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2002

2002-05-08 發行 NO.018

企劃專題 改善能源生活方式、研發能源創新科技
綠色常識 源源不絕的太陽能
國內活動訊息 各團體活動訊息
國外資訊 國外資訊
贊助單位 台北市立動物園、林明志、陳瑞賓

改善能源生活方式、研發能源創新科技

作者:伊克(新能源生態解說教練)

 改善能源生活方式 

  將新能源帶入家庭,並且使用新能源及創新科技,建立起優質生活方式。家屋採用太陽能等新能源且省能的綠建築設計,採用高效率電器。多多步行、騎自行車或無污染電力機車等。

能源交通生活
交通工具可以選擇電能、氫能、太陽能、混合動力等新能源作為動力。調整交通方式降低能量消耗,例如多多使用大眾捷運、公車、共乘、自行車、步行等,減少使用燃油汽機車。

能源家屋生活
家屋建築可以選擇太陽能、風力、氫能等新能源,選擇省能、省水、減廢的建材與設計,例如綠建築。調整生活方式降低能量消耗,例如以步行取代電梯、以天然光照與氣流取代照明與空調等。

能源電器生活
選擇使用太陽能、燃料電池、高效電池等新能源的電器,如太陽能熱水器。選擇高能源效率的電燈、冷氣機、電冰箱等。調整生活方式以節約用電,選擇低耗能與少用電的簡樸生活。

節約用電
不要過量使用電器,不用電時記得關掉電源以免浪費。

省電燈泡
選擇低耗能的高能源效率電器與照明,有益節約能源。

自行車
騎自行車不僅可運動健身,還可節約能源並減少污染。

步行
社區內短距離的交通,健身的步行方式是不錯的選擇。

 替代能源的促進推廣 

  這些替代能源的使用,需要我們一起來動動腦找出好方法,讓我們更有效率地使用與儲存能源,幫助我們更安全、更潔淨地使用能源。來吧,讓我們開始新的生活方式,一起來打造新家園!

 研發能源創新科技  

  將新能源引入社區,並且使用新能源及創新科技,建立綠色生活方式。辦公大樓與公共設施採用省能的綠建築設計。多用公共交通或者共乘,包括電能捷運、氫能公車等。

能源潔淨科技
研發使用潔淨能源的技術,讓我們直接選用潔淨能源,例如燃料電池、氫能巴士。或者研發更潔淨的能源使用技術,讓我們在能源使用過程就減少污染,例如淨煤技術、潔淨生產、電動汽車。

能源效率科技
針對能源的生產、輸送到使用等過程研發高效率技術,以減少傳統方式高達70%的能量散失。例如燃料電池、超導發電、複循環發電、汽電共生、超導導線、混合動力或超導電磁動力等。

能源儲存科技
能源儲存技術扮演著關鍵角色,可以將能量轉換成為位能、機械能、化學能等各種型態儲存方便其他時間與空間使用。例如飛輪、高效電池、燃料電池、超導儲能系統、超電容技術等。

綠建築
環保的綠建築,採用省能、省水、減廢的建材與設計。

太陽能家屋 
選擇太陽能家屋的設計,可省下相當可觀的傳統能量。

電動機車
合乎環保的電動機車,能源效率高、安靜及潔淨。

太陽能混合動力汽車
太陽能與燃料電池等混合動力的汽車,可以減少污染。

潔淨車輛
使用無污染的新能源車輛,包括電能、氫能等。

氫能巴士
使用氫能的巴士,不會排放二氣化碳等廢氣污染環境。

大眾捷運
大眾捷運使用電力,提高能源效率又能減少污染。

 可持續的健康家園  

  你看,我們所居住的家園漸漸恢復活力了,森林與湖泊充滿生氣,烏煙瘴氣與輻射傷害也愈來愈少了。你看,地球恢復健康了,可以持續地供應我們所需,明天真是充滿希望啊!

源源不絕的太陽能

作者 :伊克

  來個日光浴,如何?在冬天讓太陽曬的暖暖的,感覺很棒吧!陽光帶來光與熱,這些光能與熱能,如果善加使用,將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陽光,天然產生且源源不絕,是可更新能源。而且,陽光的使用很潔淨,不會帶來環境污染。太陽能所使用的危險性也很低,是一種值得開發的能源。

  太陽能,就是來自太陽的輻射能。陽光,藉由光波來傳遞能量,快速送達且無遠弗屆,簡直是超速快遞。已知太陽是由氣體所構成的,含有80%的氫、19%的氦與少量的重元素。太陽能的成因目前還沒定論,有些研究提出太陽能是來自核融合所放出的巨大能量,核融合反應將氫轉變為氦,產生能量而輻射到整個太陽系的太空。

  這麼說,太陽其實就是一個超級大型的天然核反應器。1,400萬℃高溫的太陽核是個氫核,是個處在連續高熱下的核反應器。那麼,陽光其實就是太陽散射出來的輻射線。還好,地球距離太陽有1億4,960萬公里的遙遠距離,加上地球有640公里大氣層的保護,不至於受到輻射傷害。

  質量是地球332,946倍的太陽,已經連續燒了50億年,而且不斷送出能量,每秒放出能量3.9 ×1023 仟瓦,只有一小部分到達地球。而到達地球的這一小部分,35%反射回太空,18%被大氣吸收,只剩47%到達地面。雖然如此,地球上的天然能源與動力,絕大部分來自太陽直接或間接的支持。

