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燕娥 灌溉愛恆灌溉愛─愛恆e手札-愛•分享-─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October 30,2024黃燕娥 灌溉愛恆灌溉愛
交大喀報 記者 陳怡儒 報導
黃燕娥老師開朗的笑容。(攝影/陳怡儒) |
個子嬌小,臉上笑容滿溢,開朗的黃燕娥投入了長達八年的時間,於關懷身心障礙者的機構──愛恆啟能中心,輔導、陪伴成年身心障礙者。隨時都活力充沛的她,笑著說道:「我真的很喜歡我的工作!」
機緣巧合 投入愛恆
黃燕娥在大學時期就讀社會工作學系,特別的是,她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未來會走身心障礙者的領域,也沒有修過任何相關課程,「婦女、老人、兒童……我什麼都有選修,就是沒有選到身心障礙者!我以為我對那個沒有興趣。」黃燕娥談起往事,一方面驚呼緣分的微妙,一方面也感到詫異,腦海中的刻板印象,居然讓當時的她以為自己不喜歡接觸身心障礙朋友;而在投入這份工作之後,黃燕娥才發現原來身心障礙者的情況跟預想的不同。
黃燕娥的家鄉在雲林,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正是她最有興趣的老人領域,但由於發現雲林的社會福利不甚健全,資源缺乏,她認為先到大都市學習,也許收穫會更多,於是黃燕娥隻身前往新竹找尋新工作。當時新竹的職務空缺,全是身心障礙者機構,黃燕娥便投入了愛恆啟能中心的行列,也一做就長久在此安定下來;即將服務滿八年的她,記憶猶新地說:「我進來愛恆的那天,是九一年四月十五號喔!」
啟能中心 陪伴與教導
愛恆啟能中心由白化症患者戴耀賽所創辦,是一個專為「成年」身心障礙者建立的服務機構,成年的身心障礙者更需要專業的養護照顧、輔導與協助,因此愛恆設立的目標為陪伴成年身心障礙者,變成社會生產者。黃燕娥起先在愛恆啟能中心之下的安之園服務,照顧重度、極重度的智能障礙者,而前年因職務調整,黃燕娥轉調到南寮園。南寮園以一個老師帶領五至六位學員的方式,上午做個別訓練,下午則透過團體活動的參與進行學習,平均一年檢視一次學員的學習成果,做為調整的依據;而老師與學員的配對方式,是思考師生的人格特質所決定的,嚴謹的老師不會帶到個性大剌剌的學員,這樣的分配方式效果極佳,學員們過得愉快,老師也能盡力傾囊相授。
而黃燕娥平時的工作內容,是提升身心障礙者學員的生活技能,包括生活自理、健康保健、居家能力和工作技能的訓練;另外,每個星期五有社區適應活動,帶領學員至社區與居民互動,教導學員社會化的應對,或如何使用社區資源等。每天早晨,教保員也會帶著學員到社區健走,黃燕娥說,這些學員的嘴巴很甜,會大聲地喊:「叔叔好、阿姨好」,南寮的居民也會友善地打招呼回應,甚至,附近的商店老闆還會給些折扣,對身心障礙者學員的接納度非常高。
克服無助 踏前人之路
身心障礙者的情緒起伏不定,有時候會不願意配合團體活動,如何讓他們繼續參與也是一門學問。黃燕娥投入初期,由於對身心障礙者沒有概念,相關的專業知識不足,以致於在協助其他老師帶領學員時,經常束手無策,有濃濃的無力感,覺得自己只是在哄他們,而不是帶領他們。「不知道該怎麼辦時,只能站在一旁等其他老師忙完過來協助。我會問自己為什麼處在這個領域,卻對他們那麼不熟悉?」瞭解自己經驗不足,黃燕娥邊做邊學,加倍努力,愛恆啟能中心也讓她參加內政部相關受訓、教保班等專業課程,黃燕娥逐漸克服內心的壓力,不再手足無措,反而能自在地與身心障礙者相處;同為身心障礙者服務的林妗怡談到黃燕娥,也說道:「她是一個很開朗、很用心付出的人。」
黃燕娥談到自己帶過一個智能合併精障的個案,時常無預警地與其他學員起衝突,幸好能夠詢問以前的輔導老師,才知道要與個案的家庭配合,也透過跟精神科醫師反應,做藥物調整來改善問題,黃燕娥感激地說:「謝謝之前的老師們發展出一套帶領方法,能夠讓後人沿用;而中心人員的流動率很穩定,狀況如何處理,隨時都能找到有經驗的人討論。」
