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小鋪電子報NO.13 █▇▆▅▄▃▂▁╴
2002.05.16
媒體小鋪電子報的存在是為了:認識媒體、批判媒體、改造媒體。
從知識與行動中,建造新的媒體生活。
............................................................
《小二叨絮》 研討會
在台灣辦研討論會是件時興的事,不過,辦活動的目的相當複雜,有
些是為了交換知識成果、有些是為了交朋友、有些用來磨刀霍霍,有
些則是展現自我,還有一些是為了消耗預算而作。
有天,五分珠有幸被找去評大學生的論文,會議的時間是早上9:30。
五分珠怕遲到,起個大早,9:25就急忙趕到會場。一到門口,和接待
同學親切招呼後,逕入會議廳,不過,門口的朋友卻有著詭異的笑容。
我的老天!我是不是錯過了什麼?還是弄錯了什麼?兩個人,只有兩
個人,一個主持人,一個發表人,不,還有我這個評論人,總共三個
人。
雖然心理訝異,但還是告訴自己,沒有其它人也無所謂,反正大家有
學到東西就可以了。
沒想到事情立刻有了變化,9:28分,電梯帶來了第一批人潮,每隔30
秒,就增加十幾人。9:30分會場宣布爆滿。
就在招待的同學整理好隊伍後,大家就定位。發表人也用力訴說潛心
的成果。不過,安靜的會場起了變化。
有人覺得坐立不安,但又不敢起身走動;有人低下頭去,跟手機說著
小秘密;有人閉上雙眼,享受片刻的甜蜜;也有人直視前頭,想著昨
夜的美麗。但無論如何,會場始終保持安靜。
終於,發表人在鈴聲大作前停止了話語,台下的同學也不吝給予掌聲
鼓勵。
終於,輪到五分珠上場了,不過,台下的情景早就擾亂五分珠的頭緒
,說真的,前晚的準備已經忘得一乾二淨,但身為評論人總得唬爛幾
句。
終於,五分珠開口了。五分珠說:…….各位……同學…….大家……
辛苦了……
真的!這是真的!
(五分珠)
《以管窺天.媒體偏見》
割喉戰,割了自己
文/管中祥
前陣子英國《每日鏡報》及《太陽報》展開割喉削價戰,兩份以八掛
見長的媒體分別將平日版零售價格下降三分之一,搶攻市場大餅。
削價競爭並不是什麼新鮮事,1830年代美國《紐約太陽報》就掀起了
這股風潮;而法國的吉拉丹也曾在1836年,以低於當時一半的售價販
售剛創立《新聞報》,該報低廉的價格立刻受到讀者歡迎,但也遭到
同業的反彈,競爭者甚至邀其單挑決鬥,差點引來殺生之禍,不過,
他的對手最後卻命喪吉拉丹的劍下。
「割候」的行銷手法,在台灣、香港、中國都曾有過,他的好處如同
英國《太陽報》在其創刊號的宣稱:「本報的目的是出售一份人人都
能買得起的報紙,並提供有利的廣告媒介」。換句話說,這種手段一
方面藉由降價讓資訊普及,另方面也能提高銷量獲得更大廣告利潤。
除了會同時引進色腥的報導手法來吸引讀者外,此種競爭方式有時也
會傷了自己。1995年香港由《蘋果日報》及《東方日報》領銜主演的
「報業割喉戰」,因為市場的排擠作用,導致香港三報兩刊接連倒閉
,六百多名新聞從業人員因此失業。活下來的報紙雖然因價格下降而
銷量上升,但卻也損失慘重。例如,《東方日報》一年後的業績從營
利4億元降至的2700萬,而玉郎集團的《天天日報》則從7800萬的獲利
,轉而虧損7900萬。
不過,割喉戰最大的損失並不在此,就怕賺了鈔票,賠了理想,整個
社會也少了多元的聲音。
其實,《太陽報》的前身《每日前鋒報》是一份工人階級的報紙,然
而1964年老闆換成「國際出版公司」(IPC)後,風格丕變,不再強調
