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2008-09-02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8-09-02》

本期內容
  ◎環境前線:棒球,弊案,社會體質 
  ◎美國副總統搭檔的環保政策表現:差強人意 
  ◎人鳥大戰 馬蹄蟹漁夫與紅腹濱鷸爭利 



環境前線:棒球,弊案,社會體質
  ■陳威志
台灣參加2008年的北京奧運,似乎不如吳伯伯所預期的「主場優勢」。好不容易「八搶三」擠上奧運參賽末班列車的台灣棒球隊,首場贏過荷蘭後,其餘場次都不盡理想。若非撐足前面局數、後段一瀉千里;要不就是大量失分在前,縱然最後極力追趕,卻也因最後一刻的怯場緊張而未竟全功。甚至,台灣隊輸給中國隊,彷彿瞬間從亞洲三強,變成亞洲最「low」之態。

奧運開賽之際,國內爆發陳水扁疑似洗錢風波,其雖不若「國球」般被全民擁戴,但至少象徵近20年來,台灣政治改革的一個重要階段性代表人物;陳水扁倒下的意義,其實衍生更多的是關於「理念、金錢、公眾參與及政治環境」的問題。但更令人擔憂的是,那些緊咬著他不放的卻多是保守人士,他們從來也只展現著「務實性」,甚且與利益團體走得更近,一切的一切,看似比阿扁優雅,實則比阿扁更加惡劣;然而,這些保守力量並不會被鎂光燈聚焦,更不會在歷史上被記上一帳。

從棒球到陳水扁,看似無所關連,卻是息息相扣;且隱藏的「基本問題」更是異曲同工。棒球的成績讓人擔憂國球的未來,陳水扁事件則更令人憤慨,「民主」成就,難道僅僅換取一家之私嗎?

台灣的基層棒球訓練極不紮實乃眾所皆知。相較於日本、美國,他們奠基的工夫則相當「厚工」:透過每一行政區域來鼓勵一定數量的學校組隊,在成棒前先啟發選手打球的興趣,並不強求名次,然後一級一級晉升,進而爭取到地區代表權,然後再選出國家代表隊。而台灣卻是靠幾個固定的「優良傳統球隊」來揀選人才,在未廣設球隊、廣徵球員的情況下,往往埋沒更多潛力選手;而更常見的是,年紀輕輕的大投手,竟在成年後就匆匆走入歷史。但國際比賽的關鍵在於「心理素質」,先有「恐日症」的類似狀態,就已輸去一半;導致國際賽時,台灣隊的陣容總是良莠不齊,只能期待「每次都要有一個新英雄」!

輸了就沒人看,贏了就瘋幾個月的職棒,實在不健康。連「國球」都未能擁有良好的培育環境,更遑論其他體育項目?

台灣的政治社會發展不也是如此?從小未有廣泛的公共參與教育,討論社會議題不能百無禁忌、歷史真相不能碰觸、理解政治要「客觀中立」、不能有狹隘的意識形態……種種無形的綑綁,難怪成人後成為「公民」,對於讓公共事務的理解與參與,依舊是很單向:遇到問題找民代、有投票就有希望、面臨國內外困局只能靠一個英雄或一個模糊的符號等等的單一思維。

「政治人物」哪個沒問題?今次歡呼×××,誰知道明日會不會爆出什麼弊案?弊案出包後,難道就從此不再關心政治或公共事物?所以,與其期待一個「救世主」,不如以思考棒球運動觀點來借鏡,比如怎樣整理一下「公共參與」的「場地」?進而將焦點置於人民參與公共事務的慣常性;或者把理想放在打造一個穩定堅實的陣容:「文官體系」,都比期待明星來得更好。陳水扁洗錢事件,似乎透露2000年的政黨輪替作為政治改革運動的高峰,就像1992年,靠著巨棒、強投拿到前所未有的奧運棒球銀牌,「因福得禍」,我們延緩、逃避去思考、解決「基本問題」。

「基本問題」在於,「代議政治」之外,關於打造一個堅實的社會,我們除了把焦點注目在政治人物,卻未意識到如今的代議,只淪為跑紅白帖及選民服務;而關於法案制定,眾民代們為了選上,甘願被地方勢力或利益團體綁架,然後無能作為。

「基本問題」在於,一個政府無法為人民的種種所需完全把關。我們常開玩笑說,台灣的政府在做財團的事,而NGO在做政府的事;若非經過各項評估後才做出的抉擇,怎會有什麼東西「非要做不可」、「不做就會後悔」的口號?正如此,選前告終的「蘇花高」,竟可輕易搖身一變成為「蘇花替」,然後種種紛爭再起。

