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 媒體小鋪電子報NO.15 █▇▆▅▄▃▂▁╴
2002.05.30

媒體小鋪電子報的存在是為了:認識媒體、批判媒體、改造媒體。
從知識與行動中,建造新的媒體生活。

............................................................


《小二叨絮》 哭哭

除了步驚雲外,大家應該都會哭哭。步驚雲不是不哭,而是在內心偷
哭,他可能害羞,也可能堅強,不過,他和許多人一樣,不喜歡別人
看到哭哭的模樣。

有人是例外的,哭哭是為了讓人看滴,演員是一種典型,導演要你哭
,你不能不哭,不哭就是不敬業;五子哭墓是另一種典型,家屬要你
哭,你不能不哭,不哭就不夠熱烈;政客更是一種典型,自己要自己
哭,自己不能不哭,不哭就沒有選票。

說了這麼多,大部分人哭哭還是不想讓人看。要不然幹嘛用手摀著、
把頭低著,或者,用棉被蓋著。

為什麼哭哭不相讓人看呢?可能是因為我們想要有片刻的寧靜;也許
因為我們想整理情緒;或者是明白哭泣並不美麗,不想讓大家看到自
己悲傷的神情。

不過,哭的時候得小心,千萬別讓媒體看見,要不然就算你澎湖或在
船邊,只要被媒體看上眼,插翅也難飛。

因為,媒體會「善意」破壞了我們的私密,不僅強迫別人進入我們哀
傷的心情,更讓我們的哭泣傳遍全地。

如果步驚雲還在這裡,他一定會殺光媒體,幫我們出一口氣!
(五分珠)



《以管窺天.媒體偏見》

不患寡,而患不均

文/管中祥

日前監察委員對交通部和新聞局提出糾正,主要是因為,政府雖然強
力取締地下電台,卻無法有效管理合法廣播電台業者。監委們也指出
,交通部電信總局自八十二年起,陸續完成十梯次151家電台的籌設,
申請總件為1033件,准予籌設率僅14.61%。其中第九梯次申請399件
中功率電台申案中只有22件通過,僅占5.5%,監委認為通過比率太
低。

從監委糾正的理由來看,似乎認為提供更多的頻道給經營者是必要的
,不過,更多的經營者真的可以給台灣有更好的廣播環境嗎?另一方
面,新聞局及交通部是該糾正,但要糾正的是開放比率過低?還是新
聞局的管理已違背原本開放中、小功率的精神?

台灣的媒體密度大概是全世界最高的,很少有這麼小的市場規模,卻
存在著數十家報紙、九十個以上的有線電視頻道、二百家廣播電台,
這還不包括網際網路與數不盡的節目製作公司,但問題是,這種巨大
、可怕的媒體家數,真的給我們多元的文化或娛樂空間?

以這次受到糾正廣播電台政策來看,要讓200家資本結構、經營目的不
一的業者放在同一個市場上競爭,並不意味著公平。一些以服務小眾
、弱勢為經營目的電台,如何能與中廣、警廣、飛碟、大眾等具有雄
厚資本基礎的商業電台競爭?

事實上,新聞局也了解這個問題,86年公佈「廣播電台聯合經營及聯
播等事宜現階段之管理原則」,其中規範中功率電台聯播比例為50%,
小功率電台為70%,方便市場經營所需。

不過,這並無法解決弱者恆弱的問題,反而加速電台的整合與壟斷。
因為市場有限、競爭者多,一些電台為了生存上的需要,不僅改弦易
轍,背離初衷,不再以地區服務為經營標的,反而加入聯播網,成了
策略聯盟的一部分,有些則表面獨立,實際上早已合併。因此,「南
台灣之聲」成了飛碟電台播放工具,「台北之音」得以跨越濁水溪。

監察院的糾正根本失去了準頭,開放更多的電台,無疑的是將新業者
推入獅子坑,重視小眾及地方服務電台更是難以生存。要緊的是新聞
局需檢討執照政策,撤查並收回那些掛羊頭賣狗肉、早已背叛初衷的
電台,將資源重新分配給真正執行地區及小眾服務的經營者,因為,
台灣的媒體其實不患寡,而是患不均。



