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 ‧
   每  日  一  詩 電子報
2002/02/05(二)第1129期
‧──────────────────────────────── ‧

【今天的電子報速覽】

‧塗鴉區精選‧ 吉凶尺 / 鄭 聿

‧詩路作品選‧ 八○年代現代詩世代交替現象 5 / 林燿德

‧台灣日日詩‧ 氣球的一些些說法 / 鍾順文

‧詩路新訊息‧ 讓詩路暢通無阻 期待您的支持

--------------------------------------------------------------------


           ---- 詩人的感性,在於用短短的文字表達
              深寓的含意,有人說台灣的現代詩沈
              寂沒落了,我們告訴你這句話不對,
              台灣的現代詩在網路裡蓬勃發展。








【塗鴉區精選】 吉凶尺 / 鄭 聿
─────────────────────────────────

 「鬼才相信」你搖了頭
 在沒有刻度的信仰裡
 慾望忽長忽短
 不時伸縮一些壞事
 誰會去管:柔腸如何寸斷、
 兩人的感情線是否夠長
 而你我合搭的八字橋樑
 有超過彼岸嗎

 「舉頭三尺有神明」我拿出一把
 我們日常所用,卻缺了角的尺
 開始丈量:你額頭與天的差距、
 我倆心的間隔,以及
 腳趾到雙人床緣的長度
 我相信愛情是可以規格出來的
 上頭總提醒我──
 單數:諸事大吉
 雙數:諸事不宜

 ﹝命運卡在某種相對刻度上
 兩把尺的誓言籤語,將相互牴觸﹞

 你張開嘴揶揄「又不是寫詩
 哪,倒量量我的舌頭,是凶是吉?」
 言多必失的道理
 你大概死都不明白
 愛扮鬼臉的戲謔,通常
 都有厄靈相隨

 我攤開手,「甭量了」
 尺隨即掉下
 我突然看見你的身後
 自四方凝聚起一陣妖氣氛圍
 把如瘦肉的你咬住,剛好
 做一副薄棺的
 長寬高



---選自塗鴉精華區323
---鄭 聿的EMail : forsilence@pchome.com.tw
---到詩路塗鴉區投稿
http://www.poem.com.tw/poem-07s.asp



【詩路作品選】 八○年代現代詩世代交替現象 5 / 林燿德
─────────────────────────────────

四、結語:雜交的歷程

  筆者關於八○年代現代詩世代交替現象的言談,可以視為一
種虛構的製作(fiction-making)。但是,任何關於文學史的言談
,何嘗不是將情節化的歷史進行消除情節的釋義步驟?或者,乾
脆將檔案中的編年情節化(如羅青、如張默)。任何文學史的敘
述都必須經過轉義性的偏離(tropological swerve ),也都具備
事實性正文與比喻性正文的雜交歷程;因此,對於筆者而言,八
○年代的世代交替是最能符合個人與未來詩壇"利益"的斷代性隱
喻,已不必再予贅言。



註釋

(1) 一九九四年底,在中國青年寫作協會和時報文化出版公司合
辦的"當代台灣都市文學研討會"的議場上,一位年輕的小說家紀
大偉(1972~)在眾目睽睽之下,公然指出:" 過幾年我們這一
代也會'執政'!……" 一時語驚四座。大致上這表示每一個時代
新起的作家都有受到壓抑的苦悶感,尤其是在接近世紀末之刻,
強烈的焦慮感促使他們意圖掌握更大的活動空間和發言權。八○
年代的新世代其實和九○年代的紀大偉一樣擁有這種焦慮感,只
不過他們顯得更為含蓄罷了。


(2)從"蔣經國時代"後期、中經"後( POST)蔣經國時代"到今日九
○年代所謂的"李登輝時代",是一系列在穩定中突顯變化、在變
化中蘊釀新變化的歷程,這種政治的變局促使台灣社會過去所潛
隱的各種意識形態獲得解放的空間。


(3)七○年代以前的詩人在接受西方詩學影響時往往因為當時資
訊取得的困難,而僅能就片斷性的知識中尋找啟示性的靈感。不
妨這麼說,七○年代以前台灣的現代主義者以及相關流派所以能
夠獨樹一幟,締結出華文世界詩創作中專屬台灣的特色,是前行
代以勇氣、智慧加上努力不懈的創作實踐的整體成績;但可不緯
言的則是,前行代詩人的創作成績~特別是他們對於各種西方詩
潮的理解與挪用~也許只是一連串誤讀的結果。

八○年代的新世代所接受的詩學啟迪實不限於台灣在戰後形成的
現代詩傳統,特別是在八○年代中期以降,因為三○年代文學解
禁以及大陸朦朧詩的引介,加上學院的青壯世代積極介入媒體,
近乎同步化出現的後現代與解構學說釋文與論述,即令是完全在
台灣接受教育的新世代詩人也能夠廣泛接觸、蒐羅當代中外詩學
的資料,而擁有留學經驗者以及經常往返海外教學或參與學術研
討會的新世代詩人(如羅青、簡政珍)與詩論家(如張漢良),
更不需滯留在前行代所發展出來的"台灣的"現代主義言談之中。