「基本問題」在於,民主形式已然奠基,亦即不能再明目張膽剝奪人民發表意見的權利,但現今卻仍可用「法律」來干擾人民意志。近日周錫瑋縣長宣示「即使違法也要做」的淡北快速道路,竟發生反對興建民眾只不過在路上發傳單,竟被開罰單的事件,但聲稱「客觀中立」的鎮公所,卻能在天橋、路邊大方地掛起「支持興建」的布條。

這些「基本問題」無法被所謂的「政治人物」理性思考並加以聚集解決,於是,各種關心不同議題「社會運動」團體的重要性就出現了;一個可以推動進步的理念、改變社會體質、落實適切法案的社運團體,作為人民組織的集結點,重要性應該更要被確立及肯定。

就別讓眼淚只留在五棵松球場罷!也別花費精力隨著政治人物塑造的議題而忽悲忽喜。「基本問題」無法解決,這些表面成敗都不會是偶然發生的單一事件。找到其背後所蘊藏的,徹底改造社會體質,才不會落入一次的國際比賽的輸贏就定江山,或以為一次選舉就能迎接新時代的空包陷阱。真正的新時代,就待你我更多的投入與創造。
(回目錄)



美國副總統搭檔的環保政策表現:差強人意
  ■倪世傑
上週我們提到美國總統大選候選人的環境政見,其中提到馬侃支援在美國沿岸開採石油的看法,CNN與民調研究公司(Opinion Research Corp)公佈8月份的民調顯示,高達69%的民眾支援在美國沿岸開採石油,只有30%的民眾反對(抽樣誤差為正負4.5%)。民眾支援的主要原因,在於希望此舉能夠降低居高不下的油價。在民意的壓力下,歐巴馬與民主黨參議院領袖裴洛西女士也表示不排除這項政策。

的確,美國不能一直依靠破壞其他國家的環境繼續進口石油,但這也說明了,美國這兩位總統候選人似乎並不願意如瑞典與德國,積極落實再生能源的研發與應用,這一個全球溫室氣體製造的最大戶,從民眾到政客,都不願意擔負起減碳的責任,令人遺憾。

但令人遺憾的還不只這一件。上週共和黨籍總統候選人馬侃公佈了副總統競選搭檔:同屬共和黨的阿拉斯加州州長培林(Sarah Palin)。曾參選美國小姐的培林不僅擁有出眾的外貌,44歲的的年齡與女性身分亦可補高齡72歲馬侃的不足,但培林的出線卻給美國環保界投下一枚震撼彈,因為她從政之後的環紀記錄,著實讓人難以恭維。

先從阿拉斯加州的能源政治開始說起。小布希政府上台後即表示,出於國家安全考慮,開採阿拉斯加石油可以使美國減少對敵意國家如伊拉克等的石油依賴。美國參議院2002年4月否決小布希總統在阿拉斯加部分地區開採石油的計劃。但拖不到4年,2005年底眾議院批准石油公司在阿拉斯加州開採石油和天然氣的提案,美國戰略石油儲備基地──阿拉斯加州──從此徹底向石油工業敞開大門。

培林的政治立場相當清楚,不僅支援小布希政府的鑽油政策,她甚至主張在阿拉斯加州的生態敏感地區與水域鑽油與開採天然氣,像是白鯨棲息地的科克灣,她就不認為那是值得保育的地方,在那裡鑽油更重要。此外,她也大力主張在布里斯托灣上游地區掘取礦藏,該處為每4年一次大洄游的紅鮭棲息地。她還利用稅金幫助加拿大一家名為TransCanada的公司,建造一條從阿拉斯加到加拿大亞伯達省的天然氣輸送管,毫不避諱。其中最為人側目的是今年5月,培林控告美國國務院內政部,因為內政部下轄的漁業暨野生動物局(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將因浮冰消失而無所棲息的北極熊列為瀕危物種,一旦如此,阿拉斯加附近的海域將不得鑽油。培林一路為油氣業者護航的姿態,被人批評為「女錢尼」。

歐巴馬挑選的搭檔是民主黨籍參議員拜登(Joe Biden)。拜登並不是一個以環保為問政主軸的參議員,大部分的時間他都待在外交與國際事務委員會,但與培林相較,他雖然年長得多,但反而較注重環保。比如說他認為美國應該加入聯合國氣候變遷相關的協商會議,他也認為,美國應該要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美國應該生產更省油的汽車,並多發展再生能源。這雖看似普通,但與培林相較,拜登的環保立法與言論相關紀錄,是要好得多。

