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場夏日紫金流夢】看朱嘉雯話紅數,聽林妏霜為內在的自我配音─九歌文學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ugust 25,2017朱嘉雯讀紅樓,溫柔之眼寫愛情,細膩之眼看生活
★ 與多數紅學論述不同,賞析《紅樓夢》書中人物的生活細節與物件。 ★看盡古典文學之美以及古代生活美學 |
書名:紫金流夢──戀戀不捨的紅樓什物 作者:朱嘉雯 出版社:九歌出版社 定價:300元 |
內容簡介:
朱嘉雯專研《紅樓夢》,她擅以溫柔之筆寫《紅樓夢》裡的愛情命運,此書中更以小品文的悠閒筆調和輕盈篇幅,寫盡風雅奢華的大觀園裡眾人各自依戀把玩的小物件,或與現代大異其趣的生活細節與情趣。
在中國的傳統小說裡,從來沒有一部書如同《紅樓夢》這樣,細膩詳盡地描寫貴族人家生活的衣食住行與茶酒戲藥,乃至民俗遊藝等各方面的學問。賈府中人首飾和服裝之精緻講究自不待言,而隨著一年四季更迭,大觀園裡更是各有不同的生活逸趣,春天裡,女孩們以薔薇硝做為禮物,互相餽贈,氣味清香迷人,對春季過敏頗具療效。到了秋涼時節,賈寶玉以色彩華麗、令人感受溫暖的銅質掐絲琺瑯盒盛裝當季的點心、水果,以及花卉,不僅體現他在搭配上的精心講究;同時反映出他體貼女性的美感設計與創意巧思。
冬季裡,乘冰床、賞梅詠雪,而太太、姑娘們手裡都握著一個溫暖的銅爐,字裡行間可想像其做工、材質,以及所燃燒的松灰、銀霜炭的雅緻稀有。在飲食方面,也有令現代讀者神往的功夫菜如茄鯗、路菜,或著名甜點「棗泥餡兒的山藥糕」,還有寶玉早上愛吃的的建蓮紅棗兒湯與法制紫薑等等。朱嘉雯也帶領讀者從一盒「汪恰洋煙」(Vachette)窺見鼻煙壺裡的玄機,從老祖宗的眼鏡匣子看老花眼鏡的故事,甚至不同女子閨房裡的三支稀世的美人瓶,也盛裝著女性難言的心情故事,與幽婉動人的閨閣情思。
另外,《紅樓夢》的諸多人物形象,經常涉及有趣的性別論述議題。相較於賈寶玉、北靜王、秦鐘、柳湘蓮、蔣玉菡等男子的女性化傾向,王熙鳳與林黛玉自幼被當作男兒教養,前者擁有學名,後者專聘西席讀書寫詩。凡此,可使讀者見識到這部書裡的性別交錯,與曹雪芹特殊的兩性文化觀。朱嘉雯為我們點評了史湘雲的「韃子」扮相,還有芳官的「匈奴妝」等等,讓人對這些女孩們好著男裝的細節與意趣,會心一笑。足見《紅樓夢》全書除了纏綿幽微的情愛,種種生活物事也使人戀戀玩味,久久不捨,同時也使讀者見識到這部書裡的性別交錯,與曹雪芹特殊的兩性文化觀。
作者簡介:
朱嘉雯
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博士
國立宜蘭大學人文暨科學教育中心副教授
台灣紅樓夢研究學會會長
敏隆講堂、Y.W.C.A.藝文學堂、紀州庵經典講堂、台北紅館、遠見‧天下人文空間、思行文化經典講堂等文學經典課程主講
《人間福報》「隨花集‧紅樓夢」專欄主筆
漢聲廣播電臺「文學大觀園」節目製作主持
專長紅樓夢研究、文學文化專題、女性文學專題、世界華文文學專題、中國古典小說,以及華語文教學。
著有:《兩岸當代文學欣賞》、《朱嘉雯的青春講堂‧聊齋誌異》、《紅樓夢與曹雪芹》、《這溫柔來自何處─紅樓夢裡的愛情命運》、《唯有書寫─關於文學的小故事》《篇篇起舞─文學/文化論集》、《追尋,文人的漂泊靈魂─女作家的離散文學》、《林黛玉的異想世界─紅樓夢論集》、《玫瑰,在她如此盛開的時候─探索女性文學的綺麗世界》、《最完美的女性藝術─珍‧奧斯汀和她的小說》、《文學是什麼》、《紅樓夢導讀》等書。
朱嘉雯的文學大觀園:blog.udn.com/fguedu/article
Facebook搜尋「朱嘉雯」:tinyurl.com/k6gv6v8
朱嘉雯新書講座:紅樓戀物考
【紫金流夢──戀戀不捨的紅樓什物】朱嘉雯新書講座:紅樓戀物考
主講:朱嘉雯
講題:紅樓戀物考
時間:2016/06/21(二)19:30~21:00
地點:紀州庵文學森林
講題內容:
中國的傳統小說裡,從沒有如《紅樓夢》般地細膩描寫貴族人家生活逸趣:隨季節而變的貼心餽禮、工法精製的器物、妝扮的巧思、珍稀古玩、舶來品、戲曲…風雅情趣的背後,亦不失為在生活中體現細膩情感的表現。朱嘉雯老師引領我們「神」遊大觀園,為現代生活找尋如泉湧般的靈感!
林妏霜 配音
書名:配音
作者:林妏霜
出版社:九歌出版社
定價:260元
★本書為文化部「藝術新秀」作品。
★節奏悠緩,文字流動感極具個人特色。
漂流於語言無力抵達之地,
以餘生,以記憶,重返與償還。
郝譽翔、童偉格、言叔夏
五、六、七年級代表作家
推薦撰文
內容簡介:
莒哈絲曾說:「一部配了音的電影,剪輯不良,詮釋不佳,校準不好,終究是個錯誤。」作者林妏霜即是「配音員」,以文字為載具,為書裡種種斷線人生、孤獨及碎裂之人,尋找安身之處,詮釋他們的生命與存在,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獲林榮三文學獎的〈配音〉,幼時受虐的女子,投身於配音工作之中,渴望能重新以另一個身分生活,而夢中總有無數隻蒙面的眼睛,流著眼淚看著她。〈轉告〉以通訊軟體為媒介,掩飾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與祕密,在傳送與接收中,真實心情與現實的空隙,似遠似近。〈偷〉從被偷竊的空間中,想起父親房裡總飄著酸腐的臭,兩個遭竊的房間,失而不可得的究竟是什麼?〈挪〉、〈無效之人〉親人的自死事件,被安靜放置於生活之外,似與現實無關。〈愛徒〉老師與學生三人之間模糊而圍困的感情關係,卻築起了對家的渴望。「微信」系列,受傷的女子以「她」代「我」,寫作自己,展現其生命被刨抓之痕,與情感牽絆。
這些被命運寫明的人物,在獨行時光裡,不斷與「離棄」「失去」交互糾纏,他們的「倖存」無處安放,只能在記憶中不斷迴返,受困意念其中。全書緊扣「記憶」、「家族」、「言說」,處理情感裂解、命運交錯、一廂情願的種種時刻,巨大的悲傷,是沒說出口的話語,這些沉默,即是最寂靜的喧囂。
作家簡介:
林妏霜
時差庫存者。寫小說與影評。
一九八一年生,宜蘭人。東華大學中文系,清華大學臺文所碩士畢業。
作品獲第二十屆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推薦獎、第三屆林榮三文學獎小說參獎,碩士論文《異質文化與記憶:解嚴後臺灣電影中的歌曲》獲臺灣文學研究論文獎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