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他山之石

═【立報】════════════════════════════

                                  

═══════════════════════《2002/06/3》═════

 

*****【本 期 內 容】 **********************************************

 

教育專題        他山之石

 

   新聞辭典

 

   法蘭西視角

 

【教育小報報】

********************************************************************

       他山之石

 

德州的百分比保障制度(上)

 

編譯/賴明芝

 

賽西莉亞羅拉的家人認為,她能上大學是個奇蹟。賽西莉亞的父親以蓋屋頂的技巧維生,他只有小學6年級的教育程度;賽西莉亞的媽媽就沒有上過學校。這一家人從墨西哥偷渡到美國,取得居留權之前,是以非法移民的身分在德州工作。

 

羅伯特費力亞斯,總是希望能夠上大學,只是他沒有錢而已。羅伯特的媽媽以幫人打掃房子和清理辦公室大樓的工作養家,小時候,當羅伯特和弟弟打架時,就會被媽媽叫去幫忙擦馬桶。在他看來,可不想以此維生。

 

黛比羅森不只是想上大學而已,她還想要上自己選擇的學校。黛比的父親是皮膚科醫生,這使得黛比的希望更有可能實現。在考試成績方面,黛比的表現十分傑出。她的生活沒有遭逢困苦過,不過,黛比也是很認真的。

 

3名學生沒有碰過面,其中兩人是從休斯頓最窮的雷根高中畢業,另外1人則是出身富有的環境。但是,他們共同分享了同一件事:高遠的希望、決心,以及被「德州前10%條款」(Texas' Top 10 Percent Law)改變的生活。所謂的「德州前10%條款」於1998年生效,道理很簡單:畢業成績達到該校前10%的人,能夠自動獲得德州公立大學的入學許可,並且是依照自己的志願。但是這些學生的故事顯示,事情並不是這樣簡單。

 

賽西莉亞今年18歲,活潑而又認真的她說,這項條款就像「拯救」一般。對賽西莉亞而言,明顯的選擇本來會是社區大學或是休斯頓大學的電腦學院。但是,由於賽西莉亞在班上的表現是第5名,因此獲得最好的德州奧斯丁大學所提供的特別獎學金。上學期,賽西莉亞的表現還算好,4A1B。但是到了今年春假,她焦慮到每天要上學校網站,查看期中考的成積公佈了沒有,對她來說,表現好壞很重要。賽西莉亞解釋:「這是因為我是家裡唯一上大學的孩子。」

 

羅伯特的情況呢?在他看來,到目前為止,上大學一直很困難。她和賽西莉亞都是同一個高中畢業的,成績也在前10%。去年夏天,德州農工大學(Texas A&M)給他一筆特別獎學金,這所學校相當有名,是美國建國之初,由政府提供土地所成立的大學(land-grant university)。但是,他的數學只有拿到F。到了秋天,他的成績有所進步,可是羅伯特還是得向校方人員求情,才能保住他的獎學金不被取消。春天的學期來臨時,羅伯特仍然和電腦課程陷入苦戰狀態,他必須要保持平均成績在B+之上。羅伯特表示:「在念高中的時候,我從來沒有開口要求協助過,但我最後還是放下自尊,開口問人。」

 

黛比呢?數個月來,她一直上德州大學的網站,看看她到底有沒有被錄取。她是貝萊爾高中三年級的學生,這所學校自誇是全美數一數二的名校。畢業典禮時致告別詞的學生,準備要到加州的史丹福大學唸書,代表畢業生致詞的另外一名學生,則準備要到哈佛大學去唸書。要擠上畢業班前10%英雄好漢排行榜的競爭非常困難,有時候學生們受不了,在考試期間放聲大哭。

 

今年17歲的黛比,功課也曾經滑落過,時間不長就是了。她的平均成績(GPA)是4.48,在別的學校,已經算是名列前茅了,不過,在貝萊爾高中,也只是全校第79名,算是前12%。黛比的雙胞胎姊姊珍妮全校排名第66,其平均成績為4.52,算是擠上前10%的最後一人。所以,當珍妮年底被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錄取,甚至被邀請前往該校參加文科課程時(liberal arts

 

program),黛比還在擔心。她說:「要是我再多拿一堂課,把較差的成績剔除掉,我就可以進入前10%的行列了。當你所在的州立大學不要你的時候,是很令人沮喪的事情,這會讓你感到自己是很糟糕的人。」

 

