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2002/03/18》═════
*****【本 期 內 容】
**********************************************
教育專題 ◎ 2002環境前瞻系列
◎ 法蘭西視角
********************************************************************
◎ 2002環境前瞻系列
WTO前瞻:從台灣加入WTO看生態環境
文■高永謀(環保工作者)
加入WTO對台灣的總體影響,並不僅僅如一般媒體所熱衷討論的政治與經濟領域而已,島嶼的生態環境還面臨了有史以來最嚴竣的考驗。同時,台灣更必須透過WTO的架構與機會,進行與其他國家如中國、日本、南韓及東南亞國協,簽訂多邊環境公約。
3個陌生的字母 W.T.O
當下台灣鄉村,除了談論公益彩券42個號碼外,農夫農婦最常談論的,則是WTO這他們連發音都不一定發得清楚標準的3個字,然後跟著一連串的抱怨跟無奈,深感英文字母真的不如阿拉伯數字!
就像是預告著未來風雨飄搖一般,台灣長年來把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或其前身GATT,視為台灣與世界接軌、重返國際社會的重要跳板,並視為台灣重返聯合國的跳板。中國亦然,2001年肇始,北京申奧與「入世」成為報章雜誌、街頭巷尾最重要的兩個話題,申奧與入世成功,彷彿代表拿破崙口中沉睡的東方巨獅已經開始甦醒。
但台灣確定與中國先後成為WTO的當天,首都台北卻遭逢數十年最大的風災、水災,沒人有心情討論這個台灣自1971年退出聯合國後,最重要的外交功績。然而,納莉水災遠颺後,雖然討論WTO的文章書籍頗多,但是民眾更關心政爭、偷拍、緋聞,並不怎麼關心台灣全球化的第一步。
美夢未至 噩夢先來
當台北從泥濘中脫身,發現WTO首先帶來的,不是想像中能如美國般享受全世界最物廉價美的貨品,而是原來的日常生活必備品米酒,將在台灣2002年元旦成為會員後,一瓶米酒從20多塊三級跳成100多塊,加上排隊買米酒及罵政府的時間,一般老百姓根本不知加入WTO有什麼好處。
尤其甚者,以為高價的奢侈品例如汽車或進口服飾,會因為加入WTO而大幅降價,但是卻只聞樓梯響、不見任何蹤影,還不如等待京華城失火的跳樓大拍賣,來得更為實際。
一般人受影響或許只有米酒,但對於生計已經困難到極點的農民,無疑是雪上加霜。世界市場對台灣開放,台灣市場也對全世界開放。但是全世界的農產品尚未大舉進入台灣,當局農業主管單位已經要求農民休耕,卻不見任何配套措施。雖然睜隻眼、閉隻眼,變相開放民間釀酒,但於事無補。農民怒稱加入WTO得利的是都市的中高產階級,受害的卻是無助的鄉下普羅百姓,未來只能「坐閒閒捉頭蝨相咬」。
台灣生態環境最嚴竣的考驗
不只是米酒、農業,加入WTO對台灣的總體影響,並不僅僅一般媒體所熱衷討論的政治與經濟領域,島嶼的生態環境也面臨了有史以來最嚴竣的考驗,但是除了業管單位與部分學術機關,幾乎沒有人關切此一問題。
其考驗約略為下列3項:其一,由於開放各國農漁產品進口,台灣門戶洞開,檢疫面臨有史以來最大的挑戰。過去台灣對於國外種禽流感新聞並不在意,但加入WTO後,則必須慎防不肖商人偷渡進出口染病禽畜,或製成成品、半成品謀取暴利。
其二,台灣農漁民以求新求變,力圖在WTO狂風中站穩腳跟。但鑒於過去台灣為了商業利益,胡亂破壞水土保持、自然生態,政府應慎防類似情況繼續惡化。另外,引進國外農漁物種勢必蔚然成風,但過去台灣各種外來物種已對生態造成嚴重破壞,包括福壽螺、魚虎等,未來台灣生態是否將淪於外來強勢物種的競技場,端視台灣官方與民間對此事重視之程度。
應與周邊各國簽訂環境公約
其三則是,台灣必須透過WTO的架構,進行與其他國家如中國、日本、南韓及東南亞國協,簽訂多邊環境公約。
台灣政府及民間的經濟論述,常「以鄰為壑」來解決自身的環保問題,例如台灣總將高污染的產業移往中國及東南亞。殊不知台灣與中國一水之隔,中國所產生的空氣污染,非常容易從對岸飄來台灣上空,然後形成酸雨;反之亦然,台灣與日本、南韓及東南亞國協等國,其實也都是生態共同體,卻嚴重缺乏國際環境公約。這正是台灣加入WTO後,所必須努力推動的,但是恐怕不甚樂觀。
(本文由「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電子報」策劃,網址
http://e-info.org.tw)
◎ 法蘭西視角
法國教師的社會地位轉移