階級意識,轉而重視娛樂八掛的軟性新聞,這種轉變使得《太陽報》
一躍成為英國銷量最大的報紙。而原本抱持激進立場的《每日鏡報》
也有類似的際遇,當其以利潤作為經營的主要思考後,往中間看齊,
不敢有自己的政治立場,並且逐漸遠離對公共事務的關注,轉向娛樂
與消費的資訊。
原來英國的媒體早就找到自己的第三條路,只不過,這第三條路可不
好走,除了要先放棄理想,還得有能耐過關斬將、殺出重圍,看來那
些沒有雄厚資本、經不起虧損的媒體老闆,最後不但會失去了理想,
也可能沒有明天,割不了別人,反而割了自己。
《流行開講》
一「痞」天下無難事
文/魏玓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日前公開呼籲衛視中文台停止製播「明星糾
察隊」,以遏阻跟監偷拍的歪風。節目製作人則回應表示,這個節目
是真實事件的「模擬重製」,藉此可以「對社會大眾產生警示作用」
,因此「並無違反社會道德」之虞。
媒體觀察基金會強調的是偷拍的不道德性,製作人的回答也很天才,
意思是說這並不是偷拍,但也不是完全造假,而是「模擬重製」(我想
這位製作人可能有讀過一點布希亞);因此沒什麼道德不道德的問題。
我們毫無疑問可以送這個回答一個「痞」字。
其實,近來包括收視率頗高的「TV三賤客」,以及「綜藝鐵金剛」、
「綜藝戰艦」、「喜從天降」等電視節目都有類似的內容。不管主角
是普通民眾還是明星,劇情大同小異:不是情人或伴侶腳踏兩條船,
就是夫妻或家人先失和再團員;總之不離通俗戲劇中最庸俗最窠臼的
劇情。形式上則大都採取「模擬偷拍」的方式進行。觀眾初見或許會
被的新鮮感吸引,但是看過兩、三次之後,不免心生疑竇,「不會每
次都這麼巧吧?」、「不可能是真的吧?」之類的問題叢生。不只如
此,灑狗血的簡化煽情安排,不生厭也很難。要用這些材料來警示社
會大眾,也太小看我們「社會大眾」了吧?
但他們就是要這麼幹----用一分鐘設計一個老套的劇情,然後花一大
堆的時間和人力物力去「跟監」、「偷拍」、「重製」,但就是不肯
好好坐下來想一想有什麼真的可以把節目做好,引起「社會大眾」感
動和共鳴的方法。他們不但執意這麼幹,還可以大剌剌地裝痞,不管
媒體觀察基金會說什麼。
話說回來,他們敢這麼蠻幹,畢竟也是因為這類媒體觀察的報告對他
們並沒有任何強制約束力量。台灣的廣電媒體生態是商業掛帥,誰的
股票多誰的聲音就大,那管什麼媒體監督?長久之計,還是得有一個
具有強制性力量的公共媒體制度和管理架構。不能只針對個別節目下
手,進行道德訴求,還有有工具能進行整體表現的評估,並控制經營
執照。要不然,一「痞」天下無難事,還是拿他們沒辦法。
《近身觀察》
極右翼政客之死
文/小鬆 wafelstraat@skynet.be(若欲轉載或意見交流,歡迎來函)
一位鼓吹同志權利者,一位講究時裝品味的風雅之士,一位馬克思主
義者,一位反移民的提倡者,一位社會學教授,也是一位荷蘭的極右
翼政客。根據這幾天國會投票的情況,他有可能在下週成為荷蘭第一
位同志首相,也是第一位極右翼政黨出身的首相。但是在週一傍晚,
剛結束荷蘭電台的訪問,步出電台大樓,六槍畢命。兇嫌是提倡動物
權利的荷蘭白人,並不是這位極右翼政客常說的「落後文化的回教份
子」。
才在上週末從BBC電視認識「財富先生」Pim Fortuyn(Fortuyn在荷文
意指「財富」)。BBC電視台製作上週六的專訪,主要有兩個原因。第
一個原因是週日的法國最後一輪總統大選投票,要是法國左派沒有團
結地投票給右派的席哈克,法國也將有一位極右翼首相。第二個原因
是下週的荷蘭國會大選即將開票,根據荷蘭政治情勢,Pim Fortuyn以
