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Untitled Document

地球日電子報 2008年51

 在地行動

  國際連線

全國

由50個台灣的素食、環保、動保與宗教團體跨界結盟的「蔬食抗暖化行動聯盟」,4月18日在環保署前宣佈成立,呼籲民眾多吃蔬菜水果與在地食材,少吃或是不要吃肉,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聯盟自4月22日地球日展開連署,在聯盟成員的網站上,或是透過素食餐廳與素食團體到街頭發放表格,呼籲全民連署吃蔬食抗暖化,攜手救地球。

台中

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系學會在4月28日至5月23日期間,推出2008世界地球日活動,「蚊子電影院」播放公共電視系列環境生態報導紀錄影片、「專題演講」介紹全球暖化與節能減碳、「用餐也可以很環保」推廣外食族使用環保餐具、「水水筏子溪水水台中」 於台中市筏子溪河濱公園淨溪及與溪流相關之生態、文化解說。

美國

雅虎公司在4月20日公布地球日計畫,希望說服全球五億用戶加入非營利組織「自由循環網」。它的任務就是讓「垃圾」遠離掩埋場,為任何民眾想要丟棄的東西找到新家。民眾可在自由循環網群組中,公告或寄發電子郵件,說明他們打算索取或給予的物品。群組依據地理位置進行分類,讓成員基本上能與鄰居溝通。有位女老師在網路上徵求襪子,不管有沒有破洞都行,好讓她在課堂上教授手持玩偶,也有人提供半罐沒用完的黑色染髮劑,甚至一盒沒吃完的巧克力也能「自由循環」。

印尼

印尼政府4月20日在首都雅加達舉行世界地球日活動,以「樹人」為吉祥物,活動目的是提醒世人,愛護樹木和保護自然環境。

本期焦點:海岸保育、反蘇花高 與暖化對策息息相關

「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已是地球公民不可不知的迫切議題,唯有了解暖化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何種影響與改變,我們才能知道如何行動。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共同舉辦的「暖化HOT到家」節能減碳系列講座,上週六(26日)邀請了台南北門社區大學主任鄭秀娟、環保聯盟花蓮分會會長鍾寶珠,分別以「台灣的海岸保育」及「蘇花高興建案」為題,說明氣候暖化與生活上的相關。

淪陷的福爾摩沙 事證:倒退的沙洲

在環境變遷下,究竟台灣正以什麼樣的速度喪失國土呢?台南一帶的沙洲十年來倒退了280公尺,平均每年28公尺的速度在消失。長期在台南七股致力於海岸保育的鄭秀娟憂慮地說:「十多年前我已在七股工作,清楚看到這現象。站在當地的海邊,不時會看到浸泡在海水中枯死的樹木,原因不難理解,那些地方都曾經是可讓樹木生長的沙地。」

「十年前對於全球暖化的認知不如今日,但現在回首,造成海平面上升的禍首中卻少不了它。」鄭秀娟提到:「當地漁民出船都必須仔細算潮汐時間,以免擱淺」,這顯示氣候變遷不只是嘴上說說,而是真正關係到民眾的生計。可惜對此問題所知者不多,關注者尤為稀少,若此態勢持續,漁村農民未來命運翻盤的機會也就更微乎其微。

當地漁民表示「這個海無法讓我們賺大錢,但可以讓我們吃一輩子。」面對海岸變遷的壓力,他們不只是生計受影響,還必須有最壞的打算-遷村。

為搶救七股潟湖生態,同時也是黑面琵鷺的過境棲地,鄭秀娟與來自各地的熱心志工展開了「護沙」運動:以竹枝護沙的作法增高沙丘,並增加防風林與馬鞍藤等濱海植物之種植,以定住沙丘。她樂天卻也無奈地說道「對這些植物我們的態度是,死了重栽,活了謝天。沒有人告訴我們該怎麼做,只好能試就試。」即便無法力挽狂瀾,但可為七股潟湖爭取時間,以等待更有效的因應對策出現。

為何反對蘇花高? 也是氣候暖化!

