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文章—追根究底談自然
在無脊椎與脊椎之間
專訪清大生命科學系李家維教授
整理◎盧玲穎
如果生命的初始,都以軟綿綿的海星、水母狀態活著,那麼脊椎動物是什麼時候出現的?脊椎動物在什麼時候開始,變得與無脊椎動物不一樣?在數億年後,想要探究生命的源起,只能依賴幸運穿越時空的「化石」,幫助人們了解各種生物的形成。
化石如何能「說話」?研究生物對於人與社會,會有什麼重要的意義或影響?在生命演化的過程中,又有哪些精彩的過程,足以讓人讚嘆演化的奇妙?
電子報整理教育廣播電台《教改e點靈》節目,對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李家維教授的專訪內容,談談生命科學,談談在無脊椎與脊椎動物之間的「海口蟲」。
研究生物對人類社會,有什麼意義與影響呢?
我認為「生物學」的學習與影響,大致有三個範疇:
第一個學習的範圍,是基礎生命科學,想瞭解的,就是生命的現象,例如樹為什麼會開花?它的果實如何發育?動物的生理、及結構?其實與生活並不太有關係。第二個學習的範圍,可說是生物醫學,大概就是跟人相關的事情,疫苗的發展、疾病的治療,人身體的狀況,或是與人的健康有關的細菌研究,也是醫學的一部份。而第三個範疇是應用層面的,就是這些年來很熱門的生物技術,如基因工程等。
而我自己所研究生物的演化,就是屬於基礎生命科學的一環。
李教授兩年前發現了「海口蟲」,據說可能是人類的遠祖,請老師談談您的發現與推論歷程?
人類很感興趣的就是,脊椎動物(人類也是脊椎動物)是什麼時候出現的?脊椎動物在什麼時候開始,變得與無脊椎動物不一樣?
「海口蟲」的化石,是在「古生物學的聖地」雲南發現的,它的年代是五億兩千萬到五億三千萬年以前,也是動物剛剛出現的時候。在那裡,還有很多各式各樣未被破壞的化石存在,數量極多,有很多是無脊椎動物,例如海星、海膽、水母、海綿等。
1999年春天,我們在雲南發現的「海口蟲」,似乎可說是由無脊椎動物過渡到脊椎動物的一種證據。這個生物雖然沒有脊椎骨,可是有一條從頭到尾巴的構造,那應該是一條有彈性的管子,也是脊椎骨的前身,可以讓人有支撐力,又有彈性可以擺動,是很重要的構造。
「海口蟲」另一個重要的特徵是,神經經過頭部的部份膨大,就像一個腦的構造。而他的頭部除了有腦之外,還有眼睛,還有一個小尾巴可以擺動。所以我們想,這不就是一個介於脊椎動物與無脊椎動物之間的特徵嗎?這個發現也間接證實了生物構造的出現,是有次序的這個假設。
一直以來,當大家在定義脊椎動物時,會認為脊椎動物要有腦和眼睛,可以感覺外界環境變化。但是這麼複雜的特徵要一起出現,在演化上是不容易的,應該會有出現的次序。看到「海口蟲」之後,發現它有類似腦的構造以及脊椎骨的前身,可以瞭解似乎是腦先發展,脊椎骨其後發展。
經過兩年間學術界的討論,現在大概已有個定論,把「海口蟲」當作是無脊椎動物過渡到脊椎動物的一個典型代表,也是「脊椎動物從無脊椎動物演化而來」這種說法的證據。
一般學生與民眾可以如何探索、瞭解生物領域的知識呢?
我建議大家可以多讀不同的課外書,因為現在知識日新月異,科學發展已經不再是生物就是生物、化學就是化學、物理就是物理的劃分,很多事要能夠綜合思考、瞭解,才會顯現出它的樂趣。
以生物學來說,現在也需要對地球科學、地質學、材料學、或細胞分子知識的瞭解,要合在一起學習、瞭解,才會被這個知識感動,原來這知識裡,裡面有這麼多的訊息在裡面,這才是學習的樂趣所在。
編按:內容整理自教育廣播電台《教改E點靈》節目,每週一至周五晚間10:10分到11:00全省聯播,由人本教育基金會副執行長馮喬蘭主持。
<Top>----------------------------------------------------------------------------------
教育新聞
台大 中山 昨簽約結盟
繼清華、交通、中央及陽明等四所大學結盟成為「台灣聯合大學系統」後,台灣大學與中山大學昨天簽訂合作備忘錄,並將再與政治、成功兩所大學,合組「台大系統」,台大校長陳維昭(圖左,記者侯永全/攝影)昨天強調,台大不排除再與其他大學進行合作計畫,對台聯大四所大學也不會設限。…(民生
報03/06)
教育部:電子書將納入教科書形式
未來學童使用的教科書除傳統的紙本外,還將出現電子書的形式。針對電子書包將成為未來趨勢,教育部次長吳鐵雄昨天表示,教育部將研議配套措施,並且在昨天開會決議,未來電子書也是教科書的形式之一,而且會受到智慧財產權的保障。…(國語日報03/06)
<Top>----------------------------------------------------------------------------------
【台灣教育向前行】系列廣播節目
「台灣教育向前行」系列,總共有六個節目,分別是:
■「快樂上學去」;由知名歌手許景淳主持,以國小學童與家長為對象的,提供孩子美的經驗;
■「教育好伙伴」:由台北市家長協會理事長詹智慧主持,以家長為對象的,幫助家長參與教育;
■「教育新航線」:由森林小學校長朱台翔主持,以教師為對象的,提供教師新點子;
■「教育e 點靈」:由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主持,則以家長與學生為對象,協助學生與家長認識教育政策;
■「發現新校園」;由教育廣播電台主持人王欣欣主持,以中等教育階段學生為對象的,介紹各大專院校科系特色。
看到豐富的內容,關心教育的你是不是也心動了,想一探究竟呢?「台灣教育向前行」詳細內容、播出時間請按more。
收聽頻率:台北、桃園及高屏地區:101.7/宜蘭、彰化、台中、雲林:103.5/台東:102.9/基隆:100.1/花蓮:103.7/玉里:100.3/竹苗:103.9/南投:98.1/嘉南:107.7/澎湖:99.1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