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 創用CC電子報第三十七期=========
======== 2009-05-01 =========

§目錄§

1. 【編輯室的話】

2. 【CC網誌選輯】

<台灣創用CC計畫徵軟體工程專才>
<快上wikipedia投票給創用CC授權吧!>
<一個全天下教授 都有機會犯的錯?!>
<美國密西根大學圖書館採用創用CC授權並致力於開放進入
公共領域的書籍>

3. 【CC專題】

<科學資料的開放近用與自由流通〉


=======================
【編輯室的話】

這是由台灣創用CC計畫出版的電子報, 創用CC,是 Creative
Commons的中文名稱,希望透過「保留部分權利」的彈性授權,
讓創作得以更加流通。電子報內容從第三十三期開始,分為兩
個部分,第一部份是創用CC網站部落格文章資訊的選輯,第二
部分則為每月一則深度專文或專題報導。本月份電子報專文由
中央研究院莊庭瑞副研究員所撰寫,內容是關於今年3月27日
於中央研究院舉行的「公共出資的科學資料與出版品的一般使
用與授權」學術研討會會後的一些討論,專文從科學資料的開
放與近用的角度切入供讀者參考瞭解。


創用CC電子報於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五發刊,每期規劃不同的
專題,並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與行動者為電子報撰寫專題文章,
藉此希望讓大家更加瞭解創用CC的理念。也份外歡迎您提供意
見,來函寄達地址請見網址:
http://creativecommons.org.tw/static/contact。

=======================
【CC網誌選輯】

★台灣創用CC計畫徵軟體工程專才★

莊庭瑞/文

台灣創用CC計畫誠徵全職軟體工程專才一位,全責規劃、建立、
與維持計畫所需的資訊系統,並與美國 Creative Commons 技術
團隊保持聯繫及合作。您需具備高度的資訊技術能力,熟悉相關
的資訊網路標準,善用自由軟體套件與網路服務、並對資訊、法
律、文化、社會經濟的互動發展保持高度興趣。有意者請於5月
25日前,依以下方式聯絡台灣創用CC計...。

詳全文:

http://creativecommons.org.tw:80/blog/archives/000122.html


★快上wikipedia投票給創用CC授權吧!★

辜雅蕾/文

最近wikipedia正在舉行社群投票是否將目前的授權模式轉換成創
用CC授權。wikipedia現在採用的是GNU Free Document License,
這項投票主要是讓wikipedia上的社群進行投票是否願意轉換成創
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授權條款作為未來主要內容的授權方
式…。

詳全文:

http://creativecommons.org.tw:80/blog/archives/000118.html

★一個全天下教授 都有機會犯的錯?!★

周文茵/文

這是一個全天下教授,都有機會犯的錯--阿根廷教授遭指控促進知
識近用?! 雖然這是件遠在阿根廷發生的事件,但因為這是數百年
來至今,全天下教授都有機會犯的錯,所以有必要讓大家「借鏡」
一番。

話說著迷於網路知識分享的 Horacio Potel,是位在阿根廷
Universidad Nacional de Lanús 大學任教的哲學系教授。他架設
個人網站,主要蒐集整理一些知名的哲學家的文章和作品,從大家
耳熟能詳的 Nietzsche 開始,另外有Martin Heidegger 與阿爾及
利亞出生的 Jacques Derrida。由於 Potel 教授希望學子後進能
多瞭解這些他所喜愛的哲學家偉大的思維,並且方便取得這方面的
知識,於是他就多事地將這些大師作品翻譯成西班牙語。要命的是,
竟然不小心地意外發展成一個小型的線上圖書館規模,光是他的
Nietzsche in Spanish 就已有超過四百萬人瀏覽…。

詳全文:

http://creativecommons.org.tw:80/blog/archives/000121.html

★美國密西根大學圖書館採用創用CC授權並致力於開放進入公共領
域的書籍★

王珮儀/文

密西根大學深信採用創用CC授權將有助於達成其使命「藉由蒐集、
管理、保存與溝通分享人類知識資產來形成可讓公眾使用的園地
(commons)、公共資產」,因此在2008年密西根大學圖書館宣布一
項授權政策,即對於其所擁有的著作,以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
業性使用」授權組合釋出,而這些著作是來自於由密西根圖書館員
所產出的著作與屬於密西根大學委員會(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著作,其著作內容也包含參考文獻、
研究指引等資源…。