己之名成立的政黨,極有可能成為大黨,若是第一大黨,他就會是首
相。
這個專訪的開場白讓我印象深刻。因為三分鐘的訪問,剛開始的半分
鐘剪接Pim Fortuyn被抗議群眾砸蛋糕的鏡頭。看到這段很搞笑諷刺的
開場白,我以為又是某個類似嘲笑台灣立法院打群架的節目。我當時
看電視專訪所在地的世界第一大港──荷蘭鹿特丹,是這位很具個人
風格政客的主要地盤。
Fortuyn因為種族歧視的言論,被原屬政黨開除黨籍。隨即成立個人
政黨(Fortuyn Lijst),在三個月之內,獲得來自荷蘭白人工人階級
和18至30歲年輕選民的支持。他旋風般的創造政治勝利魅力,但卻終
止於殘忍的政治暗殺。
接續著法國極右翼政客Le Pen在第二輪總統選舉的勝選,西歐新聞媒
體如喪考妣,Pim Fortuyn之死讓我更加錯愕。錯愕的不只是極右翼政
權在歐洲的復燃之勢,更加錯愕唐突的是,政治謀殺竟然發生在荷蘭
,一個平等對待同性戀和異性戀婚姻、容忍性和大麻合法交易的國家
,自成立王國以來便追求自由民主的國度。第一世界國家的政治謀殺
好像只會發生在美國甘迺迪之死的年代。詫異的荷蘭新聞媒體,頭版
就放著極大篇幅的槍殺照片,非常煽色腥,電視新聞整天轉播。上個
月荷蘭內閣因為波士尼亞屠殺案總辭也比不上這個事件。
Pim Fortuyn原任職荷蘭Groningen大學社會學教授,所以喜歡被稱為
「Pim教授」。我找出BBC記者(John Simpson)專訪後所寫的文章,
他在BBC的網站新聞,特別喜歡比較Fortuyn和Le Pen。在對照之中,
可以感覺出這位記者對Le Pen的鄙夷,以及Fortuyn無法和極右翼政客
刻版印象對稱。例如Simpson說「Fortuyn有滿室的藏書,而Le Pen呢
?我好像只見到一份小報。」
很多人都說Fortuyn反移民。Fortuyn辯解,「那是誤解,我只是說荷
蘭很小,人已經夠多了,每年可接受移民的人口應該降至一萬人。我
不是反對移民,我是提出多元文化的構想。」很多人更說Fortuyn反回
教文化,他認為「回教文化無法接受同志,更視女人為附屬品,回教
文化會讓人類社會倒退。」
難道追求自由民主開放的荷比法西歐國度愈趨保守嗎?為什麼往回走
民粹主義、民族主義和種族主義的老路?身處在一個極右翼政治復興
的地區,無法用以往巨觀的視野「觀察」這股政治力量的變化。這些
極右翼政黨的政治主張,大多包括社會治安和經濟復甦,這兩大類訴
求又被歸咎於當局移民政策的不當。
西歐的左翼或中間政黨不提倡社會治安和經濟復甦嗎?左右相比,左
翼和中間政黨確實許久不論選民最切身關心的社會治安和社會安全。
極右翼政黨抓住此政治市場機會,逐漸拉攏選民的心,執政的中左翼
政黨於焉改善社會治安和犯罪問題。以比利時安特衛普市為例,警察
機關較嚴格管理非法移民,以前的非法移民管理非常鬆散,不然就可
能不會發生悲慘的英國多佛港中國非法移民貨櫃殺人事件(滿載中國
非法移民的貨櫃,離開歐洲大陸的最後兩站就是關防和移民管理鬆散
的荷蘭和比利時)。有些壞心的當地房東以前藉此剝削非法移民,收
取不合理的高額房租,反正警察不查,非法移民只能噤若寒蟬。
從一個西歐居民的角度,解剖以前居住在台北「窺看歐洲」的觀察差
異。
Pim Fortuyn個人網站也是闡揚政黨理念的網站
http://www.pim-fortuyn.nl
全部都是荷蘭文,但可點選foto,看看這位講究時裝品味的男人,他
的領帶都很別致
悼念Pim Fortuyn網站http://www.pimfortuyn.nl
