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省人叢書新作上市─外台會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December 19,2015【主編簡介】
張茂桂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美國普度大學社會學博士(1984),曾任清大、台大社會學研究所兼任教授,東吳大學兼任講座教授,《台灣社會學》主編,台灣社會學會理事長(2008~2009)。編著:《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國家政策,1989)、《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業強,1993)、《兩岸社會運動分析》(新自然,2003)等。
【本書特色】
「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北宋 蘇軾
我,從來就不是我,這是生而為人的無奈;雖能隨遇而安,卻始終都不是家,這是人生在世的悲哀。
我因著血 緣、語言或國籍,被決定該成為哪種人、該有怎樣的好惡,卻從來沒有人深入了解真正的我是什麼、要什麼。這種被分類的身不由己令我嫌惡,但又無可奈何地在這 些分類中尋求歸屬。本書的故事告訴我們,國、家、族、血緣或語言對人作分類,看似同中有異,卻又異中求同;我心繫魂牽夢縈的故鄉,不表示不愛我落地生根的 家園。或許敞開心胸,從對方的眼中更能看清真實的自己。
【內容簡介】
本書蒐集了九篇文章,作者從各自的角度出發,處理當代台灣一個敏感且不易面對的問題,也就是和「國家」有關的外省人認同、情感價值與策略行動。作者們從不 同的學科背景,不同的書寫方式,不同的立場進行撰寫;文中所敘述的內容,時而客觀超然、時而感同身受。這些文章雖都與國家認同的主題有關,所呈現的卻是複 雜的認同形成、變幻,以及當下的行事策略。這樣的多重觀點,是「建構」與「解構」同時進行的工作。
九篇文章皆有「其來有自」的看法,不但挑戰有關「外省人國家認同」的典型化評論,而且相互矛盾,沒有任何一篇文章得以宣告代表「外省人」,訴說其一致的 「國家認同」。即使本書完成,也不能就地宣告,此為當今外省人國家認同的一本「定論」,但此書或將改變人們的成見,而有助於創造平等尊重、多元理解的價值 與文化。
書籍資訊
書 名 :國家與認同:一些外省人觀點
英文書名 :Nation and Identity: Perspectives of some "Waishengren"
出版日期 :2010.02.03
主 編 :張茂桂
作 者 :尚道明、孫鴻業、鄭凱中、沈筱綺、孟智慧、陳芸娟、向陽、陳信傑、林平
規 格 :21×15公分
頁 數 :368 頁
定 價 :380
I S B N :978-986-6525-17-9
【作者簡介】
向陽
本名林淇瀁,台灣南投人,1955年生。現任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所長、公益信託雷震民主人權基金諮詢委員。政治大學新聞系博士。曾任《自立晚報》報 系總編輯、總主筆、副社長。學術著作有《書寫與拼圖:台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意識形態、媒介與權力:《自由中國》與五○年代台灣政治變遷之研究》(博 士論文)、〈啟蒙與「毒素」:由雷震案論國民黨對自由主義的意識形態箝制〉、〈由「侍從」在側到「異議」於外:試論《自由中國》論述與國民黨黨國機器的合 與分〉等。
林平
中正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牛津大學社會學博士,曾任東莞與華東台商學校兼任教師。
陳信傑
現任空中大學、文化大學、馬偕護專等兼任助理教授、公益信託雷震民主人權基金諮詢委員。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曾任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執行秘書、民進黨中央黨部秘書處副主任。
孟智慧
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生。清華大學人類學碩士。著有學位論文《從嶔岑與石濤農場人群的研究看離散人群的認同》 (未出版)。
孫鴻業
現 任職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專案經理。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著有學位論文《污名、自我、與歷史:台灣外省人第二代的身份與認同》(未出版)、《我國 消費者無線應用認知與需求調查研究報告》(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2006)、《我國家庭寬頻、行動與無線應用現況與需求調查分析報告》(財團法人資訊 工業策進會,2008)。