《流行開講》

足球的(後)政治經濟學

文/魏玓

全球億萬人為之瘋狂的世界盃足球賽就要開踢。相對於籃球與棒球,
足球工業顯然更符合全球化的節奏。32個國家代表隊來自世界各地,
除了歐洲與拉丁美洲兩個傳統足球重鎮,非洲和亞洲也各有四隊參加
。而主辦國韓國和日本,也在歐洲各地掀起一股「東方好奇」。

1966年英格蘭首度摘下金盃,北韓是唯一歐洲和拉丁美洲之外的代表
隊。自此之後,亞洲和非洲國家的足球水準大幅提昇,尤其是非洲。
今年四支非洲隊伍,南非、塞內加爾、喀麥隆和奧運足球冠軍奈及利
亞來勢洶洶,尤其是後兩隊被歐洲睹盤認為挺進第二甚至第三輪的機
會相當高。

不過,相對於球場上逐漸平起平坐,這些非洲國家(也許除了南非之外
)在全球經濟舞台上卻遙遙落後。以平均每人GDP為標準,喀麥隆、塞
內加爾和奈及利亞的全球貧富排名分別是第165、第171,和第193。奈
及利亞的平均每人GDP是800美元,他們在分組預賽的強敵英格蘭則接
近23,550美元,阿根廷則是1,2050美元。90%的奈及利亞人每天的生活
花費在2美元以下,70%更少於1美元。跨國體育用品集團在今年的世界
盃砸下大錢,據說主要贊助商愛迪達投入了5千萬美元。換算一下,這
筆錢應該可以讓10萬個奈及利亞人生活一整年。

雖然說因為足球工業的發達,使得一些具有天賦的非洲國家球員得以
進入富裕的歐洲足球市場,賺取他們的同胞作夢都想不到的年薪數字
。不過這些幸運兒畢竟是少數,目前總共只有115個非洲球員在歐洲足
球俱樂部踢球。事實上,許多非洲球員所展現出來的體能、技術和創
意,絕對不輸給歐洲和拉丁美洲球員。問題是,當歐洲足球市場僧多
粥少,本國經濟又不可能支撐大規模的職業足球工業之時,具有天賦
的球員只能等待自己變成一種外銷產品,而更多的人則是被埋沒了。
在這種情況下,世界盃是他們一展身手的大好機會,讓我們替非洲隊
多加點油吧!



《胡言亂語之一張巴掌一片天》三

巴掌與親親:要親親不要巴掌,要愛愛不要冤家

【記者張曉正專題報導】「要親親,不要巴掌;要愛愛,不要冤家。
」據傳由某知名宗教團體幕後支持的「親親新聞網」,四月一日正式
撐起旗幟。該新聞網在極短的時間內與「巴掌新聞王」形成分庭抗禮
之勢,打出了另一波網路媒體戰的高潮。

「巴掌新聞網」的成功,帶動了許多仿效的新聞網站,例如「踹你一
腳新聞網」、「掄牆新聞網」、「下跪新聞網」。只是,這些新聞網
站均無法脫離「巴掌新聞網」所開創的暴力美學形式,更無法從中提
煉出更深刻的意涵,在熱鬧一陣之後,多半遭網友譏諷為東施效顰,
草草收攤。

在這一波風潮中最引人側目的,要算是「親親新聞網」。

新聞一開始,鏡頭緩緩推近慈眉善目的男女雙主播。兩人臉上都掛著
一抹如沐春風的微笑,以分秒不差的溫軟口吻同時說:「要親親,不
要巴掌;要愛愛,不要冤家。」然後轉過頸子,噘起嘴唇,一個不偏
不倚不輕不重的kiss。

為什麼要採取雙主播?這正是「親親新聞網」的特色。例如,女主播
正襟危坐地朗誦新聞稿,男主播也沒閒著,他專注地、溫柔地、上上
下下、前前後後地吻她。反之亦然。

明顯抄襲「巴掌新聞王」的是,當主播念完一則新聞之後,也會號召
觀眾:「來吧!給你身邊的人一個吻!」「別客氣,他正渴望著你的
熱情呢!」「親一下,換個心情。」甚至用唱的:「給我一個吻~可以
不可以~」

當貝多芬的名曲《快樂頌》響起,表示新聞結束,兩位主播最後一次
對著鏡頭說:「要親親,不要巴掌;要愛愛,不要冤家。」燈光漸暗
,鏡頭退開,已經分不清身影的男女主播緊緊糾纏,而一旁的工作人
員也紛紛圍攏加入,在《快樂頌》悠揚的樂音中,模糊的嘻鬧聲久久
不散。

