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由學界、新聞界與關懷媒體環境與發展人士共同組成,並以『維護新聞自由、落實媒體正義、促進媒體自律、保障人民知之權利』為成立宗旨。
----------------------------------------------------------------
請用您手上的消費券 幫助媒觀 也捍衛您的閱聽環境

不管您認不認識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簡稱媒觀),我們是一個致力於關懷弱勢族群發聲權益,以及社會公共性格建立的組織。它不是攸關生死存亡或民生的議題,但卻是社會民主進程中的重要指標。台灣的言論自由和社會公共性,同時也牽繫著人民生活中的閱聽品質,是台灣人民抗爭三十多年來累積的成果,帶領我們晉升民主進步國家之一員。但是最近政治、社會種種失序現象,卻逐漸將我們帶回落後的三十年前。這是所有台灣人民除了民生議題之外,也應該要憂心的事。相信沒有一個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未來活在民主人權、媒體品質倒退三十年的台灣!為了要救經濟而發放的消費券,能不能真的救經濟,我們目前不得而知,但明確可知的卻是,它可以直接幫助財務困窘的NGO組織,像是媒觀。不管您捐款的數目多少,都可立即對我們有久旱甘霖的幫助。誠摯期盼您的援手,不僅是幫助媒觀、幫助日益惡化的社會及媒體環境,也幫助您和您的孩子免於回到一個公共領域被消滅殆盡的威權社會。

即日起,觀迎您使用消費券來捐助媒觀,同樣的,也可以使用消費券來支持媒觀所有的出版品。

您的相挺,將對社會環境產生不可預測的改變,請不要小看您手中任何一分金錢的力量。

謝謝您!
-----------------------媒體觀察站預告

3月20日 媒體新視界-卡漫通不通!(上)

主 持 人:管中祥、蔡蕙如

來 賓:張嘉倫(北新國小教師)

頻  道:教育電台(全國聯播)

時 間:3月20日(五)下午六點十分至七點

節目預告:
「海賊王、珍珠美人魚、網球網子、哈姆太郎、海綿寶寶...」這些名詞您認識嗎?這可能是你家小朋友的「超級好朋友」。卡通漫畫幾乎是每個孩子的「必修課」,但是卡通內容到底說什麼故事?又是如何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可是一門大學問,今天將邀請北新國小張嘉倫老師來到現場,與我們一起暢遊卡通世界。
-------------------------------
[媒觀在社大]中山社大-3月12日 認識媒體-「搞懂媒體,做個獨立特派員」第二堂

今天是「做個獨立特派員」的第二堂課,在課程開始前,小艾老師讓大家相互認識彼此,學員們依序進行自我介紹,在過程中發現到有不少人家住三重,在中山區上班,一部分人則就是住在學校附近。大家都想從社大課程中學到更多的東西,分享了許多關於社大課程的想法,如明哲大哥一邊在學攝影的技巧,一邊來上這門課,希望未來能成為一位公民記者等。

今天的主題是「新聞中不能說的秘密」,延續上一週的主題希望可以在這堂課帶給大家對於新聞有一些不同看法。首先小艾老師與大家分享了一些關於新聞(NEWS)這個名詞的定義,並且播放民視新聞台《第三隻眼》的片段,從千面人王進展的下毒事件、幼稚園娃娃車悶死學童的相關報導及登山客獲救後卻被媒體阻擋的畫面、做為討論後面課程如新聞特性及置入性行銷等概念的開始。

接著小艾老師介紹了新聞價值取捨的原則,如影響力、衝突性、鄰近性、新鮮感等原則……,從這些原則的取捨中讓人不難理解現今新聞媒體的問題根源,也讓大家了解到新聞不是真實的呈現,而是再現的結果。並且從「又是精神病惹的禍」、「兩盜闖民宅遭三原住民砍死」等案例的介紹更是說明了新聞常以命名的方式傳遞既有的刻板印象及價值觀。課程最後,小艾老師也藉此分享了一些近用媒體的方法,如成為公視PEOPO的公民記者等。

面對新聞媒體呈現的內容,我們應該如何來分辨新聞媒體內容的真偽?除了小地方新聞、新店線等公民媒體外,你還看過哪些不同於商業新聞台的新聞媒體?值得大家好好來想一想囉!
---------------------------
[媒觀在社大]板橋社大|3月12日|第二堂 認識新聞
文|唐可歆(媒觀志工)

