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7-10-16》 |
本期內容 | |
◎世界傳真:日本學生好憂鬱 | |
◎大學學費調高 英國學生赴美求學 | |
◎從小立定志向 長大成功機會大 | |
◎美大學學費上漲 畢業後償還壓力大 | |
◎滿分爸爸 |
世界傳真:日本學生好憂鬱 | |
譯寫■盧季寧 | |
根據日本時報報導,日本北海道大學公布的最新研究顯示,日本小學四年級至國中一年級的學生罹患了憂鬱症或躁鬱症,其中,國中一年級學生的比例高達10.7%,這項調查是在今年4至9月進行,共訪問738名中小學學生。 帶領研究團隊進行這項研究北海道大學助理教授傳田健三表示:「罹患躁鬱症或憂鬱症的中小學學生比例之高,令人非常訝異,且症狀大都遭到忽視,有鑑於憂鬱症或躁鬱症經常導致自殺,政府應採取必要措施。」 這個研究團隊訪問了北海道8所小學和2所國中的382名男童和356名女童,這是日本首度透過訪問進行大規模的流行病學研究,先前的研究都是透過對學生郵寄問卷而進行。 研究顯示,3.1%的受訪者罹患憂鬱症,1.1%罹患了躁鬱症,就年級而言,1.6%的小學四年級學生、2.1%的小學五年級學生、4.2%的小學六年級學生罹患上述兩類症狀的一種,罹患兩類症狀的國中一年級學生高達10.7%。 傳田健三表示,這項調查蒐集學生歡睡覺和起床的時間,在戶外玩耍、看電視和玩電玩的時間長短,以及是否吃早餐等資料,這些資料顯示,學生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狀況沒有因果關係。 傳田健三表示,參與訪問的精神病學家懷疑,中小學學生除了有上述兩類症狀外,2.6%的學生罹患了不同種類的發展失調,包括高功能自閉症(high-functioning autism),但精神病學家對這點並未做出最後的結論,因他們對疑似案例的個人發展歷程沒有蒐集到足夠的資料。 北海道大學的研究人員因此建議,罹患上述症狀的學生家長,應帶小孩看醫生,檢查症狀的輕重。 |
|
(回目錄) |
大學學費調高 英國學生赴美求學 | |
由於英國各大學從去年開始調高學費,越來越多學生前往美國就讀大學。根據美國駐倫敦大使館和美國傅爾布萊特委員會(Fulbright Commission)公布的數據,英國去年有8千2百多名學生前往美國求學,比較前一年稍微增加,其中約54%是就讀大學。 根據英國廣播協會(BBC)、衛報報導,前往美國求學的歐洲學生中,英國學生人數排名第二,僅次於德國,過去前往美國求學的英國學生多半是就讀研究所,現在越來越多學生前往美國就讀大學。 分析師表示,英國政府去年核准大學每年收取約3千英鎊學費的作法,間接鼓勵英國學生考慮到外國留學。在此同時,美國若干大學院校也開始鎖定成績比較好的英國學生。 例如,長春藤盟校的哈佛大學去年就派代表到英國,宣傳該校的獎助學金辦法,以吸引成績較好的英國學生申請,普林斯頓大學也在英國宣傳其無償助學金計劃。 哈佛大學資深招生事務主任珍妮特‧艾恩斯(Janet Irons)表示,僅有極少數的英國留學生出自公立學校(譯按:英國出身富有家庭的學生大都就讀私立學校),哈佛大學決定糾正這種不平衡狀態。 珍妮特‧艾恩斯表示,哈佛大學已派代表前往英國公立學校,向英國公立學校的學生說明哈佛大學的政策,包括父母收入低於6萬美元者可以減免學費。去年申請就讀哈佛大學的英國學生有275人,但僅錄取34人。 然而,儘管前往美國求學的英國學生人數有所增加,但能拿獎學金到美國的英國學生人數並不算多,根據統計,英國每年只有近40名學生得到傅爾布萊特獎學金(Fulbright Scholarship)或甘迺迪紀念獎學金(Kennedy Memorial Trust)之類的獎學金。 英國每年拿到傅爾布萊特獎學金的學生僅約20人,但拿到這個獎學金的德國學生則將近3百人,英國政府的教育顧問已要求有關當局,必須與美國商討改善這種情況。 |
|
(回目錄) |
從小立定志向 長大成功機會大 | |
