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文章—六大議題:兩性平等教育
教育部兩性平等委員蘇芊玲談
校園中的女學生
整理◎鍾文婷
來自美國,一份針對兩性與自尊的全國性研究報告、一本探究年輕女孩自尊與自信的好書,能為台灣的兩性平等教育,提供什麼樣的經驗與觀點?女書店的創辦人、同時也是教育部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的委員,蘇芊玲女士,和大家分享她的觀察與想法。
只不過是一個女生?
這幾年在台灣,有很多人非常努力,希望把性別的面向帶進教育這個場域,在孩子小的時候,開始培養他們性別平等的觀念。以美國為例,他們在1972年就立法聲明,教育系統裡禁止性別歧視。立法至今已三十年,到底他們的努力達成什麼樣的目標?
美國民間團體AAUW(美國大學女性協會)其中的一個教育基金會,特別重視這個議題,為此做了很多深入的調查。當中有一個報告《虧待女孩,虧了美國》,內容是說,在我們的教育系統裡,還在從事一種有性別差別待遇的教育,其造成的結果是,許多女學生的潛能沒有被鼓勵與發展,導致其聰明才智沒有機會貢獻給社會,其實到最後,吃虧的還是國家;而女學生個人在這樣的過程中,當然也非常地辛苦、不快樂。
報告中指出,性別的差異在小學階段情況比較好一點;一旦女孩子進入了成長的關鍵時期︰青春期(約是中學12-15歲),原本屬於女人所有的刻板印象就出來了︰女孩子要端莊、行為不可以逾矩,女生本來就是不擅於數理科,不擅於科技、電腦,只要乖乖地、行為不要變壞就好。然而,一個比較活撥的女學生,在同學間得到的可能不是稱讚、欣賞,而是負面字眼的嘲笑、辱罵。這個關鍵期對女孩子的影響非常大,她們的自尊、自信在那個時候開始降低,和男生有明顯的差距,認為自己「只不過是一個女生」,可能做不來許多事等等。
美國社會一開始的普遍反應是︰我們怎麼可能去做這樣的事情?一位記者珮姬歐倫史坦(Peggy Orenstein)在看了報章雜誌的報導後,決定針對八年級(國二)的學生,做更深入的探討。於是她與AAUW取得合作,花了一年的時間,將觀察、訪談的內容一一對照報告中的結果,最後發現,情形確實如此。接下來,她用一種生活化的敘述方式,把她在校園裡面跟學生、老師、行政人員、甚至家長的觀察、訪問寫成了《校園中的女學生》這本書。報告和書兩者是互相印證的。非常重要的是,她從很具體的如教材裡頭性別比例的偏差、女性人物的缺少,一直到抽象潛在課程的影響,都做了很多細緻的描寫。
人都要有多元發展的機會
台灣女性,在傳統的刻板印象下,發展也受到相當的限制。一般人總認為,女生不可以這麼野,老師、家長其實不太鼓勵女孩子做運動,一般女生活動的範圍比較侷限在教室內。
我自己在國小五、六年級的時候,有一個特別的經驗。當時是由一個年輕的女老師帶班,她的好勝心很強,希望自己帶的班級,不只是學業上,其他像畫畫、書法、運動…十八般武藝都會。因為有這個老師,在那個缺乏性別意識的年代,意外地讓那時的我們,有蠻多元發展的機會,特別是運動與閱讀。
其實,性別議題在世界各地蠻有普遍性。從具體的教材來說,例如在素材上缺乏女性人物、觀點。這個部分經過很多人的努力後,台灣慢慢開始有一點進步;此外,像是體育教育,當我們進到任何一個校園(特別是國中),在下課、放學的時間觀察其空間的使用,就可以發現女學生在體能上較少被鼓勵發展。還有,校園性騷擾、選填志願等等方面,男女所顯現的差異,台灣和美國都有相似的部分。
和美國不同的是,台灣的升學主義比較強勢,通常我們看一個學生(不管是男女),只要是成績不錯,大家就覺得他沒有什麼問題。事實上,台灣的孩子對於性別的認知、對自己的認識或對於同性、異性的相處之道還是蠻欠缺的。
潛在課程的負面影響需特別留意
通常,在推動一種改革時,具體的東西會走在前面,例如法令條文、申請文件、教材,美國也是。但歧視、差別待遇是不是因此就不存在了?這需要更高的敏感度,隨時在人際互動中去點出來。在兩性平等教育中,除了具體的教材、授課內容外,教師們更要留意潛在課程的影響。
潛在課程指的是,老師在跟學生講話時,眼睛是不是注視著學生;問話時,老師的表情、態度,是鼓勵學生,還是學生一秒鐘答不出來臉上就開始露出嫌惡、不耐煩的樣子…。
在兩性平等議題上,潛在課程發揮的負面影響有許多,比如一個男同學積極發言,老師就可能跟這種較強勢、積極的孩子互動較多,進而更加鼓勵其發言,相對地便不經意地忽視比較沉默的、安靜的,特別可能是女孩子的學習和表達的機會。雖然老師的行為並非刻意,但是在整個過程中,可能因此造成差別待遇。
