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南方 20051122】和番親事——在韓國的生活經驗 ( Ruwoan)
南方電子報  
讓商業邏輯下失去戰場的理想在網路發聲  
今日主題文章

※ 以下文章均不代表「南方」立場。歡迎點選文末連結參與討論。如有正式回應,希望南方電子報刊出,請註明「投稿」寄到投稿信箱: editor@esouth.org

和番親事——在韓國的生活經驗

作者: Ruwoan

◆五種語言的婚禮

有時候我會想,如果沒和他結婚,我們是不是都能在自己的國家,各自組織一個美滿的家庭,過快樂的日子?但是如果沒和他結婚,我們的生命或許都會為未完成的戀曲抱憾。故事要從我去美國留學說起,二十三歲那年我到美國中西部一個台灣留學生很多的學校念書,可是和台灣男子的緣份在不經意之間差肩而過,而我卻和一個韓國留學生結下了情緣.在那兩年半苦讀的留學生活裡,幸虧有他鼓勵,有他相伴,我才能熬過許多艱澀的日子。他憨厚老實而近乎古板,他凡事腳踏實地,求真求美。他擅於攝影,喜愛音樂,為電影瘋狂,他可以從柯波拉講到高達,從柏格曼談到侯孝賢,每一個導演、每一部電影都在他的眼裡閃亮。他對電影藝術的執著和喜愛與他古板的外表,一點也不諧調,但是當他侃侃談述他的理想和抱負時,又是那麼的真誠可愛。就是因為他的率真,讓我覺得有他相伴是我的幸福。

當我們決定結婚的時候,我想雙方父母的夢想同時都被兩個固執的人粉碎殆盡,一個是家中寄以重望的長子,一個是從小被寵的么女,長子也好,么女也好,在學校的表現都不算差。當父母送孩子出國念書的時候,總是希望孩子學有所成地歸來,並且有個光明的未來。我們雖然不負眾望把書唸完,可是我們選擇的伴侶卻是那麼叫人失望--一個蠻夷嚼舌的外國人,想要暢談也難.在我們多次的爭取之後,兩邊的父母終於勉為其難地讓步,雖然不滿意,但是為了血濃於水的親情,他們還是在台北和首爾兩地,為我們舉辦婚禮。

延伸閱讀

◎在韓台灣婦女同心會

◎無藥可醫的兩種韓國病(慶德)

◎都市吟遊─韓國散文家李姬秀專訪(袁孝康)

◎女人化妝(周芬伶)

◎透過食物,她們改變社會-韓國姊妹的活力與行動(黃淑德)

訂婚後的第二年我辭掉公家機關的留學生荐派工作,拋棄鐵飯碗來到他的故鄉投靠我的“愛情”,從此開始我的“和番”生活。在首爾婚禮之前,我才發現韓國人是一個喜歡白色的民族,禮堂的佈置用白色的花`白色的蠟燭、白色的步道,新娘頭冠和捧花是白的,甚至連喜帖和賀禮也全都是白色的。喜事用了這麼多白色,感覺上怪怪的,於是我要求依照中國人的習俗把能換的都換成紅色,他笑我“保守”,既然要舉行西式婚禮穿白紗禮服,為什麼還在乎顏色的傳統意義。當時我以爸媽和外公、外婆為藉口,深怕長輩不能接受。然而事實上,我想要的是一種我所熟悉的喜氣,但是卻忘了我人已經不在自己的國家,婚禮的顏色其實只是我領略兩國文化差異的開始。

我們在台灣訂婚和公證結婚,他們全家、爸爸和媽媽的所有親戚都集聚台北某餐廳。喜宴上年輕人以英語交談,雙方家長以日語溝通,婆家的人講韓國話,娘家的人國、台語混著說。五種語言的婚禮,有親友的祝福,也有爸媽的百感交集。之後開始有人以“和番”來笑說,我不知道該說介意還是不介意,我的婚姻在親友中頗受矚目,擔心我的婦女地位的人比關心我婚姻是否幸福的人還多,這和”韓國男人會打老婆”的盛名有關,十五年過去了,我的婚姻與家暴沒有連線,或許我該說聲”萬幸”吧!

