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狹隘的區域主義?(林佾靜)
┌───────── ■ 南 方 電 子 報 ■ ──── 2002/05/08 ┐
讓商業邏輯下失去戰場的理想在網路發聲
└────── 南方社區文化網路:http://www.esouth.org ────┘
======================【今日主題文章摘要】======================
◎ 狹隘的區域主義?(林佾靜)
歷史是一條不斷裂的曲線,而我們只知道一段直線、一個切割過的平
面、一個被挑選過的逗點…不管有沒有被紀錄,歷史分散成千萬個細
小的渠道,過去的人、現在的人,以及未來的人,都座落在歷史龐大
的地圖上,也許光線和溫度並不同,但是,台灣人也和其他人類一起
之下,只是在不一樣的座標點…在不同的風景,解釋「世界」與「生
存」應如何如何。
========================【人文活動訊息】========================
◎(高雄)高雄市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誠徵行政助理】 (5/6~5/20)
◎(台北)陽光台北 繽紛生命 2002臺北市自然生態保育週 (5/10)~5/19)
◎(新竹)城鄉遊子之跨界想像-交工樂隊校園巡迴演唱會暨第三世界影展 (5/10~5/17)
◎(台北)憂鬱與女人(一)~從社會文化觀點看女性憂鬱現象 (5/10)
◎(台北)親師對話 (5/10)
◎(台北)「活力新女性」婦女公共參與培訓系列課程~婦女議題倡導暨政治參與實務工作坊 (5/15~5/29)
◎(台北)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第三屆法曹新鮮人營隊 (5/18~5/19)
◎(台北)士林社區法律講座 (5/18)
◎(台北)新古典舞團/唐樂舞 徵舞者 (5/19)
◎(台北)相濡以沫,相偎取暖-NGO幹部研習招生 (6/8~6/9)
◎(台北)和平體驗營---族群篇 (6/27~7/1)
◎(全國)吳三連獎徵件活動 (7/1~7/31)
◎(台中) 921重建區 產業創新與轉型國際研討會 (8/28~8/29)
◎(台北) EDP2002菁英發展計畫 (8/31~9/6)
※以上活動訊息請至 http://www.esouth.org/sccid/union.html
閱讀詳細資料
==========================【人文通訊】==========================
◎木棉花開了─台灣首次工殤畫作集
(工傷協會)
共收錄十一名工殤畫會成員作品,76 幅畫作,銅版紙彩色印刷,中英
文簡介,總計 96 頁訂價:500 元(另附 25 元郵資)
團體訂購:一次購買 10 本以上,打八折;100 本以上,打七折
劃撥帳號: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16840388
連絡電話:(02)23212198
傳真:(02)23211764
透過畫筆記錄勞動者眼中的工廠、工傷歷程、身體與愛戀、家庭生活
面貌等深刻體驗,每一幅畫作都是千言萬語,生機勃勃地呈現著工人
階級共通的生命經驗。這也是全世界首次由工傷者、工殤亡者家屬以
繪畫形式,展現強壯的生命力!
「職災勞工保護法」已於四月二十八日正式實施上路,推動本法七年
餘的工傷協會、工委會邀請大家共同監督職災法的落實。並請給予持
續奮戰的職災工人、工殤亡者家屬最大的鼓勵,去 228 紀念館看畫、
用力推銷美麗的畫冊、轉寄這個消息給你的朋友。
◎「誰是恐怖主義者:來自巴勒斯坦現場的見證」座談會
(關注全球化資訊中心)
時間:5/9(四)18:30
地點:紫藤廬(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16巷1號,02-23639459)
主辦單位:關注全球化資訊中心(FOG)
協辦單位:紫藤文化協會
主講者:清末愛莎(國際團結運動成員)
今年三月底,以色列再度揮軍進攻巴勒斯坦,聯合國特使近日抵達遭
以色列攻擊後殘破的巴人地區,說到該地的狀況「讓人無法接受,恐
怖程度令人髮指」......35年以來,遭到以色列入侵佔領的巴勒斯坦
地區經年累月地承受戰爭的苦難,但是,以美國為首的主流媒體卻不
斷地污衊巴勒斯坦人民為「恐怖份子」,在美國主導的國際政治下,
巴以衝突至今未獲得解決。而巴勒斯坦人民的苦難,台灣又知道多少?
