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2002/02/06》═════
*****【本 期 內 容】
**********************************************
教育專題 ◎ 王秀雲
◎ 劉子鍵
◎ 林信榕
◎ 周慧菁
◎ 總結
********************************************************************
◎ 王秀雲
台北縣柑園國中教師/台北縣桃子腳國中籌備主任
有捨有得
設計內容忌貪多
王秀雲老師認為一個好教案需具備的條件,她以以下4點說明:
(1)選擇有價值的教材:學海無涯,知識無垠,無法割愛,則孩子受害;設計者須依不同年段的能力指標,選擇最有價值的、符合核心能力的教材,同時,是在一個系統課程設計下的有系統選擇。
(2)快樂活潑而不偏離學習的旨意:為有別於傳統制式的教學方式,老師們個個別出心裁,教具、教法等都有活潑熱鬧的傾向,評量也趨於多元,這是好現象。但若不回歸到「能力指標」的檢視,恐熱鬧有餘而學習內涵不足,快樂之於學習,應有2層意義:1.在快樂的狀態下學習,2.因學習而產生快樂。
(3)是在現場可以實踐的設計:紙上談兵的教學活動設計,很容易創意大出籠,但驗諸教學現場的種種限制,總存有很大的落差,包括學生先備能力分析、教學人數、教學設備、行政支援、資源到位、人力到位、場地管理等等,都不是那麼完美,是必須被一一分析和考量的。
(4)主題大小和能力指標數量適可而止:每一個主題都可大到無所不包,也可把所有領域和能力指標涵蓋進來,但是,設計者必須抉擇:對象是幾年級?是否為有意義的連結?要達到的核心能力有多少?預定多少教學時數?領域的區隔在哪裡?教學者的優勢和劣勢在哪裡?……才不至於一個主題漫無天際的擴張,不知何所止乎。
發展社區總體營造有成的柑園國中,帶出柑園特色的前任校長王秀雲對於鄉土教育的重要性有怎樣的看法呢?她表示,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的基本理念之一是「鄉土與國際意識」。鄉土教育是帶著孩子踏遍家鄉的土地,對自己生活土地的深度理解而產生認同,不但在發現過去自己生長地方的歷史,更藉由教學過程,創造自己家鄉的歷史,讓每一寸土地都有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有感情,每一份感情都出自內心的真誠。甚至,可以加入大造新故鄉的行動行列,也因此每個孩子的家鄉都有獨一無二的魅力,每個孩子因此產生自信,這種有主體性的自信,是步上國際舞台的必備條件,否則,只有被別人的文化殖民的份!
能擔任評審的工作,王秀雲表示:「對我來說,是一個學習的機會,因為很少機會同時看到這麼多有關鄉土教育的教學活動設計,而且是這麼好的設計,絕大部分的設計都費盡心思,也都各具巧思,具備協同設計和合作學習的安排。」但她也提出對這些教案的批評與建議:1.能力指標偏多,2.教學時數偏少──因為太貪心,內容求多,3.學習單偏多,4.部分設計者將面臨現場教學的考驗──過於理想化。最後她指出,很期盼設計者能在實際教學中忠實地紀錄優缺點,這將會給全國老師很好的學習機會。
◎ 劉子鍵
國立中央大學教育學程中心教授
了解學生需求和能力 步伐才會穩
劉子鍵助理教授在亞卓市夫子館擔任共同主持人之一﹐這次跟天下雜誌合作319鄉的部分﹐就是利用夫子館裡的一個教學計劃的輔助系統﹐叫「eduplan」﹐可成為老師專業知識的管理系統。
對於一個好的教學計劃﹐劉子鍵提出「座標軸」的概念﹕第1﹐老師對於他所要呈現的教學內容的知識結構應該要很清楚﹐也就是他要教什麼﹑目標是什麼﹑步驟等等都應該很清楚﹔第2﹐他應該對他所要教的對象﹐就是學生的能力及背景很清楚。這是兩個軸﹐一個是學生應該學習的內容﹐一個是學習者本身的能力背景。劉子鍵表示﹕「如果這兩個軸他都能很清楚的拿捏﹐也在教學計劃中清楚把結構及順序表現出來﹐基本上﹐我就認為這是一個好的教學計劃。」劉子鍵也指出﹐因為教學計劃最重要的重點是讓設計者在實際教學時做參考﹐這兩個軸就像是地圖座標軸的定位系統﹐這兩點能讓老師清楚知道教學內容﹐又能知道學生的能力﹐這是兩個關鍵。
