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刊日期07/24(四) |
|||||||||
1 |
【小啟】讀者若未收到電子報 NEW! NEW! 教改時代 創刊12年, < Top>---------------------------- NEW! | 人本教育基金會 | | 人本教學工作坊
| | 人本BBS站入口1 | | 人本BBS站入口2 | | 人本教育電子報過期檢索 | <
Top>---------------------------- 智邦生活館 ˙您想要登廣告 |
NEW!讓老師更專業─請以「聘約」約束教師「不適任行為」:邀您連署!!→(more) |
1 | ||||||
|
|||||||||
HOT!《塗鴉畫冊》一書持續刊載於《人本教育札記》,並榮獲92年「雜誌專欄金鼎獎」,在全省誠品書店熱賣中! |
|||||||||
國安與民間 由於日前(7月22號)刊於中時A2版的一則消息中表示:「過去推動教改的李遠哲、史英、陳其南等學術界菁英也必須挺身而出,為教改政策進行辯護…」人民才能了解教改問題的延續性與複雜性。
引起本會執董史英教授向所謂「國安系統」提出嚴正抗議 (附件1);由於此一事件涉及民間團體之自主性,以及國安系統之權限和運作方式,今特將其間過程與本會的意見分述如下: 一、 昨日(7月22日)下午五點多,史教授先與康寧祥祕書長通電話,並同時將「抗議書」傳真至國安會;電話中康祕書長表示他不知道此事,並應允立即進行暸解; 二、 隨後蘇進強副祕書長來電說明: 經內部查証,並無該項報導之相關會議或決議; 三、 此時史教授嚴正要求蘇副祕書長,必須以正式公函向中時提出更正;蘇祕書長先是表示他會打電話給撰寫該報導的記者何榮幸先生,並請何記者向史教授說明;但史教授堅持不接受私下溝通,而必須公開更正; 四、 隨後蘇副祕書長即應允史教授之要求。 五、 關於該項報導,雖然國安會方面已經否認,本會仍然認為應該讓社會各界了解,民間團體及其領導者向來不受任何政治勢力之左右,尤其絕不接受任何政府機關之安排或指揮!! 新聞聯絡人:謝淑美 02-23670151 、0932180117 附件(1)-史英抗議書 向「國安系統」嚴正抗議 據報載,貴「系統」認為「…、史英、….等學術界精英,也必須挺身而出,為教改政策進行辯護」
(中時22日二版); 一、本人身在民間,向來兩袖清風,一身傲骨,從未隸屬任何政黨或政府機構; 如今貴「系統」竟然自行規劃本人「必須」如何如何,本人完全無法接受! 二、貴「系統」做為政府部門之一,應該充份尊重民間自主性,深切反省自身權力之限制;
否則,與過去威權時代之情治單位有何不同? 三、進而言之,多年以來本人的主要工作是: 創辦人本教育基金會與森林小學,痛貶教育積弊,與威權觀念和精英主義持讀辯論,推動「人本教育」等等。本人對於現今執行中的教育政策自有一定評價,然而,至今對外之發言,都是秉持教育改革之立場,並未刻意為特定政策辯護。 四、特別重要的是,從「教改諮議報告書」到各項教改政策之擬定與執行,本人都從未參與; 貴系統如果有意「禮聘」相關人士為政策辯護,應該邀請如簡茙發或歐用生前校長 (九年一貫推動小組召集人) 等人,或在教育部參與政策制訂之各位專家學者。然而上列諸人並不在規劃之列,足見貴系統並不了解整個教改政策形成過程;以如此無知與粗糙的決策過程看來,貴系統能否負起「國家安全」之重任,實在令人懷疑! 人本教育基金會 執行董事 史英 <Top>---------------------------------------------------------------------------------- 基測第二試 入闈 九十二年國中基本學力測驗第二次施測,今天上午由教育部長黃榮村主持命題與印務人員唱名入闈儀式。經審查,第二次基測共有十八萬三千四百一十二人報考,占第一次報考人數(三十一萬三千兩百三十九人)的五成八;由於SARS疫情已解除,考試期間也就不再對考生、陪考家長量測體溫,不用提前一小時抵達考區學校。 …(中時晚報 07/24) 不怕考試多 只怕考試代替教學 日昨北市教育局公佈的「國中教學生態正常化通報機制」,違規者將受到懲罰。我個人的看法不在考試次數的多寡,因為如果考試能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如果試題能激發學生的思考力,如果考試能整理學生凌亂的知識體系時,我們又何必去干預老師的專業自主性呢?…(聯合報 07/24)
<Top>-------------------------------------------------------------------------------- 「台灣教育向前行」系列,總共有四個節目,分別是: 看到豐富的內容,關心教育的你是不是心動了,想一探究竟呢?歡迎收聽「台灣教育向前行」! <Top>---------------------------------------------------------------------------------- |
|||||||||
關心教育, 思考教育, 改革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