幾乎全部都是荷蘭文,但學過德語者,可藉德語的基礎猜猜看悼念者
說了些什麼
BBC製作的歐洲極右翼政治勢力簡介圖
http://news.bbc.co.uk/hi/english/static/in_depth/europe/2000/far_right/
http://news.bbc.co.uk/olmedia/1970000/video/_1974184_right22_simpson_vi.ram
點選之後,可看到BBC電視記者Simpson專訪Fortuyn
《胡言亂語之一張巴掌一片天》一
巴掌新聞王:你給我一巴掌,我給你全世界
文/十一少
【記者張曉正專題報導】「你給我一巴掌,我給你全世界。」長髮女
主播說完開場白之後,並不直接開始報新聞。她雙唇緊抿地望向鏡頭
外,同時,鏡頭外走進一個剃著簡潔平頭的男人。平頭男在主播台前
站定,輕輕一笑,冷不防地甩出一記快準狠的巴掌。「啪!」一聲,
平頭男退場,女主播撩一撩頭髮,若無其事地將印著手掌形狀的臉轉
向鏡頭,「巴掌新聞王」正式開始。
新聞只有半個小時,在唸完明日氣象的稿子之後,女主播起身離開主
播台,走向坐在導演椅上翹著二郎腿的平頭男。她在他身前站定,疲
憊地吐出一口氣,兩肩垮下,好像要把工作的辛苦全部卸掉。然後,
嘟起嘴,退一步、側身、以身體為軸心、大弧度地甩出一巴掌。「啪
!」一聲,鏡頭定格在女主播長髮順著掌勢飛起、平頭男顏面扭曲跌
下導演椅的瞬間,寫著工作人員名單的字幕快速地在畫面上移動,新
聞正式結束。
上面兩段文字,描述的是網路新聞「巴掌新聞王」的頭和尾。為了這
兩個貨真價實的巴掌,許多網友已經養成每天準時收看、而且非得看
到新聞結束的習慣,也替這個新設立的網站創造出驚人的點閱率。
點閱率帶動廣告業績,各種產品紛紛試圖擠上「巴掌新聞王」的網站
。為了容納更多的廣告banner,同時因應網友的要求,製作單位接連
開設了「晨間巴掌新聞王」、「午間巴掌新聞王」、「晚間巴掌新聞
王」、「夜間巴掌新聞王」,每天線上即時播放四個時段,創下網路
新聞史上多項紀錄。
其實,頭尾的兩個巴掌並不是「巴掌新聞王」成功的關鍵。除了「巴
掌新聞王」的工作人員互賞耳光之外,主播也在每一則新聞的間隔中
,鼓勵、呼籲觀眾身體力行:「看了這則令人生氣的新聞,你難道沒
有打他一巴掌的衝動嗎?別客氣,就從你旁邊的人開始!」「讓我們
一同替這位中頭獎的幸運朋友慶祝,站起來,隨便賞誰一個耳光吧!」
「這則新聞有夠無聊的,不管他,總之,找個人給他一巴掌,別賴在
沙發上不動!」
說也奇怪,這種無俚頭的要求,許多網友都樂在其中、樂此不疲。他
們一邊看新聞,一邊等著主播發號施令,然後和身旁的家人、朋友、
甚至陌生人互賞耳光、「打」成一片。這些觀眾表示,在被打了也打
了別人幾個耳光之後,雖然很痛、臉上熱辣辣的,但是心情卻會突然
變好,什麼工作上的不愉快、身體的疲勞,通通不見;還有一對原本
已瀕臨破裂的夫妻,有天不小心一塊兒看了「巴掌新聞王」,而且身
不由己地賞了對方一巴掌之後,恍然了悟兩個人過去的爭執多麼愚蠢
,當下重修舊好。
許多宗教都要求信眾透過身體的磨難來獲得心靈的解脫。在這個紛亂
年代,「巴掌新聞王」的確是個救贖。
《傳播字彙小百科》
好萊塢 Hollywood
文/Richard
「好萊塢」原是美國加州洛杉磯市的一個區域,由於曾經聚集過多個
重要的電影公司,再加上許多大型片商以及導演、明星、製片、編劇
等也都在此發展,使得「好萊塢」從地理名詞轉變成心理名詞,並成
為美國電影工業的代稱。
「好萊塢」電影製作方式有幾項特點:首先是標準化生產,由於美國
的電影產業極具商業性,為了增加效率,電影的產製像工廠的裝配線