教學計劃的排序﹑格式能否清晰呈現也是一大重點﹐劉子鍵進一步說明﹐在這個教學計劃的系統中有一個概念圖的呈現﹐這概念圖就是讓老師釐清他要教給學生的主要概念是什麼﹑次要概念是什麼﹐及這些概念之間彼此的關係﹐如果他能很清楚的理解﹐應該要用他的教學計劃的人也會很清楚。
其次﹐一個好的教學計劃﹐就九年一貫來看﹐應該跟能力指標相呼應﹐因為九年一貫教改是以10大基本能力作為重要的參考座標﹐老師設計教案的時候﹐應該要參照這10大基本能力。劉子鍵說﹕「所以我們在設計這教學系統時﹐會讓老師能勾選他認為適當的能力指標﹐而所設計的活動能否跟能力指標做結合﹐就是很重要的重點。」
劉子鍵談到這次擔任評審﹐有兩點是讓他覺得很感動而且是值得被鼓勵的﹐他說﹕「以往九年一貫教學創新﹐我們總是認為國中是最難推動的部分﹐因為國中要面對升學壓力﹐還有過去長期以來競爭習慣的環境﹐但這次來看﹐有很多國中老師都做得非常棒﹐我認為這是非常值得鼓勵的。」
另外﹐「我們雖強調是鄉土教案的設計﹐但由於九年一貫強調課程統整﹐所以很多老師都是結合不同領域來做課程統整的設計﹐而且統整得相當好﹐感覺上就是經過很多的討論﹑互動所產生的作品﹐所以﹐這些老師已經跨出很重要的一步﹐就是突破老師學科本位主義﹐能與其他老師合作。」從這次競賽中﹐可以看到許多老師的用心與進步。
長久以來﹐「教師」並不像是其他師字輩的「醫師」或「律師」被視為專業﹐但這觀念應被打破﹐劉子鍵鏗鏘有力地說﹕「老師本身就是一個專業﹗」社會變遷快速﹐已經沒有一位老師可以照本宣科﹐因為一本課本從製作﹑設計﹑到完成﹑到能夠變成商品﹐已經用了好幾年的時間﹐這本課本的知識已經是舊的了。面對未來社會﹐每個老師都應該用最即時﹑最快速﹑最便利的方式將外在教材進行整合﹐然後編寫教案計劃。某種程度而言﹐老師自己就是一個教科書的編撰者﹐直接把教材提供給學生。
劉子鍵也提到﹕「如果要引導老師往這方面發展﹐一定要先有一群任勞任怨的老師來帶頭﹐天下雜誌這次所辦的活動﹐已經把這些老師們找出來﹐我們卓越計劃提供了一個不錯的設計工具及平台﹐讓他們設計出來﹐也把不錯的教案設計分享給其他的老師﹐前面努力過的人能把他的專業知識及經驗提供給後來的人﹐讓他做參考及引導﹐我認為這次一個正向的循環﹐大家都能夠往專業的目標更進一步。」
關於未來的計劃﹐劉子鍵表示﹕「這些老師都是寶藏﹐我們會敦聘他們作為我們一些講座的老師﹐將來無論是推廣這個系統﹐或是鄉土教學的理念﹐我們都會辦一些研討會﹐如果有機會﹐會請他們作為人力支援。」他們的經驗分享將有兩個管道﹐一個是他們設計好的教案有分享的管道﹐別人可以透過網路取得﹔另一個就是辦研習會﹐這些老師能與其他老師做面對面的互動。
另外﹐劉子鍵認為鄉土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他說﹕「過去我們都讀過『失根的蘭花』﹐如果我們沒辦法對這片土地產生認同﹐談其他的部分是沒有用的。」以另一角度來說﹐對小朋友的學習而言﹐跟他息息相關的﹑符合他周遭環境的﹐是最能激發他學習動機的﹐也最能促使他進行學習理解﹐最能使他的學習結果是有意義的﹐這也是鄉土教學落實到學生生活的重要意義。
◎ 林信榕
國立中央大學教育學程中心主任
統整各統域 需更切題而合理
林信榕教授認為一個優良的教案,首重完整的架構,教案設計者必須思考教案要用多少時間及資源,要去分析教材內容及學生特質,這是因為同樣的內容面對不同特質的班級,教法也會有所不同;還有,設計者也必須考慮到會用到那些教學方法,教案也需要具體的單元目標,清楚呈現出透過這個教學計劃可以學到什麼。
林信榕指出,教案的設計要有3階段,包括「課前的準備階段」,就是學生及老師要準備什麼,接著是學習動機引發,之後是一般稱為「教學發展活動」,要注重師生互動,盡量避免老師一直講課,多設計學生參與的活動;最後的「綜合活動」就是對這3階段做一個總結,會有一個總結評量,過程中則要有過程評量。而老師必須要注意的是,教案要前後呼應,例如教到某部分時,要達成什麼具體的目標,一般會以代碼寫上;會用到什麼資源,後面也要註明;會用到什麼教學法,要標示,而這是跟前面做呼應的。