◆白色的韓國新年      

我們婚後和公婆一起住了兩年半,那是我體驗韓國生活的最深的一段歲月。公公曾在國安部擔任要職,?正熙總統在世時,每個星期到青瓦台向總統報告韓國經濟概況的人,不是經濟部長而是我的公公。國安部長在刺殺?總統之前曾告訴我公公,只可惜我公公以為他只是發發牢騷並不當真。要不然他或許可以阻止悲劇的發生,歷史也就會不一樣。新總統全斗煥上台後許多?系高級官員被迫退休,公公也是其中一員,當年他才五十一歲。?正熙在位期間韓國只慶祝新歷年不過舊曆年,新總統就位之後,有一半以上的韓國人恢復過舊曆年的習俗,但是公公的行事作風還是跟當公務員一樣只過新歷年。

台北大學法學系、台灣法學會、21 世紀憲改聯盟

21世紀憲政改造論壇

第二場 全球化趨勢下的人權保護

自20世紀末全球民主化的潮流形成後,各新興民主國家紛紛進行憲政改革,甚至制定新憲。我國過去十年來也有過七次修憲,不過主要還是受限於當時政治環境的困境,僅針對國家體制修改。

但是,憲法應該是國家發展方向、基本國策與目標的決定;應該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許多社會問題都應該在憲法上找到相關的依據。

為兼顧全球新興憲政發展及我國現況的需求,我們認為應該要推動憲政教育與憲政改造運動,透過學者論壇,讓學者與人民經由對話與探討,一一釐清我國憲法的各個問題,進一步提出未來憲政改革的方向。

從法國1789年的人權宣言、美國1791年的聯邦人權法案以來,基本權的概念隨著時代的演進而有新面貌。

人權清單的補充與擴張在21世紀的現在,面對全球化的問題,人權保護的內容應該有怎樣反省和調整?

邀請社運工作者和憲法學者進行務實的對談,談清楚問題和可能的解決之道…

時間:11/27(日)上午9:30到12:00

地 點:台北大學國際會議廳(台北市民生東路三段六十七號資訊大樓)

主持人:吳庚教授 (前司法院大法官)

與談人:
李震山教授(政治大學法律學系)
周志宏教授(台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研究所所長)
顧玉玲秘書長(台灣國際勞工協會)
陳瑤華教授(東吳大學哲學系副教授,人權學程主任)

請於11/25前,回傳報名表至02-23897983或service@21cra.org.tw,或上網報名,以便統計人數準備資料,謝謝!

詳情請見

公公沒有宗教信仰,過年不拜神只祭祖。婆婆是天主教徒,每天清晨都會到教堂去.但是新年那天要張羅的事太多,實在讓她出不了門。公公是個慎終追遠的人,除了三節和祖先忌日之外,連重陽節也要祭祖。而一年當中,以新年祭祖最重要。通常前一天傍晚,家裡的女成員就在廚房開始洗手做羹湯,韓國人普通時候燒一鍋湯,炒個肉,煎條魚再從冰箱拿出各種各樣的泡菜就可以開飯。但是祭祖的供桌上絕對是非常豐盛的。煎煮炒炸多種傳統烹調和糕點、水果均備,而且每道菜的位置還要依照書上的說明來擺置。許多留學生撰文說韓國飲食簡單少變化,我想她們是因為平時在學校餐廳吃的便餐菜色不多,寄宿家庭平日也清淡飲食。如果在傳統家庭過一次年,就知道韓國人的菜餚其實沒有口傳中的單調。當然如果有機會參與廚房工作,你大概也會了解君子為何要遠離廚房了!

