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2.03.05
───────
http://www.lihpao.com/────────
【社論】大學求大?
******************************************************
【社論】大學求大?
大學的聯合成了最近媒體的焦點。先是有「松、竹、陽、梅」(中央、交大、陽明、清華)籌組「台灣聯合大學」,隨後台大與中山簽約合作,並擬繼續與成大、暨南、北師大洽談合作,組成一個五校聯合大學。盛行於資本主義私營企業兼併壟斷現象,隨著台灣教育市場化以及加入WTO預估的沖擊,也開始出現於台灣的高等教育體系中。
大學合併的主要目標據說在追求國際一流大學。其背後的假設則是認為,大才有可能好。論者常舉例說,國外的大學資源是如何如何的豐厚;他們一所一流大學的預算就超過我們5所或10所大學預算之總和;一校研究論文的總量,多於台灣多所大學的總數。這情形和企業的求大有異曲同工之妙。
我們同意上述部分的觀點,即一個大學若要辦成世界一流,則適度豐碩的資源是必要的。要馬兒跑,必須要給馬兒吃草,這不僅一流大學為然,做任何事都是一樣。
但是,適度豐碩的資源容或是必要的,卻未必是充分的。富有卻不是一流大學的例子所在多有。1970年代石油危機之後,擁有油田的美國德州大學(位於奧斯汀)頓時成為巨富。她野心勃勃地想利用手頭豐碩的資源把德州大學建設成一流大學,不惜重金禮聘國際級大師到校任職,如耗散系統理論開拓者普里高津,與黃曼共同建構重正化量子電動力學的史溫格等等,均是一代大宗師。雖然投入大錢,但德州大學的學術地位始終未能真正進入一流大學(這主要因為,這些大師應聘到德州大學時,均已過了其研究的顛峰時期)。
可見光是豐碩的資金、大規模的體制,不足以保證一流大學的目標。體制的改造,以及挖掘懂學術又有領導才能與魄力的校長,其重要性要比「規模大、資源多」來得更重要。事實上,許多一流國際大學,規模都不大,美國的加州理工學院、芝加哥大學等校,其學生數都比台灣的許多大學來得少,卻無礙於其成為一流大學。
學校過大,師生的感情會疏遠,這將不利於大學的教育功能,台灣各大學在追求學術卓越、合作擴大之際,也可別忘了大學是教育機構此一基本功能。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北市木柵路一段17巷1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