一樣,導致故事內容與表現形式逐漸標準化、統一化。其次是資本、
勞力及技術密集,同時分工精細,而為了迎合全球觀眾的口味,電影
製作需要龐大的資金以及眾多的工作人員與諸多的電影特效,使得電
影的產製逐漸壟斷在少數的大公司手中。最後是運用各種行銷手段,
例如以明星制度、奧斯卡獎、預告花絮等來刺激觀賞,並誇大其藝術
功能,以此達到追求利潤的目的。
不過,目前的「好萊塢」也面對一些挑戰,諸如因為製作費急速增加
,導致部分公司將攝影棚遷至澳洲、後製特效轉到泰國。而由於「好
萊塢」電影重視感官刺激以及明星的花邊醜聞不斷,間接造成青少年
偏差的模仿形象,因此遭到部分守舊人士抨擊。
「好萊塢」電影的盛行,導致美式速食文化無所不在,除了有益於美
國商品的行銷之外,對於其他國家的電影發展也產生了排斥作用,這
也是「好萊塢」電影為人所詬病的地方。
《住者有其屋》
敬邀公共住宅政策國際研討會
「居住權」是保障人民基本生存權之一。然而,對台灣人民來說,要
達到「居者有其屋」,除了揹負著二、三十年沈重的利息貸款,一輩
子成為「屋奴」外,便別無他法。但,擁有房子後,並不表示,已有
一個「安身立命」的保障,由近幾年來,不斷發生的天災人禍(如九
二一地震、三三一地震、納莉風災及土石流危害等),台灣人民即可
深刻感受到,房子在一瞬間化為烏有!人人隨時處在一個生命財產安
全受到高度威脅的環境中!除此之外,由於資本全球化所導致的台灣
經濟危機,也迫使失業的藍領白領階級與破產的小資產階級,因繳不
出房貸,而被銀行逐出家宅!
因此,面對台灣居住權的社會壓迫,將隨經濟危機的深化與天災人禍
的持續,而更形加劇!九二一受災戶聯盟與關心住宅議題的朋友,共
同開展—新住宅運動,在5月18、19日,藉由「公共住宅政策國際研討
會」,對台灣住宅政策進行歷史回顧與批判,並引進各國實施公共住
宅政策的經驗,以做為推展—居住權運動的開始!
在此,誠摯邀請您共同參與!並希望各位將此訊息,轉寄給同樣關心
住宅政策議題、所認識的朋友(如建築系、社工系、社會系、公共行
政系、新聞系、地政系、城鄉所、政治系、環境系等相關系所),或
其他社運、社福團體,希望藉由您們的討論參與,以為公共住宅政策
提供更多寶貴的經驗!謝謝!
若有任何疑問,請洽: 九二一受災戶聯盟 郭盈靖0937-205826
04-24066496 24066750(F)
【報名】為了方便資料準備與座位安排,請事先和主辦單位報名。 本
次會議酌收報名費(含講義費)100元,另可代訂午餐,請事先或當天
與主辦單位登記。欲報名者請寄信至b2433467@ms56.hinet.net或傳真
至 04-24066750,謝謝!
【時間】91年5月18、19日
【地點】世新大學舍我樓12樓會議廳(台北市木柵路一段17巷1號)
《寫在後頭》
HI!看完了,不曉得親愛的朋友有沒有任何的分享與批評,也期待您的指教,任何的意見請寄:benla@benla.mymailer.com.tw
只要註明出處與作者,這裡頭的文章歡迎引用、轉載,因為知識是無價與共享的。
訂報:http://iwebs.url.com.tw/enewstyle/chinstro.asp?ch=298&which=category
媒體小鋪本站:http://www.benla.mymailer.com.tw
媒體小鋪個人新聞台:http://mypaper1.ttimes.com.tw/user/benla/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