「德州前10%條款」是對「霍普伍德判決」(Hopwood decision)所作出的回應;1996年,聯邦法院這項判決「擊敗」了德州的積極行動,這使得德州大學和德州農工大學錄取的少數民族學生突然變少了。藉由錄取各高中的精英(cream),「德州前10%條款」打算要使高等教育接受弱勢團體的學生,大部分的人士來自少數民族的背景,這些人常是被遺忘的那一群。

 

這項概念很受到教育人士的歡迎,兩黨的政治人物也相當同意;在加州和佛羅里達州,這種百分比制度已經行之有年。聯邦法院判定密西根大學有種族偏見,是可預見的;喬治亞州大學的招生委員會在去年遭逢批評之後,便急忙地要籌備新的招生委員。

 

不過,如果說,德州的法律在補救方法上做了一個良好又誠實的努力的話,該條款的發生是很匆忙的,而其最終的影響尚不可知。現在,第一批因「德州前10%條款」而進入校園的學生,已經度過4年的光陰了,而教育人士可以更正確無誤的考慮以下基本問題:「德州前10%條款」的確恢復了少數民族的招生人數,並且改善他們接近公立學校的管道嗎?此外,該條款是否對教育體系產生影響呢?大學和高中教育這兩個層次的影響為何?

 

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在「霍普伍德判決」之前,招生率從來沒有反映出該州的多樣性,但是,聯邦法院這項判決傷害了西班牙裔和非裔美國人的利益。「德州前10%條款」推翻了這個趨勢,雖然該條款所帶來的結果尚屬未知。

 

在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服裝系和法律系獎學金在招募新生方面,非西語系白人學生佔招收進來學生的百分比,首次降低至61%;1996年的時候,這個比例為65%。西班牙裔學生的招生比,已經恢復到之前的14%。但是,該條款最主要的受惠者一直是亞裔學生,他們佔招生人數近20%,但是佔全州的人口也不過3%。此外,各大學在招收非裔學生方面還是處於困難的狀態,比起霍普伍德判決作出前的情況還要糟,目前非裔學生的比例只有3%,但其人口卻佔全州的12%。

 

布魯斯沃克說「我們還沒有發現神奇的力量,能夠讓非裔學生人數像亞裔和西班牙裔的學生一樣,突然暴增,我們有很多的過程得加以克服。」,他在大學裡擔任招生主任的工作。

 

在德州農工大學,少數民族錄取率改善較慢,該校負責招生的副監督人約瑟夫艾斯特拉表示:「我們還在努力。」

 

大學的行政人員和立法者仍舊苦惱該項條款,他們擔心這個「合法的」挑戰。德州農工大學的行政人員最近撤回一項新的提案,該提案建議自動錄取優秀、低收入,以及明顯是以少數民族為主要學生群的高中裡最優秀的20%學生。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最近已經開始一項名為「把德州人留在德州」(Keep Texans in Texas)的計畫,對抗別州的大學提供獎學金給德州130所高中的做法;德州的高中畢業生前往他州大學唸書的情形由來已久。

 

哈佛大學「民權計畫」(Civil Rights Project)的主管蓋瑞歐菲爾德表示,該校努力的內容是:招生、獎學金補助以及學業輔導,這種做法吸引並且留住了少數民族背景的學生。該條款本身只是基礎而已。歐菲爾德說:「如果學校的百分比制度沒有包含這些措施,也只是枉然。」

 

(待續)

 

 

(回目錄)

 

  新聞辭典

 

霍普伍德判決

 

1996年美國聯邦上訴法院針對霍普伍德控告德州政府一案所做的判決,被視為對拉丁裔學生接觸高等教育的打擊。由於霍普伍德等4名白人學生申請德州大學法學院不成,認為這是學校偏愛少數民族學生所致,促使州政府必須採取行動,終止「積極行動」(affirmative action,指對少數族裔的保護措施),以保護非少數民族學生的權益。1970至1990年代,德州拉丁裔人口每10年增加幅度達45%。

 

 

(回目錄)

 

法蘭西視角

 

偶像對學子的影響

 

文/駐法記者陳美琳

 

高達9成8以上的年輕學子都有其心中的偶像,對象可能是歌星、演員、運動選手、模特兒、知名人物、或是周遭的親朋好友。不可否認的,偶像對學子成長過程有其正、負面影響,偶像的觀念、言行舉止,都可能深入學子的腦海,然而,現行法令卻無法明確規範與限制公眾人物的一言一行,在此前提之下,為人家長者如何幫助學子,避免學子受到不良的影響,應是教育學子不可忽視的重點之一。

 