至於七○年代初期所爆發的寫實主義浪潮,原本如同日據時期與
光復初期的寫實主義時群一般含有濃厚的民族(七○年代的" 中
國" ),和左傾(同情被壓迫階級)的色彩,到了八○年代才分
流為左、右兩翼,這兩者皆與在野的左右翼政治反對運動者相互
呼應,但在文學上卻因為欠缺實踐上的藝術性建樹,而使得他們
在意識形態方面表態的意義遠遠大過做為八○年代詩潮參與者所
提供的文學思省。


(4) 關於台灣詩人的世代劃分,羅青在一九八五年的〈草根宣言
第二號〉中定義(中國的/其實是台灣的)第三代詩人出於一九
四一~五六年間,其後又在《日出金色~四度空間五人集》的序
文裡將上述第三、四代更改為四、五、六代。(柯順隆等,一九
八六,頁九~一○)游喚則提出另一套定義基礎,他認為八○年
代所謂"新世代"應有兩項條件:

(一)一九六○年以後出生

(二)首次出現於八○年代,也成長在八○年代。(孟樊、林燿
德編,一九九○,頁二二九~二三一)


(5)本目錄的資料不少是按照會議程序表或公函所記錄的節目單
抄錄而成,實際上必須重新蒐集各會議主辦單位所出版的論文集
內容予以比對校正。前述張默所編詩總目也仍有校訂的空間。不
過以這些客觀資料所顯示的訊息而言,已足以在數學式的邏輯下
說明"新世代"的全面崛起。


(6) 在此筆者必須澄清"歷史事件"與"事實"之間的區別,前者指
實際發生的事件,而後者指的則是一種言談;所謂"事實"誕生自
正文,當任何人進行自己對"事實"的敘述與描寫時必然形成正文
,如同黑登‧懷特所指出的:" 歷史言談(與歷史研究相比)是
一般言談的一種特殊情況。因此歷史言談的理論家們不能忽視言
談的一般理論,它們是在現代文學理論內部,在語言、言語和正
文性的新概念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而這些新概念允許我們重新闡
述本義性、指稱性、作者地位、讀者和代碼等傳統觀念","現代
文學理論一定不可避免地也是一種關於歷史、歷史意義、歷史言
談和歷史寫作的理論。" (拉爾夫‧科恩主編,一九九三,頁七
六、七八)懷特認為事實上沒有任何歷史寫作的正文是純粹指稱
性的與客觀無訛的。

相對於接受美學巨擘姚斯(H.R. Jauss)將文學史和普通歷史的性
質予以區分,懷特根本就質疑科學的歷史是否能夠成立,從而將
普通歷史乃至年鑑派的歷史寫作都歸納到文學理論所統轄的範疇
之中。所以懷特強調的" 事件是實際發生的,而事實則是被語言
描述所建造的。"(同前,頁六六)


(7) 一九七七年以《創世紀》成員為骨幹而編輯、出版了《中國
當代十大詩人選集》(台北:源成);有趣的是,在六年後大陸
出版了流沙河主編的《台灣詩人十二家》就以前述版本所列現代
主義十家加上高準、鄭愁予(前者代表在台的左翼詩人,後者則
是古典婉約派)而成書,只是"中國當代十大"這種誇張的修辭(
同時也隱喻著台灣現代詩界否認了當代中國大陸詩人參與現代詩
發展的可能性)被修改為充滿邊陲意味的"台灣詩人若干家"。這
種橫向移置後產生的"權力重組"一樣也發生在前行代和"新世代"
之間。


(8) 筆者曾於〈世紀末台灣現代詩傳播情境〉一文的前言部分,
討論過洛夫在一九七二年問世的巨人版《中國現代文學大系‧詩
》的序文中對於詩壇的預測。這段言談非常耐人尋味,洛夫當時
指出:" 我們詩壇的確需要新的血輪,也期待新的局面的開拓,
更寄望培養一種獨立思考與自由創造的精神。然而,除非社會性
質與形態起了遽變(例如由今天的半農業【燿德按:應指' 半農
業半工業' 。】社會進入全面的工業社會),我想即使再過二、
三十年,我們詩壇恐怕仍難有' 新的一代'出現。"這段話在文意
邏輯上意味著:

(一)在七○年代初期出現的新一代詩人都完全乏善可陳,缺乏
獨立思考與自由創造的精神,

(二)如果"社會性質與形態"不發生"遽變",那"中國"(即當時
之台灣)現代詩便已達到極盛狀態,日後,"二、三十年"間難以
出現任何向洛夫一代挑戰的詩人。這段話中所透露的強烈自信,
可以使我們理解到在當時昂揚起巨大化形象的主流詩人究竟如何
為詩壇建立一套象徵性的結構。二、三十年後到底還是洛夫對了
,八○年代"新世代"詩人"獨立思考與自由創造的精神"的確伴隨
著後工業時代的"蜃影"而出現詩壇。


