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2002/10/21》═════
*****【本 期 內 容】
**********************************************
教育專題 ◎ 教育論壇 男老師,把你的手拿開!
◎ 他山之石
全球百大MBA美國商學院表現亮眼
********************************************************************
◎ 教育論壇 男老師,把你的手拿開!
典型的道德恐慌具備5個特徵:
(1)高度關切;(2)逐漸增加的敵意;
(3)社會上一致同意這個事件代表一個真實而嚴重的威脅;
(4)這個威脅的本質被誇張了;
(5)這種道德憂慮是短命的,來的快去的也快,從頭條下來後,大概1個星期就被人們忘的一乾二淨。
文■宋嘉行
近幾年在美國或澳洲,有愈來愈多的托兒所或幼稚園採取一種所謂「不准碰到」(no touching)的政策,禁止老師(特別是男老師)與小孩子間有肢體上的接觸,極端的例子包括:不准讓小孩坐在男老師的大腿上、不准男老師幫嬰孩換尿布、不准有擁抱、撫摸或拍肩等各種動作,即使孩子跌倒了也不能將他扶起、攬在懷裡給予安慰……其他相關政策還包括:不准男老師單獨與一個孩子共處一室、教室門窗要隨時打開、小孩要上廁所時男老師要找女老師代勞,甚至在各教室加裝錄影監視器材等,這些例子在我們聽起來匪夷所思、不可思議,但都是國外真實的案例,而且有方興未艾的趨勢。
道德恐慌在蔓延
不用說,所有這些措施都是用來防範(男)老師的。理查強森(Richard Johnson)在他的「把手拿開!碰觸在幼稚園裡的消失(Hands Off: The Disappearance of Touch
in the Care of Children, 2000)」一書裡,詳細地說明了美國與澳洲社會裡普遍流行的「道德恐慌」(moral panic),是怎樣地造成今天這個完全不准老師碰小孩的怪異局面。
首先當然是新聞報導裡偶爾會出現的老師性侵犯兒童的社會事件。新聞媒體會用誇大的標題和聳動的語言來吸引閱聽大眾的注意力,相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基金會也會提出各種數字證明這樁事件只是冰山一角,明示或暗示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大聲疾呼要求各界的高度關注;最後將全國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這個焦點上,引起社會大眾的無助、恐慌與憤怒,把社會大眾非理性的情緒煽動到最高點,使得大家不找到某個負責的人決不罷休。許多情況最終就是找個代罪羔羊向社會大眾交代了事,大家又恢復日常平靜的生活,或直到被下一個聳動的新聞事件吸引,結束這一波「證明社會大眾不是冷漠無情」。高第與本雅胡達(Erich Goode & Nachman Ben-Yehuda)在「道德恐慌:偏差行為的社會建構(Moral Panics: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Deviance, 1994)」書中,列舉了一個典型的道德恐慌會具備的5個特徵:高度關切、逐漸增加的敵意、社會上一致同意這個事件代表一個真實而嚴重的威脅、這個威脅的本質被誇張了、最後這種道德憂慮是短命的,它來的快去的也快,從頭條下來後,大概1個星期就被人們忘的一乾二淨。
危機無所不在?
為了被害人的正義、為了報復加害人的邪惡、為了減輕自己沒有盡到責任的良心譴責、為了不要再有類似的事件發生,明智的社會大眾、決策當局、新聞媒體或學術機構,就會想出一些方法或採取一些行動來「鑑往知來」、「防患未然」。這本意沒有什麼不對,只是在一切都講求速度、一切都講求效率的現代社會,人們既無耐心、也無時間來仔細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與背後真相,急著在資訊還不足的情況下做出判斷,最後無意間傷害了其他人。最明顯的情況,就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思考方式,將少數的偶發事件渲染成「無所不在的危機」;將少數害群之馬犯的錯擴大,要所有其他同僚來承擔;將無辜清白的人都聯想成是潛在的犯罪者,最後「懲罰」到的都是這些人。
根據統計,美國發生兒童性侵害的場所只有1%是發生在校園,為了這1/100的數字,男老師集體承受「施暴者」的形象,園所集體承受「犯罪現場」的罪名,「不准碰到」就是各園所為求自保所想出來的一種傅柯所說的「自我監視」的對策,這種控制老師的政策,其實保護園所不受法律訴訟的目的遠超過保護兒童。為了一個可能的、潛在的犯罪,社會不計代價犧牲掉很多利益。根據許多科學研究顯示,人類的身體接觸對情感、認知等各方面的發展都有益。老師的專業形象、進入幼教界服務的意願,以及服務奉獻的熱誠,都被深埋在這種受歧視的恐懼之中。
兒童不是天真無邪的!
