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2005-09-06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5-09-06》

本期內容
  ◎來去紫禁城:小小統戰 大大內耗 
  ◎傳播線上:深耕公廣集團 點燃文化公民社會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來去紫禁城:小小統戰 大大內耗
  魏宏晉(北京大學博士生)
根據中國教育部門統計,2004年到大陸高等學校就讀的台灣學生共有1,777人,創下歷史新高。而從1985年中國各高等學校開始招收台灣學生以來,至今已有超過一萬名持中華民國護照的台灣人以「台胞證」居留中國就讀高等學校,這個數字還不包括持第三國護照,以「外國人」身分旅中,但其實還具有中華民國國民身分的學生在內。

承認中國學歷的問題在台灣國內還因政治以及維護特定團體利益的緣故,遲遲無法作出合理以及合法的行政配合措施,但是這卻阻絕不了血液中原本就流有冒險基因的台灣人渡海尋求新天地的可能,在母國當權者的冷眼蔑視以及彼岸的歧視下,生存於夾縫中向對岸挺進。這何嘗不是台灣人一貫不畏強權、維護自由權利的決心表現?請叫我們為勇敢的台灣人!

謝謝鼓掌以及噓聲!

國內在野黨相繼來中國與共產黨尋求合作,企圖挽回一點政治市場價值。共產黨也樂於做順水人情,以台灣水果免關稅打前鋒,繼則又宣布調降在中國的台籍高校研究生學費,一點蠅頭小利就讓在野人士樂不可支,回國後拿著馬尿當香水賣,人家給一毛,硬是向國人邀功,以為拿到黃金萬兩。而我們的阿斗執政黨也小鼻子小眼睛,世面見得少又愛現世,一句「統戰」就概括了老共所有的「苦心」。共產黨對於台灣的任何示好本來就是光明正大地「統戰」!你罵人家「統戰」,他們還會很高興地謝謝你對「祖國」用心良苦的心領神會哩!

於是共產黨丟根骨頭,就讓國內腦滿腸肥的政治相撲手們圍在小圈圈裡又推又拉,逗得他們笑哈哈。而夾在其間,最有發言權力的旅中台灣人卻只能晾在一邊,安安靜靜聽著政客們胡說八道,然後搖頭苦笑。

中共對台統戰效果越來越顯著,並不是他們研發出什麼驚人的新招,而是台灣近年來鎖國閉關,自食惡果。中共方面只要有個風吹草動,就可以讓台灣內部黨同伐異,亂上一陣,內耗一頓。

有一家定位為很「台」的媒體,針對中國調降台生學費的政策發表社論指出,中國這項做法是「不惜國庫負擔成本的統戰策略」、「每年前往歐美、紐澳及日本等國求學的台灣年輕人,幾乎都是數以萬計,那些國家對於留學生的學費收取標準,從來就是同一額度於本國學生」。

這樣為了政治目的,卻不顧實際而編造「證據」的胡言亂語,竟然出現在社論裡,我們不知該哀嘆台灣媒體水準越來越差勁,還是報人的格調越來越低了。

首先,到中國讀書的台灣研究生每年約千人,要說中國調降學費會「加重」其國庫負擔未免太瞧不起人。每個人降萬把塊人民幣學費,中國國庫每年為「台灣同胞」多花千把萬人民幣,不過是其九牛一毛而已。他們如果連這點錢都拿不出來,那也別談「統戰」,連吃統一泡麵都有問題。許多台灣人對於中國的想像都還留在上世紀60年代,國民黨進入21世紀倒台,但是其宣傳「大陸同胞啃樹皮、吃草根」的時代印象卻仍深入人心,被現在許多台派同胞奉為圭臬。全世界都看到中國在崛起,瑞士高級手錶現在有一半銷中國、雙B轎車每年在本地賣出數萬台,這些事實卻都還看不進許多「愛台灣」的台灣人眼裡。

再者,為了論證中國的「別有用心」,這篇偉大的「社論」竟敢公然說謊,編出「歐美、紐澳及日本等國的學費收取標準等同於本地生」的謊言誆人。台灣是個開放的社會,留學過歐美的人數何只數十萬?這樣的鬼話都能拿出來胡扯,真令人生氣!歐美英語系國家從來外國人學費都比本地人高3倍左右。美國高校收費以州內、跨州以及國際學生等為區分,連跨州就讀的美國籍學生學費都比本州學生高。硬說在其他國家學校就學收費平等,如果不是笨就是別有用心!

