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7-04-18》 |
本期內容 | |
◎教育論壇:教師會的主張禁得起檢驗 校長遴選爭議應回歸制度面討論 | |
◎英語充電站:挑戰英文潛能開發的Letters to the Editor寫作 |
教育論壇:教師會的主張禁得起檢驗 校長遴選爭議應回歸制度面討論 | |
羅德水(教師) | |
近來,台北市中小學校長遴選問題引起各界許多討論,甚至引發教師組織、家長團體、校長協會、教育行政機關之間的論戰,由於不同團體對校長遴選作業方式之變革有不同意見,為免流於情緒之爭以致模糊焦點,我們以為,關於中小學校長遴選爭議仍應回歸制度面討論,方為成熟民主社會討論公共政策應有的態度,也才有利於整體教育環境之改善。 以下就以各界關注的幾個焦點分別討論,企盼釐清爭議,讓校長遴選制度可以在本學期完成合理改革。 首先,教師會的態度是否過於激烈? 必須承認,相較於其他關係人認同中小學校長遴選現制的態度,教師組織長期以來確實對於校長遴選制度之改革有具體明確之訴求,並積極透過各種努力希望達成基層教師託付之任務,當然,我們也看到,部分團體對教師組織堅定的態度頗有微詞,認為教師會的態度不應如此激烈。 究竟教師組織對校長遴選的要求是否禁得起檢驗?在討論此一問題時,對於教師會的組成應有一基本認識,教師組織不僅是教育專業人員團體,更是一個由下而上組成的壓力團體,然而,即便如此,教師組織提出的任何政策訴求,仍應以專業考量為先,任何僅顧及教師權益而漠視教育專業的主張,不可能得到社會輿論的支持。 回到教師組織對校長遴選的看法,要言之,就是希望中小學校長遴選應朝公開公平的方向辦理,以落實「為學校找到優質校長」的初衷,具體訴求則是:「增加候用校長名額」、「增加學校教師浮動代表」、「校長滿意度問卷應標準化、法制化」,平心而論,這樣的訴求不僅合理,更可接受社會公評,如能加以落實,當能有效導正目前校長遴選缺失。 其次,教師會可能操控校長遴選嗎? 北市國小家長會聯合會嚴厲指控教師會想要操控校長遴選,此一說法確實使得一般不理解校長遴選作業方式的第三人,容易先入為主的認為:教師會又再爭權奪利了,從而反對教師會的改革主張。事實上,只要回到遴選委員會成員組成方式討論,有關教師會想要操控校長遴選的指控即可不攻自破,以北市國中、國小校長遴選為例,兩個遴選委員會各有13名委員:家長會代表3人、專家學者代表一人、教師代表3人、校長代表3人、市政府代表3人,其中教師代表3人中僅有2人為教師會推薦,遠遠不及半數,如何可能操控校長遴選? 就遴選委員會實際運作經驗觀察,若真要說到可以主導遴委會運作模式的,則掌握委員遴聘大權的教育局,以及擁有唯一一席浮動委員的校長出缺學校家長代表,對遴選結果之影響力,均遠高於教師會。 可以負責地說,教師會在主觀意願上既無操控校長遴選的意圖,在客觀形勢上更不具操控的能力,諸如此類幾近抹黑造謠的指控,只有徒增不同團體的對立而已,全然無助於校長遴選品質的改善。 最後,進行支持度調查將使校長成為討好教師的康樂股長? 除了指控教師會意圖操控校長遴選外,國小家長會聯合會也大力反對郝龍斌市長有關「校長連任應獲得60%以上教師支持」的政見,認為此舉將使校長淪為討好教師的「康樂股長」或「公關公主」,而在南港高中召開記者會反對該校校長連任後,甚至有部分家長組織成員進一步認為:不應對連任校長進行問卷,以免學校分裂對立。 必須再次澄清的是,有關「校長連任應獲得60%以上教師支持」的政見,確實為郝龍斌市長於選前主動提出,教師會相信此一政見是郝市長在深入瞭解現行校長遴選弊端後所提出之改革方案,我們可以理解不同團體對此可能會有不同看法,但若因此將校長形容成「康樂股長」或「公關公主」,不僅污辱了教師,更傷害了那些辦學認真贏得多數教師支持的校長們,實在不是個恰當的比喻,以高中職第一階段9所校長連任學校為例,有高達7所的支持度遠遠超過6成,難道這7位校長都是討好教師會的「康樂股長」或「公關公主」? 我們以為,教師與家長對校長的支持度究竟是否應成為校長連任的必要條件,其利弊得失為何,是可以深入探討修正的,但是如果因此主張不應對教師進行校長支持度問卷,根本就是因噎廢食、本末倒置,遠的不談,若不蒐集家長、教師的意見,那些代表家長或教師出列席的遴選委員與代表,究竟到遴選委員會當如何表示意見?以此而論,不僅教師應進行問卷調查,就連家長代表於遴委會所為陳述,均應以家長代表大會之集體意見為意見,萬不能以個人意志凌駕組織意志,這才是遴委會之所以設計應有校長出缺學校浮動代表的根本原因。 以上,我們初步釐清了有關校長遴選的幾個重要爭議,企盼各相關團體,切莫再以沒有事實根據的指控攻擊教師,讓校長遴選改革回歸制度面理性討論。 |
|
(回目錄) |
英語充電站:挑戰英文潛能開發的Letters to the Editor寫作 | |
李振清(世新大學英語系教授) | |
在世新大學教授「英文修辭」與「英文作文」一個半學期後,筆者發現同時修習這兩門課的大二英語系學生,開始在英文的聽、說、讀、寫的適應和學習成果方面,有很顯著的進步。在課堂上,從他(她)們聽課的反應、眼神和專注的神情,至少可看出學生已經不排斥這兩門要求「注入」(input)與「產出」(output)兼具的英語文多元能力培養課程。最令筆者振奮的是:學生的英文寫作極為明顯地反映於閱讀、討論後的引導式(guided writing)和自由式(free writing)寫作中。面對這些學習動機不錯的學生,筆者終於大膽地規劃學生們在練習、創作、反覆修訂後,以「Letter to the Editor」的方式,嘗試向英文報刊投稿。如此方可客觀地驗證教學與學習的成效。 開始時,學生有點錯愕,以為筆者「異想天開」。筆者則以溫和的口吻激勵同學們說: "How would you feel, if someday in the future, you get up in the morning and find your own article published on the English newspaper?" (假如將來有一天你醒來後,發現你的文章刊載於英文報章上,你會有什麼感想?) 以筆者過去在國內外的教學經驗和觀察,這些優秀的好學生,必定可以實踐一般大學生不敢嘗試的任務:把分析性強、內容具說服性、用字遣詞精準、語法結構及組織嚴謹的短文,經過跟筆者再三討論與修訂後,試投《台北時報》(Taipei Times)及《中國郵報》(The China Post)。 筆者不敢保證同學們能夠「使命必達」(引用Federal Express的口號),但有勇氣進行時下一般學生不敢輕易嘗試的任務,就是一種成就。至少,再三修改過的好文章,也肯定了同學們日益提昇的英語文能力。 同學們忐忑不安地把精心修訂的英文文稿寄出一星期後,《台北時報》終於陸陸續續地刊載了她們的作品。