【關注全球化資訊中心】邀請深入到巴勒斯坦現場目睹該地人民慘況
的國際團結運動成員--清末愛莎來台灣講述她親身的體驗與認識,希
望所有關心巴以衝突、想要瞭解衝突始末的朋友們,能夠一同加入我
們的討論!
為了方便資料準備與座位安排,請事先和主辦單位報名,欲報名者請
寄信至 fog@ms51.url.com.tw 或傳真至 02-23043254,謝謝!
◎ 我們要一個名符其實的「台灣」
◎【反對公訴,取消刑罰】大集結
◎ 我們拒絕做美帝國主義的「類殖民地」!
——新社會學生鬥陣對政府「反盜版大執法」的聲明
◎「維護基本人權,審慎評估健保 IC 卡」
◎ 公寓大廈公共事務訓練巡迴講座
※以上人文通訊請至
http://www.esouth.org/comm.htm 閱讀詳細資料
==========================【主題文章】==========================
※以下文章由「林佾靜」提供,不代表「南方」立場。如需轉載,請
直接與提供單位聯絡。若您有不同意見,歡迎您與作者聯絡,或者請
加入南方討論區 http://tw.egroups.com/group/esouth-community
提出您的回應與挑戰。
────────────────────────────────
標題:狹隘的區域主義?(林佾靜)
作者:林佾靜 (sabine25s@yahoo.com.tw)
來源:投稿
────────────────────────────────
一夕之間,台灣政治發展開啟了「政權輪替」的一頁。國民黨之下威
權時代,似乎離我們很遙遠了…已經變成歷史。然而,今日台灣,卻
深受威權政治的形塑。台灣社會力也因正反動威權統治而逐漸萌發、
壯大。民間力量的崛起與組織動員,同時也對台灣的教育內容產生了
衝擊。對於威權體制的反動,轉變為一股「本土化」的運動,全面的、
廣泛的要求社會各個層面從過去的「中國中心」(China-centered),
轉向「台灣中心」(Taiwan-centered)。 90 年代以下,從生活的
旨趣、語言、文學閱讀與創作、選舉、民意、消費,都強烈的與「台
灣」做貼緊的連結。在教育上,也重新反省教材中大中國的意識型態。
教育改革者和教育當局也都逐漸強調「認識台灣」的重要性。這一連
串的轉變,涉及到了整體社會主體性中心轉移的取向;而這種取向的
背後就涵括了居住在台灣的人們對於「住所」(地理空間)和「人民」
(情感)的認同,認為「台灣」是個人成長、發展以及安身立命的地
方,不再是「漢賊不兩立」的台灣,不再是國民政府的台灣,不再是
反攻大陸的台灣;而是累積獨特的生活經驗與記憶鑄成的棲息地。…
回溯台灣威權體制的背景,主要是國、共兩黨意識型態、政治利益以
及權力的爭逐。而國共紛爭就形塑了台灣 1949 年以下國家為主的社
會型態。社會活動以及政治規範大都衍生自威權體制中「專占」
(monopoly)的本質以及符合執政政權之意識型態的作為。教育的內
容亦在於強化「漢賊不兩立」、「反共大陸」、「光復中華」的信念,
隱而不見的是,國家機關扮演教育「守門人」的角色,決定施教者以
及受教學子應該知道什麼、可以知道什麼。隨著威權轉型,執政政權
逐漸意識到崛起的社會反動力量對政權正當性的挑戰,加上國際政治、
經濟環境的變動,改變了兩岸的政治情勢,這也同時牽動台灣國家內
部對於「中國問題」的重新思考與情感的界定。 70 年代末期的台灣
內部形成了一股對於「民主」、「自由」、「正義」的思潮,社會局
部的動員以反制威權政治體制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的控管;外
在環境,則是迫於中共政權夾帶龐大的國際政治的勢力(1972 年,
中共與尼克森政府關係改善,1978 年雙邊建交),強勢壓迫台灣的
國際空間。在內外壓力之下,台灣執政政權首先透過經濟發展來維持
期政權的「最高性」以及「優先性」;然而,隨著經濟發展的全面化,
也催化社會人民「政治參與」的需求;從政治參與的廣泛化,台灣社
會不同的階級意識也一點一滴的形成,開始重視到「個體」的價值。
這是台灣政治發展的軌跡。過去,我們認為國民黨樹立起一套嚴密的