英國衛報報導,根據一項長達30幾年的研究顯示,從小就志向遠大的小孩,長大以後事業將更加成功。 英國教育研究機構(Institute of Education)旗下長期研究中心(Centre for Longitudinal Studies)的研究人員,分析了近1萬4千名學生在11歲時所寫的未來展望短文,然後將短文內容與作者42歲時的實際情況相比較。 研究結果顯示,即使小孩家境貧窮或能力不那麼強,在小學畢業時,如果小孩志向遠大,長大後就更可能從事專業工作,即便實際從事的工作未必是他們當年所夢想的。 研究發現,11歲就立向未來要從事專業工作(獸醫、律師、建築師等)的學生當中,有一半在42歲時從事這類職業,僅29%未從事這類職業,無論性別或家庭背景為何,這種差別都十分明顯。 這項研究所根據的短文係來自英國於1958年啟動的全國兒童發展研究(National Child Development Study),這項大型研究計畫追蹤整整一代英國人的成長過程,為英國醫療保健、教育和社會變化提供豐富的數據。1969年當這批小孩11歲時,學校要求他們參加了一項關於課餘愛好、比較喜歡的科目以及畢業後展望的調查。 這批小孩還被要求寫一篇短文,想像自己25歲時的情景,內容包括生活狀況、興趣愛好、家庭和工作等。這批小孩共寫了1萬3,669篇短文,平均每篇長2百字,這些短文描繪了1960年代英國兒童的生活面貌。 負責分析這些短文的長期研究中心研究員珍‧艾略特(Jane Elliott)表示﹕「11歲時的理想與長大後的職業之間絕對有某種明顯的關係,但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驗證遠大理想與事業成功之間的直接關係。」 接受調查的小孩對未來的志向不一,志向最遠大的是來自中產階層的聰明小孩,而且多為男孩。珍‧艾略特說,即便把階級因素納入考量,遠大理想仍然能預示未來的事業狀況。 |
|
(回目錄) |
美大學學費上漲 畢業後償還壓力大 | |
根據美聯社報導,近年來美國大學學費近年學費暴漲,迫使學生向民間金融機構貸款,但由於民間金融機構的貸款利息過高,很多學生畢業後的收入僅能還款和糊口,沒有多餘的能力進行消費和置產,為美國整體經濟埋下了不利因素。 例如,現年30歲的珍娜‧克麗絲蒂畢業於密西根州立大學法律系,畢業後仍積欠15萬元的民間和政府代款,每個月還款約660美元,佔其收入的4分之1,由於貸款利息即將調高(譯按:民間貸款多半採浮動利率,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調高利率),一年內還款金額將增至8百美元,她表示,自己不能購屋也不能旅行,簡直就像個囚犯。 在美國,像珍娜‧克麗絲蒂這樣的例子並非少數。過去10年,美國公立和私立大學的學費分別調高了79%和65%,每年學費加住宿的開銷高達1萬3千美元和3萬美元,4年下來的總開銷分別超過5萬和12萬美元。 相較之下,美國政府提供的學生貸款金額已連續15年沒有變動,一直維持在4年僅能貸款2萬3千美元的水準,根本難以支應學費和生活開銷,經濟比較拮据的學生除了申請利率6.8%的政府貸款外,不得不向利率最高可達20%的民間金融機構貸款。 而民間金融機構通常來者不拒,沒有信用紀錄或沒有親屬任擔保人的學生都可以申請貸款,但貸款的學生往往在畢業後才發現,大學學位未必能帶來好工作和高薪,畢業後微薄的薪資在繳完貸款和支應生活開銷後,幾乎所剩無幾。 美國大學註冊與招生人員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iate Registrars and Admissions Officers)表示,這類貸款宛如新時代的賣身契,學生和家長都應格外提防。 根據美國教育專家統計,去年民間金融機構共核發170億美元的學生貸款,高於2000年的40億元,而逾期未還的學生貸款也從1995年的380億美元暴增至去年的850億美元。 |
|
(回目錄) |
滿分爸爸 | |
黑狗(國中教師) | |