法國足球明星季旦尼(Zindane)出身於貧民區,透過大眾傳播媒體,再三地告訴年輕學子要努力讀書,不要走上歪路。足球手自身保持相當良好的風範,極力參與公益以及募捐的活動 (諸如反愛滋病的活動),法國年輕學子,不論熱愛足球與否,都將季旦尼視為榜樣,後者的言行舉止對於年輕學子,在無形中,有相當大的影響,完美無缺的程度,讓一向習慣挖人隱私的雜誌社,都不敢誹謗該足球手,大多數家長都相當放心子女將季旦尼當作心目中的推崇偶像。

 

高居法國熱門歌曲排行榜前十名的歌手團113,為一黑人歌唱團體,亦出身於社會問題層出不窮的貧民區,該樂團的最大特點,則是在其歌詞中以粗話表示心中對社會的不滿,在大眾傳播媒體中,大表對警察的不屑(因為該歌團成員本身的親身經歷中,常與警察摩擦,曾因吸毒、以及武力侵犯他人而坐牢),成員到處高喊「所有警察都是混蛋!」、「沒有一個警察是好東西!」,宣言貧民區中的警察個個都如此(事實上,對此結論,幾乎8成以上的紅燈區居民,都表示相同的看法),在貧民區的學校中,甚至有該歌團的海報張貼,6成以上的學子一旦心中有所不滿,都會不由自主地做出該歌團獨有的粗話手勢。

 

從上述二例中,不難觀看出,儘管兩者皆出生於紅燈區,從小都對於大小的社會問題習慣成自然,親眼目睹住宅區中的轎車被毀、周遭人士吸毒的高比率、住宅區牆上的胡亂塗鴉與粗話留言……等現象,但兩者表達的方式卻截然不同,慫恿年輕人以暴力、以粗話表示心中的不滿、高喊社會對於貧民區的歧視態度……等,這些舉止是否只會造成惡性循環的負面效果?

 

使得越來越多的紅燈區學子有樣學樣,造成更多的社會問題,讓更多的人瞧不起黑人以及阿拉伯人,對貧民區的居民不屑一顧,將紅燈貧民區更添一筆黑?

 

對此反效果,113歌團似乎對此並未加以省思。

 

家長應該如何在旁輔助

 

這是相當棘手的任務,因為,家長無法站在子女的立場來選擇偶像,年輕學子亦不需要父母幫此忙,但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家長必須審慎的事物,家長卻大多不加以留心;很多家長可以在旁表示成人意見,以避免學子學習該偶像不良言行舉止的機會,卻大多以疏忽的態度敷衍過去。是否大部份家長礙於周旋在工作、家事以及成人事物中,自然而然地,都不加以注意子女心中偶像到底是何種人物,或許僅知道偶像的名字,偶像是唱歌的、演戲的、或是其他行業,至於偶像的觀念、想法,電視、報章、雜誌上的報導或畫面,則不從加以留心過;再不,則順著子女的心,大力幫助子女對該偶像的所有追尋活動,例如只要有該偶像的報導雜誌、海報,各種有偶像相片的商品,馬上買下給子女,錄下所有偶像參加的電視節目,如此一來家長與子女皆大歡喜;當家長從電視畫面上,看到子女心中偶像染個大紅髮、衣著不三不四、滿身刺青、穿珠、說粗話、吸食馬嗎啡、有暴力行為、或是表達與常人不同的變態看法之際,如果家長對此隻字不提,是否就表示尊重子女的選擇?

 

年輕學子是否因此朝日夢想演藝圈

 

青少年是否因此會自行報名參加充斥於市面的各類歌星、模特兒、演員選拔活動?是否有不肖人士藉此對青少年進行性侵害、或是金錢誘拐……等嚴重後果,都是為人家長者必須謹慎防範的「偶像迷後遺症」。

 

法國第一電視台(TF1)從去年起,開始推出「偶像驚喜」節目,由家長替子女準備大驚喜,家長與電視台共同合作,讓子女與心中夢想的偶像見面(截至目前為止,偶像大多為歌星或演員,學子則以國、高中生的年齡層居多),在子女毫不知情以及防備的情形下,子女與偶像面對面接觸、談話,從電視畫面中,不難看出家長的苦心,家長與子女雙方感動的程度前所未有,是否此種心態值得繼續發展下去?此類節目是否在無形中,造成更多家長盲目地跟隨子女?相當令人質疑。

 

 

(回目錄)

 

 

參觀立報http://www.lihpao.com

寫信給小編e-mail:carol@liphao.com