價值體系以及政治規範,透過教育的涵化,來形塑人民的思考與價值選
擇。社會全體普遍被牽制在「統一中國」的意識型態之下。從小學、
中學到大學,我們在學教教育中「只識中國,不問台灣」;我們懷抱
「祖國山河」,且忘「所居何地」…隨著社會整體住民意識的興起,
以及對於所居住的區域開始有所關切以及企圖尋求意義的渴望,一股
「本土化」的浪潮沸沸湯湯的起舞飛揚。台灣人民開始願意承認台灣
是一個「實存的整體」,這個實體的內涵不一定要完全屬於「中國」,
台灣也有屬於一個住所的獨特性以及不可替代性。各種聲音開始充斥、
各種影像開始擁塞、各種主張都有彰顯的舞台;人民開始可以自由的
說、思想以及懷疑。我們開始思考到「台灣」的意義以及展現的形式。
這些反省也反芻到文學的內涵以及教育的材料。我們開始大量的創造
「台灣」、引用「台灣」、相信「台灣」,只要「台灣」。「台灣意
識」成為主流的價值,嶄新的意識型態與行為的選擇。於是,我們認
為,不需要記憶遙遠、不相關,沒有現代感的中國歷史了,不要再認
識那些我們一輩子都不會經過的外國地理了;我們只要好好認識台灣
就可以。
有人說,四百年就可以了。我們就可以安頓在裡面了。
有人說,這就是台灣的本土化運動。有人說,台灣共同體正在成形。
有人說,這是台灣人民的民族主義…整個社會努力的「去中國」,努
力的「台灣化」。
而在擁擠的與「台灣」緊密黏貼的風潮當中,我們要疑問的是:
本土化等不等於台灣意識?去中國化之後就可以形塑強固的社會認同?
在解釋這些提問之前,我們要問的是,「台灣,請問芳名?」。台灣,
只是叫福爾摩沙的一座島嶼?台灣只是被國民黨統治了數十年的威權
社會?台灣,在四百年之前只選擇一個特定的時間,就說:「台灣開
始了。」…
我們的台灣,不只是台灣。
台灣,生自人類歷史浩瀚的汪洋中,上古的、中古的、現代的、後現
代的…都灌輸他成長的養分以及存在的靈感。曾經被古老的中國、大
和帝國統治,那也化成他的血肉,在不可知我們所認為卑微、痛楚的
歲月中,有永遠的秘密,關於「生命的幸福感」。歷史是一條不斷裂
的曲線,而我們只知道一段直線、一個切割過的平面、一個被挑選過
的逗點…不管有沒有被紀錄,歷史分散成千萬個細小的渠道,過去的
人、現在的人,以及未來的人,都座落在歷史龐大的地圖上,也許光
線和溫度並不同,但是,台灣人也和其他人類一起之下,只是在不一
樣的座標點…在不同的風景,解釋「世界」與「生存」應如何如何。
台灣,不再只是一座與世界完全不相關的島嶼。
中國從來包含不了他,
日本從來包含不了他,
國民黨從來包含不了他,…
新的執政團隊也包含不了他。…
台灣,其實是屬於歷史的,屬於住在裡面的,屬於
和他發生情感的……
如果,日本的軍國殖民從來沒發生在台灣,如果,沒有過國共紛爭,
如果,沒有國民黨的威權統治,那「中國」之於台灣的意義是什麼呢。
事實上,抽離已發生的歷史事件的假設性問答是沒有意義,也是空泛
的。台灣意識的發生,正是潛伏在一連串等待「被反動」的政治情境
當中。歷史從來沒有間斷過,至於歷史的空間會呈現什麼顏色,是一
個既定時空下的既定的人們的感知、認識與解釋的能力、需要與偏好。…
過去,我們認為一黨獨大的國民黨壟斷人民的教育視野,忽視了落地
生根的台灣自身的歷史、地理、語言、文化。威權時代的教育只教學
子認識中國,為了有朝一日,乘風破浪,回歸祖國…這是一種文化的
沙文主義。
現在,我們盡心盡力找回台灣,塑造自己的身分,認同我們的所在與
人們,這是一次歷史性的社會自覺,這樣的自覺讓台灣的人們更重視
自己和土地的關係,也會關切這塊土地的生存與繁榮。這是一個有機
社會的特徵。台灣意識思潮的形成,正是為了創造更寬闊的生存空間,
都是為了建立更緊密的社會連結,為了涵蓋更多人的利益以及需求;
最重要的,為了一種更適合的價值與意義,奠基在「自由」與「公義」
的內涵中。
然而,如果,我們僅僅孤立在四百年記憶的島嶼上,拒絕任何文化的
優美型態,拒絕和歷史的深遂和連續相互連結。那麼,在我們的島嶼
上,是不是在進行一場狹隘的區域主義?固執的認為,截斷與中國或
外國歷史、地理、語言和記憶的接觸,就是一種對本土關懷至高無上
的忠誠度?……
