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文章
近來,各界無論是「討論」英語教學、或是就要「實施」英語教學,都十分熱烈。但要「教什麼」?孩子可以「學什麼」?鮮有人思考。暨上週刊出「看『英文』的方法」,今天跟您說說森小教英文的想法。
本文原載於《人本教育札記》第111期(1998年9月號)。
森小要教英文了
◎史英
在教育部「英語教學向下延伸」的決定下,
森小也決定「從眾」了,
但是所謂的讓步,只是就表面上來說的,
實質上,我們希望藉著教英文,在教育上「更進一步」。
如何更進一步?
英文教學最重要的部分在哪裡?且聽史英老師的說法。
教英文這件事,森小是準備「從眾」了!
說是「從眾」,就表示並非我們的本意;我們的本意是,如果一定要多學一種語文,還不如學台語(在台灣使用最廣的語言)。然而,教育部已經決定英語教學往下延伸,森小不希望自己的小孩學得比別人少,於是,就讓步了。
但是,所謂讓步,只是就表面上來說的;實質上,我們希望藉著教英文這件事,在教育上「更進一步」。也就是說,森小教英文,固然是受到外在的壓力,但也仍然有自己獨特的教育哲學。
什麼哲學呢﹖就是,我們認為「英文教學」應該另有更深刻的意義,而不是什麼「語言越早學越好」、「及早培養世界公民」、「學了半天不能開口有什麼用」,「避免受到升學主義影響」等等這些庸俗之論(參見本刊上一期「人本論譠」)。
所以,我們的英文教學,要教三樣事情:
一、發音的原理與方法
過去多年的小學課程裡,並沒有教過任何一種語言的「發音」;小學一年級學注音的時候,基本上用的是「胡混亂矇」法,小孩子根本無法理解一個音是如何由子音和母音拼起來的,最後只好靠記憶;至於如何操控自己的發音器官與機能把一個音發得精準,就更是談不上了。
事實上,探究拼音或發音的原理,是一個很好的「自我省察」的機會;小孩子如果能明白自己的口唇到底是如何發出一個音的,一定大為興奮。大為興奮之餘,一定可以順利的把這個道理用在其它的地方,例如,發出另一種語言的音,而另外一種語音當然可以是英文,也可以是台語。
讓我列出一些可以探討的問題:為什麼要有注音符號呢﹖一個音為什麼要用兩個音拼出來呢﹖你怎麼知道「ㄇ、ㄚ」拼起來是「媽」?我怎麼知道「媽」要用「ㄇ」和「ㄚ」來拼?
有人會認為:「為什麼要有注音符號?」這算什麼問題,這是學校的規定;至於「ㄇ、ㄚ」為什麼是「媽」,多練習不就會了嗎?但是,這些都是小孩心裡長久的懷疑,只是沒有追究的機會。
單就這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出整個教育的問題:我們從不鼓勵小孩問「為什麼」,只知道督促小孩用功,但是不用大腦的用功,只會把小孩越教越笨;但更嚴重的,是會讓小孩喪失學習的興趣。
為了要說明發音的原理,可以試著讓小孩唱一句歌,把最後一個音拉長。例如:娃娃哭了叫媽媽,把最後一個「媽」字拖長,仔細聽,就只能聽到「ㄚ」的音;當然也可以不唱歌,就叫「媽媽」,像小孩賴皮的時候喊「媽--」,仔細聽,最後也只能聽到一個「ㄚ」的音。
所謂母音的意思,要從它的來源來想,既然它是拖長剩下來的,在拖這個剩下來的音的時候,嘴巴的形狀就不能變,嘴唇、牙齒、舌頭等等都要保持一定的樣子不能動,因為一變一動,就變成另一個音,而不是原來拖長剩下來的了。
有了母音的概念以後,子音就變得理所當然:既然發出一個音的時候,不可能都是保持唇齒舌不動,那麼,唇齒舌的動作所造成的音,自然就是子音。不過,子音並不是一個完整的音,例如「ㄅ」的音,本來應該只是:先把嘴唇閉起來,然後吐氣把嘴唇衝開,嘴唇被衝開的那一瞬間,所發出的音;但是為了讓人聽得清楚,只好把它和「ㄜ」這個母音拼起來
,變成「剝」。
小孩如果不明白這一點,在拼音的時候就可能有困難:小孩在拼音的時候,嘴裡唸的是「ㄇ、ㄚ」,也就是「ㄇ的子音部分、ㄜ、ㄚ」,中間無形中加了一個「ㄜ」進去,無論如何是拼不出「媽」的。
換句話說,如果一個小孩不能由「ㄇ和ㄚ」拼出「媽」,他實際上反而是比較有理的,那些很容易就學會「ㄇ和ㄚ」拼出「媽」的小孩,也許是糊裡糊塗跟著老師唸,唸熟了就記住,並不是真的學會了拼音。
類似的情況,在英文的拼音裡,也是一樣;以上所用的雖然是中文注音符號的例子,但只要把子音的注音符號換成對應英文字母,則子音的英文字母本身就是一種音標。英文的母音,當然要另外的教,但教法也必須是從講究口形,也就是發音機制開始。我們認為這是極為重要的課題,因為,正如前面說過的,這是很難得的機會,小孩可以藉此探究自己的身體機能,進而促進自我覺察的能力。
總之,關於英文發音的教學,目標就是要讓小孩看到一個字,就幾乎能完全讀出它的音(少數例外的讀音,當然要另外處理)。
二、文法
這裡所謂文法,絕不是指「文法規則」,如什麼時候要加S之類,而是指「語文的內在邏輯」,和「語法的心理基礎」。