有些老師會做領域統整,但統整也要很自然才行,林信榕舉例說明:「有的學校做的是古物,像是石磨等,老師就會跨到自然與生活領域要去鑑定它的年代,但事實上中小學並沒有那樣的設備,這就讓我感覺太牽強了一點。另外,『319鄉』強調鄉土教學,教案內容要與所處的地方鄉鎮有關,有些老師做的是環保,這是大觀念,但沒辦法跟鄉鎮特色結合,這部分在評的時候,就會稍微差一點。」
鄉土教學之所以重要,林信榕的看法是,鄉土教學能讓孩子認識地方上的文化資產,了解他的「根」,產生對鄉土的關懷,再由近而遠推展出去,這其實是彌補過去教育的缺失。不過,林信榕強調鄉土教學需要一個完整的規劃,他說:「像是我住在桃園縣大溪鎮,如果從小學到國中一直在學大溪鎮,反而是浪費時間一直在做同樣的事,所以需要一個整體性的規劃,現在感覺上就是很亂。」
這次的比賽在初賽時有70幾份教案,篩選後送到評審手中的有33份,評審之一的林信榕在看過33份教案後,覺得老師很用心,也都是不錯的教案。他認為比較好的是跟鄉土有相關,跟能力指標有搭配,統整的過程比較自然可行的,至於教學步驟則是建議老師可以寫得詳細一點,否則沒辦法想像他是用怎樣的方式上課。
林信榕認為亞卓市有這樣的教學平台可以讓老師做教學分享,是很好的。但更希望能看到實際的教學活動,教案設計的節數也不要太長,例如設計1、2節的活動後,把執行的過程拍下來,這樣可能更好。因為有很多教案寫很多,但真正執行時會有困難,如果是將實際教學情形拍下,其他老師可能更能感受到他設計的優點。有時單單看教案,沒辦法完全表達出老師的創意。因此他建議以後在第1階段時就可以用V8的方式,設計1、2節約100分鐘的課程,就足夠顯出老師是否有教學的創意了。
◎ 周慧菁
從小處著手 學習深刻而多元
周慧菁認為教案設計者必須注意選擇的主題,她指出,有些老師選擇的主題範圍過廣,可能會讓學生的學習變成沒有重點;有些老師從一街一廟或一物入手,由小看大,反而更深刻多元。而善用而不濫用學習單也是一個評量重點,周慧菁表示,有些教案要求學生吸收的資訊過多,對學生形成另一種形式的填鴨。而過度使用學習單,也造成太多的紙上作業。
另外,她也提到,教學活動的順序會影響學習的效果,較佳的學習方式應由體驗感覺再到抽象的知識的吸收。教案也要考慮到學生的程度,有些教案的設計內容很好,但對照學生的年級,似乎超過他們可以接受的程度。
參加這次評審,周慧菁也表達了她的感想:「看到老師們愛鄉土、愛工作的熱情與專業,也看到參賽老師們投注那麼多的心力與時間在設計教案上,深覺感佩,也覺得身為他們的學生是件很幸福的事。」她認為九年一貫的實施對中小學老師是一個非常嚴酷的挑戰,同時也是非常難得的機會,當老師有更大的空間可以揮灑時,也需要更多的熱情與專業來支撐。不過周慧菁說:「只要心中有學生,這些問題不再是問題,而能成為老師們向上的動力。」
這次採訪7位評審,有些評審選擇用郵件方式回覆,有些則是當面訪談或電訪,但都同樣感受到教育工作者的辛苦與堅持(他們都堅持一定要看完所有的教案才接受採訪,這讓我面臨嚴重的開天窗危機),像是蕭昭君老師經過這次評審工作之後大喊吃不消,她說下次再也不要當評審了,因為太累了!而王秀雲老師則是在約定答覆的當天生了重病、下不了床,不過,在隔天她仍是即時交出了稿子,也讓我免於被砍頭的命運,在這裡真的要感謝她,也謝謝每位評審撥冗受訪。
每位評審站在不同的立場對於教案的要求都有不同,但也有共同的部分,像是強調教案設計要與九年一貫的能力指標相結合,或是教案必須要具體可行。有些觀點則不盡相同,像是林信榕老師認為教案設計的節數不應太長,最好是1、2節課,但王秀雲老師反而認為有的老師太貪心,要教的內容太多,節數卻太短,劉子鍵老師則認為時間長短不是他考量的重點,與王秀雲老師較類似的看法是,應依所教的內容來判斷,尤其是統整的課程,很難在1、2節就結束,如果設計了半學期的課,他會考量是不是一定要這麼長的時間,如果可以不必那麼長,那就會扣分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