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第六十六期 地牛又翻身了!
 http://www.wordpedia.com 每週三發報|2004.11.03 
研發學習科技‧創新知識價值
【第六十六期】地牛又翻身了!

賀《昆蟲圖鑑小百科》榮獲首屆新聞局「優良數位出版品銀牌獎」!繼教育部金學獎優等後,又一國家級肯定。

Q:下列哪一項理論和地質現象無關?

A. 板塊構造學說
B. 海底擴張假說
C. 康普頓效應
D. 大陸漂移

芮氏規模每增加一級代表地震震波增加幾倍?


  「英文環境」直接影響
學習英文的效果,《視
覺系英文》 透過實景照片,帶你到北美實際生
活環境中學好英文。
  >>我要學英文

最近台灣、日本地震頻繁,前陣子還有星象專家及所謂的耳鳴奇人皆預言10月28月會有大地震,那一天果真花蓮與宜蘭附近發生規模4.6與規模4.8的地震,是預言成真還是巧合,不得而知,但就像是氣象局副局長辛在勤說的:「台灣在發生規模4以上的地震,一年發生200次到300次之多,今天發生的地震如果一定要跟他們的流言串連在一起的話,我想這巧合有點過度了。」
台灣地區活斷層分佈密集,由於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的擠壓,使得地震頻繁,要準確的預測似乎是不可能,大家還是要以科學的態度面對,天災不可避免,但迷信心態所造成大家的人心惶惶,卻是可以避免的。

 

【中國 vs. 西方】
地牛又翻身了!

【中國觀點】

地震
earthquake

【摘  自】中國大百科全書
【漢語拼音】dizhen
【中文詞條】地震
【外文詞條】earthquake
【作  者】龔思禮

知識分類:分類檢索/地質學/地質學/地質作用/地震

地球內部應變能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後﹐應力平衡狀態突然改變,地殼斷裂,錯動或滑移,應變能轉化為波動能,並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地表傳播,引起地面的震動。
震源:地震發生時在地球內部產生地震波的區域稱震源。
震中:與震源相對的地表面一定範圍稱震中。震中位置可以用遠處記錄到的地震波推算,也可根據地震後的災害調查確定。
震中距:在地震影響範圍內,地表某處與震中的距離稱震中距。
震源深度:從震中到震源的距離稱震源深度,可用儀器記錄到的地震波推算。
震級:一次地震伴隨著能量釋放。震級是衡量地震釋放能量大小的尺度。1935年美國C.F.里克特提出以儀器記錄為基礎的尺度,表示一個地震震級的大小,這個震級稱里氏震級。一箇里氏震級為8級地震的能量,大約相當於2×10 安培;並相當於32個7級地震或1000個6級地震能量。目前地震儀器記錄到的最大地震為里氏8.6級。

【西方觀點】

地震
earthquake

【摘  自】大英簡明百科
【中文詞條】地震
【外文詞條】earthquake

知識分類:自然科學篇>地球科學(地理學家、地質學家)

任何源於地球內部構造或火山,致生彈性波的突發性擾動。這種地震波(seismic wave)通過地球傳播,常在地球表面引起破壞性震動。大多數重要的地震的成因和分布,都可用斷層(fault)和板塊構造學說(plate tectonics)來解釋。地震的規模通常以芮氏規模(Richter scale)表示,係根據地震儀記錄到的震波幅度及釋放出的能量。地震強度是一種對發生地點的建築物所造成的傷害量的測量(如從「幾乎感覺不到」到「災難性毀壞」),一般說來隨與震央(epicenter)距離之增加而減小,但地面的地質狀況等其他因素的影響也很大。亦請參閱seismology。

 

【Dr. iWord觀點】

地震預測一直是人類希望能做到的,但是在多年的努力下,地震的發生時間點及準確位置還是難以掌握,現在所能做的是將地震所造成的災害減到最低。

地震專家對於何時釋放能量造成地震的過程,目前仍無法明確掌握,但是利用地質構造、斷層力學以及相關統計方法等,似乎是向地震預測邁向一大步。

目前沒有一項科學的方法可以明確地預測地震來臨的時間,難怪乎氣象局希望民眾不要任意發佈類似警訊,以免引發恐慌,還準備對散佈預言的人開罰單,開罰事小,擾亂了大眾的心,搞得雞犬不寧,才是最要不得的。

【你的觀點】
你的看法不同嗎?請到討論版,說說你的觀點。

  時空走廊   抗震建築的初期倡導者

莫霍洛維奇 (1857~1936)
Mohorovičič, Andrija (1857~1936)