所謂語文的內在邏輯,是指主詞、動詞、副詞、補語及修飾語等,在一個句子裡的功能,及其呈現的意義;複雜一點的,是運用名詞或形容詞子句建構複合句的過程,簡單一點的,是例如一個介詞片語如何在主結構中發揮關鍵性的作用。
舉一個例子來說,我們的大學生,往往不能理解像這樣簡單的一句英文:
For every y greater than zero, there is always an x smaller than
it。
仔細研究學生不解的根源,立即就可以發現,他們把逗號之前的介詞片語翻譯為「每個 y 都大於零」;這樣一來他首先就不能明白為什麼
y 必須大於零,再加上不敢質問的被動接受性格,他就連「為什麼不明白」都不能明白了。
我特別舉了數學的例子,並不是說學英文就是為了學數學;而是這種「不懂文法」的情況,若換成其它「日常生活」的句子,就不容易發現,因為學生可以從「情境」中揣摩出那個意思。現在所流行的「直接教學法」(即讓學生像學母語一樣模仿教師的語言)的結果是,大部分人並不真的看得懂英文,只能學得一些「口語」,但即使是「生活口語」,也並不是真的懂了語文的意思,而是直接對照著生活情境來理解的。所以,只要內容是新思想、新觀念、或脫離了他既有經驗的事物,英文就變成了天書。
正是在這兒,我們遇上了最重要的問題:到底為什麼要學英文?我們學英文,並不是要和洋人交朋友,或生活在外國,而是為了吸取新知,追求知識學問;即使是日常生活上的應用,也是為了可以看得懂產品說明或簡單契約。
也是因為這樣一個「看英文的方法」,讓我們覺得森小教一點英文,也是值得的。
至於文法的另一項意涵:語法的心理基礎,則涉及語言學最深刻最有趣的部分,因為任何一種語言,都是由「人的心裡」發出來的,研究人為什麼那麼說,就等於研究了「人」。就此而言,中文也是要講「文法(語意學)」的,但是如果再加上英文的對照,就更能突顯「心理基礎」的意義。
讓我們再舉一個例子。當一個小孩子問:為什麼英文的疑問句,不是在最後加一個「嗎」字,而是把Be動詞搬到前面?這就是一個關於文法的好問題,如果教師的回答是「這是英文的規則(文法)」,那就完全失去教「文法」的意義了。
那麼,教師該如何回答呢?「如何回答」並不是要點,要點是在帶領學生探索從「This
is a pen.」到「Is this a pen?」的心理過程。首先要試著分辨,這和「What is this?」不同,是已經有了「筆」這個懷疑,只是不能確定到底是或不是。設想一個情境:一個人忽然看到一個長條狀像是筆的東西,因為認不出來而覺得好奇;這時候,他心裡會怎麼想呢?有一種可能是,他想「這是什麼?」。
但也有一種可能,是他心頭已經浮上第一句話「這是筆」,但立刻又產了懷疑:莫非不是?所以心頭的第二句話就是「是嗎?」;
把這兩句合在一起,就成了「這是筆,是嗎?」,這裡的要點是,在問「這是筆?」之前,人的心裡一定先偷偷的「猜想」了「這是筆!」。
如果一種語言不用一個「嗎」字來表示疑問(這當然有各種歷史演化上的因素而不可考),那麼以上的心理過程就會變成「這是筆,是?」;一個單獨的「是?」很難成為共通的語法(因為不清楚),所以很自然的,我們可以推測,說話的人會重復那個指示代名詞,而變成「這是筆,是這?」。這麼一來,「This
is a pen,is this?」這個說法,就變成完全可以理解了。
這裡的要點是,無論使用何種語言,人的心理過程總是類似的;以這樣的方式去「體悟」,並做不同語言之間的對比,我們就能尊重、欣賞、理解不同族群,不同文化,特別是不同語言的人,而「人本主義」的精神就在這麼簡單而細緻的教學中,徹底的展現了。
至於「This is a pen, is this?」簡化成「Is
this a pen?」,則更是不言而喻的事;回頭再重新檢視後者,做為以上心理過程的一個自然結果,我們還可以發現,這樣的一種語法,和中文的「這是筆嗎?」相比較,是更為強調、或著重「是或不是」,因為它把「是」字放在最前頭。中文的運用一個「嗎」字來表示疑問,所挑戰的是整個「這是筆」的論斷;英文把「是」放在最前頭,則把事情分了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他質問的核心,即「是嗎?」;然後才補充說明他所問的「是嗎?」指的是「這」和「筆」的關係。
這種把「核心」先說來的模式,並不限疑問句,而在英文裡是隨處可見的,例如「a
book on the desk」,是把主角「書」先說出來,再修飾這「書」是在桌上的一本;換成中文 ,就變成「在桌上的書」,是把整個情境當成一個整體一次說出,聽者不能分為兩個層次(即「書」和「桌上」來理解)。
再說下去,就要進入文化心理學的領域了,而一般人也會懷疑這樣的論斷是否「強做解人」,或有多少根據。然而,以上的例子,只是在說明所謂「文法」的「語法心理基礎」的意思,以及探究這一領域在教學上,和教育哲學上的意義;重要的是學習過程中的「探究」,通過這種探究,學生得以將另一種語法深植於心,更加認識其母語語法,並且豐富了他急待開展的心智,至於省掉強記苦練的功夫,就只是末節了。
