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評估時間銀行初步規劃─台灣時間銀行─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November 04,2024衛福部評估時間銀行 初步規劃最快年底出爐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10日電)年輕時提供志工服務,當發生意外或年老時再提出來用的「時間銀行」概念,近年在國際間蔚為風潮。衛福部今天證實,目前正在評估建立台版時間銀行,初步規劃最快年底出爐。
近年網路上流傳一篇文章,描述一名學生到瑞士留學時,發現瑞士有存取時間的「時間銀行」,人們可以把年輕時照顧老人的時間存起來,等到未來老了、病了或是需要人照顧時,再拿出來使用。
此文引發網友瘋傳,地方婦女團體及民眾也紛紛討論台灣是否有機會在台灣引進時間銀行。
衛生福利部社會救助及社工司副司長江國仁告訴中央社記者,近期確實正在評估建立台版時間銀行的可行性,但究竟是由政府帶頭做,還是補助民間集團發起,每多少小時的志工服務可以換取專業長照服務等,仍有待進一步討論,初步規劃最快年底出爐。
很多人認為時間銀行可望解決長照人力不足的問題,實際卻不然,江國仁說,長照是很專業的東西,照服員也必須接受訓練,符合長期照顧服務法資格規定,不是任何人都能做。
而參與時間銀行的民眾,大多沒有受過專業訓練,主要是從事陪伴工作,僅能分擔照服員的陪伴服務,未來有需要時再換取被服務的時數,就像把時間存起來,有需要時再領出來使用。
在台灣推動時間銀行超過20年的弘道老人基金會執行長李若綺表示,時間銀行概念最早在1980年由一名美國教授艾德加(Edgar S. Cahn)提出,志願服務提供者可以把參與服務的時間存進虛擬的銀行中,當發生意外、年老或是面臨其他困難時,就能享用同等服務。
李若綺表示,時間銀行雖然無法減輕長照人力負擔,但透過時數轉換機制確實可以補足臨時性、緊急性的需求,同時也能打造有人情味的社會。(編輯:管中維)
轉載網址: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1803100093.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