教師罷工 廢了尊崇地位
教師常罷工 地位江河日下
教師罷工 自廢社會地位
文■駐法記者陳美琳
根據法國民意調查中心的問卷調查顯示,71%的法國人對於教師一職,不再以尊崇之心相待,其中最大的原因是,法國教師去年罷課的次數,排名各行業罷工次數第9位(事實上,法國為歐洲國家罷工次數最多的國家,各行各業皆以此來向政府要求特別的權力,即使是公務人員亦可在工會的策畫之下,提出罷工遊行的活動),6成的家長更表示,對罷課的教師相當不滿。此外,高達7成5的家長認為,現代教師的教育意願,半數以上都受到時代環境的負面影響,這些統計數字著實顯示出,法國教師的社會地位,的確比傳統時代的角色降低不少。
教師罷課的原由
過度追求自身利益
昔日美好已隨風逝
追根究底地探查,不難了解其中的原由。法國目前為社會黨執政,政府的社會政策是減少上班族的就業時間(其中最著名的政策便是,一星期35小時的工作時數),以挪出更多的工作崗位,藉此來提高社會就業率,在整個社會聲浪的衝擊之下,自然而然地,如同眾多社會人士一般(眾人以自我的社會利益放第一位,藉著罷工以及遊行來向政府提出談判以及要求),大部分老師關心的不是增加教師名額、減少上課時數、便是減輕教職的工作負擔,即使罷課會造成學生課程的延誤、上班族家長額外的負擔(無法順利請假以在家陪伴無教師教導的子女),亦有2/3的教師實地參加教師罷課的活動,相當令人感到遺憾。
法國去年教師罷課遊行的活動中,除了要求政府增加教室空間、增加教師名額(以減少一班龐大學生人數的問題)之餘,亦要求政府增加教師本身的實質利益,諸如年終獎金、各項生活補助費(舉凡搬家補助費、車馬補助費等)、35小時之餘的加班費等等,使得社會人士開始對教師一職產生負面的印象。昔日教師以積極的態度,堅定的決心,來推動教育精神的傳統印象,似乎已成為過去式。
教師的教育熱忱下降
樹人仍是良心事業
教師熱忱卻向後轉
平心而論,教育不是一份普通的職業,而是一種神聖的專業和志業,教師應該以積極的專業素養和專業精神,來加以發揮;再者,教育是所謂的「良心事業」,教師的一切舉動都應該憑良心,其中最大的關鍵便在於教師本身的自我覺醒;若要成為真才實學的良師,教師應該要有主觀的意願,決心成為自發的學習研究者,不斷地探討教學的本質,了解知識的建構歷程,使學生產生知識的有效內化,和概念的改變,並能充分發揮「活學活用」的目標,不斷以創新解決未來面對的問題,在此前提之下,教育專業才能有效的持續發展。特此,教育部推出的教師訓練活動,便是以此為宗旨。
但可惜的是,即使有所謂的教師訓練活動,教師往往也是被動的被訓練者。因為,教師訓練的進行時間,若為教師的課後私人時間(諸如周末以及假日時間),自願報名參加的教師人數,往往寥寥無幾(此為法國教育部推出教師訓練活動最初的窘相)。相反地,若將教師訓練的進行時間,安排在教師平日的教學時間,報名參與的教師人數則相對增加很多,其中最大的原因不外乎:
參加教師訓練者可以有代課老師,本身等於放假一般,又有額外的車馬費可以領取,訓練課程之後不需繳交任何心得報告,比較之下,比平日實際教學輕鬆,何樂而不為呢?
在此心態之下,實在難求績效與成就感,使人不得不感嘆教師的教育熱忱,似乎在時代的進步之下,反而走上後退之路。
傳道、授業與解惑
學子心中理想老師
應該尊重個別差異
對大多數學生而言,一位好老師的標準,除了努力做到授業、解惑的經師之外,還應該要致力於做到懂得傳道的人師,對所有學生不應該有一定的標準,否則如同坊間的工廠一般,特定機器壓製出的產品,在模型的塑造之下,完全一模一樣,缺乏期間的特點,沒有個人的個性。93%的學生便認為,教師應該試著配合學生的個別差異和需求,因為,教師教學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教師應該試著去了解每一位教學對象,尊重每個學生的個別差異,才能帶好每一位學生。
舉個例子來看,馬戲團的馴獸師,往往只需要一條纖細的小繩子,便可以有效的牽著體型龐大的大象,指揮大象做出討好觀眾的行動,其中最大的原因不外乎,大象在馬戲團的成長過程中,從小腿上便被綁著沈重的鋼索,任小象如何使命掙扎,亦無法脫離鋼索的綁鍊。日復一日,小象漸漸地認命死心,長大以後,即使腿上被綁的是小繩子,而不是鋼索,但大象已經習慣成自然了,毫不掙扎,任人擺布,表現出一般的討好行動,已經完全失去其自我,淒涼地以此度日,這不是學子們所希望的下場。也因此,學子們要求教師重視他們的個別差異聲浪,日益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