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2009-04-27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9-04-27》

本期內容
  ◎世界傳真:學好外語 南韓生湧入紐澤西 
  ◎金融風暴橫掃 澳洲各大學虧很大 
  ◎愛與和平 阿拉伯文學之根 



世界傳真:學好外語 南韓生湧入紐澤西
  譯寫■葉興台
根據紐澤西州NorthJersey.com報導,對家人移民到美國做生意或尋求更好教育機會的南韓人而言,紐澤西州博根郡的田納福來(Tenafly)是他們熟悉的地名,這些移居田納福來的南韓人,排隊為孩子在當地學校註冊。

田納福來英語學習計畫(ELL)教師和南韓學生輔導員金蜜妮(Mini Kim)表示:「如果南韓人有認得一個英文字,那個字就是田納福來,尤其是住在首爾的南韓人,育有中學年齡小孩的南韓母親都曾聽過田納福來,令人非常訝異。」

田納福來中學校長朵拉‧康托傑尼斯(Dora Kontogiannis)表示,田納福來學區的魅力在於教學成績突出,該學區持續名列紐澤西月刊75所頂尖中學的前茅,更在2005年獲得藍帶學校獎(Blue Ribbon School Award),獲得這項全國性的殊榮,顯示該學區在標準化測驗大有進步,或者成績持續排名在所有中學的前10%。

朵拉‧康托傑尼斯表示,不少南韓移民對她說,為了子女的教育,他們千里迢迢飛到田納福來。田納福來學區並未記錄南韓人移民到此的理由,田納福來的少數南韓移民拒絕透過中間人討論他們的經驗。

朵拉‧康托傑尼斯和金蜜妮表示,有些南韓移民移民到此,是因為家長被老闆暫時調往紐約或北澤西地區,或為了尋求更好的生活。

南韓人非常重視子女的教育,南韓家長表示,子女移居美國,可讓他們的英語更加流利,有助於日後在南韓申請大學,或在就業市場占有優勢。

胡蜜拉(Mira Huh)的先生去年被公司調往曼哈頓,她與先生移居到田納福來,她說:「南韓社會非常全球化,全球化的社會得與英語連結,書寫和聽說英語的能力相當重要。」

胡蜜拉表示,南韓企業的若干部門要求員工須有雙語能力,員工若想升遷,最好會說英語。

胡蜜拉和田納福來韓國家長協會會長韓茱莉(Julie Han)表示,教育環境不佳,也是南韓人移居美國的其中原因,很多南韓學生在放學後,還得上補習班,壓力十分沉重。

前田納福來學區教育委員會委員和房地產經紀人曹康妮(Connie Choi)表示:「南韓學生從早到晚都得上學讀書,在這裡就輕鬆多了,壓力沒有那麼大,經濟負擔也不重。」

2007年前往曼哈頓開設分公司、順便將家人遷往田納福來的文元泰(Won Tae Moon)表示,小孩可在美國讀不同的科目,也能參與體育活動。

金蜜妮表示,南韓家庭在移居之前,對美國的教育體系做過深入的研究,包括利用南韓的付費服務,搜尋田納福來學區的中學排名資訊;南韓家庭也透過曾住過博根郡的親友或同事的口耳相傳,來認識田納福來學區。

朵拉‧康托傑尼斯表示,南韓的電視台最近幾年大幅報導田納福來學區,也引起南韓人的注意。

金蜜妮表示,1990年代中期以後,愈來愈多南韓學生湧入田納福來學區,在2002至2003和2007至2008年間,在家主要說韓語的初中和高中生增加58%,同一時間,註冊人數增加26%。

根據2007至2008年學年的數據,田納福來學區每6名國中或高中生中,有超過1名的母語為韓語。田納福來英語學習計畫主任芮妮‧艾利斯庫(Renee Eliscu)表示,南韓學生是該計畫裡人數最多的一群,今年1月註冊這項計畫的258名外籍學生中,南韓學生就佔了120名。

田納福來學區主管對南韓學生日益增加也有所回應,多數通知南韓家長的文件已翻譯成韓文,在農曆新年期間,學校也配合停課。

姜石順(Seok Soon Kang)表示,當先生接到公司通知,要調往博根郡利堡的分公司3年時,她透過網路搜尋學校,也從先生同事聽到有關田納福來的意見,最後她選擇住在田納福來,因為從這個學區畢業的很多小孩都讀到不錯的大學。

姜石順透過翻譯表示:「我希望小孩獲得最好的教育,未來才有更好的機會。」姜石順17歲的女兒張艾瑟(Esther Chang)說,轉到一所語言不通的學校很痛苦,但會慢慢調適,這是體驗異國文化和快速學習英語的好機會。
(回目錄)