許多像理查強森這樣的人都想要反擊目前這種情況。他們想要解構這種「不准碰到」的主流政策、想要知道幼教工作者是怎麼樣被主流論述定位、任其擺布到今天這種田地。當然這種不准老師碰到小孩的措施,與家長們的道德恐慌一樣,都是一種訴諸情緒的自我保護的過度反應。理查強森檢視了所有相關的新聞報導、電視廣播、主流雜誌、學術期刊或專業書籍後發現,恐慌是來自無知,來自對「性」(sexuality)這種「不道德」的無知,也來自我們對兒童的錯誤假設。
首先我們都假定兒童是天真無邪的(innocent)、是脆弱需要保護的。這有什麼好值得懷疑的?看看她們的笑臉、聽聽他們的童言童語,任何人都不可能馬上把她們聯想到天使以外的模樣(再想想天使的形象……)。因此,每當有性侵害事件發生時,我們當然都義憤填膺,認為「那個男人」(或者,加上他背後代表的那群男人),利用了孩童的善良無知、傷害了孩童的純潔無瑕,真是罪無可逭、罪大惡極。
我們從來都不去問:兒童真的都像我們所想的那樣一派無辜嗎?這種天真無邪的假定會不會有潛在的問題?會傷害到誰嗎?這種假設能保護兒童多少?這種假定又是從哪裡來的?是一個完全不需要被質疑的假設嗎?理查強森一開始就在他的書中舉出幾個兒童也是加害者的真實反例,作為他破題般的質疑。(很巧的,最近在美國轟動一時的一對少年兄弟殺害親生父親的案例中,記者和檢察官也鄭重提醒社會大眾,不要被兩兄弟斯文幼稚的外表欺騙了,看著他們在攝影機前梳得服服貼貼、整整齊齊的一頭金髮,穿著一身合理得體的西裝,乖巧沉默地坐在被告席上等候案件審判的情形,檢察官提醒:他們在拿刀揮砍父親時,絕不是現在這個楚楚可憐的模樣,尤其那個弟弟竟然還是策劃謀殺的主嫌。)
儘管這樣,會犯案的孩童畢竟只占所有兒童的極少數,而大部分的孩子在大部分時候都還是中規中矩的,我們仍然不能不去挑戰這個假設──想想麥考利克金在電影「小鬼當家」系列裡的聰明冷靜、機警多謀,最後竟然單獨智退歹徒──在所有注重智育發展的社會裡,大家都會注意並且讚揚他的聰明過人,而不會用中立的假設去做更多懷疑。然而換個角度想,這難道不是一種恐怖嗎?他以後難道不會比那兩個笨賊更讓人害怕?
「兒童/大人」等同於「純潔/邪惡」的這種不可逆的墮落假設,不僅抹煞了教育的空間(因為愈教愈糟?),更嚴重的缺陷是單純化了有無限複雜事實存在的可能性。這讓我想到了Counts在1932年著名的「學校膽敢建立社會秩序(Dare the School Build a New Social Order?)」一文中所說的,「兒童既非生來自由,也非天性本善」的說法。預先假設兒童是善良純潔小天使的形象,會讓我們不知不覺一開始就排斥了把「性」跟兒童連在一起的可能性。兒童怎麼會跟「性」扯上關係?那是青少年要轉大人的時候才開始發生的事。去去去!別用這種「污穢」的思想來污染我的孩子!
假裝性對兒童不存在
理查強森認為,在美國這種性行為開放的社會裡,絕大部分的人的性觀念還是很保守的。人們避談性、把性污名化的實例,表現在教科書裡就是一種「擦拭」的過程(a process of erasure),「與性有關的什麼都談了,就是不談性的本身(a discourse focused not on
teaching about sexuality, but on teaching around sexuality.)。」理查強森對幾本主流幼教教科書作文本分析後發現,與兒童的性有關的論述可能會出現在「性別角色發展」、「性別認同」、「自慰」、「認識小男孩的特殊需求」、「教導基本生理知識」這種次標題之下,或與其他議題分享共同的文本空間(如:「性虐待」、「特殊關係」、「提供無性別歧視的教育環境」或「社會科學」),就是不可能會有專章(stand-alone
chapter)來討論兒童的性是什麼。我們從來不會試著去想像,所謂幼兒的性活動是何種面貌?我們怎麼看待幼兒之間偶爾會發生的性遊戲(sexual play)?