從上週比對美國總統大選民主黨與共和黨候選人的環境政見,到本週我們簡單地檢視兩位競選搭檔過去的政策表現,不難發現,即使是代表自由派的民主黨,其環保政策甚至遠遠不如屬於保守陣營的德國基民黨,就更不用說共和黨的政策根本是站在油氣業者的一端。現在民主黨雖然是參眾兩院的多數黨,但近一年來國際局勢的變化:油價大漲以及俄羅斯的強硬姿態,會不會讓保守的共和黨重新獲得民眾的親睞,並不無可能。

另一方面,自1970年代以來,美國的政治氣氛是愈來愈保守的,雷根是一個里程碑,911後小布希出兵阿富汗、伊拉克又達到一個高峰。「價值戰爭」往往是保守派操作政治風向的慣用手法,就結果論來看,價值訴求的威力是要蓋過自由派及左派慣用的理性計算,環保人士利用科學與數據說服美國人接受環保生活這一套已經不管用了,911後美國人再次生活在恐懼中,一種不安全感大量滋生,自私地捍衛起過去的生活方式。環保運動要能再度復興,也必須正面訴求一種平等、和諧、潔淨的生活價值,徹底擺脫議題取向的部門化政治與利益計算學,才能迎戰保守派40年來的進攻,以遏止美國保守派對人類社會帶來的災難。

(政大政治所博士生)
(回目錄)



人鳥大戰 馬蹄蟹漁夫與紅腹濱鷸爭利
  編譯■劉仲恩 審校■蔡麗伶、禾引
紅腹濱鷸是深受德拉瓦、紐澤西與維吉尼亞州地區賞鳥人喜愛的海濱候鳥,但牠的主要食物來源「馬蹄蟹」又再度無法爭取到該有的保育措施。1990年中期後,大量馬蹄蟹被捕捉用作餌料,導致德拉瓦灣的族群大量減少,進而導致紅腹濱鷸缺乏食物。

紅腹濱鷸每年春天會從南美洲移動到北極區,在這一萬英里的旅程中,牠們會在德拉瓦灣稍作停留,這些馬蹄蟹的卵便是牠們在該地的食物來源。如果不能得到蟹卵富有脂肪的營養,這些候鳥長途旅行能力就會下降,可能無法抵達他們在北極的繁衍地。

科學家指出紅腹濱鷸有可能在2010年就會絕種。然而在8月22日的一項會議中,大西洋州漁業管理委員會(ASMFC)馬蹄蟹管理小組並未同意在關鍵的幾州禁止捕捉馬蹄蟹,因為他們選擇跟漁民的短期生計利益站在一起,忽略了可憐候鳥的眼前苦難與長期生存的壓力。

管理小組不僅沒下禁捕令,反倒繼續維持現有的捕撈配額,每州一年10萬隻雄蟹。美國鳥類保育會的施洛德(Darin Schroeder)說:「由這結果我們可以看出,管理小組完全低估了馬蹄蟹與紅腹濱鷸的生存需求。」

在4月間,一份由聯邦政府與德拉瓦州漁業部門提供給ASMFC的報告中指出令人擔憂的情況,德拉瓦灣區外圍的紐約與麻州等地區的馬蹄蟹捕獲量增加,而同時德拉瓦灣區內的捕獲量卻減少。而在2008年初,管理小組查閱了2007年的調查之後說:「許多證據顯示德拉瓦灣的馬蹄蟹數量正在成長。」他們將在2009年實行下回的生物調查,並引進外部審理確認調查可信。

不過,保育人士並不相信這報告。

施洛德說:「ASMFC需要根本的變革,他們模糊失當的職權需要擴充,他們需要將受影響的海洋資源都納入考量,而不只專注於商業利益。」每年來自四方的愛鳥者為了一窺紅腹濱鷸湧入德拉瓦、紐澤西與維吉尼亞,但以後可能就再也沒有鳥可看,到時候再行動就來不及了。

2005年7月28日,德拉瓦週奧杜邦鳥會與其他8個保育團體,請求美國漁業與野生動物部將紅腹濱鷸的一個亞種(Calidris canutus rufa)列為瀕危物種,得以受到瀕危物種法(Endangered Species Act)保護,進而獲得重要的保護棲地。但他們的建議並未受到採納。

2008年3月,紐澤西州擴大了該州對捕捉馬蹄蟹的禁令,州長寇茲(Jon Corzine)將這個政策納入州法律,他說:「在漁業與野生動物部認定馬蹄蟹與紅腹濱鷸的數量回復到安全水準前,這禁令將會持續生效。」

(環境新聞通訊社)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提供
(回目錄)



長期徵稿啟事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回目錄)



參觀立報:
http://www.lihpao.com
立報地址: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