韓國人祭祖不在宗祠,公公家祖先沒有公媽牌位,祭祖時在客廳擺一個屏風,屏風前放一個矮桌(祭祖時當供桌,吃飯時當飯桌,讀書時當書桌!),燭臺、香爐和木製牌位。牌位上沒有刻任何字,公公在祭祖前以毛筆在宣紙寫上祖先名諱,再貼在牌位祭拜。儀式完後把紙燒掉,所有的器皿再收回櫃子裡,等到下一次祭祖時再拿出來。祭祖時公公帶領家中男成員跪拜三次,白飯、熱湯和熱水分三次從廚房端出上桌。公公每跪拜一次就移動筷子的位置,祖先享用的次序大概要跟著筷子走吧!男人拜完後婆婆和女眾跪拜一次,先生把每道菜都切一點放小盤子上,然後連香爐放在院子裡,整個儀式就算完成。(還想繼續享用人間美味的祖先,請移駕庭院戶外派對!)女兒曾問婆婆為什麼祭祖時男人先拜,女人最後才上場?為什麼不一起祭拜?為什麼男人拜三次,女人一次?婆婆很委婉地回答因為客廳不夠大,所以才要要分兩梯次。但是她並沒有說明為什麼男人跪拜三次,而女人只有一次。我想這是許多韓國女人都不願碰觸的問題,婆婆不明說,我們也知道這當中的無奈。

祭祖完,晚輩向長輩行大禮賀新年,長輩會給晚輩壓歲錢。韓國人不用紅包,婚喪喜慶一律把禮數裝在白色信封裡。我從台灣帶來的紅包,對他們而言是一種文化驚艷。親友對紅包袋都會讚美一番,但是送他們一疊紅包袋,卻是束之高閣從不見他們使用。白衣民族畢竟還是喜歡白色的,但是小孩子的韓服有附帶一個多色彩的福袋,大人把壓歲錢放在福袋裡給小孩。我一直不懂為什麼給小孩的是彩色的福袋,小孩長大以後,顏色都不見了,只剩下白色.白色的新年,白色的賀禮,白色的民族!

賀年後,矮桌搬到客廳中間,人多時再加一張矮桌,一堆人圍著坐在地板上吃團圓飯?剛才祭祖的佳餚現在祭自己的五臟六腑,所以菜餚為麼要豐盛,聰明的人這時候就會找到答案!聽說有些家庭如果祖先特別多,幾乎每個月都要祭祖。對男人而言是每個月一次家庭聚會;對女人而言是每個月一次勞動服務。韓國現在職業婦女越來越多,體貼婦女的烹調代理公司應聲而設。沒時間煮大餐的人提早訂購,菜餚就會準時送上門.不過負擔得起這種消費的只有金字塔頂端的家庭,一般人還是親自下廚料理。韓國菜複雜的烹調我這個外國媳婦是無法獨掌大廚的,不過光是當個廚房助理就已經夠累了。我們移居加拿大後,就遠離了這些繁文縟節和勞動服務,有時候還有”落跑”的感覺。我們離開韓國一年後小叔的婚姻破裂,現在能在廚房幫婆婆的人手就更少了。新年或祭祖時,我打電話回去向婆婆說對不起,人在外國路途遙遠無法回去幫忙,她總是說現在家裡人口簡單,飲食也簡單。言語之中充滿人不團圓的感嘆,而這也是所有移民家庭的缺憾,或許下次孩子放假時該?他們回去,再和公婆過一次傳統的‵白色的韓國新年!!

◆孩子讓我成為沒有名字的女人

電影 ”The Sisterhood of the Traveling Pants“ 裡,
卡門和爸爸的未婚妻還有未婚妻的拖油瓶女兒在禮服店試穿禮服,
爸爸的未婚妻和店員提到卡門時,都說”另一個女孩”
卡門於是生氣的大叫 ”卡門,另一個女孩叫卡門!”