詳全文:

http://creativecommons.org.tw:80/blog/archives/000117.html


========================

【CC專題】

〈科學資料的開放近用與自由流通〉

莊庭瑞 / 文

今年3月27日中央研究院舉行了一場「公共出資的科學資料與出版
品的一般使用與授權」學術研討會。該會議邀集了不同領域的學者
專家、公眾授權的倡議者與採用者、以及研究機構的策略規劃者,
就科學資料與出版品的開放近用與自由流通,進行了廣泛的討論
(詳見研討會網址,以及講者投影片)。

科學出版品(指可被視為著作的部份),在一般使用與公眾授權方
面,已受到相當的重視。在觀念推展與實務作法上,無論是法律
工具如創用CC授權條款,或是散布管道如採用開放近用 (Open
Access) 的學術期刊及機構典藏庫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的建立,甚或是政策規範如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公共近用政策›
(‹NIH Public Access Policy›) 等各方面,目前已有許多可以借
鏡、相互學習的地方。

科學資料(因進行科學研究而所蒐集產生的資料)的開放近用與自
由流通,情況就比較複雜。資料 (Data) 以及資料庫 (Database) ,
是否為受法律保護的客體,在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法律規範。歐洲議
會於1996年3月所通過的資料庫之法律保護指令 (Directive
96/9/EC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11 March 1996 on the legal protection of databases ) ,對
於資料庫給予法律保護,並認為對資料庫的權利是特有的 (sui
generis) ,與對著作的權利不同,兩者分別受到保護。但在美國、
台灣、以及其他許多國家,資料庫不被視為著作,不受到著作權法
的保護,也未必以法律給予特有的保護。

使用創用CC授權條款來作資料的釋出,嚴謹來說並不合適,因為資
料並不是受著作權法保護的客體。荷蘭 CC 計畫 (Creative
Commons Netherlands) 在進行 CC 授權條款本地化的過程裡,考
量了歐盟資料庫保護指引的情形,對荷蘭版的 CC 授權條款,就做
了一些調整。為了避免使用CC授權條款所釋出的著作,是否也可被
視為是資料庫,而有適用上的疑慮,荷蘭版的 CC 授權條款裡,將
著作本身的定義放寬到包括資料庫,以擴大該授權條款的適用的範
圍。但在台灣以及其它(無資料庫保護法律的)國家,該國本地化
的 CC 授權條款,目前並沒有(也不合適)作這些調整。

為因應科學資料在自由流通上的需要,最近 Creative Commons 正
式發佈了一項稱為 CC0 (CC Zero) 的宣告。聲明人可使用 CC0 宣
告,表示對所宣告的作品,不保留著作權及相關權利。這些著作權
及相關權利,包括著作權利、資料庫權利、以及萃取使用該作品所
內含資料等權利;聲明人也不對使用人作「姓名標示」或「相同方
式分享」上的要求 [1]。 Creative Commons 希望透過 CC0 宣告,
可以讓所宣告的著作和資料的流通使用更加自由,近一步擴展創意、
文化、科學的共有領域。目前已有兩項計畫採用了 CC0 宣告,分
別是 The ProteomeCommons.org Tranche network 以及
Personal Genome Project 。兩項都有關於生命科學的資料分享與
使用。

科學資料的公眾釋出與一般使用,在散布管道與施行方法上,也較
少有示範性或共通性的作為。為呈現學術研究的成果,研究者主要
著重於論文的發表。用以佐證研究結果的原始資料的整理發佈,並
不受到格外的重視。將原始資料清理成公眾可以獨立使用的格式,
對研究者反而是額外的工作。(這讓人想到一則關於自由軟體的聽
聞:有些程式開發者心理很願意釋出程式的原始碼,但最後沒能釋
出,原因是覺得自己寫的程式有些醜,或是程式碼沒加註釋,覺得
不好意思,但也沒時間修改了,所以就不釋出。)

一般的研究機構對其所蒐集產生的科學資料,通常在釋出政策上也
不多作要求,在行政程序或是資訊技術上,也未必對研究者提供必
要的協助。研究機構或是研究者本身,也常以智慧財產的角度,對
科學資料的釋出,持保留的態度;當資料還沒被分析發表為論文之
前,這些資料的開放近用與自由流通,尤其困難。但在現今的研究
環境,能夠取得其他研究團隊的第一手原始資料,自由進行各種資
料的整合、萃取、與分析,以互惠的精神協力合作,卻是非常的重
要。分享觀測資料的虛擬天文台,已是常見的典範模式。