金融風暴橫掃 澳洲各大學虧很大
   
根據澳洲人報報導,澳洲大學協會(UA)警告,資金已經不足的澳洲各大學,可能還要面臨8億美元的投資損失,為去年10月公布的數字增加一倍以上。

澳洲大學協會表示,這將嚴重損害各大學為學生提供的服務、教學品質、以及藉由大學協助恢復澳洲經濟的希望。

澳洲總理陸克文政府在預算公布前夕的連串行動顯示,各大學期待已久的政府增加大學經費補助,很可能會落空,澳洲大學協會會長葛倫‧魏瑟斯(Glenn Withers)認為,這是各方爭奪預算的結果。

澳洲財政部長琳賽‧塔納(Lindsay Tanner)日前警告,全球金融危機使得澳洲政府很難用實質的方式來處理高等教育和創新的優先議題。

但澳洲科技大學聯盟主席羅斯‧米爾伯恩(Ross Milbourne)警告:「現在並非縮減大學投資的時機,我們希望澳洲政府能在5月公布的政府預算中,給予各大學5到10年大規模經濟補助的承諾,給我們一些希望和保證。」

澳洲著名的布萊德利評估報告(Bradley review)呼籲政府提供各大學57億美元額外經費,而領導澳洲政府創新評估小組的企業家泰瑞‧柯特勒(Terry Cutler),日前也呼籲澳洲政府像美國那樣投入40億美元資金,來提振綠色環保產業和未來10年的新科技。

葛倫‧魏瑟斯表示,過去幾年澳洲各大學所進行的投資和其他商業收入,佔每年收入的10%,達19億美元,但從去年9月以來的近6個月,全球金融市場崩盤,19億美元已虧掉了一半左右。

葛倫‧魏瑟斯表示:「根據最樂觀的預估,各大學的投資虧損約8億美元,這將嚴重損害我們支援核心研究和教學的能力,我們過去都是在政府經濟補助不足下,從事這些核心研究和教學。」

澳洲各大學去年10月公布的投資損失為3.88億美元,目前的投資損失已較去年10月增加逾一倍。

目前擔任雪梨科技大學校長的羅斯‧米爾伯恩表示,若干大學院校高度仰賴投資收入,這些學校的財務狀況變壞,將嚴重影響到教學品質和師生比。

羅斯‧米爾伯恩呼籲澳洲政府重新調整預算編列方式,他說:「澳洲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投資,相對於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其他會員國而言,仍然不足。」

澳洲有4所大學最近坦承,從去年9月以來投資的帳面虧損金額達1億1,180萬美元。

儘管澳洲各大學的投資虧損不利於學生服務或教學品質,但葛倫‧魏瑟斯表示,各大學仍能管理損失,只要澳洲政府提供依照所做的幾份評估報告,提供各大學足夠的經費補助。

澳洲各大學經費短缺,是否影響澳洲政府懷抱各大學能在經濟復甦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希望,葛倫‧魏瑟斯表示,各大學準備進行改革,希望能提供更多技職教育,以對抗技術勞工的不足。

但葛倫‧魏瑟斯強調:「如果澳洲政府不執行布萊德利評估報告的建議,這將延緩各大學協助經濟復甦的能力。」

澳洲商學院主管協會(ABDC)主席提姆‧布萊斯福德(Tim Brailsford)表示:「各大學的投資虧損問題很嚴重,在澳洲政府的預算吃緊下,各大學毫無疑問將面臨預算緊縮循環,教職員若想調薪將十分困難。」

過去3年,澳洲大學教職員工會一直要求校方調薪9%,並要求汰換年長教職員,但提姆‧布萊斯福德表示,各大學已無調薪的空間。
(回目錄)



愛與和平 阿拉伯文學之根
  ■裴鈺
「我們一下子來到了一個赤裸裸的物質世界。於是,我們拒絕我們繼承的一切,拒絕我們周圍的一切……為了建設我們獨有的思想,我們正在尋覓一種與我們相符合的精神之根。」這是黎巴嫩當代小說家萊拉‧阿西朗《空城》中的女主人公哈娜恩說的一句話。哈娜恩在此點出,在黎巴嫩社會裡,各種思潮激烈碰撞,在物欲和名利洪流之中,青年人普遍出現思想危機。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尋覓民族的精神之根,是知識分子孜孜以求的文化理想。我們今天觀察阿拉伯世界,關注更多的是石油大亨,或是層出不窮的衝突和糾紛。除了一部《一千零一夜》,我們對阿拉伯文學所知甚少。可問題是,我們同樣面臨後工業化時代,為什麼不從源遠流長的阿拉伯文學裡,尋覓一份文明的共通和借鑒的力量呢?