這樣的立論偏頗的社論,雖然假惺惺呼籲「開放中國學歷認證」,「歡迎返鄉以獻所學的台灣囝仔」,但卻影射留學中國的台灣學生「不乏具有泛藍背景的國民黨、親民黨及無黨籍公職人員」,好像來中國的都是「統派的共匪同路人」似的。自以為是的台派人士矇眼寫稿,胡亂為人定性劃身分,現在的中共都已經沒這麼野蠻。

來中國留學的台灣人也許在國內政治上支持泛藍的較多,但要說這些人都是「統派」,事實可能不是大家想像的這回事。這兒有不少參加過國內民主運動的朋友,犧牲和貢獻絕不比現在當權和迎合當權的人士少,他們為了明日更廣闊的台灣來中國找出路,卻一再被國內獐頭鼠目之輩羞辱,歷史一定會記下這些是非對錯的。

很遺憾的,對中問題不求長進的不只當權人士,做為支撐民主政治的棟樑──在野人士──也沒有更清楚的腦袋和深遠的謀略來看待事情。我們看到在野黨「感謝」中國的政策!人家的政策有什麼需要你該感謝的?難不成是附庸國對宗主國的「謝主隆恩」﹖而執政黨更離譜﹐以同一邏輯逆向思考﹐竟說「台灣學生與大陸學生同等收費是中共早就該做﹐而且應該做的」。連中共借教育收費平等將台灣學生隱含視為「本國人」的意思都看不出來﹐這樣還敢夸言堅持追求「台灣主權獨立」﹐真是丟人現眼。

台灣學生和中國本地生「享受」同等高校收費其實對台灣學生影響不大﹐有人誇大說一年省20萬台幣﹐根本胡扯。去年北大已經調降台生學費一半﹐文科生省約6萬台幣﹐其他的完全沒變。而中國雖然說要把台生的收費和本地生一致﹐但在實務上還是口惠不實的政策。因為本地的自費生還很少﹐他們的學費交多少都還是「據說」的﹐到底標準為何﹖天知道。因此﹐今年北大對台生還是依去年標準收費﹐不是傳說中的再降一半。

至於宿舍﹐要住留學生宿舍的﹐還是得按坑人的費用交錢﹔當然﹐你願意住要上公共澡堂的本地生宿舍也可﹐那本來就是跟其他人交一樣的錢﹐不會多被收錢的。

閉守門戶的台灣似乎已經失去反應和思考的能力了﹐什麼都是政治﹑政治。下次要炒作在中國留學的台灣學生新聞時﹐請來問問真的長期待在這裡用心看中國的台灣人的意見﹐不要信口開河﹑胡亂開砲好嗎﹖這樣真的很丟人耶﹗
(回目錄)



傳播線上:深耕公廣集團 點燃文化公民社會
  傳播學生鬥陣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這是智慧的年代,也是愚昧的年代;

這是信仰的紀元,也是懷疑的紀元;

這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

這是希望之春……──狄更斯,雙城記

大家耳熟能詳《雙城記》的開頭,卻也是形容台灣媒體現況的註腳。市場過度競爭、衍生之媒體亂象,逼使閱聽人開始反思,什麼才是我們要的媒體?民間聯盟團體大聲疾呼媒體自律,因為市場機制迫使媒體主管參與所謂的公民論壇、民主體制下要求政府正視媒體亂象並起而監督,種種由下而上的能動力,正是公民意識抬頭的力量,獨立而超然,不容商業或政治力干預,這便是公共性的生成,即是公民社會建構的契機。

日前政府終於收拾搖擺不定的政策,決定將華視公共化,並撥予公視集團兩年92億特別預算,其中57億多投入未來兩年公視的硬體建設,34億多投入軟體建設,對於長期致力於推動公廣集團以及培養台灣影視文化的公共電視來說,具有相當重大的意義。此項特別預算其實標誌整個台灣數位電視產業的發展關鍵,其中62%將用來建置DVB-H行動電視、無線數位第二單頻網、高畫質數位廣播頻道HDTV、數位資料庫;可望在預算案通過後的一年內完成建構;另外38%則做為軟體建設經費;未來公視將增設四頻道:境內外語頻道提供外籍人士、外籍配偶和勞工服務,開拓國人視野、學習尊重多元文化,公民美育頻道提供文化藝術節目,兒少頻道提供優質的兒童節目,海外國際頻道則希望提供國際瞭解台灣風土文化、財經、旅遊資訊,成為對外宣揚本國文化意識的窗口。

然而此一預算卻非列於新聞局本部的預算之下,而是納入新十大建設的特別預算案「國際藝術及流行音樂中心」項目中,雖說對於推動數位電視產業有宣示作用,但對於公共廣電集團的長遠規劃並未見執行的決心;一波特別預算無法彰顯政策的深謀遠慮,沒有經常性預算的結果是使得公廣集團中途經費告罄、更甚者政治力介入經費預算牽制公視裁量運作。尤值年底選舉期日已近,華視民股尚未收回、亦尚未捐贈公視基金會,竟有轉型(新聞台)之可能,諸種作法與專家學者所研擬之規劃多所出入,更遑論有待審議的「無線電視事業公股釋出條例草案」,並未明定政府編列預算購買華視股權,使華視完成公共化。