這幾天的上課,有時間的話我都會跟學生提到「滿分爸爸」的故事。 「滿分爸爸」何許人也?所謂「滿分」又代表什麼意思? 其實,他是我這次北上參加「國教輔導團社會領域初任輔導員研習」的室友,在南部地區某校擔任主任職務的歷史老師。至於,他為什麼會有個「滿分爸爸」的稱號呢?因為有人跟我說,室友的兒子在96年國中基測考了個滿分(312分)。 今年的國中基測,第一次無人滿分;第二次,全國也只有一位考生拿到滿分,由此可知要在國中基測考滿分確實不容易,據說當事人返校領取學測成績單時,媒體蜂擁而至,能問的全都問了,還要這位同學才藝表演(彈鋼琴),差點沒把人給嚇壞了。 有個基測滿分的兒子,想必大家都想知道「滿分的秘密」吧!其實,學測要考好,除了國中3年按部就班的努力以外,運氣也是不可或缺的,我室友說,其實他的兒子第一次學測才考兩百八十幾分而已,第一階段的申請入學,這樣的分數連雄中最低錄取門檻都沒達到(好像差一分的樣子),怎麼知道第二次考完回家上網對完答案,孩子就偷偷地告訴爸媽:「我這次很像有機會滿分耶……」室友謙虛地說:「考運也是很重要的。」 話說回來,即使考運再怎麼好,如果學科能力沒有達到一定水準,要考到「滿分」,恐怕也是天方夜譚,所以我就問我室友:「你孩子每天的作息都怎麼安排的?」我室友說:「其實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平常放學回家以後,看個卡通,吃個飯,洗個澡之後,他就會乖乖進房間複習功課,看自己喜歡看的書,大概就是這樣吧!」 這樣的小孩,未免也太乖了吧?我就好奇的問:「難道他都沒有在上網聊天,交朋友,看那什麼偶像劇、棒棒堂、黑澀會,下載mp3…那些國中時期的小朋友喜歡做的事情嗎?」 他說:「沒有耶,他對那些事情好像沒有太大的興趣。」 「那他有在補習嗎?」 「國中沒補過,不過進高中以後,開始有補習了。」 聽到這裡,無言。彷彿命中注定他的兒子就是應該考滿分,他就是要當滿分爸爸…只能說我室友運氣很好,生出一個天生愛唸書的孩子…… 是這樣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以前,先說明一下國中基測都考些什麼題目?其實,國中基測的題目,大多屬「中間偏易」,中間偏易的意思,就是說只要理解教科書的基本概念,配合題目所舉的例子(例子的說明通常淺顯易懂),就能夠回答問題。當然,試卷裡也會有些難度比較高的題目,但是比重很低,不會構成太大的影響。加上基測除了國文作文以外,統統都是選擇題,也因此即使不確定答案,也有猜對的可能……;將以上因素統統考慮進去,就不難瞭解:「國中基本學力測驗,的確如字面上的意義一般,考的是學科「基本能力」,而非艱澀、刁鑽的問題。 於是「基測考滿分」,對於考生而言,也就不再像過去一般人對於「聯考」的理解:「考滿分簡直是不可能的事。」再進一步說明,「國中基本學測」的原始意義,就是為了讓多數資質中等的孩子,在國中階段,理解學科基本觀念,培養出學科基本能力,就能夠在回答試卷上的問題而不至於產生太大困難,這樣的試題,也才能稱之為「基本」。因此,對於這樣的考試,某些從小就積極栽培下一代,使之禮、樂、射、御、書、數樣樣精通,那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們,會有一些微詞,因為學科難度凸顯不出這些資優兒童的實力。 對於學測有了這樣的認知,以及瞭解孩子大致的情況以後,我開始認真地觀察我的室友,因為,我始終覺得,在今天的大環境裡,一個孩子不可能無緣無故喜歡讀書,專心一致在課業上,然後理所當然地考了個學測滿分;我相信能培養出考滿分的孩子,父母所扮演的角色一定非常重要。關於這點,我深信不疑。 包括上課、吃飯、聊天、睡覺……我覺得我室友真的不是什麼三頭六臂的人物,不過,他個性隨和、有幽默感、細心觀察事物、有良好生活習慣,會為身邊的人著想,而且,很專注,慾望不多,心思單純的人。 個性隨和,是指室友很容易跟身邊的人相處,包括我跟其他學員在內,室友跟大家相處得很愉快,雖然身為主任,卻平易近人,沒有咄咄逼人的感覺;有幽默感與細心觀察,是指跟他聊天很有趣,而且他會觀察到一些平常人不會去注意的事,例如室友曾經指著窗外的導盲磚,跟我們說:「這裡的導盲磚為什麼會轉彎?當初的設計是故意整那些看不見的人嗎?」(明明直直得鋪就好,為什麼他要用個U型?);良好的生活習慣,例如:我室友每天起床都會折棉被,而且作息固定,不熬夜也不失眠;為身邊的人著想,例如:我比他早睡,當我想睡覺,可是他還在看電視的時候,他就會貼心地把燈關掉,然後把電視的聲音調到幾乎聽不見;專注,我室友上課很專心,5天的研習,沒看他打過瞌睡,總是認真地聽講,做筆記;慾望不多,這點真的是關鍵。