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2002/03/12》═════
*****【本 期 內 容】
**********************************************
教育專題 ◎ 台灣歷史文獻展覽館
獨立製作
◎ 當季主菜 兩面太陽旗統治下的蕃薯──二十世紀台灣歷史文獻回顧展(1895~1970年)
◎ 洪觀歷史 阮是開拓者,不是憨奴才!
********************************************************************
◎ 台灣歷史文獻展覽館 獨立製作
歷史博物館總是變成美術館
珍貴文獻從來不讓人讀得懂
政府補助早已被文化包商壟斷
記錄一位教師館長洪聰益
在理想和現實掙扎的夢──
蕃薯國台灣歷史文獻展覽館
圖文■特約記者陳皓薇
你曾經看過一個純台灣歷史文獻的展覽館嗎?在永康街的一隅,一個不是很明顯的角落,2、30坪大的空間裡,卻收藏了千餘件林林總總的本土歷史文物。這個名為「蕃薯國台灣歷史文獻展覽館」的展覽館,是由教了幾十年書的洪聰益館長一手打造。師大歷史系畢業的洪聰益說,過去在補習班或中學教歷史的時候,台灣史總是屬於附庸的角色,「日僑學校都有『認識台北』的課程,為什麼我們反而沒有教導台灣的歷史呢?」所以,洪聰益秉持著讓年輕的一代在讀到台灣史時,可以親眼看到實際史料的理念,花了很多時間和金錢,蒐集並籌設這一間文獻展覽館。
在台灣看不到台灣歷史
「台灣的歷史博物館,每次都被搞成美術館。」洪聰益說,台灣的歷史博物館都由一些不懂歷史的人經營,總是掛了一大堆東西,像是在展覽美術作品一樣,不加以整理和解釋,所以很多人才都看不懂文獻展。而有些展覽,則是利用電腦影像輸出,把一些複製的東西放得很大,第一手資料文獻卻十分貧乏。「台灣文獻的收藏家不是沒有,只是這些收藏家大多『收』了就『藏』,他們不詮釋,也不進一步考證。」洪聰益說,像他這樣願意「曝光」,甚至開一家純粹台灣歷史文獻展覽館的人,真的不多,「美國人、日本人來台灣時,都找不到以台灣歷史為主的博物館。」他說,很多美國人、日本人都來他這裡看台灣的歷史文獻,因為在故宮、歷史博物館裡,他們看不到台灣歷史;甚至連日本的讀賣新聞、亞細亞航空,都曾介紹過這個地方,因為這裡標榜展覽純粹的台灣歷史。
從言談之中,可以看出洪聰益對於台灣史的熱愛,他覺得台灣歷史文獻遺失的快,如果沒有加以保存,很容易影響到後人對歷史的詮釋與解讀;而且,年輕人在讀台灣史時,如果直接看到實物的史料,相信能夠讓他們更貼近台灣的歷史。「所以,我是基於兩個立場來辦這個展覽館的,一個是保護台灣文化的立場,另一個則是商人的立場。」洪聰益開玩笑的說,他是館長,也是奸商,這個展覽館是他的生意,他將所有的資金投資在這個展覽館上,等到有一天連房租都繳不出來,再將這裡的東西全部賣掉。「可是我拿出來展覽的東西,就是不想賣掉的東西。」洪聰益覺得,開設一個展覽館,讓這些文物齊聚一堂是很難得的,所以他希望撐到最後,能不賣就不賣,將這些東西好好保存。
「生意和理想之間是有掙扎的。」洪聰益說,用生意人的立場,他辦這個館是要賺錢,但自己有自己的理想,因為他對台灣歷史文獻真的十分熱愛。
既然建設這個展覽館如此困難,為什麼不嘗試收取門票或尋求政府的支援呢?洪聰益很有個性的說,收了門票,他就有社會責任,就一定要將這個館開下去,而且事實上門票的收入也只是杯水車薪,收了等於沒收,乾脆就不要收。至於尋求政府支援或募捐的方法,洪聰益覺得,他過去和政府接觸的經驗都不是很好,政府大多都被文化包商所壟斷,他寧可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開設一個台灣文獻館讓人來參觀,他就自由自在的為每個來參觀的人導覽。
教學應由「面」到「點」
談到台灣當前的歷史教育,洪聰益說,和台灣史有關的有兩個部分,一個是「認識台灣」,一個是「鄉土教育」。「我覺得台灣目前本土的歷史教育不是不好,只是太侷限於討論一個『點』的層面,譬如像永和的小孩子,可能要去了解永和的歷史,或是家裡附近的廟宇之類……。」洪聰益覺得,了解自己的社區不是不好,可是那些都只是一個一個的「點」,歷史應該是全面的,應該由「面」到「點」,了解歷史要從知道歷史脈絡開始,逐漸建構出歷史的深度和廣度,是「立體」的歷史。「可是,如果老師只是花時間帶孩子們去看學校附近的廟宇,知道的只是歷史的『點』,缺乏歷史的深度。」洪聰益覺得,懂得歷史除了去看「點」的東西之外,更要廣闊的去了解這個東西的緣由、潛在的意識、大環境的歷史等等。
至於新興的九年一貫當中,將歷史、地理、公民合為社會科的理念,洪聰益覺得,這樣的行為是對的,只是技術層面仍有很大的問題。「因為老師們的參考資料不夠多,他們會不知道怎麼教。」洪聰益說,九年一貫使教科書變得更簡單,所以,教師們需要主動去找補充資料來補充,但是,市面上根本沒有那麼多相關的參考書籍,甚至連台灣歷史的文獻展覽館都很少,教師又該怎麼教學生呢?
