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社論】布希亞太行後的台灣定位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2.02.26

 

─────── 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布希亞太行後的台灣定位

 

【左右看】什麼樣的全球化、在地化?

 

【教育小報報】

 

******************************************************

【社論布希亞太行後的台灣定位

 

當國內各界對布希訪問中國心滿意足之際,亞太地區的南端也正發生一件值得我們關注的事情,那就是反獨促統大會的召開。此等發展說明了亞太的情勢不再像冷戰時期的壁壘分明或劍拔弩張,而是互相糾葛的新型互賴關係,正當美國可能重新制訂其亞太政策之際,這樣的發展值得關注。

 

將布希訪中及柯林頓的參加反獨促統大會視為起點,亞太地區的新棋局已經打開了。首先,澳洲的亞太角色使其即將成為兩岸競逐的新戰場。美澳紐之間的軍事安全協定,加上澳洲現任總理霍華德現在唯美是從,使得她必然成為美國亞太政策的基石之一。當布希提出邪惡軸心之說後,澳洲自是美國反恐棋局的重要成員,加上雪梨的柯林頓與北京的布希所造成的對比,更使得中國藉此突顯台灣問題、中美關係、及亞太安定等議題之間的關聯性。由中國近日來在相關網站上的報導即可窺出端倪。

 

其次,此次布江會僅是交換意見,但卻為中美下一階段的關係正式揭開序幕。此種表面和諧的氣氛,最適合中美雙方創造議價空間、形成拉鋸、再展開下一階段的談判。

 

明乎此,則台灣的外交戰略脈絡應當浮現出兩條主軸。第一,台灣必須建立因應美中雙方互動或單方政策宣示的常設反應機制。尤其,因為台灣的地緣關係,若是一味面向美國、甚而導致忽視中共行為是相當不切實際的作法,對於中共的言詞及行為都必須等量齊觀,如此才可將兩岸關係回復基本面。

 

第二,美國為當前世界唯一超強乃亞太格局的實然面,使得美國利益也就是台灣利益的說法獲得正當性。但台灣利益是否就是美國利益,則是尚待回答的問號,即便是美國學界對於其亞太角色也正在論辯當中。我們應當在政治民主、經濟開放、人權自由等成就之外,積極參與亞太事務以強化與周邊國家的網絡關係,方能突顯本身地緣戰略的重要性,在亞太重新佈局之際,取得戰略制高。

 

台灣面對中美雙邊關係及亞太格局的變動,必須有一套自我的價值觀與戰略思考,也就是必須將台灣的政經戰略重要性,置於亞太區域的架構之下,而不是隨著美國或中共片面的政策而哀喜搖擺。若我們每次都以面對期末考的心態來看待中美交鋒,則依此建構的台灣角色必然失真。

 

(回目錄)

 

 

【左右看】什麼樣的全球化、在地化?

 

【左看】行政院又交了白卷

 

■鄭谷雨

 

  號稱戰鬥內閣的游內閣在向立法院提交的施政方針報告中,大談全球化與在地化的結合,這個看似時髦的語彙仍然無法掩蓋民進黨政府的陳舊思維。施政報告中仍重複十多年來大家耳熟的主旋律:避免台灣在全球化競爭中被無情淘汰。方案是什麼呢?政院的回答是「在地化」。可是什麼是在地化,除辭藻堆砌外完全不知所云。

 

對台灣廣大受薪階級來說,我們要知道的是為什麼終年辛苦工作,卻仍為失業擔心受怕,為什麼自由化喊了這麼多年,我們的國民所得竟跌回5、6年前的水平,而且貧富差距還不斷加大,「在地化」對受薪階級來說難道是全球失業潮的在地化嗎?

 

對農民來說,當美國的強勢農產品侵入台灣而「在地化」時,台灣「三農」(農村、農業、農民)的前景究竟在哪?面對世貿組織開始的新農業談判,我們政府的「在地」策略究竟是什麼?

 

全球化的議題豈是「強化國家競爭力」那樣簡單,從國民黨政府開始就不斷覆誦這個老辭,喊了半天國家競爭力沒提振多少,人民的壓力和痛苦指數倒是節節上升。游揆如果只是如鸚鵡學舌般彈彈新自由主義的老調,再以過去的宜蘭經驗包裝一下,就想在回答台灣何處去的大考驗中過關,我想絕對等於是交了白卷!(社運工作者)

 

 

【右看】樂見游內閣的施政方針

 

■林國斌

 

新內閣剛剛上路,新國會在歷經正副院長選舉和財劃法的角力後,也將正式運作。游揆提的施政方針報告中揭櫫了「全球化與在地化結合」的方向,吾人以為這確實為台灣奮鬥的目標、戰鬥內閣戰鬥的指南。

 

長期以來台灣籠罩在統獨爭議中,使得國人無法認清時代的變遷方向--全球化的不可逆轉的潮流,忽視這個潮流的後果就是使得我們因為非經濟的因素,痛失許多發展經濟的良機,如今實在是到了走出全球化與本土化二元對立思維的時刻了。

 

近來長期的經濟低迷似乎有了復甦的跡象,世界經濟龍頭的美國經濟已明顯好轉,並可能帶動全球景氣的回溫,台灣經濟如果能正確迎接這種正面因素,景氣復甦之兆亦為之不遠。日前行政院主計處公布今年國內經濟成長率預測值為2.29%,較去年底的預測值略升高0.06個百分點。儘管復甦動力仍然薄弱,但咸認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

 

在這個關鍵時刻,我們必須提醒朝野以及全民,加入WTO後,中國大陸成為「全球工廠」之勢已無可擋,亞洲各國的製造業亦將逐漸移往大陸。此一不可抵擋的趨勢,事實上早已影響到台灣未來的發展,只有抓準這個課題,才能真正具有全球競爭力,也才能實踐政府揭櫫之「深耕台灣、布局全球」的經濟戰略目標。(自由撰稿人)

 

 

(回目錄)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北市木柵路一段17巷1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e-mail:carol@liph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