(編按:以上只是全文的第一部分,讀者如果感覺這好像是要教語文研究所,而不像是要教小學,那就敬請期待本文的第二部分,將有完整的教學方法)
<Top>----------------------------------------------------------------------------------
教育新聞
教師組工會權利 政院否決
勞委會日前通過工會法修正草案同意教師可以籌組工會,引發教育界正反不同意見激辯。勞委會主委陳菊昨天說,行政院已經找教育部和勞委會協商達成共識,確定把教師排除在工會法適用範圍之外,另由教育部訂定教師團體法規範。教師雖有結社、協商權利,但無罷工權。…(聯合報04/30、中國時報04/30)
兩年制社區學院定位正式學制
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昨日針對「社區學院設置條例」草案進行併案審查,教育部長黃榮村表示,兩年制的社區學院將定位為「正式學制」,未來高中職、專科學校,只要報請教育主管機關核准,將可改制為「社區學院」,而學生在修完兩年的社區學院畢業及格後,將可授予「副學士」學位,同時可透過專案申請、檢核,直接轉念大學三年級。…(中央日報04/30)
<Top>---------------------------------------------------------------------------------
校長的寫作課—森林行吟
沒有誰比朱朱更抓得住森林小學的神韻。
孩子的一顰一笑,看在朱朱眼裡盡是生命的節奏,
朱朱是擅長說故事的人,
森小的教學實況在她的筆下栩栩如生,
孩子的心靈,像敞開的大門迎接宇宙。
繼《森林日記》、《森林紀事》後,
《森林行吟》紀錄森林小學的寫作課,
紀錄孩子內心 未曾被發現的—思想。
《森林行吟》定價350元
四月底特價300元
訂購熱線:02-23642952
劃撥帳號:17508340
戶名:財團法人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出版部
<Top>---------------------------------------------------------------------------------
歡迎訂購《人本教育札記》四月號
考前解題-面對國中基測的因應之道
特惠方案:
原價160元,單本150元,五本以上120元
團體訂購30本以上每本100元
洽詢電話:02-23642952
<Top>---------------------------------------------------------------------------------
【台灣教育向前行】系列廣播節目
「台灣教育向前行」系列,總共有五個節目,分別是:
■「快樂上學去」;(週一到週五07:30~08:00)由知名歌手許景淳主持,以國小學童與家長為對象的,提供孩子美的經驗;
■「教育好伙伴」:(週一到週五08:10~09:00)由台北市家長協會理事長詹智慧主持,以家長為對象的,幫助家長參與教育;
■「教育新航線」:(週一到週四18:00~19:00)由森林小學校長朱台翔主持,以教師為對象的,提供教師新點子;
■「教育e 點靈」:(週一到週五22:10~23:00)由人本教育基金會副執行長馮喬蘭主持,則以家長與學生為對象,協助學生與家長認識教育政策;
■「發現新校園」;(週六、週日22:10~23:00)由教育廣播電台主持人王欣欣主持,以中等教育階段學生為對象的,介紹各大專院校科系特色。
看到豐富的內容,關心教育的你是不是也心動了,想一探究竟呢?歡迎收聽「台灣教育向前行」!
收聽頻率:台北、桃園及高屏地區:101.7/宜蘭、彰化、台中、雲林:103.5/台東:102.9/基隆:100.1/花蓮:103.7/玉里:100.3/竹苗:103.9/南投:98.1/嘉南:107.7/澎湖:99.1
<Top>---------------------------------------------------------------------------------
人本電子報徵文
徵求
1. 現今國中考題解析,基本學力測驗題型解析。歡迎教師、同學、有興趣的家長及大小朋友,寫下您對從前考題、或現在基本學力測驗的看法、解析、感想或期許。
2. 面對教育改革,無論是考題的改變或入學方式的改變,學校教育有沒有改變?親師互動有沒有改變?我們徵求更多教育現場的記錄與觀察。
以上徵文約長600-1200字,請寄至人本電子報編輯信箱,經錄用即刊登於人本電子報上,並獲當期《人本教育札記》一本。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