節目製作人翁健惑承認,「愛愛新聞網」在互動的形式上確實受了「
巴掌新聞王」的啟發。不過他也不以為然的表示,「親親新聞網」試
圖傳達的「泛愛眾、能親人」的理念,具有高潔的內在意義,「請不
要拿我們和那些打來打去的低俗網站相提並論」。

「親親新聞網」的網頁上幾乎沒有廣告,不禁令人起疑,「某知名宗
教團體在幕後支持」的傳言是否屬實?而該團體究竟有何目的?翁健
惑嚴辭否認此一說法。他說,「愛愛新聞網」是一群具有社會使命感
的進步新聞同業、共同集資的共同創作,「與宗教無關、與政治無關
、與色情無關、無暴力無關」!

之所以沒有廣告,翁健惑解釋,「親親新聞網」的點閱率雖然很高,
但是網友收看新聞的時候,因為聽從主播的指令與人「親親」,往往
一親不可收拾,轉而去幹別的事,實際盯著螢幕的時間不多。這種狀
況,難免使得廣告主質疑在「親親新聞網」刊登廣告的效果。

另一方面,該網站基於某種「難以言說的堅持」,並不接受情趣用品
、色情媒介的廣告。翁健惑無奈地說,廣告業績一直拉不起來,總不
能無止境的「燒錢」:「我們內部正在天人交戰,嚴肅考慮是否放寬
廣告的尺度。」



《傳播字彙小百科》

彩色條 color bar

文/Richard

電視的「彩色條」是由「攝影機控制器」(CCU, Camera Control Unit
)所產生,主要是為了讓工程技師調整電視色彩之用,依序由左而右為
白、黃、青、綠、洋紅、紅、藍、黑等八種顏色,主要是依照亮度成
分排列而成。由於電視台的視頻訊號經過許多設備轉接、再發射,有
時會造成訊號偏差,而透過「相位示波器」(Vector Scope)以及「波
形顯示器」(Waveform Monitor)來檢驗「彩色條」則有助於影像校正
、調整。

另外,一個新的錄影帶在使用時,也會先錄一段「彩色條」,其目在
於將錄影帶的「彩色條」當作一個標準值,藉以校正其他錄影機、剪
接機的影像設定值,以免各機種因為偏差的設定而影響影像訊號的輸
出。而由於電視剪輯必須有訊號「預跑」(preroll)約三至五秒,「
彩色條」與「黑畫面」(black)有時就當作基本的訊號,以提供剪輯之
用。

「彩色條」是類比工程的產物,未來台灣的電視台設備全面數位化之
後,將可彌補類比訊號衰減、偏差的缺點,也許屆時將看不到「彩色
條」。



《鬥陣相挺一》


今日的中國,昨日的台灣
── 台灣社運團體救援楊建利之共同聲明 ──

發起團體:台灣人權促進會、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

美國哈佛大學中國籍學者楊建利博士,因於「六四」之後投入中國民
運工作,多次遭北京政府拒絕入境,乃於四月十八日持友人護照返回
中國大陸訪查工運活動,不料於廿七日在昆明被公安單位拘押而與外
界失去連絡,至今已一個月仍下落不明。基於對普世人權以及中國民
運的關懷,並根據《世界人權宣言》及《公民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的相關規定,我們呼籲中國政府:

一.肯定楊建利博士返回自己國家的權利,迅速為其補正回國手續並
予釋放。
二.於拘押期間保障楊建利博士的人身安全,及包括不受刑求、連繫
家人、委請律師、迅速提審在內的所有合法權利。
三.不得羅織罪名,若懷疑楊建利博士涉及任何犯罪行為,應立即提
出充分證據予以起訴及公開審判。

楊建利博士長期關注中國大陸社經發展及兩岸關係,在台灣社運界也
有許多朋友。一九八九「六四」期間,他代表加州柏克萊地區中國留
學生回到北京支援民運,並於返美後投身中國民主化的相關研究與活
動。在「廿一世紀中國基金會」主席任內,邀集台灣、港澳、蒙古、
西藏、維吾爾及中國大陸青年,就社會運動及族群關係進行對話和研
討,對增進族群相互了解和社運經驗交流,有相當貢獻。