【摘  自】大英簡明百科
【中文詞條】莫霍洛維奇
【外文詞條】Mohorovičič, Andrija

知識分類:自然科學篇>人物小傳

克羅埃西亞氣象學及地球物理學家,發現了地殼和地函之間的介面;這個介面後被命名為莫霍洛維奇不連續面,也稱「莫霍面」(Moho)。他是札格拉布技術學院的教授,又自1892年起任札格拉布氣象觀測台台長。通過對地震波的研究,他推測固體的地球由一個外層和一個內層構成,兩個層面之間存在一個明確的邊界。他還設計了一種用於確定震央位置和計算震波傳播時間的方法。他是抗震建築的初期倡導者。


  世界之最    世界上最深的海底窪地

馬里亞納海溝
Mariana Trench

【摘  自】大英百科全書
【中文詞條】馬里亞納海溝
【外文詞條】Mariana Trench

知識分類:地理>海洋

世界上最深的海底窪地。位於西太平洋馬里亞納群島以東。為一條洋底弧形窪地,延伸逾2,550公里(1,580哩),平均寬69公里(43哩)。 主海溝底部有較小陡壁谷地。1899年,關島東南發現內羅海淵(Nero Deep,深度為9,660公尺〔31,693呎〕)。這一紀錄直到30年後附近發現9,814公尺(32,197呎)深淵之後才被超過。1957年國際地球物理學年時,蘇聯調查船「勇士號」測到10,990公尺(36,056呎)深度。後又出現11,034公尺(36,201呎)的新紀錄。1960年1月23日美國海軍用法國製造的探海艇「第里雅斯特號」,創造了潛入海溝10,911公尺(35,800呎)的紀錄。


  英文嘜A通   「餘震」的英譯是什麼?

試著翻譯以下文字,挑戰一下自己中譯英的能力。我們將提供正確譯文,讓你可以用流利的英文向國際友人介紹自己的生活文化,輕鬆地與世界接軌。

 

等主震暫停、餘震未來前,再研判是否儘速逃離現場。

摘自:
光華雜誌1967~2001
防震保命五部曲(1999年11月)

解答 >>

Q:下列哪一項理論和地質現象無關?
A:康普頓效應

康普頓效應(1922)
Compton effect(1922)

【摘  自】大英簡明百科
【中文詞條】康普頓效應
【外文詞條】BCompton effect

知識分類:自然科學篇>物理

電子對X射線和其他高能電磁輻射的彈性散射引起波長增大的現象;這是物質吸收輻射能的一種主要方式。1922年美國物理學家康普頓把X射線看作是由分立的電磁能脈衝(即量子)組成,並把這些量子稱為光子。光子的能量與其頻率成正比,與波長成反比,因此能量較低的光子其頻率較低而波長較長。在康普頓效應中單個的光子與單個自由電子或物質原子中的束縛得很鬆的電子碰撞。施碰光子把它們的一部分能量和動量轉移給電子,使之受到反衝。在碰撞的瞬間產生一些能量和動量都低一些的新光子散射出來,散射角的大小取決於在反衝電子上所損失的能量。康普頓因這項發現從而建立了電磁輻射的波粒二象性學說。

◆為什麼錯了?
板塊構造學說 (將地球岩石圈(地殼與上部地函)分為12大塊及及幾個小塊,漂浮並獨立在軟流圈上移動的學說。)
海底擴張假說 (一種認為海洋地殼是沿著海底山脈帶形成的理論,這些山脈帶統稱為洋脊體系,海洋地殼從這些帶橫向向外擴張。)
大陸漂移 (地質年代中大陸之間或大陸相對於洋盆的大規模水平位移。)
Q:芮氏規模每增加一級代表地震震波增加幾倍?
A:10倍
芮氏規模
Richter scale

【摘  自】大英簡明百科
【中文詞條】芮氏規模
【外文詞條】Richter scale

知識分類:自然科學篇>地球科學(地理學家、地質學家)

廣泛用於地震規模的單位,1935年由美國地震學家古騰堡(1889~1960)與芮克特(1900~1985)提出。芮氏規模是對數尺度,因此每增加一個單位,代表規模(震波的振幅)增加10倍。規模接著轉變成釋放的能量。比起最初選定規模為零還要微小的地震,則給予負數。雖然這個規模沒有理論上限,最劇烈的地震不會超過9級。從1993年採用的震矩規模對於大型地震更加精確:考慮斷層滑動量、破裂面積大小、斷層材料性質。

Q:「餘震」的英譯是什麼?
A:aftershocks
等主震暫停、餘震未來前,再研判是否儘速逃離現場。

Once the initial shaking has stopped, and before the " aftershocks "begin, you can make a decision about whether to stay inside or flee.

摘自:
光華雜誌1967~2001
防震保命五部曲(1999年11月)

字典通:
aftershock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貼節錄

智慧藏學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100 台北市中正區南昌路 2 段 81 號 8 樓
電話:(02)2393-6968  傳真:(02)2393-6877
如有任何意見請E-mail至:service@wordpedia.com
©2003 Wordpedia.com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議最佳瀏覽解析度:IE5.0以上版本 800x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