相較於其他社會人士與國外外籍讀者的文稿,同學們的文章組織和內涵,毫不遜色。同學們的興奮,溢於言表。而最高興的莫過於學生家長了。 對台灣的大學生和中學生來說,英文寫作一直被認為是極為艱鉅的學習挑戰,甚至是「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的任務)。雖然英文早已在19世紀後,就成為無遠弗屆的「世界語」(lingua franca),然而,在全國上下的努力,包括「挑戰2008:e世代人才培育~國家發展重點計畫」的啟動,國人的英語文能力國際評比,雖然沒有每況愈下,卻未見應有的進步。以2007年ETS(Education Testing Service)最新公布的2006年全球托福(TOEFL)「電腦測驗」(CBT)成績統計,台灣的表現雖然比去年進步一分(206),但仍繼續排名全亞洲倒數第6名。比起同是華人的大陸(216分)和新加坡(255分),甚至非華人的韓國(218分),台灣的表現確實落後一大截。其中,英文寫作測驗對台灣絕大多數的學生及社會人士,是一大考驗。究其原因,我們的教學策略和學生的英文實作練習,宜設計較多應用性的臨場實務歷練。「聽」與「說」的能力培養如此,目標導向的「英文寫作」尤然。 針對這項由來已久的老問題,筆者深感台灣學生英文學習的有效方法被一連串的學校考試誤導了,以致於聽、說、讀、寫的實際應用與挑戰均嫌不足。因此,筆者鼓勵已經免於「考試恐懼」的大學生們,在廣泛閱讀與討論後,將其心得按照語言教學中「內容本位」(contents-based),與修辭學「程序分析」(process analysis)的原則,認真地寫成短文。筆者在世新大學的學生按照這種學習策略,陸續寫成了相當不錯的英文短文。同學們的用心和積極,令筆者不得不為他們再三地修改,並面對面仔細地討論。這種過程,有效激勵了同學們肯接受英文「讀者投書」挑戰的毅力和勇氣。 「讀者投書」(Letters to the Editor)的嚴格審查與出版機制,對考驗英文寫作有具體的實際效益。一篇經過筆者與學生仔細討論過的文稿,對學生已經產生了學習動機與成效。經過報社編輯再度潤飾出版後,那也成為一篇全班同學共同分享、賞析的好作品。 從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尋索具有社會意義的啟發性新聞,到醞釀文思與主題,整個過程,其實很艱辛。例如,大二的韓同學(畢業於左營高中)寫了初稿後,筆者發現其內容十分精采。經過討論後,她又寫了第二次,並在內容與句法上做了相當的修正。筆者根據新版本,再給予韓同學一些額外的新建議如下列的附件,並提供她投稿的規範和原則。 為了讓初生之犢的韓同學(Eileen)更安心,筆者將她的修正稿,透過網路進行線上三度校訂,並確認內容新穎,且修辭與語法正確如下後,再行寄出。 Where is the problem of learning English for our students? By Eileen Han Taipei Times' eye-catching news report of "All languages are equal, Su says" (March 21, page 1) has reminded me of Taiwan students' incompetence in learning another language of equal importance, English. In the 2007 College Entrance Exam, ten percent of our students got zero grades in the part of translation and composition of English. This unbelievable phenomenon not only shocked all educators, but intensified our anxiety for Taiwan students' English proficiency needed for enhancing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nd global competitiveness in the 21st century. There are various reasons why so many students chose to give up English writing composition and translation. First of all, some Taiwanese students have misled to regard learn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is a mission impossible. Even if English is the international language badly needed for global communication today, it is still not the major language used for communication in Taiwan. However, academic interest can be cultivated in many ways, such as listening to English songs, watching the movies, reading good books or prestigious English newspapers such as Taipei Times, or New York Times online in order to functionally emerge oneself in English, and learn the target language gradually. As for the environment for learning English in Taiwan,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English cram schools all over Taiwan. Many parents send their children to learn English ever since their young age. But we are obliged to confess that 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parents