祈求和平

首先,我想提到古代阿拉伯時期的一位著名詩人,祖海爾‧本‧艾比‧薩勒麥,生年不詳,大約死於西元627年。在祖海爾生活的年代,阿拉伯半島上的遊牧部落紛爭頻繁,大大小小的戰爭連綿不斷。其中,以兩個大部落之間的戰爭最為慘烈,一個是阿柏斯部落,另一個是祖蔔亞尼部落,兩個部落因為賽馬不和而爆發了戰爭,一打就是40年,在歷史上被稱為「賽馬之戰」。

祖海爾是這樣形容「賽馬之戰」的,他寫道:

戰爭如你們所經歷的那般,

時而像猛獅,時而像烈焰,

時而像磨盤把你們磨碾。

它一年兩孕連生雙胎,

給人們帶來無窮禍災。

祖海爾把戰爭比作兇猛的獅子,濫殺無辜;又把戰爭比喻為烈火,吞盡了人民的財產。在古阿拉伯人看來,母駱駝連年懷孕並產雙胎是不祥之兆。祖海爾就把戰爭比作連年懷孕、並產雙胎的母駱駝,批評戰爭就是災難和厄運的象徵。在這裡,祖海爾不是簡單地抨擊戰爭的罪惡,而是從思想價值觀方面徹底否定了戰爭的價值,它只會「給人們帶來無窮禍災」。

後來,這場40年的「賽馬之戰」被兩位調停人所化解,一位是海勒姆‧本‧西奈,另一位是哈裡斯‧本‧奧法。祖海爾對這兩位和平的使者,給予了崇高的讚美。他寫道:

兩位長者真是部落的賢明,

目睹阿柏斯、祖尼亞數十年的戰爭,

為了和平你倆自願來調停,

哪怕為他人承擔鉅額賠償。

這是偉人最崇高的表現,

他倆的英明將流芳千古。

祖海爾的詩,記敘了40年綿延不絕的大戰。他反復在「倡導和平、反對戰爭,呼籲人們和睦相處」,他的反戰思想很像我國唐代詩人杜甫。杜甫在自己的詩裡這麼描寫戰爭:「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杜甫對戰爭的態度,是「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腸」。杜甫筆下的戰爭,讓人流血成海,就是祖海爾的猛獅之喻;而遍地荊杞,就是祖海爾的烈焰之比。杜甫對和平的訴求是「安得壯士挽天河,淨洗甲兵長不用」,而祖海爾讚頌和平調停人,認為和平會「流芳千古」。

祖海爾和杜甫相似的地方,還有一點,兩個人都對戰爭有著一份矛盾的思考。祖海爾在詩裡寫道:

誰不用武力保衛領土,

家園必遭侵犯;

誰不顯示強者的力量,

必受人辱。

而杜甫也寫道:「況乃王師順,撫養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一方面,為了免受「家園侵犯」,正義的自衛戰爭是必須的,所謂「王師順」。可是,戰爭是猛獅,是烈焰,會帶來流血成海,遍地荊杞,這些又是兩位詩人強烈反對的。這種對戰爭認識中的矛盾,恰恰體現了祖海爾和杜甫的思想價值。他們的反戰思想始終堅守民間和百姓的立場,充滿著對生命個體的關懷,這在世界中古史上衝破了蒙昧,折射出異常燦爛的人文主義光芒。

停下來哭泣

除了追求和平之外,愛情也是阿拉伯文學裡的核心主題之一。烏姆魯勒‧蓋斯生於西元500年,卒於西元530年至西元540年之間,他是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愛情詩人,他寫道:

法特梅啊,你慢些離去,

我享不盡這繾綣春意。

倘若我已觸犯了你,

你盡可向我問罪。

愛你使我心碎,

無論你如何斥責,

我的愛,心不會變移。

你兩眼淌淚,

殊不知行行淚珠,

恰如扎入已碎心房的利劍。

他的愛情詩體現了阿拉伯民族特有的柔情,男人對心上人的那份發自內心的溫順之情,不僅是畢恭畢敬的溫順,而且如花似水一般的細膩。我們看詩人歐麥爾(645~約716)的詩,他把熱戀中的「男兒心」描繪得如泣如訴,婉約柔順,真是賽過了「女兒心」。他寫道:

