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公益人
報主:台灣公益CEO協會
創刊日期:2012-06-06
發報頻率:月刊
訂閱人數:73
官網:
http://www.ceoclub.org.tw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公益人報
公益人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公益人
發報時間: 2014-07-04 11:00:00 / 報主:台灣公益CEO協會
本期目錄
2014 NGO CEO Forum-叫我是大社會小企業的社會企業創業家!
[公益聯播]化妝品真相大公開社群
2014 NGO CEO Forum
2014 NGO CEO Forum-叫我是大社會小企業的社會企業創業家!

2014 NGO CEO Forum由台灣第三部門學會及政治大學第三部門研究中心主辦,邀請台灣公益CEO協會規畫執行,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及呷米共食廚房協助辦理,628 () 13:00~17:00假呷米共食廚房舉行

在台灣發展社會企業正如火如荼之際,除了各種極待解決的社會問題、各式各樣的商業獲利模式被關注外,發掘具有創業家實踐精神的社會企業家,更能彰顯出「社會企業」所應具備的特色與元素。藉由這個論壇,我們期待正想跨入社會企業的組織或個人,應先具備「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與「雖千萬人吾往矣」之熱情、勇氣與使命感,以堅毅不拔的精神,開創既能創造社會價值又能獲利的社會企業經營型態。

為此,我們邀請到四位「社會企業創業家」來分享創業的諸般滋味--來自花蓮的鄭明岡(太魯閣布洛灣山月邨總經理)、屏東的洪輝祥(綠農的家創辦人)、許君能(可能設計公司創辦人)以及張駿極(厚生市集創辦人),如何突破創業時的瓶頸,創立兼顧社會價值及商業獲利的社會企業?

 

原鄉產業--太魯閣布洛灣山月邨總經理 鄭明岡

從小就把原住民當偶像的鄭明岡,因經營山月邨有成而被笑稱為花蓮秀林鄉的第十村村長,可見得他得到原住民的認同。在鄭明岡接手山月邨的經營之前,原有的經營者只是把此地當成一般旅館在經營。但在鄭明岡手裡,山月邨成了以聘雇在地太魯閣族原住民的特色旅館。除了以聘雇原住民當作經濟上支持外,鄭明岡也尊重當地耆老,在旅館經營中同時兼顧傳統部落文化的教學與傳承。種種特色都讓山月邨成為有別於一般旅館的社會企業,而鄭明岡本人也充滿了社會企業家的創業精神。

Win Win新農業商務平台--厚生市集創辦人 張駿極

創辦網路生鮮超市的張駿極,原本和農業或土地並無淵源,卻因身為二個小孩的父親,願意投入時間及心力讓下一代過的更好,因為一頭栽入了農業。受到氣候變遷議題的影響,一開始他的投入很學術、很思辨,愈到後來卻愈有趣。他認為:如果台灣的農業問題被問了10年,都沒有獲得解決,這一定有原因的,台灣農民的現況是有問題的,我們該如何來改善?對他來說解決台灣農業問題已成為一種承諾、甚至是一種自我信仰。

弱勢扶助就業--可能設計公司創辦人許君能

當社會大眾存在著對身障者在職場上有不適任的刻板印象,身為重度肢障者的許君能,卻主要雇用在家工作的身心障礙者,他認為,身障者的工作表現才是公司是否任用的主要考量。身障者處在弱勢的情況下,可以透過環境條件的調整而補強;許君能希望,可能設計這間公司會是身障者的心靈寄託、同時學習如何和人相處、互動的地方。思考身障者的可能性是否能改變?設計方向、概念的可能性是否能更多元?這也是公司取名為「可能」的原因。

社運產業--綠農的家創辦人 洪輝祥

人稱「洪老師」的洪輝祥暪著家人辭去16年的教職,毅然決然地投入綠農的家,並以綠農的家支持屏東環保聯盟的運作。現今社會化肥、農藥、賀爾蒙等各式化學工業,能夠滿足消費者各式各樣的口腹之慾,卻沒有辦法提供最基礎的食品安全;無毒的飲食,只是基本人權而已,卻很少有人去關注與挑戰。消費者往往跳脫農產安全的本質,反去追求廉價有毒的食品。洪老師更強調:工商業追求的是毛利,但綠農追求的卻是最基本的安全,並連結消費者與小農間的認識,重新連結土地、農作、小農與消費者間的信任,共同追求無毒的基本人權。

 

主辦單位台灣第三部門學會理事長蕭新煌教授,長期關注台灣第三部門的發展與研究。他在結語時提到,社會一直有個迷思,以為企業賺錢,對社會就有幫助,但從許多的實際例子證實並非如此。商業企管領域對NPO或社會企業的定義,往往以為:非營利等於N+PO,或者社會企業是「小社會大企業」的概念,這都會使得我們誤解了這些組織的真正本質。他從今天四個案例中,歸納出:社會企業是以解決社會問題為目的,包括推動社會價值與結構的變革、增加弱勢者的就業機會,唯採用商業模式來增加或穩定其財務。當財務穩定的目的無法達成時,蕭教授建議就回頭採用非營利組織或社運模式,繼續達成其原訂的社會目的。蕭教授最後強調,提到社會企業,「社會」的比重一定要比「企業」大。

2014 NGO CEO Forum-叫我是大社會小企業的社會企業創業家!

推薦訂閱
2014第六屆「網路女學堂」婦團『雲端工具』應用研習營@【台灣婦全會【我們。WOMEN】電子報】
【走過阿朗壹古道】旭海與知本斯卡羅族喜相逢!@【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網路通訊】
公益人
轉寄『2014 NGO CEO Forum』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