unable to do so, due to financial reasons. Our government has been actively promoting English. It even mistakenly considered to enact laws to make it a semi-official language. Besides, English has been officially taught starting from the third grade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with huge amounts of national resources to carry out the policy. Nevertheless, English has been taught as a subject for examination, instead of a tool for communication.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memorize vocabulary and grammatical rules, and are tested meaninglessly by paper exams, rather than giving them opportunity to practice speaking or writing actively. Under such pressures of cramming teaching and inflexible evaluation, students will certainly lose their enthusiasm of learning English. Besides, students' motivation for English and concern for future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 am afraid that most of the students who get zeroes in translation might not do too well in school. To our government officials who claim to create miracle for Taiwan, they should think profoundly about the problems of English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effectiv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Eileen Han Taipei Eileen將文稿以電子郵件寄出的同時,也把副本傳給筆者。5天後的3月27日,這篇經過《台北時報》英文編輯微調的Letter to the Editor在該報社論版上見報了。同時把原本較為冗長(verbose)的「自訂標題」更改為「Failing in English」(失敗的英語文教育)。 對甫進大學不久的同學來說,英文文章在《台北時報》發表,是一種絕對的激勵,但是師生共同付出大量時間和精力的過程,卻鮮為人知。當同學感謝為師的筆者時,我很坦白地告訴她, "This is what a teacher for."(這本是為師者的天職。) 令人振奮的是:Eileen的「Failing in English」見報兩天後,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的加拿大籍英美文學教授Chaim Melamed博士,也呼應了她的觀點,並另提出9點建議,供政府當局參考。 過了6天,又有一為在台的美籍律師Jim Walsh, 也進一步引用Eileen的文章,提出其他有關台灣英語教育的改善意見。到了4月8日,教授Chaim Melamed再度引用Eileen的文章,與Jim Walsh律師進一步地討論。 這種國科會與教育部至為重視的「資料引用」(citation)與「影響」(impact)學術指標,如今竟然陸續出現在一位大二學生所撰寫的英文文章上,令人欣慰。截至4月16日為止,該文章已經有一千多人點閱(hits)。 「讀者投書」在西方有很久的歷史。在Google搜尋網站上打上「Letter to the Editor」,就有7,430萬筆參考資料。在國際知名大報如《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等,均有顯著的版面,刊載讀者的寶貴意見。「讀者投書」的特性是簡短扼要、精簡有力。美國前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就經常在報上投書,和人民及傳播媒體溝通他的治國理念。 真正寫得好的Letter to the Editor文章,可與中外人士競爭,刊載於有嚴格審查機制的英文刊物上。這種循序漸進、學以致用的創新歷練,證明不但可以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更可用以有效開發學生的英文寫作潛能。 筆者於1984年尚在國立台灣師大英語研究所執教時,開授了一門「高級英文閱讀」。在該課程中,筆者要求所有的「在職英語教師」必須有一篇英文文章以「讀者投書」方式見報的出版品,作業始算完成。一年後,全體英文老師將全部在China Post刊出的46篇文章,由莊永山老師(後來出國深造,回國後執教於高雄師大),與劉興敬老師編註成《Thought-Provoking English Essays》(啟思英文小品)一書。可見英語文潛能的開發,若藉由具有挑戰、實用的創新途徑來推動,效果更能彰顯。這種理念也符合哈佛大學教授Howard Gardner所倡導的「Multiple Intelligences」(多元智慧)實質內涵。 在今天的台灣教育現況下,要開發大學生的英文潛能,歷練Letters to the Editor的寫作,其實是一項可行的創意挑戰。 |
|
(回目錄) |
參觀立報: |
http://www.lihpao.com |
寫信給小編e-mail: |
fiveguys@ms19.hinet.net |
立報地址: |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