放諸長遠視界,並參見政大新聞系翁秀琪教授於自由時報「論無線電視數位平台」一文,可知無線電視數位平台(無線第二單頻網+第一單頻網)需建構於以公共化為主之規劃中,提供全民另一種「價格」與「內容」上的選擇,以平衡有線商業電視、創建國家的文化主體性;並發展出如同日本NHK、英國BBC或如韓國影視文化產業的品牌與產值。

舉例來說,算算韓國MBC製作之《大長今》的經濟效益,從電視劇影音產品、食譜、飲食、觀光,種種授權的食補商品,其經濟效益之驚人,亦帶動韓國電視劇大量輸出,去年外銷擴大到整個亞洲地區,高達1千6百萬美元,折合新台幣將近5億,這僅是單單一個MBC電視台的戲劇節目產值。但韓國的成功並非僥倖,《大長今》一集的製作費約10萬美金,為了重現17世紀朝鮮中宗時代的生活方式,劇組人員特別搭建了一整座村莊;當然,這一切精彩呈現的背後,是政府文化部門有計畫地扶植影音產業,提供融資機制,並且透過基金會投資電視、電影公司,此外,更以租稅減免等各種手段設法讓大量民間創投資金挹注於本土的影視文化產業,甚至不惜對抗好萊塢片商壓力,10年來堅持採取進口影音產品的配額制度,長期投注相當心力與資本才終得以保存豐厚的本國歷史與文化。由此經驗看來,公共電視亦並非全然菁英與小眾,低估閱聽人品味與短視近利的結果,很可能錯失建構優良文化社會的轉捩點。

健全完整廣電結構、制衡市場失靈,同時嚴防政府藉機以意識型態政黨力量的介入,唯一仰仗者即為健全的公民社會體制。這筆特別預算帶給我們的省思,應是落實公民近用媒體、參與媒體表達意見、形成集體意識捍衛自身權益,未來數位媒體的整合匯流將在生活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唯有透過公共媒體形成的公共場域和信任,才是邁向成熟民主社會的契機。

1.「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媒體改革在台灣社會中面對什麼樣的挑戰?

2.面對未來也許成立的公廣集團和數位頻道,有何建議或想法?

1.記者節前夕,一項調查發現,記者每日平均工時高達11.13小時,長時間工作、獨家和獨漏的壓力、無法正常擁有家庭生活等因素,造成記者偏高的離婚率,以及近4成記者疑似罹患憂鬱症,有人每天得按時吃抗憂鬱藥物。

小編媒批:苦啊!11年前記者志士們為新聞自由而走;如今媒體是自由了,泛濫的媒體卻令市場失調,致使記者工作環境日趨惡劣。

2.為因應新聞局審查委員會的要求,7家新聞台的自律委員會機制昨天啟動,未來新聞台的新聞,至少經過5層把關監督或自律;由各頻道代表組立的「新聞自律委員會」,未來每月接受「諮詢委員會」備詢一次。另外,新聞局於29日公佈「衛星廣播電視事業換照報告書」。針對此番引起軒然大波的審照案,新聞局重申維護公民收視權益之決心,並期待外界勿將審議結果聚焦並上綱至「新聞自由」層面。

小編媒批:一如傳鬥編輯室先前所言,「這次執照審議的法令與過程的確不完美。但我們正可以藉此爭議,開始討論如何建立一個更公平與合理的媒體管理法令,而不是封殺這種思考」。新聞局已將換照報告書公諸於世,該是公民行動的時候了。請您一同關心這項議題,為我們的媒體把關。

3.前新聞局長林佳龍承諾在新莊成立「國家電影文化中心」﹐但這個計畫延宕至今。新聞局電影處處長周蓓姬昨天強調﹐電影文化中心的規畫案仍在研議﹐預定地落腳在新莊﹐只是考慮如何以最妥適﹑效率與精準的方式﹐使未來「國家電影文化中心」發揮最大功能。姚文智表示該案還在評估﹐成立電影文化中心重要是軟體設施﹐新聞局為檢討當前公共空間閒置問題﹐必須審慎規畫。(中時)

小編媒批﹕不知讀者你可曾看過《廣島我愛》﹖這部經典老電影又於近日重新發行DVD版本﹐重新邀請女主角回憶拍片時的點滴。當別國在為保存自己文化而努力時﹐我們早期的國片如《梁祝》﹑《兒子的大玩偶》等﹐卻還放在那陰冷潮濕的儲藏室。如此﹐又怎能振興電影﹖
(回目錄)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本報誠徵閱讀經驗分享,歡迎教師、家長及學生分享經驗,題材包括如何推動學生閱讀、啟發學生閱讀興趣、學生閱讀心得或小書評,文長500~1500字皆可,投至fiveguys@ms19.hinet.net,凡經採用,敬奉薄酬。

(回目錄)



參觀立報:
http://www.lihpao.com
寫信給小編e-mail:
fiveguys@ms19.hinet.net
立報地址:
台北縣新店市光復路43號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