今天的課程由首度登場的小葉老師來為大家解構新聞媒體的各種現象,由於小葉曾經是報業資深記者,所以和大家分享許多過往的工作見聞,以及對台灣媒體環境的近身觀察。


首先,小葉老師拿出一張頭版新聞報紙,要大家猜猜當中有哪幾則新聞其實是置入性行銷或廣告,不少人迅速地指出了幾個疑似廣告的報導,其敏感度讓小葉老師不僅感到佩服。小葉老師提到,向廠商收取費用、以「專案」形式包裝成新聞報導的操作手法,已經是各大報業司空見慣的現象。報紙版面空間有限,一小塊篇幅的叫價可能到高達一、二十萬,由此可看出新聞被視為商品一般交易的特性。


除此之外,小葉老師也強調新聞建構了我們的世界觀跟價值觀,例如自由時報和中國時報針對同一則事件,各有不同的報導方,若不清楚事情的真相,我們很容易受到報導的價值或立場所影響。


當小葉老師詢問大家覺得新聞還有哪些特性時,葵英姐覺得現在的新聞形式和內容愈來愈像連續劇,像是之前發生李泰安「搞軌」案時,李泰安家人一舉一動成為每日新聞。也有很多人提到現在的電視新聞都直接唸當天各大報的新聞標題,毫無獨創性,而且新聞內容和畫面也完全不相干。小葉老師回應,電視新聞的製作上較為粗糙,各家為了不獨漏新聞,都相繼以報紙內容來決定當天要的追新聞;而把資料畫面用在新聞時,其實應該打上「資料畫面」字樣,但現在電視台都省略了這個動作。而電視媒體的特性使然,電視新聞特別追求視覺聲光的刺激,像是報導靈異事件也必須裝神弄鬼。


小葉老師講到新聞價值的取捨時,以當初邵曉玲車禍照被刊登在蘋果日報為例,指出像這樣照片在以往是不允許被刊登出來的,但是蘋果日報開始起頭,要求畫面的血腥與震撼,藉此刺激買氣。她回憶起當初在報社當記者編輯時,每天都要花很多時間開會、篩選稿子,選擇哪幾篇要刊出,哪幾篇要持續追蹤報導,所以我們所看到的新聞是經過報社特別挑選過的,且不同的報社也有不同的挑選標準。總歸來說,新聞就像炒菜,不同的材料會拼成不同的菜色。


包括澤山大哥等許多人都反應自己現在已很少在看報紙新聞,大多都是透過電視或網路新聞獲取資訊,而且電視和網路的更新消息速度比報紙快速,有時報紙的新聞反倒變成「舊文」了!小葉老師也說自己同樣較常看網路新聞,而且同樣的新聞事件,可以藉由在網路上搜尋其他篇的報導,得到更全面的資訊和觀點。

在第二段課程中,小葉老師播放紀錄片《有怪獸》,片中對於台灣新聞媒體的亂象提出諸多的批判,像是在新聞題材的選擇上偏向娛樂化、小報化,媒體對社會事件進行公審,還有置入性行銷的氾濫、新聞造假等等問題。觀影之後,大家都覺得片子很好看,但也感嘆舊的問題沒見改善,新的問題又不停地出現,小葉老師也提到,現在不僅是運動選手投向其他國家的懷抱,台灣的電視台所有權也大量被外資收購,葵英姐質疑為何NCC沒有負起看守屬於公共財範疇的責任,也訝異媒體為何都沒報導NCC何時悄悄通過放寬限制的法案,嘉玲也反應電視新聞不但忽略重大議題的報導,也不重視地方社區事務。


在課程結束之前,蕙如老師和大家分享了幾則近幾天聯合報和台灣立報紙的板橋地方新聞,蕙如老師以三鶯部落拆遷的新聞為例,比較兩報在報導上的差別。在聯合報方面,報導中所訪問的對象都是以縣政府、中央機關的說法為主,完全不見三鶯部落居民的表述或其他民眾的意見,而台灣立報不僅採用了官方的說法,三鶯部落居民的意見也佔有相當的篇幅,比前者呈現更多元的觀點。藉由這個發生在近期的例子,大家更能感受新聞的建構是如何左右閱聽人對事件的價值判斷。


(更多精彩圖片與內文,請點選:http://pcmwatch.blogspot.com/2009/03/312.html)


【財團法人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
Mediawatch Org.
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0號6樓之一
TEL:+886-(0)2-23643062
FAX:+886-(0)2-23643032
http://www.mediawatch.org.tw
All Service E-mail: media.watch@msa.hinet.net
═<智邦生活館電子報發報中心>═════════════════

˙欲訂閱或取消智邦生活館電子報: https://enews.url.com.tw
˙收報、退報有問題,請洽智邦生活館客服信箱: mailto:iwebs@url.com.tw
˙歡迎申請智邦生活館免費電子信箱: http://www.url.com.tw/emailstore/
˙您想要登廣告: http://www.url.com.tw/subpage/ad.shtml
˙本電子報文章與其相關連結由電子報報主提供,智邦生活館負責發送。

════════════════ 作自己的媒體,唱自己的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