要思考的。
疫情下更催生了遠距醫療的實際應用,因應確診隔離政策,民眾逐漸接受了使用遠距醫療的習慣。根據衛福部統計,2022年5月15日~6月22日疫情期間,使用視訊及電話問診的遠距診療患者人數共有185萬人,案件數達312萬件,其中視訊診療佔74%,電話問診佔26%,逾1.2萬家基層診所佔了其中服務量的81%。視訊看診最大的門檻,則是技術問題,如何跨平台整合相關的看診需求,衛服部規畫推動使用健保快易通,透過雲端系統的整合,讓掛號及看診能跨不同的院所,讓看病更為簡單,也降低使用門檻,讓大眾更容易接受,讓診療不再受限於醫療診所,而是更為方便的使用。
圖2:衛服部規畫推動使用健保快易通,進行視訊診療。
圖片來源:衛福部
後疫情時代除了擁抱新潮流,也要重新思考遠距的定義及未來的因應措施,才能真的走在時代的尖端。
參考資料:
1.視訊診療與醫事流程不再脫鉤台灣遠距醫療照護鏈完整串聯
https://www.digitimes.com.tw/iot/article.asp?id=640375
2.The future of work after covid -19
https://www.mckinsey.com/featured-insights/future-of-work/the-future-of-work-after-covid-19
3.學校與教室因疫情關閉後,遠距教學不該成為「唯一」的學習途徑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54364
4.衛福部
https://www.nhi.gov.tw/Content_List.aspx?n=F48EA7C69342B070&topn=787128DAD5F71B1A
5.封面圖片來源:資策會
顯示科技與傳統宗教之結合,讓廟宇也飄著「科技味」!
FIND研究員:謝淳羽 廟宇系統數位化 年關將近,歲末年終又是替來年安太歲的時刻。根據行政院國情介紹,光是2019年,臺灣地區的宗教建築(寺廟及教堂)數量總計達15,175間,其中佛道寺廟達12,279間,而純道教宮廟也高達9,684間,道教宮廟的數量比小七(7-11)的數量還多。身為傳統宗教文化代表的廟宇,近年也開始出現數位化服務,例如年節將近,讓信眾選購的安太歲、光明燈、文昌燈等,傳統流程是需要手寫填單,經由廟方人員手動作業,在近幾年也開始數位化。>
Optera供應鏈永續管理解決方案平台
FIND研究員:謝沛宏 在邁向淨零碳排的過程中,如何減少供應鏈碳排向來是全球領導企業所重視的關鍵議題之一。大型科技公司如APPLE、Google、微軟、HP與DELL等,皆有設定供應鏈減碳目標,並要求所屬供應商配合。然而,評估供應鏈減碳成效涉及大規模的資料收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