與你相識使我憔悴,

每晚伴著針氈入睡,

無奈之下,我把心來詛咒,

思念你的心使我成疾,

心卻說:

別咒我,這是你的命。

我國宋代的大詞人蘇軾,曾經寫過一首悼亡詞《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崗。」蘇軾給亡妻掃墓憑吊,追思愛人。這種對愛人的悼亡之作,烏姆魯勒‧蓋斯也寫過,其情其意不亞于蘇詞。請看:

讓我們停下來哭泣,

眼前黃沙漫漫無邊;

在戴胡裡和豪邁裡,

把親人和遺舍懷念,

這如泉的淚珠兒啊,

雖把我的心懷寬解;

那荒漠的疏疏殘跡,

又怎能把戀人追還?

烏姆魯勒憑吊愛人的遺跡,在詩的開頭。「讓我們停下來哭泣」,將內心無比的思念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詩人痛哭之後,發覺自己的悲痛有所緩解。可是詩人馬上又想起,內心的痛苦緩解了,可是生離死別,陰陽兩隔,「又怎能把戀人追還?」痛哭之後,依然是無比劇烈的思念,把未亡人的心境表達得異常深刻,整首詩的意境也就因此極其深遠。蘇軾的「千里孤墳」,就是烏姆魯勒的「疏疏殘跡」,蘇軾的悲痛「無處話淒涼」,而烏姆魯勒的淚水如泉,斯人斯地,此情此景,讓兩個大男人,一個年年腸斷,一個則停下來放聲痛哭。

眷戀真愛

其實,現代阿拉伯文學裡,有一部類似《茶花女》的名作。埃及小說家馬哈茂德‧台木爾寫了短篇小說《歌女的心》,女主人公是歌女塔赫婭,她身患肺病,看病的醫生則是一位前途遠大的醫學院博士生。這位博士生深深愛上了她,而塔赫婭也深愛上對方。可是塔赫婭害怕自己恥辱的風塵經歷毀掉男友的前途,在病入膏肓之際,她決然地離開了博士生,留給了男友一封絕筆信。她這樣寫道:「給你,我最心愛的人……我將遠離你而死去。我曾經渴望在你的懷裡,望著你的眼睛,吐出我最後幾口氣……對於這次逃跑,不要責備我,我不得不做啊……我是一個歌女……雖然長期出賣色相給願意出錢的人,但是,在你之前,還沒有一個人敲開過我的心扉……你不要惋惜對我的愛情,因為我已經將世上最珍貴的禮品──我的心贈送給你……為了我對你的愛,我丟下了你,從你面前逃走……還是讓我叫你:我心愛的人啊,讓我吟唱這個美好的詞,它是人間最珍貴的稱呼……今後,你再也不會從我這裡聽到這個呼喚了,我的愛,而我還將在心口之間,把它吟唱一千遍、一萬遍,直到我的心臟最後一次的跳動!」

歌女塔赫婭在生命的末途,為了愛而放棄了愛,為了真情而割斷了真情。她逃走了,不是無情無義,而是因為她真的動了心!在這顆飽受摧殘和踐踏的心靈裡,依然湧動著對真愛的渴望,這位埃及的「茶花女」,在人性的生死兩極中用放棄詮釋了真愛,用無情譜寫了真愛。死亡和生存、逃避和勇敢、污濁和純潔、末路和希望,為了愛而丟下,一萬遍的呼喚,最後一次的心跳……馬哈茂德用文學的方式,最深刻地闡述了愛的本質和價值。

追溯阿拉伯文學史,藝術家們對和平的訴求,對真愛的眷戀,是阿拉伯文學裡主要的價值取向。阿拉伯半島上,大漠縱橫,數千年滄桑變化,戰亂頻頻,人們渴求最純粹的和平,追尋真正的愛情,勇猛堅定、慷慨待人、謳歌頌揚……這些也是阿拉伯文學的母題。我們能從中找到這些人文母題的根基,其實就是愛與和平,它們是民族文明之根,是大漠中永不落的圓月,寧靜、沈醉、溫馨,靜靜地閃耀,一躍千年。在今天,繼承這份思想遺產,不僅對阿拉伯民眾自身,對於我們也有積極的意義。我始終認為,人文思考的價值並不是局促地長知識,更重要的是開拓視野,從而實現自身的人文轉型,和平與愛的母題,不僅屬於燦爛的阿拉伯文明,也屬於這個世界。

中國教育報4月19日4版
(回目錄)



長期徵稿啟事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回目錄)



參觀立報:
http://www.lihpao.com
立報地址: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