進一步對這些內容分析後可發現,主流傳統的兒童心理學或發展心理學的規範性論述,是用「生殖」的角度來談這種「社會科學」,是把性當作單一的、統一的實體來對待,是用常模(norm)的觀點與技術來規範正常的性與變態的性。在演化論強大的影響下,任何人類器官活動的被保留發展必定是要有「功能」、要有貢獻,因此「性」這種東西被強有力地連接到人類的生殖功能,也因此被無意間排除在幼年期之外。如果性這種「壞東西」是青春發動期以後的事,那在青春發動期之後的人去觸摸青春發動期之前的人,無疑當然是充滿危險的想像,無疑是需要保護再保護、防範再防範。
學界是假裝性這種東西對兒童來說是不存在、也不重要的。即使兒童早就從電視、電影、網路上知道各種奇奇怪怪五花八門的性知識,我們仍要假裝他們天真到什麼都不懂、一派無辜,直到他們強暴國中女老師了、殺了人了、把更小的小孩從樓上丟下來了、姐姐悶死妹妹了,我們才慌慌張張指責作父母的在幹什麼?學校老師在教什麼?然後交相指責,並且感嘆:「我們的社會病了!」理查強森很感嘆這種醫學式論述(medical discourse)的力量,他說「道德恐慌這種東西,用流行病的語言來將社會所生的病、尋找病因的醫學詞彙、尋找動機的道德術語畫上等號。」這種強有力的論述模式急著找解藥作治療,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有時做醫生的還要恐嚇病人得了不治之症,使得病人花了大錢還藥石罔效。(理查強森提出的佐證是美國學校裡的性教育課程,政府投注高額成本,卻成效不彰。)
理查強森主張把性這種東西從教科書中的邊緣地位提升到主流地位,不要僅用生殖的狹隘觀點探討這種人類的特殊活動(如果只用生殖的角度看性,人與動物有何不同?),不要預先判定何謂正常的性、何謂變態的性,還原兒童本然非善非惡的面目,增加對性與對兒童的認識,才能避免作簡單的二分法思考,被媒體及某些論點牽著鼻子走,引發不必要的道德恐慌,最後解放在幼教界裡受「不准碰到」這個政策壓迫的男性老師,也解放父母與兒童。
◎他山之石
全球百大MBA美國商學院表現亮眼
編譯■盧永山
根據「經濟學人」雜誌所做的全球百大最佳MBA課程排名,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Kellogg)管理學院榮登榜首。
美國的商學院占了這項排名的前9名。排名前3的學校──凱洛格管理學院、達特蒙梭大學塔克商學院(Tuck)、杜克大學富夸商學院(Fuqua),都有超強的課程、絕佳的師資,學生對於學院也非常有認同感。
排名前10的學校中,唯一不是美國學校的是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排名第8。歐洲進榜的學校包括英國的漢雷管理學院(Henley,排名第11)和克蘭菲爾德管理學院(Cranfield,排名第13)、西班牙的皇家研究院(Instituto
de Empresa,排名第16)、和法國的高等商業研究學校(HEC,排名第22)。
牛津和劍橋商學院分別排名第72和74,其他排名前10名的商學院是芝加哥大學、史丹福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安德森商學院、維吉尼亞大學達丹商學院(Darden)、耶魯大學。
「經濟學人」雜誌在調查了全球各商學院和其1萬8千名修習MBA課程的學生後指出,儘管MBA課程在西方十分受到歡迎,但亞洲和澳洲的商學院若要趕上西方國家的水準,仍有一段路要走,因為僅有澳洲的馬奎理大學商學院(Macquarie,排名第42)、及位於上海的中歐國際商學院(China
Europ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排名第43)兩所商學院名列排行榜前50。
「經濟學人」雜誌記者喬治.比克史塔弗指出:「有些商學院1年的學雜費高達3萬美元,讀者決定讀哪一所,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決定的,而這項排名可幫助他們做此決定。」
通常被視為美國之最佳替代選擇的加拿大商學院,也表現得很不錯,但與美國的商學院相比,就遜色多了。約克大學舒力克商學院(Schulich,排名第17)是加拿大唯一一所排名前20的商學院。
在歐洲,MBA課程十分的受歡迎,目前有超過7百個商學院。但「經濟學人」雜誌的這項排名發現,歐洲的商學院在這項排名中卻不像這些學校以為的那麼好,因為僅有4所學校名列前20名,排名前50的歐洲學校更只有15個,最主要原因在於,歐洲商學院在「開創新職業機會」這項調查中,表現相對較差。歐洲其他排名前50的商學院位於英國和法國,分別是倫敦管理學院(排名第23)、艾丁堡管理學院(排名第29)、曼徹斯特管理學院(排名第30)、葛拉斯哥管理學院(排名第37)、高等商業研究學校(HEC,排名第22)以及歐洲管理學院(Insead,排名第33)。
這項排名所依據的標準是:開創新職業機會、助長目前的職業、個人發展和教育經驗、薪水增加幅度、建立網絡的潛力。
(取材自英國衛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