公共所出資的科學研究的產出(即使是原始資料),應該給所有公
民(包括其他研究者)所使用,這在法律、政治、與倫理上,都有
不可逃避的理由 [2]。民主國家中政府資訊公開,以及公共出資的
科學產出的開放近用議題,也逐漸受到重視。有足夠的例證顯示,
政府資訊(包括公共出資的科學資料)的公開對於社會經濟活動,
相當有助益。一些研究報告就指出,相對於歐盟,美國聯邦政府採
取較開放的方式,釋出所掌有的資料(如地理量測、即時氣象等原
始資料),因此在相關產業的規模與發展(如地理資訊、氣象預報
等服務),領先歐盟甚多。

對於科學資料與出版品的開放近用與自由流通,台灣在政策上並沒
有特別的規範。雖然«科學技術基本法»的第二十條提到:「為推動
科學技術研究發展,政府應擬訂科學技術資訊流通政策,採取整體
性計畫措施,建立國內外科學技術研究發展之相關資訊網路及資訊
體系」,但這似乎是高層次的宣示;個別研究機構對於其所產出的
科學資料與出版品,是否釋出供一般使用,在作法上可能差異很大。
以下簡要介紹兩項示範性的作為,供大家參考。

國科會的‹專題研究計畫執行同意書›,要求以調查法(如面訪、電
話訪問、郵寄問卷等)進行計畫之主持人,應將「研究成果報告、
資料讀我檔、空白問卷、過錄號碼簿、電腦資料數據檔、資料欄位
定義程式等及調查資料檔案利用授權書」,送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
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而該中心對所保管的調查資料,
於一定時間後,釋出給國內外研究機構、大專院校的研究人員、教
授或研究生使用。

2001年由行政院核定通過的「生物多樣性行動方案」中,明示應建
置國家生物多樣性資訊中心,整合全國生物多樣性相關資料,促進
研究、教育、及保育之功能。為此中央研究院已接受國科會與農委
會部份經費補助,負責整合台灣生物多樣性的各式資料,並維運
「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入口網」 (Taiwan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 TaiBIF) 。該網站是台灣在「全球生物多
樣性資訊機構」 (Global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
GBIF) 的入口網站,與其它參與 GBIF 的國家入口網站,進行生物
多樣性資料的全球交換與分享。

以上兩項工作的內容與挑戰,請參見張苙雲、邵廣昭兩位研究員在
3月研討會的介紹。科學資料的開放近用與自由流通,還有許多努
力的空間,也需要大家的關注。

編按:原著有豐富超連結,然因純文字檔的限制無法隨文附上,有
興趣的朋友可前往部落格的電子報典藏點選三十七期創用CC電子報
,造成不便還請見諒。專文中的研討會相關資訊如下:

1.研討會議程:
http://scientificdata2009.creativecommons.org.tw/。
2.講者投影片:
http://www.slideshare.net/event/symposium-on-common-use-
licensing-of-publicly-funded-scientific-data-and-
publications。

----------------------------------------------------------

[1] Creative Commons, ‹CC0 FAQ›.

[2] Paul F. Ulhir, ‹The emerging role of open
repositories for scientific literature as a fundamental
component of the public research infrastructure›. In
«Open Access: Open Problems», pp. 59-103, G. Sica
(editor), Polimetrica, Torino, Italy (2007).


================================================

您因訂閱了「創用 CC」電子報而收到這封郵件。

電子報主編:辜雅蕾
電子報編輯:莊庭瑞、周文茵、王珮儀、趙柏強

本電子報著作權人為中央研究院,並依據創用 CC「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授權條款出版。授權
條款之詳細內容,請參考: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sa/2.0/tw/
legalcode

如欲進行商業目的之利用,或者有任何授權上之疑問,請直
接與創用 CC 計畫聯繫:
http://www.creativecommons.org.tw/static/contact

如果您對這份電子報的任何內容有疑問,歡迎來信洽詢:
contact@creativecommons.org.tw

如欲取消訂閱這份電子報,請寄一封電子郵件至
CC-Taiwan-newsletter-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此外您也可至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CC-Taiwan
-newsletter 翻閱電子報典藏,或將本電子報推薦給其他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