25日退回交通部的蘇花高環差分析,則反映了高速公路開發的多層次問題面向:除了地方發展課題外,也少不了交通建設與暖化的關聯性。

在地方發展課題上,花東地區因天然地理因素的限制,導致其工商業發展的程度不比西台灣。在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東西台灣的差距與日俱增,花東地區在「發展」議題上長久處於困境,而「交通」則常被視作其發展困境的出口。

然而鍾寶珠卻鼓勵跳脫此思考模式,她強調花蓮人不是不要建設,而是要他們想要的建設。過去數年來中央政府在花蓮的投資高達百億,惟經費多落在硬體設施的興建,結果花蓮的失業率在全國仍榜上有名。顯見這種「重硬體輕軟體」的資金挹注方式只是發展的迷思,無法實際帶動花蓮的發展。

在減碳政策方面,鍾寶珠指出,公路運輸之石油用量佔運輸部門最大宗,對照各種運具的CO2排放係數,鐵路僅為小客車的1/10不到。顯然爭議多時的蘇花高與目前政府「綠色運輸」政策的發展方向背道而馳。

鍾寶珠總結道,一個真正對花蓮當地有利、對環境友善的發展模式應是建設多元便利的大眾運輸系統、回復自然海岸等生態美景、協助社區風貌與特色營造及協助產業提升或轉型,最後軟體人才培育更是刻不容緩。

海岸淪陷不只是七股鄉民的議題,一如蘇花高爭議不只是花蓮的發展問題,「全球暖化」的趨勢之下,突顯出的是人類共同的命運。

暖化HOT到家-節能減碳系列講座場次表

 名人抗暖化:地球日吹起食物低碳風 用吃來愛護地球

作者:彭啟明(國立中央大學、文化大學大氣系 兼任助理教授)

全球暖化問題已經成為地球面臨最大的危機,事實上減碳除了日常生活上的行動外,用吃也可以解救全球暖化,甚至不少民間團體提出『吃素抗暖化』的訴求。食物生產及運輸所消耗的能源及廢棄物對地球都是沉重的負擔,國內外許多環保組織曾提出食物里程的概念,經由食物從生長地到購買地或餐桌的距離,可以估算消耗的二氧化碳,根據歐美估計,有將近80%幾乎都消耗在加工及運送過程,甚至英國有將近20%的溫室氣體排放是來自於食物生展再製與運輸過程。許多肉類食品,消耗的二氧化碳更是綠色蔬菜的數千倍到萬倍以上。

建議您可以考慮用吃來為地球盡一份心力,吃要吃的營養均衡,不要攝取過量,也可以少吃一些碳排放量較高的食物,並適時的改變飲食習慣,調整為『在地生產、在地消費』,多選用新鮮、低碳的當地食物,這些會讓您更健康,更可以愛護地球。

 關於氣候變遷

Earthday Network教育網頁,有超過300個標準課程、許多學校綠化要訣以及提供獎學金資訊與超過25,000位老師的建議分享,是一個擁有多獎項的專業教師團隊網。校園活動與課程中有學校綠化活動、國家全民教育計畫、地球日之有機種植活動、研究氣候變遷之獎學金等 。可上網註冊成為地球日老師網絡的一份子.今(2008)年除了有全新的活動進展外,更有全新氣候變遷教案,是適合國高中學生程度的,主題如下,將陸續刊出中譯版介紹。

第一課:公正性與氣候
第二課:食物、水與氣候
第三課:溫室效應產生與氣候
第四課:侵入品種與氣候
第五課:生物多樣性與氣候

 發燒新聞

暖化冰山崩解 北極「裂」出新航道
各國雖努力控制 全球去年廢氣排放量仍增加
專家示警 紐西蘭冰河恐消失
美國最新研究:抗暖化經費 遠比想像低

發行人:董景生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總編輯:陳瑞賓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 Association

企劃:許心欣、夏道緣

TEL:886-2-23021122 ‧ FAX:886-2-23020101

 

執行編輯:黃德宗、黃

會址:台北市萬華區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美術設計:藍郁華

 

http://e-info.org.tw ‧ E-mail: service@e-info.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