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社論】扁政權的高等教育觀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3.07.22

 

─────── 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扁政權的高等教育觀

 

【左右看】白領失業潮

 

【教育小報報】

 

******************************************************

【社論扁政權的高等教育觀

 

陳水扁總統不久前在他的電子報中,語出驚人地表示,台灣的大學學費不高,並認為受高等教育是一種個人投資,而非政府責任。此論一出,各界批評之聲不絕於耳。

 

為平息這波批評之聲,行政院於7月16日發布了一則《新聞稿》,將各界的批評歸納成11條,逐條回覆。這是扁政權上台以來,對高等教育較具系統的表述,反映了他接掌政權成熟後的主張,也可一窺他競選連任的高教政策之重要部分,值得評論。限於篇幅,我們只擇其重大者論之。

 

《新聞稿》首先表明高等教育是「選擇性教育」,並不是人人需要就讀。這個開宗明義對台灣高等教育定位,顯然是為陳水扁有名的「唸大學是投資」論預留伏筆。既然唸大學是選擇性的,就好比你選擇購買何種股票,純屬個人的投資行為,政府在原則上不需承擔任何義務。

 

在做此定位時,扁政權將教育二分為「義務教育」與「選擇性教育」。既然高等教育不屬於「義務教育」,自然使屬於「選擇性教育」。這種二分法在邏輯上犯了語意不明的謬誤,在哲學上混淆了實然論述與應然論述;更重要的,在事實上更表達了對教育事業的庸俗看法,並昧於近數十年來世界高等教育思潮的演變。邏輯地謬誤不擬贅述。以下僅就實質內容加以評稐。

 

高等教育雖不是義務教育,但這絕不等於「選擇性教育」──由受教者自己來承擔選擇的後果。教育是百年大計,其成效不易於短期內顯現出來,更不易與投資產生直接因果關係,因此,教育事業具有公共性格,宜由政府提供資源與規劃,而不宜放任市場自由調節。《新聞稿》說美國的高等教育是「使用者付費」的方式,這完全是表相之談。美國大學的骨幹是州立大學及社區學院,絕大多數學生均在這兩類高教機構受教,但這兩者學費低,由各級政府支付大部分辦學經費,只有少數明星級私立大學才是高學費。事實上,各國政府均把辦教育視為政府無可推卸的責任。

 

另方面,非義務教育,並非表示「可有可無」,成為個人的選擇或投資行為。過去半個世紀,各國均積極擴充高等教育,說明其重要性已更受注意。許多國家在早期限於條件,或許無法讓全體國民接受更高的教育。但這只能視為客觀條件的不足,而非本質上的「可有可無選擇性」。

 

近百年來知識的加速爆炸,早已把高等教育轉變成全民普及式,而非少數精英式的教育。扁政權還囿於50年前的眼光,真叫人擲筆三嘆了!

 

 

(回目錄)

 

 

【左右看】白領失業潮

 

【左看】誰是勞動者?

 

■鄭谷雨

 

據報導,美國所謂白領階層失業率和失業人口高漲,1980年代白領失業占全體失業人口僅8%,時至今日已達17%。所謂高科技人才和專業人士往往首當其衝。無獨有偶的,同樣的情況也逐漸出現在台灣。據經建會人力規劃處提出「近十年職業別就業情勢分析」報告統計,台灣衰退職業前10名排行中,企業負責人及主管名列第5,顯示未來高級白領主管人員潛藏失業問題。

 

其實除了就業失業問題外,白領勞工還面臨勞動條件的惡化,由於勞動生產力提升,目前一個美國白領員工工作量,相當於10年前2、3個人的工作量,而薪資漲幅也是趨近於零。

 

這種現象有什麼社會意義呢?多年來,所謂的工人階級,被認為是在這個後工業/後資本主義/知識經濟的社會中沒落萎縮的階級。取而代之的是所謂新中產階級。從這種社會分析推演出來的政治結論就是:工運以及附麗於工人階級之上的社會主義理念其意義大幅衰退。到了今天,問題看得更清楚了。原來不管藍、白領,大都是出賣勞動力給雇主,靠一份薪水謀生的勞動者,他們不但有相同的階級位置,連勞動過程、勞動條件、生活方式都日趨接近。現在,誇大藍、白領的差異不過起到有利資方分化的作用而已,我們不得不小心謹慎呢!

 

(社運工作者)

 

【右看】新勞動力市場的新觀念

 

■林國斌

 

妳還想要終身雇用制嗎?妳還想汲汲營營鑽入國營事業、公家機關,懷抱鐵飯碗嗎?妳還忽視第二專長訓練,以為妳的工作會從一而終嗎?妳還想要一份適才適所的工作,不甘大材小用嗎?妳還以為進入師範、當一名教師是妳最佳的出路與依靠嗎?妳還以為裁員減薪的日子不會落到自己頭上嗎?

 

各位,勞動力市場早已大變了。在這個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時代,固然是個機會無窮的年代,卻也是個冰冷殘酷的時代。唸了20年書,沒做幾年事,妳可能發覺所學已經跟不上時代。坐領半輩子高薪,妳可能夢想不到馬上淪為低薪臨時工的可能。妳小時以為軍公教是鐵飯碗,長大就業時才發現,現在的潮流是政府要小而美,教師是要活多久工作多久,別想早早拿退休金頤養天年。妳以為妳是雅痞,強調品味、生活方式,但妳可能不久就成為落難街頭的失業窮痞(Duppies)。

 

這是上個世紀末開始的全球勞動力市場大轉變,無遠弗屆,妳別想逃脫。

 

現在妳要做的不是怨天尤人,因為沒有用;不是群起抗議,因為處處職場皆如此;不是自憐自艾,因為人人自顧不暇,沒人有空同情妳。妳該做的是調整自己及下一代的觀念,早早適應這股新工作潮。先求有再求好、生涯規劃、投資自己,是妳該具備的基本新觀念。

 

(自由撰稿人)

 

(回目錄)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北市木柵路一段17巷1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e-mail:johann@lih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