南寮園的學員中有一個唐氏症患者,黃燕娥對活潑的他印象很深刻:「唐寶寶通常音感很好,律動也很棒,但拗起來很有個性!」特別喜歡音樂、跳舞的這位唐氏症學員,舞龍舞獅時就負責耍獅頭、打鼓,通常練一次大家都感到疲憊了,他卻能練兩到三次,依然活力充沛。黃燕娥描述這位唐氏症學員做事認真仔細,一步一步,雖然工作速度慢,但品質非常好;而這個唐氏症學員的家庭功能健全,在關愛與教導之下,唐寶寶認知部份很正常,也能夠自己搭公車上下學。黃燕娥說,唐氏症家長與中心的配合度很高,家長給的回饋與肯定,是她感到最有成就感的事。
唐寶寶玩比手畫腳,聰明的他正在模仿猴子。(攝影/陳怡儒) |
身心障礙者的生存空間
愛恆啟能中心在南寮地區發跡,所以期待南寮的資源都能與中心緊密聯繫,黃燕娥認為這個目標機構已做得相當完善,南寮地區的居民普遍持開放的態度,接納身心障礙者;像學員搭乘的十五路公車,司機都會耐心等待、提醒下車地點,有一次因為十五路公車換了新司機,唐氏症學員在車上睡著了而坐到總站,雖然當下十萬火急,但透過大眾的力量,馬上找到迷路的唐寶寶,讓黃燕娥感受很深刻。
愛恆啟能中心在成立初期,學員都是機構員工透過家訪找來上課的,愛恆在服務上最大的困難,便是不知道個案散落何處,而近兩年愛恆開始與特教學校合作,參加許多轉型會議並四處宣導,讓身心障礙者的家長知道畢業後孩子可以有哪些選擇,再透過學校與愛恆中心接洽。其實,讓身心障礙者面對、接觸大眾,對他們很有幫助,黃燕娥說:「換個角度看,我們的學員是其中幸運的,因為家長還願意把他們送出來,而不是放在家裡。」
以往,社會對於學習速度緩慢,需要時間調適與訓練的身心障礙者給予負面的評價,懷疑他們的自理能力,更否認他們的工作能力。黃燕娥認為,在大量的宣導之下,社會對身心障礙者的觀感已有改變,跟她剛踏進這個領域時相比進步很多,但仍有努力的空間;黃燕娥談到一個行動不便的學員,搭公車時因為雙腳無力,上、下車要用手抬腳,一階一階走,但慢速度卻引來一些乘客的不耐煩的眼神,乘客不能體諒,讓黃燕娥感到難過。身心障礙者出來學習,其實克服重重困難,他們努力抗拒命運,不畏外界的壓力與眼光,但大眾卻連一個簡單的生存空間都不願給予,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並不困難。
不被看見的智慧
「因為我開心,所以我笑啊!」學員小瑜一整天都哈哈大笑,她跟朋友這麼說著。黃燕娥認為這群身心障礙者擁有樂觀的個性,有時候一、兩句珠語,就能讓人心情開闊,「他們的答話好有智慧,會讓你覺得生命沒有什麼好計較的。」黃燕娥談到在這邊工作以來,慾望減少很多,學員在老師工作繁忙時,還會鼓勵他們:「很煩也要忍耐哦!」讓大家十分驚喜,而會心一笑;從平時的生活細節,就能發掘個學員正在進步,答非所問的情形減少了,而那些直接、天真、自然的反應,比應對流暢更讓人欣喜,緩慢而不易被看到的,是隱隱發光的智慧。
黃燕娥老師與身心障礙學員一起跳舞。(攝影/陳怡儒) |
愛恆啟能中心裡的學員很喜歡幫老師按摩,還有學員習慣將全部的家當都揹著,帶四個厚重的書包上學,黃燕娥說,跟他們相處都會被趣事逗得很快樂。愛恆的主任認為,從學員身上可以看出他的老師的特質,老師是開心的,帶出來的學員也是開心的,但黃燕娥發覺是因為學員快樂,看見他們綻放著陽光般的笑靨,無形中也被感染了生命的活力:「現在要我離開愛恆是不可能的!雖然學員都稱我為老師,可是我從他們身上學到更多。」
身心障礙者的生存價值與一般人無異,只是需要一個表演的舞台,像愛恆啟能中心這樣的機構,正提供了身心障礙者發展的空間,展現其學習成果與能力;而機構中的老師,如同黃燕娥,扶持著這些嫩芽般的綠苗成長,看見他們的優點,用愛心與耐心灌溉身心障礙者,並相信他們有著燦爛茁壯的未來。
交通大學喀報:http://castnet.nctu.edu.tw/view.htm?ar_pk=2218
愛恆啟能中心:http://www.aiheng.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