怎麼說呢?我們研習時住的寢室,有一台液晶電視,沒有第四台,只能收看數位電視,可是他還是看得津津有味……每天下課,吃完飯,回到寢室他就會看中視數位台的《大家來說笑》(康康跟郁芳主持的綜藝節目)跟《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可是問題是,電視上播出的《我猜》,好像是好幾年前的重播,證據就是《我猜》的主持人是相貌清純,談吐青澀的大、小S……我估計,這恐怕是10年前,我讀大學時的節目。可是,我室友卻沒有發現,一樣看得津津有味:「10年前的節目嗎?我不知道啊……」他真是一個單純的人。 有一個如此單純,平易近人的父親,我想室友的孩子應該也是在一個單純的家庭環境下,自然而然地吃飯、玩耍、讀書,長大……學測考滿分,也絕不是我室友給他很大的壓力逼出來的,而是保持一顆單純、專注的心,做好每天該做的事,就這樣順理成章地考滿分,一點也不勉強。 這也讓我想起台灣之光王建民,他的狀況也很類似。據說,王建民家裡,從小到大沒裝過第四台,也因此他從來沒機會看到那些亂七八糟的節目……據說,這是王建民的父親刻意塑造出來的成長環境,能做到這種程度,可謂用心良苦。相信在單純的成長環境裡培養出來的王建名,對於今日在球場比賽時所展現的「專注力」(據說王投球時是聽不見觀眾的鼓噪聲的),以及面對群眾時的「穩定性」(王面對媒體,從不做誇張的發言,總是一貫地低調謹慎),必有極大助益。 跟「滿分爸爸」相處了5天,我猜,單純的父母,單純的以身作則,以及單純的成長環境,養成對事物「專注」的態度,加上一點點的幸運,或許就是「滿分的秘訣」。只是如果現在的妳,身邊沒有一個「滿分爸爸」,成長環境也不是那麼的單純,請別氣餒,試著讓自己保持一顆單純的心,過簡單的生活,養成習慣,抱著希望。如果妳喜歡孩子,渴望家庭幸福,並且能認同我所觀察到的「滿分爸爸」的生活方式的話,總有一天,妳會擁有自己的孩子,到那時候,妳也可以讓自己成為一個「滿分媽媽」;當然,這樣的妳,可能必須選擇一個願意與自己配合的另一半,才有機會得到真正的「滿分」吧! 當上老師以後,有比較多的機會近距離觀察某些良好的教養方式,看到這些例子,我越來越確信:良好的教育,未必是複雜的教育,我反而覺得難就難在這些作法都很「單純」,甚至單純到可能令一般人感到「乏味」。但我相信只要肯用心,有耐心,多數人都有資格與能力成為好的父母,請記住:好的教育,未必是複雜的教育,也未必是花大錢的教育,但它肯定是用心的教育。 希望以上心得,能有助於釐清某些有心於教育的父母們對於「教養」的迷思;不要盲從媒體或輿論對於教育事務的鼓吹與報導,而去嘗試自己不熟悉的教育方式,因為每個孩子發展的條件,都不一樣。衡量自己與孩子的客觀條件,用心觀察孩子的成長與發展過程,並能適時調整教養的方法與策略;在能力範圍之內,採取單純、自然、不勉強的教育方式,如此一來,或許就有機會培養出更多的「台灣之光」。與大家共勉。 |
|
(回目錄) |
2007年法治教育向下紮根徵文比賽活動實施辦法 |
|
中華扶輪教育基金會於2003年與台北律師公會、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共同合作成立「法治教育向下紮根特別委員會」,透過美國公民教育中心 所授權翻譯出版之「民主基礎系列-<權威>、<隱私>、<責任>、<正義>」教材的推廣,期盼國人能學習思辨的智慧,並散播正義的種 子予下一代。為實現理想,各地扶輪社友紛紛出錢出力投入此一行列,並為徹底落實社區服務的精神,積極進入各個社區國民小學帶領活動。 推廣數年來,「法治教育向下紮根」的理念已獲得全國各縣市老師及家長熱烈的支持及迴響,至今已有超過數千名種子教師及志工,而受「人 權法治」觀念啟蒙的學子更是不計其數;我們樂觀期待台灣未來將培育出無數優質公民,並對長期以來無私奉獻的扶輪社友及熱心人士致最高 |
|
(回目錄) |
參觀立報: |
http://www.lihpao.com |
立報地址: |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