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的鑽石地帶——古往今來話城中
光緒元年(西元一八七五年),台北府城剛建立之時,今日的城中區(當年的城內)是一片水田,僅有田寮和竹圍點綴起間而已。跟艋舺(今萬華)、大稻埕(延平區)、大龍峒(龍山區)比較起來,是個發展較遲的地區。誰能料想到百年之後,城中區成了台北市最熱鬧、最繁華的地帶,不僅是台北市民購物和娛樂的中心,也是政治、經濟、交通和文化的重地。台北市二百萬市民每天最少有一半的人要擁到城中區,周末和假日,更是車水馬龍、行人如織。
漢人之來
清康熙以前,城內不僅一片荒蕪,並且完全為蕃社平埔族人所盤踞。直到康熙四十七年(西元一七○八年),福建省泉州人士陳賴章攜眷來到台北盆地開發後,才開始有漢人居住。
光緒元年時,欽差大臣沈葆楨向清廷奏請在台灣設一府三縣,並決定在台北建立府城。光緒四年,台北知府陳星聚訂下了築城計畫,他向官民募捐,除了自動捐充的水田外,對於方一丈的上田以一兩、中田以八十錢、下田以六十錢的價格收買。
光緒五年,築城工事開始動工,前後費了三年多的時間,到光緒八年三月才告竣工。
城壁的中堅,築土砂作堡壘,外面用石材堆砌。壁高一丈五尺。雉堞的垛高三尺,連壁共高一丈八尺,厚一丈二尺。城堞建有大道可通行人馬。城的四周:東畔(今中山南路一帶)四百一十二丈,南畔(今愛國西路)三百四十二丈,西畔(今中華路)四百一十二丈,北畔(今忠孝西路)三百四十丈,總共城圍一千五百零六丈,約合五公里。
五城門現存四門
城緣築有五個城門:東門(景福門),通錫口(今松山),現尚存於原址。西門(寶成門),通艋舺(今萬華),在日據時代因為修築鐵路而被拆除。南門(麗正門),通景尾(今景美),現亦存於原址。小南門(重熙門),通枋橋(今板橋),現存。北門(承恩門),通大稻埕(今延平北路),現存。
※摘自【光華雜誌中英對照知識庫】1979年09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