  太陽每一秒鐘所產生的能量約是美國平均一年總供電量的3,500萬倍。地球每天接收的太陽能,相當於全球一年所消耗總能量的200倍。由此可知,太陽送達地球的能量,數量大得驚人,只要到達地表陽光的1%轉換成為可用能量,就可以滿足全球能源需求還有餘。

  其實,其實廣佈在陸地與海洋的植物就是使用太陽能的高手,你可知道古老的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還有正在形成的生質能,大都是來自太陽能呢!而這些化石能源,還是現在人類主要依賴的能源呢!如果,人類可以善加運用太陽能的話,那將是一個能源的超級寶庫。。

各團體活動訊息

「陽光台北 繽紛生命」2002台北市生態保育週講座活動

一人一信救老樹

「陽光台北 繽紛生命」2002台北市生態保育週講座活動

活動時間:91年5月10日(星期五)
活動地點:台北市士林官邸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建設局、 七星生態保育基金會

  從2002年起,每年五月— 我們特別感恩母親的月份,這一群人決定要聚在一起,藉由台北市自然生態保育週活動,提醒大家,萬物的母親—「地球」需要我們共同的關心與對待。

  除了各團體成果展之外,今年的保育週活動主題還包括:台北綠色地圖(台北生態生活地圖與台北繽紛生命地圖)、原生植物展(與台灣民俗有關的原生植物)、適合親子共同參與的生態行腳(由各單位提供所專長的戶外自然體驗或觀察活動),老少咸宜的自然保育講座(有關生態保育與環境保護等議題的講座)以及能讓民眾一次看個夠的從影像看大地(精采台灣生態影片欣賞)。

  此外,活動現場還提供生態保育大捕頭的資訊服務,提供民眾有關申訴或檢舉保育與環保相關議題的管道。

  在各團體成果展期間,各團體都使出渾身解數,讓民眾藉由有趣的小遊戲或體驗活動學得與生態保育與環境保護相關的訊息與知識。

  為了鼓勵民眾參與,即使在各團體經費匱乏的情況下,大家還是慷慨地提供大會各團體的紀念品,只要民眾通過各團體提供的闖關活動,將有機會在大會服務處獲得各團體提供的精美小紀念品。

一人一信救老樹

  老樹願意重新回歸於大眾,而這些願意提供收容老樹的地方,也都在公園與學校的公有地上。

  捷運新莊線開挖了,捷運新莊機廠預定地樂生療養院現址,十五公頃的土地上約821株的老樹都難逃砍除與移植的命運,一群關心老樹命運的人,共同組成了保護新莊老樹聯盟,希望用共同參與的方式,來為老樹請命。

  原來八百餘株的老樹,捷運局方面只需要169株,而其它的老樹,卻都在捷運局的砍除行列中,面臨這樣的情況,關心老樹的人當然是不能接受,沒有就地保留就算了,就連砍除的數量都將近有652株。

  老樹的消息開始從媒體上不斷的出現,關心老樹的人也不斷的詢問老樹相關的事情,從台灣到處來電希望移植老樹到他們所在的地方,我們發現這些老樹的命運有了改變,它們可能在另外一塊土地上繼續成長,而不是遭受砍除的命運。但是,也由於這些老樹早已是被工程單位所忽視的,所以相關的移植到基地外的經費也從未編列,聯盟雖然找到了愛樹的人與願意收容樹的人,但是面對這筆可能非常龐大的移植經費,我們只能希望捷運局至少在這原來30多億的捷運機廠工程中,重新考慮編列相關的移植經費。

  老樹不是老樹-因為給它機會,縱使面對新的環境,只要在適宜的時間移植,適宜的照顧,它們會激起幼年的特性,在新的移植土地上生意盎然的成長。

  老樹絕對是老樹-它是文化,歷史與居民生活的見證,而且它的快速環境綠化與極為強大的固定二氧化碳能力絕非任何一株重新種植的植物可替代或企及。

  捷運局請 正視這件老樹移植的事情吧!編列老樹移植的相關經費吧!不要再將老樹推倒了!

  寄信給捷運局 serv@trts.dorts.gov.tw

請轉寄給捷運局讓他們知道老樹要保存
請轉寄給你的親朋好友讓他們知道老樹不能砍

國外訊

請詳見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http://e-info.org.tw

相關連結網站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http://e-info.org.tw
世界地球日網站   http://www.earthday.org
台灣地球日網站  http://www.earthday.org.tw
網氏/罔市女性電子報 http://forum.yam.org.tw/bongchhi

台灣2002地球日電子報編輯群

發 行 人:盧道杰
執 行 長:林明志 
協同執行長:陳瑞賓 
學 術 顧 問 :賴哲義 (整合學)、金恆鑣(生態學)、陳章波(海洋學)
      李永展 (社會學)、張四立(能源學) 
總 編 輯:朱惟君
副 總 編 輯 :黃怡碧
主   編:江嘉萍
網 頁 編 輯 :杜建億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環境資訊協會 Environmental Info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886-2-25783487 台北市八德路3段12巷70弄15號1樓
http://www.e-info.org.tw E-mail: service@e-info.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