每個孩子出生後,父母都會絞盡腦汁給孩子取個好名字,希望孩子平安長大,一生順利。我以為這個名字在學校、在職場、在銀行、在戶政單位人走到那裡就跟到哪裡。但是天曉得生完孩子以後,我居然會變成了一個沒有名字的女人。大家不再我叫的名字。女兒還沒命名之前我是”孩子的媽”,女兒有了名字之後”承妍的媽”是我的代號!沒錯,我是承妍的媽媽,升格作母親讓我欣喜,同時也開始體會為人父母的辛苦。但是我是有名字阿,這個名字是父母為我的取的,為什麼就不再用了?”承妍的媽”讓我覺得置身在遠古的保守社會裡。我一直認為異國婚姻應該是融合兩國的文化,而不是一方遷就另一方,保留名字就像是保留文化。只可惜婆家的人和我的想法有落差,當我希望大家繼續叫我名字時,這在婆家幾乎掀起一場”文化大革命”!

為了那”消失”的名字我難過許久,公婆後來決定改口叫我名字,相信他們內心裡多少有點”文化遺憾”。我的”正名風波”一直讓先生耿耿於懷,他告訴我韓國人不習慣叫名字的,在美國唸書的第一年就很不習慣直呼指導教授的名字。他大學的時候常想以後有女朋友時要叫她”Somewhere over there”,(意思是望她長相左右,但是不要太煩!)可是沒想到他眾裡尋芳的結果,竟是碰到一個講話很直接的台灣女子,他笑稱自己想避開山中的老虎,卻遇見了狐狸。如果我是韓國女人,那麼就沒有這些稱呼的問題,韓國女人很自然就能接受”孩子的媽”的稱呼,因為她們已經習慣了,而我不但不習慣,還覺得彆扭。後來我發現,不但女人沒有名字,連男人也沒有名字。左右鄰居女人都是”孩子的媽”,男人全是”孩子的爸”,夫妻間叫對方”Yobo”(好像英文裡的”Honey”)也不叫名字的.原來,韓國人生了孩子之後就該”隱姓埋名”!

然而韓國這種”隱姓埋名”的風俗究竟是不是一種禮貌,在我心中總是一個問號。先生的外婆在女兒出生前過世,舅舅將外婆和外公合葬。我們後來去掃墓時,看到墓碑的正面上刻有外公的全名,外婆卻只有出生地與姓氏沒有名諱.但是墓碑的背面卻刻上所有子孫的全名,包括女婿、媳婦、外孫、外孫女等外姓姻親一個名字也不遺漏,卻獨缺外婆的名諱.我真的很痛心,外婆只有在婚禮那天見過一面,我從來不知道她的名字,也無法從墓碑上得知.如果說韓國人有小孩以後就要”隱姓埋名”,那麼往生以後男人留下了名字,女人為什麼還要繼續做無名氏?一個為家庭子女終生付出的韓國女人,真的甘心在黃泉下也沒有名字嗎?

掃墓回來後,和先生提到將來我往生後請刻上我的全名,而不是只有”台灣黃氏”。他笑著說這該跟我孩子交代才是,不過這也提醒他韓國傳統裡不重視女性的一面,他問婆婆以後要在她的墓碑上怎麼刻字,婆婆回答那要看當時大家都怎麼做.感覺上婆婆是希望保有全名的,只是說不出口,所以才說要看別人的做法.然而婆婆為什麼不敢直說呢?婆婆是個很活躍的女性,在外參加各種活動,在內包辦所有家務,兼換燈泡、修理家具,做起事來還不輸男人。只是面對傳統某個角落的時候她,卻得看丈夫和兒子的臉色。傳統有時候是個包袱,現代人在面對背與不背的抉擇時,有時很難取捨。

後來,我在韓神大學教中語會話時,和學生討論過這個問題,出乎意料的是男學生的反應比女學生踴躍。有男學生告訴我,他去修”女性學”後,覺得應該尊重女性的意願,女性想被人怎麼稱呼就依照她的意思,女性往生以後墓碑也應刻上全名以示尊重。但是讓人跌破眼鏡的是,有一個女學生說戶籍謄本上已經寫有全名這樣就夠了。事隔多年,不知道那位修”女性學”的男生,是否依他所說的對待女性,而那名滿足於戶籍謄本的女生,是否安居於傳統的生活裡。

束縛韓國女性的不是男人,是女人自己,”孩子的媽”要走的路還很遠!

