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舊鐵橋濕地教育園區電子報
報主:舊鐵橋協會
創刊日期:2008-05-09
發報頻率:月刊
訂閱人數:27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舊鐵橋濕地教育園區電子報報
舊鐵橋濕地教育園區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發報時間: 2013-07-03 16:00:00 / 報主:李曉菁
[公益聯播]化妝品真相大公開社群
本期目錄
舊鐵橋濕地常見四種鶯亞科介紹
舊鐵橋濕地常見四種鶯亞科介紹

從舊鐵橋濕地我們常見的鶯亞科有四種,分別為褐頭鷦鶯、灰頭鷦鷥、棕扇尾鶯、黃頭扇尾鶯,而後兩種又同俗稱[錦鴝]。但我們民間鄉土稱呼牠們四種又叫[芒噹丟仔],其實這類稱呼大都以褐頭鷦鶯為主,因為牠數量較多;常活動於低海拔耕地外一些不適合耕作的畸零地;或一些休耕的土地被長草植被所覆蓋;菅芒草叢中穿梭,飛行時不斷的上下擺動尾羽狀極可愛;尤其菅芒花開時恰逢其繁殖季活動能力更甚,喜停棲菅芒枝頭因而得名。                           

褐頭鷦鶯[Prinia subflava]

體長約15cm 雙翼展開長約14cm,公鳥較母鳥大些,夏羽公鳥嘴幾乎全黑,雌鳥嘴尖部也有黑色但較公烏短。背至尾羽大致褐色但也有灰黑斑條紋,腹部較白黃色;臉頰、胸側則有淡黃褐色,尾羽很長但較冬羽時短,是否跟繁殖期進出巢位有關有待查証。冬羽大致跟夏羽同,但公鳥的嘴全黑變黃褐色只尖部微黑,母鳥則幾乎看不見黑色部分,尾羽較夏羽長但灰色明顯不見,腳全年赤肉色。褐頭鷦鶯南台灣的繁殖期3~8月,築巢於離地0.5~~1.2公尺的芒草抑矮樹叢中,利用草莖固定並用芒草撕成細條狀編織成橢圓長形巢,出入口在頂端的側面狀似麻布袋;故有人稱牠為布袋鳥故名思義得名於巢之造型。褐頭鷦鶯每巢下3~~5顆蛋;但以4顆最多,蛋顏色水綠色有黑褐色污斑,大小約10乘15mm,抱蛋期約10~~12天,幼鳥破殼到開眼大約3~4天而離巢則大都10天左右[曾記錄最早9天幼鳥數壹隻最遲14天幼鳥數肆隻]由此可見幼鳥的多寡及食物量、天候因素都影響幼鳥成功與否及離巢天數、數量,當然天敵也不能排除在外,更有入侵耕地繁殖不確定因素就更多幾乎常與時間賽跑,但其中棕扇尾鶯最多因其巢位大部分是換作的稻田耕地。褐頭鷦鶯通常棲息於低海拔以下的草叢、稻田作物間,從稻莖或草叢不停地由一株跳飛到另一株,有時會停棲電線、牆上亦枝頭上。飛翔時振翅常有[必波….必波]地聲音出現,嗚叫則常發出單音[啼…啼…啼]叫聲,食物則以昆虫為主;繁殖期記錄到的食物有青蜓、蝗虫、蛾及蝶類的幼蟲、蟬、蛛蜘………等,但其中又以蛛蜘為最多;這可能食物鏈裡蛛蜘數量較多且容易捕食有關。

灰頭鷦鶯[prinia flaviventris]

體長約14cm 雙翼展開長約13cm 公母鳥沒有較明顯的差異,頭頂灰黑色,背部大都為暗褐色,腹及尾部覆羽則較接近污黃色,尾羽長[但較褐頭鷦鶯短]黃褐色,有不明之斑橫紋。臉至喉部污白色,眼先暗灰色有細條白眉斑,嘴全年黑色;腳則是橙黃色。灰頭鷦鶯棲息地環境比褐頭鷦鶯更低,在南台灣很少在海拔600公尺以上見到牠,牠的生活環境大都選擇在草叢中,入侵農耕地還沒觀察有此記錄,習性則跟褐頭鷦鶯很相似,但牠擁有似羊叫聲[咪……咪…]的單音調,更有急切抖動的鳴叫;而且連續多次重覆音。牠在南台灣的繁殖期同是3~8月,築巢高度與習性類似褐頭鷦鶯但巢材則較不一樣,牠較習慣使用花絮混草葉相互搭配,而巢形狀也沒有褐頭鷦鶯那般長條,但同開口於上方側面。灰頭鷦鶯每巢下3~5顆蛋;大多下4顆,蛋顏色為橙紅色無斑點,大小約11乘15mm,抱蛋期12~14天左右,幼鳥破殼到開眼同為3~4天,但離巢則記錄到的最快12天幼鳥3隻;最遲15天幼鳥4隻[這巢巧碰上連續下6天雨]是否有影響不知?因其巢數記錄不多較難做比較天候、時間、月份只能單純做觀察記錄。牠繁殖期記錄到的食物還是以蛛蜘最多,其次是昆虫但較少蝶類與青蜓,是剛好周圍環境缺少這些食材亦是牠另有覓食偏好只能留待後續觀察再補足。                                            

棕扇尾鶯(錦鴝)[Cisticola juncidis]

