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政的責任
◎人本教育基金會
朋友問我:「現在的教改到底有什麼好處?用多元入學代替聯考,我的小孩還不是補習到很晚。新的方案並沒有減輕學生的壓力呀!」
我試著安撫他:「不管聯考也好,多元入學也罷,只要別要求小孩上第一志願,壓力自然就會減輕。」
他卻毫不猶豫地回答:「那是不可能的!」
任何一個家長,都很可能同意上面那一句「不可能」。在眼見好學校就是只有那幾所的狀況下,我們總是用盡各種方式,施盡各種壓力,幫忙孩子「擠進」好學校!不管教育行政單位開了幾條路讓我們升學,管道再多,通往的,都是個窄門。我們想升的學,就那幾個。我們認為的好學校,就只有那幾所,其他所都不放心孩子去讀。
這是怎麼一回事?是家長認知的問題,還是,有一個我們沒有察覺的環節,讓我們以為,我們只能要求孩子打倒同學,擠進明星學校!
台北市教育局從去年堅持公佈組距、第二試加考紙筆測驗,到今年打算加權計分、加開推甄管道等等,用盡心思、費盡力氣,幫忙學校設計足以精確篩選學生的機制,甚至不惜公開表示將不遵守教育部頒佈的多元入學辦法。這樣的「努力」,到底是想朝哪個方向改變我們的教育環境呢?至少在家長與孩子最需要的「教育品質」上,我們看到的是,好學校仍然只有那幾所,小孩仍然得要擠窄門,只是有人可以先擠進去,有人得擠兩次!!
難道得要等到生育率全面下降,我們才能讓更多孩子有機會享受好教育嗎?
呼籲家長不要迷信明星學校的喊話未曾停過,但卻沒有什麼實質效果,因為家長需要的是一種信心,而信心必須建立在能看到更多「辦學有特色」、「教學品質一流」的好學校之上。如果我們總是看不到任何增加好學校、全面提昇高中職教育品質的政策與資源投入,就很難停止對於升學的焦慮,孩子的壓力也難以減輕。
教育行政單位的責任,不是在於如何幫忙學校篩選學生,而是提昇教育品質、增加家長與學生選擇的機會!!
我們的孩子,需要的是「多元」入「多好學校」的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