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惠敏
直到今天,黎巴嫩的天空仍是烏煙籠罩,在台灣的我們,也許遠到聽不到揪心的戰機、砲火聲,聞不到焦黑屍首、燒毀物品的污穢味,仍不免看到一幅幅怵目驚心的畫面:母親對死去孩子的哀慟、男女老少在鏡頭前的驚懼、殘破不堪的斷垣殘壁,與背後支持的美國如出一轍,以色列將其炸毀人民家園、民用設施的攻擊行為稱之為「正義」,死傷的軍人、平民以及流離失所的難民、孤兒不斷增加,以色列仍毫無鬆懈的持續破壞黎國對外交通,甚至是國外物資援助的管道。
以色列的攻擊不僅僅造成無數人民的死傷、當地民用設施的毀壞,也徹底的摧毀當地環境,這一場戰爭,被稱之為「綠色黎巴嫩」史上最嚴重的環境危機!曾經,位於地中海東岸的黎巴嫩,因為優美的自然景觀、山林吸引觀光人潮,如今因為戰禍,大量的原油因儲油槽遭受破壞外洩至地中海,引發大火將鄰近鄉鎮包覆於黑煙之中,炎熱的火焰都能將列車融化、將沙結晶為玻璃,石油污染帶恐怕將持續擴散至鄰國敘利亞、土耳其、希臘,海洋生態系統的破壞更是難以形容,在黎巴嫩海岸群聚正值孵化時期的無辜綠蠵龜,由於大部分區域遭污染,海面浮油大大打擊了小龜出生存活的機率,每年此時迴游到此地海岸的黑鮪魚(bluefintuna)也面臨危險,還有不少海洋生物、地中海魚類屍體在海面上漂浮。
人類最殘忍的作為完全在戰爭中展現,對於無辜人民不留情的摧毀,同時也對生存環境不留情的剝奪,然而戰爭的意圖皆源自於掌握權力者的利益之爭,從全球爭奪資源的戰火、美國為了石油利益攻打伊拉克,到如今以色列欲徹底支配黎巴嫩的企圖,擴張以美國為主的強權勢力,重新掌握中東與中亞政治版圖,也因此砲火任意攻擊父母、孩子、兄弟姊妹以及賴以生存的基礎建設、生態環境,就是一切戰爭的最高「策略」,無辜的人民、動物、環境卻要為部分人們的私利,承擔破碎的家園以及其後無盡的傷痛,尤其戰爭帶給人類及生態系物種生存、健康的威脅,往往是無數年歲後,依然難以削減的!
又是一場戰爭,也非為了所謂的正義與和平,人民、動物以及其賴以生存的環境,甚至是下一代皆是戰火下的犧牲者,各樣複雜的內部與國際勢力在人民的生存保障上角力鬥爭,輕易的將人民根本的利益丟棄!我們若是仍期待著與所愛的人相聚,期待著實質的和平正義,期待著一個瀕臨絕種的綠蠵龜、每年春末夏初從大西洋、地中海海域迴游至台灣的黑鮪魚也可生存的環境,就應當嚴正的反對這場侵略的戰爭,其實黎巴嫩,離台灣也不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