尚道明
行政院科技顧問組研究員、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資深規劃師。曾擔任外省台灣人協會常務理事、行政院專門委員、立法院立委研究室主任、雜誌主編、記者、資深編輯。
沈筱綺
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候選人。倫敦政經學院政治學碩士。曾任東吳大學兼任講師。
鄭凱中
現任職國中教師。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著有《「台生」外省人的國家認同與族群想像:以新黨支持者和「外獨會」為參考團體》(碩士論文)。《認同的維持與轉化:「台生」外省人的國族想像》(財團法人台灣研究基金會主辦,第八屆新生代論文研討會:新興國家與新新人類)。
陳芸娟
現任教於國立苗栗農工,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畢業,論文題目《山東流亡學生研究(1945~1962)》,並已由山東文獻出版社出版。另著有〈山東流亡學生與澎湖冤獄〉,發表於《硓咕石:澎湖縣文化局季刊》No.21~23。
【目次】
外省人叢書出版總序 /張茂桂
序 我們的國家與我 /張茂桂
第一部分 中華民國與「外省人」
第一章 眷村居民的國家認同 /尚道民
第二章 「外省人」第二代的國家認同 /孫鴻業
第三章 蚊子的悲哀:一個另類「外省」二代的心路歷程 /鄭凱中
第四章 故土與家園:探索「外省人」國家認同的兩個內涵 /沈筱綺
第二部分 「國破山河、恨別驚心」──倖存之後
第五章 澎湖槍響,山東流亡學生之路 /陳芸娟
第六章 「擺夷風情」與尋常百姓的身份換變 /孟智慧
第三部分 「我們的」民主國
第七章 雷震:民主的雷聲、自由的鬥士 /向 陽
第八章 遙遠、崇高面又籤苦的追求:
外省精英在民進黨創黨中的貢獻 /陳信傑
第四部分 代結論
第九章 家鄉中的異客:新移民的雙重困境 /林 平
附錄
【延伸閱讀】
【台灣「外省人」之多重側寫:你以為懂,其實也不一定懂很多的「外省人」】
張茂桂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晚近台灣所充斥有關多元文化、族群國族主義的論述中,「外省人」三個字(有時有、有時沒有加括弧),經常以一種不確定或有疑問的類屬方式出現。我們應該 如何適當地理解「外省人」?過去,我們會追問他們究竟是不是一個族群?如果不是,那他們有沒有類似族群的集體意識出現?該被稱為異地新生的「新住民」,組 成台灣人的「四大族群」之一?或者,該被稱為是無法忘懷大陸的流亡(在台)的中國人?通過世代差異與通婚等這些人口結構上的因素,又產生了什麼問題?就階 層來說,「外省人」是統治階級?他們自認為「高級」嗎?是否有很多被遺忘,屬於底層階級的「外省人」?甚至,我們也可追問:「外省人」為何要自稱為「外省 人」?難道是自外於台灣?他們是不是「愛台灣」?「真的愛台灣」嗎?
對於上面這類可能針鋒相對的問題,何謂「外省人」、「外省人心態」、「外省人意識」等,不論是提問的人,或者回答的人,大概都自認為懂得這個問題,能 給予明確的答覆,或者有一套自成的歷史觀、價值觀與邏輯,並呈現出壁壘分明之姿。但果真如此?我們真的熟諳所謂「外省人」的相關問題?
這套叢書,源起「台灣『外省人』相關學術論文改寫出版計畫」,由「外省台灣人協會」主辦,「公益信託族群和諧基金會」贊助,「群學出版有限公司」協 力出版;共動員了四十幾位作者、六位主編及三位編輯,協力完成的一套叢書五本。在編纂這套叢書時,編輯委員們拒絕「統一並解決『外省人』問題」的基本立 場。我們不想安下定論,因為「外省人」,或者任何與族群想像有關的其他人群團體—不管是黑人、白人、阿拉伯人、中國人、台灣人、上海人、印度人,我們一旦 試圖做出族群或者民族的定論,便可能立刻面臨各種反證挑戰,成為被「解構」的對象。但若我們全無任何「外省人」的想像,又如何能進行這樣的集體書寫計畫 呢?
為解決此問題,透過翻閱眾多的碩博士論文,我們發現在過去二十年間,有多達百篇以上嚴謹的博碩士論文以及廣義上的「外省人」研究。而這些研究,倒不一定都是所謂族群研究、認同研究,其中有可能是人物、歷史事件、居住空間、文學等等不一而足。
這裡因此產生一個矛盾。一方面,有針對性的、普遍性的族群想像問題,往往立場分明,訓話與反訓話不斷;另一方面,卻又有許多相關的學術研究知識,似 乎和前面這些政治話語不盡相關。這似乎反映出我們面臨的時代特色:政治正確與敏感性,限制了我們對議題的多元想像。如何拉近這兩者之間的距離?如何讓台灣 社會,甚至華人社會,能有多角度、更多面向觀看當代所謂「外省人」問題?