這,仍然是一個問號。
(註:已於2001年刊登於『台灣文藝』)的文化再批評,還說「文化
理論家對此什麼貢獻都沒有」,我很不同意。我跟你說,其實文化批
評是多麼的重視政治經濟的反思與考察,而你們搞文化再批評,在文
化批評之上搞批評,你們有沒有想過,文化再批評有什麼政治經濟上
的根據?所以,真正不重視政經考察的,其實是你們的後設文化再批
評。
黃浩榮的這種邏輯有著很大的問題,造成黃浩榮這種邏輯上的錯誤的
原因,是黃浩榮在面對後設批評時存在盲點,只有看到〈三〉是一篇
文化再批評,而沒有看到〈三〉文中所強調的政治考察,〈三〉做為
文化再批評的意義遠超過文中究竟在講什麼。〈再回應〉對〈三〉所
做的回應,是挺身而出,為文化批評辯護。
黃浩榮為文化批評辯護的態度相當可議。先用「詭辯」、「博君一笑」,
暗示文化再批評是個笑話,之後指稱「…『三』文自認站在無可挑剔
的安全制高點『向下清議』」,黃浩榮既然能夠認識〈三〉文是批評
文化批評的文化再批評,也應該可以想像到在之後還可以無限後設到
文化再再批評、再再再批評,何來「無可挑剔的安全制高點」之說?
此一「安全制高點」,我認為純屬黃浩榮個人的幻想。
「安全制高點」便反映了黃浩榮的的直覺想法—文化再批評、後設媒
體批評的出現,威脅到了他既有的安全,他感覺不安全,不再只是他
在批評媒體,他也成為別人批評的對象,〈三〉文將黃浩榮的批評權
力去中心並造成閹割恐懼—以為自己站在「安全制高點」上,而害怕
別人侵佔了「安全制高點」。這種心態,是否也透露出了,批評也就
是一種霸權?認定誰是霸權的權力,也是一種霸權?
事實上,當您現在閱讀〈後設媒體批評〉時,本篇文字也是一種媒體,
也充滿著我這個作者的意識型態,用了將近七千字的篇幅討論、解構
《天下雜誌》及黃浩榮在媒體/媒體批評、文化霸權/文化批評之間
的關係,對於改善台灣的媒體亂象,或是解決國際之間的政治經濟問
題,同樣沒有任何實質的助益,文中只有用我的意識型態所看到的別
人的意識型態。在〈後設媒體批評〉中,最希望的便是能夠有更具自
我反思的媒體批評,而我該做的,就是在停筆的此刻,對方才寫下的
〈後設媒體批評〉開始自我反省。
======================【主題文章延伸網頁】======================
區域主義理論基礎與相關學說(朱景鵬)
http://goglobal.myrice.com/t1.htm
族群主義下,「待死」的地球村或整合的地球村?(陳瑞貴)
http://web.ivy.net.tw/wilhelm/4.htm
對僵化思潮的初步分析
http://chinaliberal.virtualave.net/debates/deb2k0114b.htm
「我是誰?」:台灣自由主義的身分危機──訪錢永祥(張文中)
http://21fanfu.host.sk/scholar/who%20am%20l.htm
================================================================
■ 負責人:陳豐偉 (roach@esouth.org)
「南方電子報」主編:張釗維 (changcw@esouth.org)
執編:莊靜嵐 (yealan@esouth.org)
■「南方」編輯部 Email: south@esouth.org
通訊信箱:鳥松長庚醫院郵局 27-70 號信箱 陳豐偉 收
■ 訂閱∕退訂請到:智邦生活館 http://www.url.com.tw/enewsv2/
或到奇摩站 http://letter.kimo.com.tw/picked/south
訂閱 palm 版南方電子報,請到 http://www.esouth.org/avantgo.htm
■ 南方討論區: http://tw.egroups.com/group/esouth-community
■「南方」需要您的贊助,請劃撥 41830863 陳豐偉帳號
■ 系統支援:中山大學網路組∕智邦生活館 (http://www.url.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