[留言 / 轉寄]

 
投稿文章摘要
 

回應94.11.11台北市議員陳永德議員等之記者會「平宅≠精神病患集中營」

作者: 王榮璋 (民進黨不分區立委)

平宅中所衍生的問題多元,政府的住宅政策規畫導致貧窮社區的集中,住民因家戶的低所得及對住宅的需求而進住,然相較於一般大眾來說,他們所得到的社區資源、承受的社區汙名化及身處其中的窘境,仍然無法幫助他們有足夠的起跑點,無法成為其跳脫貧窮的墊腳石,反而掉入一代代的低社經地位循環中。更遑論低收入戶多伴有老病、多種身心障礙、家庭破碎,教育、醫療機會不足等問題,尤以整個平宅已遭貼上犯罪率高、髒亂不潔等標籤,社福支持尚不足以使其脫離貧窮循環的困境,社會的歧視排斥無疑是雪上加霜。況且,並沒有任何研究結果顯示出精障者與犯罪率有直接關係,「精障會導致犯罪」這樣的結論絕對無法被支持!

[留言 / 瀏覽 / 轉寄]

 

子女稱姓改革的結構性問題

作者:陳在紳(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育研究所學生)

行政院會通過民法親屬編部分條文修正案,對民法親屬編有關子女稱姓規定,調整台灣社會自民法施行以來「子女從父姓」原則,修訂為「改由父母雙方約定從父姓或母姓」,對於兩性平權可謂一大突破。也突顯了國內日益顯著的單親媽媽、原住民母親及外籍媽媽現象。但這項改革的意涵為何?

[留言 / 瀏覽 / 轉寄]

 

【編輯室報告Ⅰ】南方新平台帳號申請與使用說明

南方新平台終於快正式推出了。新平台有更好的會員機制與開放討論的
架構,歡迎大家來新平台測試。繼續閱讀……

【編輯室報告Ⅱ】讓基層的實務工作者在南方平台彼此看見

※請告訴我們第一線工作者的部落格位置,協助我們彼此交流繼續閱讀……

主題文章摘要

如果我是韓國女人,那麼就沒有這些稱呼的問題,韓國女人很自然就能接受”孩子的媽”的稱呼,因為她們已經習慣了,而我不但不習慣,還覺得彆扭。後來我發現,不但女人沒有名字,連男人也沒有名字。左右鄰居女人都是”孩子的媽”,男人全是”孩子的爸”,夫妻間叫對方”Yobo”(好像英文裡的”Honey”)也不叫名字的。原來,韓國人生了孩子之後就該”隱姓埋名”!

然而韓國這種”隱姓埋名”的風俗究竟是不是一種禮貌,在我心中總是一個問號。(本文責任編輯:周馥儀

 

活動訊息:


