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爭執中,看德性涵養─善行天下會刊─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October 25,2024從爭執中,看德性涵養
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糾紛,有糾紛就有爭執。所以,人與人之間常有爭執產生,這是相當正常的。但是有時候人是否都應該思考,這些爭執是否有意義。
如果爭執本身,是為了讓一件事情得以更好,那麼這個爭執就有意義。然而,有些時候的爭執都是意氣之爭,完全是為了證明我對、你錯而產生,這種爭執不僅對事情沒有幫助,有時往往會讓人開始結怨,進而結下惡緣。
網路小故事:得理,更要饒人
一位高僧受邀參加素宴,席間,發現在滿桌精致的素食中,有一盤菜裡竟然有一塊豬肉,高僧的弟子故意用筷子把肉翻出來,打算讓主人看到,沒想到高僧卻立刻用自己的筷子把肉掩蓋起來。
一會兒,弟子又把豬肉翻出來,高僧再度把肉遮蓋起來,並在徒弟的耳畔輕聲說:「如果你再把肉翻出來,我就把它吃掉!」徒弟聽到後再也不敢把肉翻出來。
宴後高僧辭別了主人。歸途中,徒弟不解地問:「師傅,剛才那廚子明明知道我們不吃葷的,為什麽把豬肉放到素菜中?徒弟只是要讓主人知道,處罰他。」
高僧說:「每個人都會犯錯誤,無論是有心還是無心。如果讓主人看到了菜中的豬肉,盛怒之下他很有可能當眾處罰廚師,甚至會把廚師辭退,這都不是我願意看見的。待人處事固然要“得理”,但絕對不可以“不饒人”」。
從爭執中看德性涵養
易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什麼意思呢?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於此,君子應剛毅堅卓,憤發圖強;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
古人談德性,也就是人的行為舉止與品性,都應該效法大地,因為大地厚實和順,可以容納萬物。而從爭執當中,最容易看出一個人的德性涵養,到哪種程度。
爭執無非就是在過程中,針對一件事情來爭奪〝對〞的過程,所以如果爭執當中,可以讓事情發展的更好,譬如說在職場中,常會有專案競賽,就是為了在競賽中,得到一個對公司來說最棒的成長結果,如果用這角度來看,爭執本身就意義非凡,因為一間公司往往承載眾多家庭的幸福;然而在專案競賽中,卻常有意氣之爭,也就是看誰不爽產生才爭執,這種爭執就顯得毫無意義。
換言之,爭執的意義就是在於讓事得以更好,所以從中不管是誰勝出,都應當從中去祝福對方,當擁有這樣的雅量與德性,路才能走的順暢又寬廣;而勝者更應該謙遜,因為一件事情的成就,往往是一群人的努力,且留一點餘地給競爭者,不但不會吃虧,反而會在日後,留下產生更豐厚成果的契機。
小結:涵養是能容之量
人不講理,是一個缺點;人硬講理,是一個盲點;理直氣“和”遠比理直氣“壯”更能說服和改變他人
君子有德,不是不分輸贏高低,而是清楚知道,在輸贏對錯之中,對於事情進展是否能有幫助,不因個人因素,而將恩怨投入其中。這樣的境界難嗎?其實不會,當一個人擁有清楚的認知,能看穿爭執後所產生的種種結果,就能培養出能容之量。
因為能容是一種涵養,也是德性的展現,君子有德則能立足天下,不管是為官、為商或是任何職業,都能因為有德而能行正,而能對事物有正確的認知與看法。而爭執,只是檢驗一個人德性到哪罷了!所以,期許你我在爭執中,都能保持好德性,做出對事、對自己最好的決定。
感謝造雨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