又如,《校園中的女學生》書裡所提的例子:老師在介紹安全性行為、以及愛滋病所謂男女交叉感染,課堂上學生趁著老師回頭寫黑板時,在後面發表低聲言論或透過動作,對男性和女性是否擁有單一性伴侶的給予不同的評價,這可能相當程度抵銷了老師在課程中所要傳達的安全性行為,而複製了一般人對於男女相同的行為而有的不同評價。這些例子在書中非常多,可以讓教師在設計教學時,增加了許多的精緻和豐富性。
這樣的情形,教師需要被提醒,一個老師透過自我檢視、調整後,相信是可以改變的。我認為《校園中的女學生》這本書中,在目前大力推動兩性平等教育的台灣,對老師而言是一個非常直接的參考。
編按:本篇內容取材自教育電台《教育新航線》節目,森林小學校長朱台翔主持,每週一~四晚間六點~七點播出。
<Top>----------------------------------------------------------------------------------
教育新聞
技專校院國際合作大幅成長
近年來,技專校院國際合作快速成長,九十一年度總共有五十五校、一百一十四件申請計畫,較去年增加二點二五倍,已初步達到推動技專校院國際合作目標。教育部也將於五月二十七日至二十八日於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辦理「東南亞技職教育國際研討會」,邀請東南亞國家教育首長及技職校院校長來臺與會,共同研商未來東南亞各國技職教育合作方向,鼓勵學校積極參與國際學術交流合作。…(中央日報03/20)
101本好書專案 教育部送好書給全國幼稚園
為推動幼教政策,並積極配合全國兒童閱讀實施計畫,教育部特別規劃「幼稚園一○一本好書」專案,購贈幼稚園幼兒圖書給全國各縣市幼稚園。教育部表示,專案共計購贈每一幼稚園書籍三百三十四本(含書櫃兩款),預計今年四月四日兒童節完成定點配送。…(中央日報03/20)
<Top>----------------------------------------------------------------------------------
四月份台北場「人本之友會」精彩活動預告
特別邀請中央研究院副院長曾志朗教授
蒞臨演講「腦‧科學‧教育」
◎ 時間:民國91年4月14日下午二點到五點
◎ 地點:台北市新生國民小學禮堂(台北市新生南路二段36號)
要請您加入-瞭解教改,關懷台灣的「人本之友會」
人本之友會是為「人本之友」所舉辦的活動,最重要的目的在於凝聚關懷台灣教育的力量!
會中將:
■報告人本教育基金會工作近況
■ 提出人本未來推動教育改革的方向
■ 邀請長期關注台灣教育文化的社會賢達、專業人士進行專題演講
■ 互相交流,掌握社會脈動,匯聚教改資源。
如果您已經是人本之友,更希望您能夠介紹新朋友給我們認識。
凡是現在入會、續會或介紹新朋友入會,都能夠優先參加四月的人本之友會。
現場座位限500名,憑卷入場,請及早預約。
歡迎電洽:02-23642952
<Top>---------------------------------------------------------------------------------
【台灣教育向前行】系列廣播節目
「台灣教育向前行」系列,總共有六個節目,分別是:
■「快樂上學去」;(週一到週五07:30~08:00)由知名歌手許景淳主持,以國小學童與家長為對象的,提供孩子美的經驗;
■「教育好伙伴」:(週一到週五08:10~09:00)由台北市家長協會理事長詹智慧主持,以家長為對象的,幫助家長參與教育;
■「教育新航線」:(週一到週五18:00~19:00)由森林小學校長朱台翔主持,以教師為對象的,提供教師新點子;
■「教育e 點靈」:(週一到週五22:10~23:00)由人本教育基金會副執行長馮喬蘭主持,則以家長與學生為對象,協助學生與家長認識教育政策;
■「發現新校園」;(週六、週日22:00~23:00)由教育廣播電台主持人王欣欣主持,以中等教育階段學生為對象的,介紹各大專院校科系特色。
看到豐富的內容,關心教育的你是不是也心動了,想一探究竟呢?歡迎收聽「台灣教育向前行」!
收聽頻率:台北、桃園及高屏地區:101.7/宜蘭、彰化、台中、雲林:103.5/台東:102.9/基隆:100.1/花蓮:103.7/玉里:100.3/竹苗:103.9/南投:98.1/嘉南:107.7/澎湖:99.1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