基於這兩種不同的考慮,我們預期這五本書的總效應,或者編輯者的共同動機:一方是「建構」的,透過不同主題意識,不同文本策略(以及文體),「建 構」出有關外省人的多重側影;但同時又是「解構」的,因我們一進入種種可用來建構外省人的代表案例時,發現原來他們也能如此鮮活,他們不一定是典型,也不 一定能組成一個完整又有邏輯的族群圖像,反而讓人更難以定位那個括弧中的「外省人」;本叢書所呈現的「外省人」圖像,以及呈現的方式,就像「沙拉盤」,而 不是可以拼湊成完整一片的「七巧板」。
文章經過編輯會議選定之後,為適合社會大眾閱讀,又要保持學術研究的審慎基礎,我們邀請原作者根據自己的論文研究,進行改寫、或重寫,希望讓更多的 人,不管自認為是或不是「外省人」;自認為了解或不了解「外省人」的讀者,都有機會和我們一起行動:這是建構與解構,認識、再認識又重新認識的閱讀過程。
我們通過不同「主題」面向切入這個看似熟悉的議題。初始在提供有關外省人的想像,最終則避免建立一個完整「外省人的大敘事」的刻板印象。五本書也可 各自獨立,依目前排定的出版順序,要旨大約為:一是以「外省人」的「國」為題(張茂桂主編)—「國」,狹義來說是國家認同的問題,這是容易讓人激動的現實 政治問題;「國家」既是種象徵,也是種制度實體。但廣義來說,我們不是在呈現國家認同,而是在呈現個人與集體(碰巧可用「國家」這個概念範疇表達)的情 感、道德情操、倖存與策略的交織共構。
主題二是談早年來台,第一代「外省人」在台灣的流亡。這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段生命經歷,特別以「離」與「苦」為題(李廣鈞主編)。「離」是流亡開始的 剎那,時間並不是發生在一九四九年大遷徙,可能要更早;關鍵時間應在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五五之間,自此,「離」成為自覺的「不能逆轉」,成為「永無返回」的 人生處境。而鄉愁成為一種心境上持續的牽絆,以及無法忘懷的情感課題。「離」是第一代外省人、跨階級的普遍經歷;而「苦」,雖然也可能是因「離」而起的難 言之痛,但也有更多社會學所說的「物質匱乏」與底層階級的生存困境問題。同樣的流亡經驗與鄉愁,在不同階級卻有完全不同的體驗與生存策略。
主題三是談家園的建立與想像,特別是和「眷村」(但不限於眷村)有關的書寫(張翰璧主編)。「眷村」有多種意義與形象,因為觀察者的立場角度而有不 同。其中一個少見的角度是,通常被認定為外省人聚落(但事實並非如此)的「眷村」,其實是在現今有效率的「組合屋」出現前,國家依賴國內、外援助物資,安 置第一代外省人(為主)的「半永久性的集合住宅」。這個臨時性的集合住宅,多半納入了國家的管理,逐漸發展出軍公教福利制度的保障,也逐漸發展成有特色的 「社區」,也是往後在這裡出生與成長的第二代、甚或第三代,真實的「家園」,以及日後懷舊的對象、堪可歸屬的「故鄉」。
主題四是國家制度/權力對於軍人(來台外省男性)「成家」的限制,或者說,是國家對生育、繁殖欲望、文化與情感的控制。另外,戰爭與流亡對年長外 省男性在台灣婚姻「市場」上的競爭也相對不利,成為婚配上的限制(范雲、沈秀華主編)。在這兩種限制下而引發的各種有關性別、親密關係的配對,或者和「通 婚」有關的社會現象,以及相關問題。我們社會對於上一代的跨省籍、跨族群的「通婚」,有時稱頌,有時歧視,視通婚者的階級地位而決定。時至一九八○年後, 當時因開放大陸探親觀光,老兵再婚、再娶大陸籍配偶成為可能,一種新的「通婚」形式與兩岸家庭的現象,再度挑戰「普遍公民權」、「國家安全」、父權社會、 多元文化與平等⋯⋯等價值規範。
主題五是有關外省人的職業分布、資源與階層流動,涉及關於社會公平正義的問題(楊聰榮主編)。一般社會學或族群研究者,很自然地將「外省人」當成一 個集體類屬,用以和其他群體區別,例如與台灣(本省)籍對應比較。而在相關研究中,往往因外省人教育程度較高,在台灣主要中產階級職業(通稱的「公教階 級」)當中,外省人比例也因此偏高,成為一種相對的「優勢族群」;不但在早期的世代有此情形,且相關優勢也可移轉到下一代。本書探究「真的是這樣嗎」,能 有什麼解釋呢?除了體制的「偏袒」,所造成的集體差別待遇問題之外,本書同時也探究不同的外省人次團體,例如客家外省人、老榮民等的情形與處境。
最後,要感謝所有的贊助者、作者、編者、原作者,還有論文內容裡所有涉及的相關人士。希望我們的共同努力,能幫助這個社會自我了解,並持續自我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