楊先生違反中國出入境法規的行為,事實上是行使「返國權」的不得
已手段,因為自從楊先生八九年參與「六四」後返美至今,北京當局
即拒絕為他換發護照,使他成為禁止入境的「黑名單」之一。《世界
人權宣言》、《公民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明白揭示,返國權不得剝
奪、逮捕須依據法律且須迅速提審。中國政府既已簽署上述宣言及公
約,自應受其約束,但卻一再悍然違法,將被捕的民運人士或歸國學
人視為外交籌碼、甚至動輒扣上「美諜、台特」大帽加以囚禁驅逐。
對北京這種對人權「說一套、做一套」的強權行徑,我們感到憤怒。

人權作為普世價值,應該以全人類為觀照,沒有時空或國境之別。台
灣曾經在一黨專制的時代中,產生許多當時與執政黨意見不同的所謂
「異議份子」,他們遭受污名,或受陷入獄,或被列入黑名單,流亡
海外多年,無法順利返鄉返國。直至許多積極鼓吹落實民主、解救政
治犯、消除黑名單的聲音不斷出現,台灣社會對於民主開放的渴望逐
漸高漲,台灣當時的政治環境才慢慢開放,社會也逐漸品嚐到一些些
民主的氣味。然而,反觀中國政府長久以來的專制高壓,對於一九八
九年六四事件以來的民主運動風潮不但不予理會,反而對於有心促進
中國民主、自由及人權發展的運動人士加以壓制、逮捕,並且羅織罪
名及黑名單,阻止海外民運人士返國。楊建利被捕事件並非單一個案
,而是中國長期對待海外民運人士的慣用手法,因此值得所有關注人
權及民主發展的人士和團體共同譴責。

我們關心幾十年前的二二八與白色恐怖,也關心現在還在纏訴的蘇建
和等冤案;我們爭取本土勞工的工作權,也爭取外籍勞工的公平待遇
。面對中國大陸的惡劣人權狀況,我們有權利、更有義務發出批評。
如果沒有國際人權運動與其他民主國家的道德支援,台灣恐怕至今仍
難掙脫威權統治的桎梏。在台灣仍不斷要求各國人民協助重返國際社
會的此刻,也應負起「人權回饋」的義務。楊建利案,希望是個開始



【關於楊建利Yang Jian-li】
現任二十一世紀中國基金會主席,楊建利博士原籍山東,畢業于北京
師大數學專業,八十年代留學美國,因八九年「六四」學生運動的契
機,開始投身于中國民主運動,堅定了以推進中國民主反對共產黨極
權專制的決心與信心。曾當選海外民運組織「民聯陣」副主席。

1991年,楊建利在柏克萊加州大學獲得數學博士以後,又到著名的哈
佛大學甘迺迪學院攻讀政治經濟學博士學位。楊建利博士因八九年「
六四」時返回中國大陸聲援天安門廣場學運,隨後遭大陸當局列為拒
絕入的四十九人黑名單。1996、1999年兩次申請返回中國大陸均被拒
絕。1998年楊建利開始擔任二十一世紀中國基金會的主席,主編《二
十一世紀中國叢書》;他繼承了基金會每年舉行一至兩次學術研討會
的傳統,邀請海內外各方面的專家學者就中國的焦點問題進行深入的
研究。他先後主辦了「文革三十五周年學術研討會」(哈佛大學協辦
)、政黨政治和中國前途(柏克萊加州大學協辦)、鄉村選舉和中國
的民主化(普林斯頓大學中國學社協辦)、全球化與兩岸關係研討會
(美國大學協辦)等一系列研討會;最近兩年他還主辦了兩屆「族群
青年袖研習營」活動,邀集了來自海內外的港澳臺藏蒙回漢等各方面
的青年俊傑,從現實環境條件入手,營造未來民族和解的基礎,爭取
在最大限度內實踐他「和平、理性、非暴力」的理念。

在現今的海外民運中,楊建利是一個有留學生背景的代表性人物,他
不僅是一個投身海外中國民主運動的實踐者,而且也是一個對於中國
民主憲政理論的不懈探索者,九十年代中期他曾參與了著名政治學者
嚴家其等人的「聯邦中國」研究專案,《中華聯邦憲法草案》就是這
個專案的一個具體成果;此外還在海外各種媒體上發表了大量的研究
中國民主政治的理論文章,去年八月他創辦了網路周刊《議報》
(http://www.chinaeweekly.com)並擔任社長。 楊建利博士大力倡
導的主張是:中國的民主運動要走「回國運動」、「非暴力運動」和
「選舉運動」的道路。他的主張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同和回應。



