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跨越信仰 共同濟弱扶貧─救世慈善協會-朝陽時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October 03,2025樺加沙颱風重創光復 協會南區據點急需重建
一場樺加沙颱風,讓本協會位於光復鄉台9線上的「南區關懷據點」也成了受災戶。該據點同時肩負「光復關懷據點」的角色,已在地深耕服務多年,與許多案家建立起深厚情誼,是協會在花蓮南區推展慈善工作的核心據點。
颱風泥流肆虐後,據點辦公室與物資倉庫全數被泥水覆蓋,連冷凍櫃也遭泡水損壞,辦公設備全毀。然而在教師節連假期間,協會志工隊成員與慈恩教會弟兄姊妹們在協會理事長與慈恩教會彭孟緝牧師的帶領下,同心協力,不畏艱難,投入清淤整理工作,讓災後重建得以邁出第一步。
「雖然環境艱難,但災害澆不熄我們服務花蓮南區的熱情與信心。」理事長堅定表示,萬榮、鳳林、光復等地仍有許多弱勢長輩與家庭等待協助,因此愛心服務不會停歇。
目前,協會急需募集經費與資源以重建南區據點的硬體設施,包括辦公桌椅、電腦與螢幕、鐵櫃置物櫃與層架,以及冷凍櫃、冰箱、電風扇、冷氣等必要家電。
盼社會各界共同伸出援手,支持協會的南區關懷據點重建計畫,讓我們持續把溫暖傳遞到花蓮南區的每一個角落。大家齊心協力重建協會在光復鄉的南區據點,只要有愛,就有希望!協會對花蓮南區的個案關懷仍不間斷!
「從防詐宣導到烤蘋果派」-長輩們幸福的星期三
花蓮市國盛老人關懷據點,每週三總是充滿溫暖與笑聲。這一天,長輩們在社工與志工的安排下,度過每一刻兼具知識、創意、信仰與幸福感的美好時光。
九月特別邀請花蓮婦幼隊的連錦秀警官與花蓮消防局的王婷老師,帶來防詐騙與消防安全宣導。她們以生活化的案例、影片與貼心提醒,讓長輩們聽得聚精會神,不斷點頭認同,並踴躍分享自身經驗與疑問。老師們耐心解答,現場互動熱烈,收穫滿滿。
正逢中秋將近,據點也安排了彩繪活動。長輩們拿起彩色筆與蠟筆,畫下心中最美的「嫦娥、玉兔與明月」,童心大開。且在柚子上盡情塗鴉,變身為俏皮的藝術品,笑聲與討論聲此起彼落。
每三個月一次的慶生會,協會更精心準備了大蛋糕,為壽星送上祝福,歌聲與笑容洋溢全場。
社工則帶領長輩們親手製作烤蘋果派。新鮮蘋果熬成果泥,包裹酥皮後入烤爐,不一會兒香氣四溢。當成品出爐,大家臉上笑容比甜點更燦爛,都說「太好吃了!」直呼要回家試做,成就感滿滿。
愛心跨越信仰 共同濟弱扶貧
九月是農曆的中元感恩平安月,花蓮吉安慶天宮慷慨捐贈本協會2公斤裝的白米60包,共計120公斤;花蓮志學北極受天宮亦將中元15桌物資有米、麵條、泡麵、餅乾、油、醬油、米粉、糖、鹽、礦泉水等捐贈給本協會。這些物資將由中華民國救世慈善協會轉送至弱勢家庭與長輩們的手中。協會理事長蔡幸靜及蔡牧師特別前往載運物資並致上感謝,理事長強調,雖然宗教信仰不同,愛心卻能凝聚力量,為貧困者帶來溫飽與安心,濟弱扶貧的目標都是一致的。這份善舉展現了社會的共同信念──讓愛延續,溫暖每一個有需要的人。
守護與關懷~九月家庭照顧者的自我紓壓講座活動
由本協會主辦、花蓮縣政府指導的「守護與關懷~家庭照顧者的自我紓壓活動」,自九月至十月連續舉辦五場課程,從法律知識、安寧療護、成癮防範、遺產規劃到療癒手作,期望協助辛苦的家庭照顧者在照護之路上找到支持與力量。我們相信,只有照顧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顧他人,讓我們一起在照顧的旅程中找到喘息與力量。
9月13日首場課程,邀請林曉君老師講授「平靜療程─安寧療護」。老師清楚說明「病人自主權利法」與「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的差異,讓學員明白在不同臨床狀況下如何選擇合適的醫療方式。她更分享安寧病房的實務案例,例如協助病人「回家看看」或與家人道愛、道謝與道別,最後安然返院善終。這不僅是醫療照護的延伸,更是一種尊嚴的守護,讓家屬與病人都能獲得心靈上的安慰。
9月20日何俊賢律師帶來「安心守護─監護宣告」課程,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解析複雜的法律程序,說明失智者面臨的法律問題,並介紹監護與輔助宣告的聲請流程。讓學員對相關法制有了清晰的認識,並懂得如何在需要時尋求專業協助。
9月27日蔣鵬老師分享了如何陪伴青少年一起成長的首要關鍵問題「成癮,不只是孩子的問題,更是家庭的功課」。老師提醒:孩子會沉迷於手機,是因為從中滿足了生活裡缺乏的樂趣、價值感、自主感與連結。成癮行為其實是補償心理,孩子需要被看見與肯定,而非只是分數。藉由這場課程讓我們了解以愛與同理,學會陪伴孩子成長。
這三場課程皆獲得熱烈回響,不僅增進了家庭照顧者的專業知識,也讓大家在學習中找到理解與支持。未來活動還將持續推出更多元的課程,期盼陪伴照顧者走得更穩、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