海嘯援助串連

搶救惠來遺址 連署
「缺角的文化,嘉義如何能更好?」---「嘉義郡役所」參選宣言
雲門舞集2005秋季公演《狂草》幕後導覽及座談(11/26)
南庄秀異美學cafe展演訊息(11/27)
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 2005蔬果嘉年華(11/27)
第七屆土地關懷營:人文與自然的對話──走入鰲鼓的田野(2006/2/3-2/5)
日本?茂建築師演講會:「建築作品與人道主義行動」熱烈登場,報名從速!(11/27)
中研院歷史語言所:第十五屆歷史研習營(11/27截止報名)
恢復課稅不可以「課多少、補多少」:頭家,咱來提案公投
2005青年文學會議招生--異同、影響與轉換:文學越界學術研討會(報名至11/30止)
殖民時期現代化的真相論壇(11/27)
「WTO為什麼對你那麼壞?」全台校園巡迴放映會(11/21-12/4)
雲林縣社區刊物編輯人才研習(11/27)
紫蝶生態一日研習營--台北市溪山國小場次開放一般民眾個人報名!(11/26)
台北探索館近期活動
《K24》台北場預購優惠開始!! 最優質的演出與研習工作坊推薦給您(1/20-1/22)
「一人一筷、健康愉快」活動正式開跑了! (-2006/4/30)
臺北與海洋文化國際 學術研討會(報名至11/30止)
國家地理頻道:2005“ Yellow To Me”攝影大賽(-11/30)
第十屆國際衛生暨外交事務學生培訓營(報名至12/25)
a-ha 客家藝術節(11/5-12/26)
台灣蝴蝶保育學會「2006斑斕四色-斑蝶輯」月曆,限量3000本典藏義賣。每本160元優惠價,買5送1唷!(11/30前)
史料室書寫工作坊-化孤獨為力量,從書寫談起!(11月)
史料室細說女人映像--玩法女人百分百(11月)
不滿族 777 行動(-12月)
如何幫助孩子走出學習壓力的宿命?人本提供書籍供索取
《地動的花蕊》台灣九二一地震社區重建的故事~慎重出版
支援「救狗誌」TNR小組,募款串聯行動!
《文化研究》創刊號發行並歡迎來稿!
史明:「人類社會的形成與發展講座」(9/25-12/18)
性別平等與勞動階級學術研討會——資本主義下的勞動 徵稿啟事 (11/26-11/27)
ㄊㄚ快樂所以ㄋ一ˇ快樂,2005動物影展邀請ㄋ一ˇ邀請ㄊㄚ
中山醫學大學第一屆台灣語文暨文化研討會 徵稿啟事 (12/20截止)
靜默.行動.守護樂生
差事劇團2005年度公演作品:島遊《浮沉烏托邦》巡迴公演
2005秋季影展 國族與女性:愛爾蘭經驗
社大文庫《不要叫我外籍新娘》,左岸九月感性上市
樂生院病友搬遷模擬短片
2005「第二屆紫蝶保育義工」培訓(7月-12月)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國際海灘廢棄物監測計畫」徵求全台各地團體共同參與 ~
◎台灣竹筏文化調查計畫」~志工徵求分區說明會(4月-12月)
【公益100】讓公益團體使用免費的公益信箱

捐款公告


◎ 感謝陳豐偉捐贈稿費 1000 元。
(2004/12/23)
◎ 感謝陳豐偉捐贈稿費 1000 元。
(2004/12/30)
◎ 感謝陳豐偉捐贈稿費 1000 元。
(2005/01/06)
◎ 感謝陳豐偉捐贈稿費 1000 元。
(2005/01/20)
◎ 感謝潘忠政捐款 3000 元。
(2005/04/12)

◎ 南方需要您的捐款
◎ 直接進入南方信用卡線上捐款

請用南方免費撥接

電話號碼(第一線):
  • 全台灣(苗栗、台東、金門除外):4066-1234
  • 苗栗地區:4266-1234
  • 台東、金門地區:4666-1234
電話號碼(第二線):4496611
撥接帳號、密碼:esouth
初學者學習網頁
南方免費撥接協助 921 災區組織生存

 

給南方建議:(看別人的建議)

大名:
信箱:
網址:


秘密留言

南方電子報
出刊日期:2005/11/24

創刊: 1995 年 5 月 24 日
執編周馥儀 宋明珠
編輯群
方昱 吳易澄 貝爾‧傑 徐江屏 陳毅峰 傅鉛文 管中祥
顧問張育章 張釗維 陳文瀾
創辦人陳豐偉
編輯部信箱 :: 首頁
訂閱∕退訂南方電子報
姊妹報:南方人文報
閱讀來稿:blog 模式∕南方文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