============== 連 署 回 函 =========

(請將此回函於5月30日18:00之前,回傳至傳真:02-23636102
Email:tahr@seed.net.tw,台權會聯絡人:吳佳臻 02-23639787)

連署團體全名:▁▁▁▁▁▁▁▁▁▁ 聯絡電話:▁▁▁▁▁▁▁▁▁▁

社團聯絡人:▁▁▁▁▁▁▁▁▁▁▁▁ 傳真/Email: ▁▁▁▁▁▁▁



《鬥陣相挺二》

【 南方電子報七歲了 】

1995 年 5 月 24 日,在當年中山大學網路組主任陳年興老師來信通
知 listserver 已安裝完成後數日,第一份「南方電子報」寄出。到
現在,作為台灣歷史最悠久的電子報,「南方電子報」已經滿七歲了。

七年來,「南方」已經從一份招募剪報義工、打字義工,轉載社運界
名作家文章的電子報,悄悄轉型為大型人文網路社群的通路。「讀者
即作者、作者即讀者」的理想,在「南方電子報」清晰地看到。

當迎合大眾的「議題設定」、快速消費的焦點新聞,在我們目光前快
速興起與消逝時,許多深入民間的工作者,細膩而生動地選擇在「南
方」發表他們行動後的反芻和省思。當投書大眾媒體的文章,只能選
擇支離破碎地發表的命運時,來自 921 災區不同立場的工作者,選擇
讓他們這段重要的生命歷程,在「南方」留下歷史的紀錄與對話。

「南方」已經產生自己的韻律與生命,來自網路社群的自發性力量,
會帶領著「南方」一路前進。即使我是「南方」的創辦人,面對這股
自發性的力量,也宛如局外人一般,所以當我閱讀發表在「南方電子
報」上一些社區、社運工作者的文章時,我也會宛如局外人一般地熱
淚盈眶。

10 歲時「南方」會是什麼模樣?正在電腦前閱讀南方電子報的你,將
決定「南方」的未來。

陳豐偉 2002/5/24 roach@esouth.org

【 南方需要您的捐款 】

感謝智邦科技/ 智邦生活館過去 5 年來,捐給「南方」近 200 萬元
的贊助款,讓「南方」好一陣子不需要將時間放在募款上。

來自「智邦」體系的捐款,將於六月底中止。由於「南方」剩餘的資
金不多,在此呼籲讀者踴躍捐款。

維持「南方」運作一年的資金約需 70 萬元,可提供一位兼職主編,
跟一位專職編輯 12 個月薪水外加三節獎金。只需要 70 萬元的捐款
,便可維持十萬網路人文社群的生存。您的捐款,將會有極高的效益


捐款請劃撥至 42130461 宋明珠帳號。很抱歉,由於「南方」沒有正
式立案,無法開具可抵稅的收據,但捐款款項和南方的開支將會在電
子報和網頁上公布。

PS. 「南方」的 Linux 主機前幾天燒毀,如果您有主機升級後多餘的
主機板跟 CPU ,或您有堪用的舊電腦可捐贈給「南方」,請跟
grief@esouth.org 宋明珠小姐聯絡。




《寫在後頭》

HI!看完了,不曉得親愛的朋友有沒有任何的分享與批評,也期待您的指教,任何的意見請寄:benla@benla.mymailer.com.tw
只要註明出處與作者,這裡頭的文章歡迎引用、轉載,因為知識是無價與共享的。
訂報:http://iwebs.url.com.tw/enewstyle/chinstro.asp?ch=298&which=category
媒體小鋪本站:http://www.benla.mymailer.com.tw
媒體小鋪個人新聞台:http://mypaper1.ttimes.com.tw/user/benla/index.html

═<智邦生活館電子報發報中心>═════════════════

˙欲訂閱或取消智邦生活館電子報: http://www.url.com.tw/enewsv2/
˙收報、退報有問題,請洽智邦生活館客服信箱: mailto:cs@url.com.tw
˙歡迎申請智邦生活館免費電子信箱: http://www.url.com.tw
˙智邦生活館電子報發報中心: mailto:news@url.com.tw
˙您想要登廣告: http://www.url.com.tw/html/ad.htm
˙本電子報文章與其相關連結由電子報報主提供,智邦生活館負責發送。

════════════════ 作自己的媒體,唱自己的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