到教育部門口展覽去
總之,在永康街這個民宅般小小的區塊當中,洪聰益說,他就像畫家在開畫展,耗盡家財的開設這間展覽館。他說,即使陣亡也沒關係,只要能帶動台灣歷史文獻的展覽風潮,他就心滿意足了。「其實,這樣的東西應該由政府來做,少放一些煙火,多為下一代的歷史教育盡一些心力。」洪聰益說,有機會他也希望能到大專院校巡迴展覽,或是租幾台卡車,弄一個行動展覽館,到文建會和教育部前去展覽他的東西,以民逼官、以商逼政。
或許,就像是洪聰益自嘲的一般,拿破崙展車水馬龍,但是一個台灣歷史文獻的展覽卻遜色許多,舶來品真的就比較熱門嗎?也許,在我們思索國際化的同時,卻不能遺忘本土化的關懷,畢竟,在台灣這個移民和外來文化衝擊的社會當中,如果我們不能清楚認識自己的過去,又怎能找得到自己未來的定位?
◎ 當季主菜 兩面太陽旗統治下的蕃薯──二十世紀台灣歷史文獻回顧展(1895~1970年)
展出地點:蕃薯國台灣歷史文獻展覽館(北市永康街91號)
展出時間:平日下午2:30~6:00,例假日上午10:30~下午6:00
洽詢電話:(02)2357-8826
「蕃薯國台灣歷史文獻展覽館」這一季的展覽名稱為「兩面太陽旗統治下的蕃薯──二十世紀台灣歷史文獻回顧展(1895~1970年)」,所謂「兩面太陽旗」,指的就是日本和國民黨兩個政權,日本是紅色的太陽,而國民黨則是白色的太陽。洪聰益說,20世紀對台灣而言是很有意義的時代,台灣經歷兩個威權統治的政權,在思想的壓迫之下,台灣存在的不是血統的問題,而是更複雜的歷史情愫。洪聰益覺得,台灣人有認識歷史的權力,為了呈現這一個時期的台灣歷史,洪聰益將身邊的史料加以彙整,使用主題對比的方式,將日據時代和國民黨統治時代加以比較,將可以用來對照的史料框在同一個框中,並且加上一些註解。「而且我要強調的是,兩個政權的統治下,他們統治的都是台灣,可是,在他們的統治中,卻沒有台灣自己的影像。」洪聰益說,他沒有任何政治觀點,只是希望讓大家能從歷史中找到原因,從新認識腳底下的台灣。
當季主菜
兩面太陽旗統治下的蕃薯──二十世紀台灣歷史文獻回顧展(1895~1970年)
展出地點:蕃薯國台灣歷史文獻展覽館(北市永康街91號)
展出時間:平日下午2:30~6:00,例假日上午10:30~下午6:00
洽詢電話:(02)2357-8826
「蕃薯國台灣歷史文獻展覽館」這一季的展覽名稱為「兩面太陽旗統治下的蕃薯──二十世紀台灣歷史文獻回顧展(1895~1970年)」,所謂「兩面太陽旗」,指的就是日本和國民黨兩個政權,日本是紅色的太陽,而國民黨則是白色的太陽。洪聰益說,20世紀對台灣而言是很有意義的時代,台灣經歷兩個威權統治的政權,在思想的壓迫之下,台灣存在的不是血統的問題,而是更複雜的歷史情愫。洪聰益覺得,台灣人有認識歷史的權力,為了呈現這一個時期的台灣歷史,洪聰益將身邊的史料加以彙整,使用主題對比的方式,將日據時代和國民黨統治時代加以比較,將可以用來對照的史料框在同一個框中,並且加上一些註解。「而且我要強調的是,兩個政權的統治下,他們統治的都是台灣,可是,在他們的統治中,卻沒有台灣自己的影像。」洪聰益說,他沒有任何政治觀點,只是希望讓大家能從歷史中找到原因,從新認識腳底下的台灣。
◎ 洪觀歷史
阮是開拓者,不是憨奴才!
──「蕃薯國」對台灣歷史的幾點看法
■一個世紀以來,台灣人被當權者教導成為「皇國忠良臣民」或「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所謂「天皇敕語」、「詔書」、「總統訓詞」,甚至死後的「遺訓」,更充斥於台灣人的腦海裏,在「天皇」與「民族救星」的統治下,在「皇民化」與「中國化」的口號下,台灣人幾乎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大東亞」與「反攻大陸」聖戰成了歷史的惡夢,而外來政權的接連統治,更讓台灣人患了嚴重的「國家定位」認知錯亂症,這才是台灣人真正的悲哀!
■從來台灣歷史的詮釋權一向掌控在當權者的手中,他們驅使御用學者,不惜違反歷史公平正義原則,教育人民應該記住哪些、忘了哪些,甚至歪曲歷史、製造歷史。這一切只在愚弄人民,以利於統治者繼續行使他的特權,台灣人也因而逐漸喪失了歷史「知的權利」,甚至誤以為過去的歷史只是悲情的,不需要去回頭看的,完全忘了「記取歷史教訓」這回事,真是絕大的錯誤與荒謬!
■由於當權者知道台灣人喪失了對歷史知的權利與興趣,因此藉著現有的歷史教育,繼續進行愚弄人民的把戲,而往往得逞,但他忘了林肯的名言:「你可欺騙一部分人於一時,卻不可能欺騙所有的人於永久。」當台灣人民開始學會獨立思考能力的時候,還繼續把台灣歷史當成中國歷史的邊陲,還繼續讓秦皇、漢武等占有歷史課本的絕大多數篇幅,恰可顯出當局者的不智,現在,正是我們大聲說「不」的時候了!
(整理/陳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