(9) 一個實際的例子是整個八○年代中擔任各種詩獎的決審委員
中有幾個是問心無愧地坐在決審桌上?至於如何算是"問心無愧"
,那麼就給一個簡單的標準:在十年間至少出過一本以上"全新"
的詩集或論集。當然,如楊牧、洛夫、余光中、羅門等在這個形
式條件上絕對都是令人滿意與尊敬的。

                      (全文完)




【台灣日日詩】 氣球的一些些說法 / 鍾順文
─────────────────────────────────

 氣不氣
 誰能知我心
 風住進了我的房舍
 留不留
 說走就走
 連足以聯繫的最後那條線
 也不肯帶走

 空留一個沒有生命的謎
 找回所有走失的空氣
 能回
 魂的氣氛嗎?
 一具遍體裂痕的靈魂
 足以讓那條線
 一直患軟骨症

 鼓不鼓
 氣,要風回話
 縱使是吹牛
 也足以借屍
 還魂,甚至到處
 飄渺



---台灣日報---台灣日日詩 2002/02/05






【詩路新訊息】 讓詩路暢通無阻 期待您的支持
─────────────────────────────────

 感謝各位過去四年來支持「詩路」這個網站,我們每天
 以超過三萬份的數量發送〈每日一詩〉電子報,充分證
 明了文學跨世紀復興了。

 過去長期支持這個網站建置的文建會決定不再補助我們
 本年度的計畫,這項決定對所有參與這個文學公共媒體
 建構計畫的成員而言,都感到無比受挫,但是經過內部
 討論,我們決定繼續經營下去。

 在經費無著的情況下,「詩路」將無法向過去那樣大量
 建構現代詩資料,所幸我們已經擁有一套可以由詩人與
 讀者共同建構的管理介面,目前自行更新作品資料的詩
 人超過四十位。加上塗鴉區、談詩坊與〈每日一詩〉電
 子報繼續運作,「詩路」應當能夠維持一定的活力。

 決定繼續經營下去,全賴原有工作人員承諾繼續服務,
 在沒有穩定的企業贊助或捐款的前提下,大家雖然不支
 薪,但願意保持「詩路」的暢通,且繼續編選「詩路」
 的年度詩選。

 經過一年的努力,《詩路》2000年度詩選出版了,這本
 名為《網路新詩紀》的選集網羅了林婉瑜、楊佳嫻、銀
 色快手、解昆樺…等六十七位新生代現代詩人的作品,
 題材廣泛,有個人思緒的抒發、情愛的感懷、時事的針
 貶,甚至單純的對時間、空間、事件等抽象名詞的具體
 比擬描摹。在「未來書城出版公司」的協助下,得以有
 相當精良的編輯、設計與印刷水準,並且在這些作品後
 面除了有作者的簡介、創作歷程,還有作家與評論家蘇
 紹連、鄭慧如、鴻鴻、羅任玲、唐捐、顏艾琳、李進文
 、須文蔚、代橘等人對這些作品的評介,也都十分深入
 與精彩。

 我們費心製作這樣一本書,呈現在大眾的面前,所有的
 印刷與評審經費完全由須文蔚、代橘與COMMON支付,這
 是一種責任感,很傻,但我們會繼續下去。

 希望如果您期待「詩路」能繼續更新資料,建構更完整
 的現代詩史料。如果您期待「詩路」能擁有更豐富的多
 媒體資料與檢索功能。如果您期待「每日一詩」電子報
 能準時出刊,編輯能得到合理的生活津貼。請大眾提供
 捐助。


 捐款帳戶:中華郵政劃撥18409991 須文蔚帳戶


 現代詩網路聯盟主持人

         須文蔚 蘇紹連 鴻 鴻
         代 橘 COMMON 林德俊  同上
 
─────────────────────────────────
 每日一詩電子報
─────────────────────────────────
  ‧塗鴉區精選 塗鴉區主編代橘精心編選各路好手投稿佳作

  ‧詩路作品選 詩路典藏名家及網路詩人史料、佳作選輯,
         精闢的詩學批判論述,創世紀、台灣詩學季
         刊、乾坤詩刊近期內容,現代詩、曼陀羅兩
         大珍貴詩刊悉數建檔上網

  ‧台灣日日詩 與台灣日報副刊合作,天天一則燙手新鮮的
         現代詩,於每日一詩電子報同步網上刊登

  ‧並有詩、文學相關展演及出版訊息,不定期舉辦贈書活動
   以響讀者熱情支持。
─────────────────────────────────
           主編:COMMON
─────────────────────────────────

發行:台灣現代詩網路聯盟 http://www.poem.com.tw

 協力:台灣日報、明日工作室 http://www.bookfree.com

 與詩路交換廣告:http://www.poem.com.tw/poem-11s.asp

詩路的E-Mail:poem@vot.url.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