鶯亞科的小型鳥,体長約10~12cm,雙翼展開長約13cm,繁殖羽也叫夏羽;背部大都黑褐色,羽緣及腰黃褐色;夏羽縱斑較冬羽不明顯,尾羽末端灰褐色內側有白黑節斑,冬尾羽較夏羽長。腹面由臉部、到腹部為黃白色,有過眼線,嘴淡褐色,腳淺黃褐色。飛翔時常發出似(戚察、戚察…..嘀嘀)的鳴叫聲,尾羽張開呈扇形,作波浪狀飛行,同列本土(芒噹丟仔)稱呼之鳥類,但這種鳴叫聲及其求偶期的特殊行為,在繁殖季結束時,同時消失,故繁殖期好像數量蠻多的,到了秋冬季因其行為改變,發現較不易,頓時數量好像減少許多。每年3~8月間為其繁殖期,築巢位於草叢及剛收割稻田抽新芽之稻梗中間,因巢材大都芒草葉、花絮及蜘蛛網,像今年雨量較多,巢材吸水量高,蛋受不了長時間潮濕及淹水、壞死、棄巢、繁殖成功率就明顯下降。巢為橢圓形,巢口朝天,蛋產量約3~5顆,通常4顆較多今年[94年]有記錄到8顆比較特殊,但後來因豪雨而棄巢沒完整記錄比較可惜,蛋顏色乳白色有似血色污斑,蛋大小約15乘10mm。棕扇尾鶯雌雄較難分辨,曾以六個巢位,以上午產卵時去分辨雌鳥,比較都沒有可證明的特徵,好比第二對母鳥腹部較公鳥白,但一、三、四對則沒有同樣情況,不像褐頭鷦鶯公鳥嘴外緣有明顯黑斑點,母鳥則沒有,較容易辨認。棕扇尾鶯係公母鳥共同築巢、孵卵、育雛、孵蛋期從下第一枚蛋開始大約11~15天,但從破殼天開始則會因為數量、食物及干擾情況約10~16天離巢,食物以捕食草叢間昆蟲為主食,主要以蟲、蜘蛛、小甲蟲、蝶類。餵食大都會平均餵食,重複情況很少,曾有一次離巢日,五子登科同棲於一隻頭上﹔餵食五回合,均以順序餵食,而且公母鳥不同時回來餵食,但從沒有跳過順序抑重複,好似有語言在默默中傳達。但在食物充裕的情況下,則索食愈兇的會獲得愈多食物,但因幼鳥本身較小,很難去比較體重及成長上的差異。但離巢就有因干擾程度及天候因素有所改變,好比氣候不佳,雖然幼鳥有能力離巢,但也會被迫延後﹔如農耕因素:農民於田青(綠肥)過於茂盛有所動作時,則會視親鳥警覺情況提前1~2天離巢,但因礙於離巢後幼鳥很難掌握,不能比較存活率。也有可能因該巢有4~5隻幼鳥會因為巢位太小而提前離巢,但大都會找離巢位最進的枝頭抑稻梗停棲,以利親鳥餵食。但又鳥一旦離開巢位,白天幾乎不可能回巢,夜裡有停棲巢位的情況,一有狀況也會各自穿離現場,有短暫飛行,但大部分是在草叢中急速穿行,讓天敵不易捕捉其行跡,是其存活的致勝的關鍵,幾乎台灣鶯亞科留鳥都大同小異。錦鴝較其他鶯亞科明顯差異的行為,在其停棲行為,如係軟質草梗會有雙腳開岔,抓住不同梗材的習慣。其他諸如餵食完畢,會為雛鳥清理糞便及視糞便的可利用價值自行吞食亦攜至遠處拋棄。則與鷦鶯、灰頭等可謂沒有兩樣。

黃頭扇尾鶯(白頭錦鴝)[Cisticala exilis]

體長約9~10cm,雙翼展開長約12cm,這四種鶯亞科裡牠算雌雄体色差異較大,也只有牠公鳥不幫忙抱蛋、育雛。公鳥繁殖季時頭頂至後頸乳白色,類似冠羽,背羽暗褐色有黑條紋斑點,尾羽灰黑色尾端白褐色,有黃白色過眼線,腹、胸黃白色兩側顏色較濃,嘴灰褐色但下唇顏色明顯較淡,腳為肉褐色。雌鳥顏色跟公鳥大致相似,但頭頂黑褐色條紋像西瓜皮紋路較特殊,雌鳥比公鳥略小;公鳥冬羽似母鳥,繁殖期每年3~8月公鳥會高飛急速俯衝進入草叢或停棲高點嗚叫不已引誘母鳥,另則宣勢領域,同常大約100坪左右有壹隻公鳥3~4隻母鳥,領域內只准母鳥加入不准其他公鳥進入否則馬上追逐出域,公鳥會幫母鳥築巢、獻食物交配其他家事全交給母鳥,公鳥則努力在領地內固守遺傳基因。大都築巢於草叢中,巢材比棕扇尾鶯更喜好花絮及蜘蛛網夾雜草葉編織而成,離地都不超過壹公尺,巢似棕扇尾鶯但巢口較頂側,每巢下3~4顆蛋;蛋顏淺水藍色有褐色污斑;大小約11乘15mm,抱蛋期約12天,破殼同樣3~4天雛鳥張開眼晴約13天離巢。繁殖季發出[咪—鬼哩]似的叫聲冬天則不嗚叫,黃頭扇尾鶯跟棕扇尾鶯尾羽冬羽都比夏羽長,這可能跟繁殖季進出巢位的方便性有關,食物鏈則也大致相同。其實從以上四種鶯亞科鳥類我們可歸納幾點牠們大都活動在草叢及休耕農地中,牠們的食材、習性很相同,最重要是牠們食物中昆虫與蜘蛛比重相當高,故農耕地鶯亞科愈多有抑住有害昆虫地成長對農民也有所助益。          

推薦訂閱
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電子報@【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電子報】
《地球日電子報NO.13》補貼不公核電三點全漏 相約2014地球日在相見@【地球日電子報】
轉寄『舊鐵橋濕地常見四種鶯亞科介紹』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